這位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超過了10年

2020-12-06 健康界

患者是一位 78 歲的男性(張爺爺),2006 年 5 月經過影像學和病理確診為胃癌晚期(IV期),胃癌發現的時候,伴肝臟、胰頭、腹腔淋巴結、腹壁廣泛轉移。當初北京幾位腫瘤科教授都告知患者女兒,患者疾病預後差,可能就活 2-3 個月。

來到我手裡的時候,張爺爺是因為肺炎入院的,但我卻被他的抗癌故事吸引了,特別有幾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如何告知患者癌症晚期的噩耗?

患者女兒當初在北京住院,被確診為宮頸癌中晚期,正在接受術後的放化療。父親因上腹部疼痛不適,在女兒的勸說下就診,結果在同一家醫院被確診為胃癌晚期。

女兒知道父親患癌的消息,比自己得了癌症都要悲痛。她深深的明白:叔叔死於肺癌、姑媽死於乳腺癌,自己又走在抗癌路上,如果直接告知父親這個噩耗,父親勢必一蹶不振。

但是她自己也是醫學出身(中醫),如果一味隱瞞,那父親活在猜忌和對未知的恐懼當中,會更加影響治療效果。 作為一名癌症患者,她完全能理解那份絕望和無助。

突然,女兒靈機一動,她把父親的住院記錄上診斷一欄的「胃癌IV期」,用「胃癌早期」的小紙條覆蓋在上面,重新掃描。偷梁換柱後的疾病診斷換來了張爺爺積極、樂觀的 6 程化療,並且影像學檢查提示腫瘤縮小。

半年後,女兒告知父親其實他是胃癌中期,必須進一步吃口服化療藥物才能鞏固病情,再一次鼓勵張爺爺繼續治療。

直到張爺爺帶瘤生存 2-3 年,身體、精神狀態恢復到最佳狀態的時候,女兒才向父親道出胃癌晚期的實情。

其實,告知患者癌症病情的確需要技巧和方法。但在中國,我們面對所有癌症患者,基本上是一棒子打死,絕對保密,最不清楚病情的就是患者本人。

有日本學者在普通人群中抽取 5 千人,醫生 3 千人,護士 6 千人進行匿名調查發現:面對難以治癒的疾病,73% 的患者希望知道自己的疾病和預後;但是負責治療這些患者的醫護,卻只有 3% 的醫生和 4% 的護士願意告知患者實情。

我覺得患者女兒在告知父親病情上,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先告知癌症事實,暫時隱瞞癌症晚期,等到患者狀態逐漸好轉時,再慢慢說出所有病情。

比如我本人(腫瘤科醫生)就會出於「好心」和對患者的保護,很少跟患者談疾病本身和預後,這大約是中國醫生的普遍作風。而家屬同樣也會向患者隱瞞病情。

我們都沒有意識到,病人需要的是鼓勵、同情,是準確的醫療信息和實用的臨床指導,而非過度的保護。

很明顯,第三條可能是最佳方式,所以我們在這一點上還得努力!

抗癌沒有僥倖,正規治療+定期複查才是標配

和張爺爺熟絡後,他會將自己的抗癌故事一一敘說給我聽,後來他還送了兩本自己寫的兩本「抗癌寶典」給我——

從書名中就可以知道張爺爺認為中藥抗癌十分有效,但是提到完全靠中藥抗癌,作為腫瘤醫生的我還是表示質疑。

就如同菠蘿曾經在《癌症•真相:醫生也在讀》一書中提出的,中藥不能成為癌症治療主流的兩大原因:一是有效劑量問題,二是有效成分問題(我們都清楚中藥基本一副副的服用,其中有效劑量和有效成分不清楚,沒有臨床數據來佐證他的有效性,這是中藥最「尷尬」的地方)。

張爺爺在交流的時候,總是無意地忽略他接受的化療和每年的定期複查。其實,他之所以能創造抗癌奇蹟,最應感謝的是女兒鼓勵他化療。他女兒作為宮頸癌中晚期患者,歷經手術、化療、放療,帶瘤生存 10 餘年未見癌症復發,更能懂得接受正規治療的重要性。

不過我還是由衷佩服張爺爺,因為自己的疾病,促使他寫成了兩本一千多頁的抗癌書籍,作為年近古稀的胃腺癌晚期患者,這絕對需要強大的毅力和足夠的恆心。 

帶瘤生存,一定要保持心態樂觀

最後談一談張爺爺本人。

通過幾天的接觸,張爺爺可以說是一個樂觀、健談、自律的老頭兒。由於他早年當過兵,後來又從事幾十年醫學工作,雙重身份使他有了軍人的樂觀與豁達,抗壓能力超強;同時又擁有很好的養生意識,能夠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

張爺爺這次因發熱 3 天入院,高燒讓他精神稍許頹靡。但他走路還是挺直腰板,說話也中氣十足,一頭烏黑的頭髮,看上去也就六十出頭,而且沒人相信他是癌症患者。

心態樂觀對癌症的治療、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至關重要。

在國外,有一種輔助癌症患者的一般醫療行為——正念減壓療法,其目的是教導患者運用自己內在的身心力量,為自己的身心健康積極地做一些別人無法幫助的事情。如果要用富有中國特色的詞語來形容這個治療,那就是「禪修」!

同樣有學者做了正念減壓療法的相關實驗,評價其在改善已完成乳腺癌治療倖存患者心理、生理狀況和生活治療方面的療效。研究結果表明,經過正念減壓療法的乳腺癌患者,焦慮、害怕復發的心理症狀、以及疲乏狀態有了明顯改善。

如果上天賜予你不幸的安排,那麼自暴自棄終將於事無補,不如在所剩無幾的日子裡活出自己精彩……

參考文獻:

Miyashita Met.al Attitudes toward disease and prognosis disclosure and decision making for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in Japan, based on a nationwide random sampling survey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medical practitioners. 2006

The MBSR(BC) program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 broad range of symptoms among BCSs up to 6 weeks after MBSR(BC) training, with generally small tomoderate overall effect sizes.

(原標題:如何讓晚期胃癌患者帶瘤活過10年?)

相關焦點

  • 免疫治療藥物獲批,晚期胃癌患者有望迎來生存突破
    在中國,胃癌是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種。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胃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數據估算,我國每年新發胃癌患者有近50萬人,相當於每天有近1400人。但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胃癌患者普遍被發現得晚,加之高度異質性,造成治療艱難。免疫治療作為近年來抗癌領域的重大進展,備受醫學界和患者的關注和期待。
  • 晚期胃癌患者使用了這款新藥,51%出現了明顯緩解,胃癌治療現狀將改變
    臨床試驗中,新藥DS-8201使51%的胃癌患者出現客觀緩解,腫瘤明顯縮小,且降低41%死亡風險,延長中位總生存,或將成為特效藥     2.  中國每年近50萬人死於胃癌,佔全球總數一半以上,DS-8201將改變中國胃癌病人治療現狀     3.
  • 晚期胃癌後線「逢生」,DS-8201強效克服前線耐藥!
    2020年5月,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獲FDA授予在胃癌中的孤兒藥稱號,此前,DS-8201在胃癌領域已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今年ASCO大會上,DS-8201在HER2陽性胃癌、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四大瘤種同步更新後線治療亮眼數據。
  • 全球首個治療晚期胃癌小分子靶向藥物艾坦正式上市
    艾坦,即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目前晚期胃癌靶向藥物中唯一一個口服製劑。經臨床研究證實,顯著延長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時間。同時,阿帕替尼也是全球第一個被證實在晚期胃癌標準化療失敗後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
  • Nat Med | 胃癌患者腫瘤內部異質性的細胞起源並發現譜系組成
    胃癌患者發現時多為晚期,且多伴有腹腔轉移,此類患者預後較差,總體生存時間不足6個月,普遍對化療和免疫治療耐藥。目前,人們對於晚期胃癌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通過多組學分析,TCGA將原發胃癌分為4種分子分型,其中EBV陽性和微衛星不穩定型原發胃癌具有較好的預後【1】。然而,這兩種類型在晚期胃癌中非常罕見。臨床上,針對晚期胃癌患者的合理療法十分有限,因此亟需改善胃癌治療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狀況。
  • 北海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醫院:海外胃癌患者生命期超過14年
    而最讓徐克成總院長興奮的是在當地見到了復大腫瘤醫院第一位海外癌症患者,她已經奇蹟般存活14年。     首位海外胃癌患者存活14年  1月15日晚上,林老師特意帶著徐克成總院長來到泛太平洋酒店參觀  原來,在2004年,在亞庇一間中學任教的林老師被查出患有胃癌。在當地醫院做了胃癌切除手術。每天需要靠流食維持生命。手術後不太理想,林老師又出現了伴血性胸水和腹水。
  • 中國晚期胃癌小分子靶向藥物研究取得突破
    原標題:中國晚期胃癌小分子靶向藥物研究取得突破  新華網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胡浩)據中國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13日消息,中國自主研製的用於治療晚期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藥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批准上市,這是中國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在腫瘤治療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 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全球首個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
    其中,有一名接受CAR-T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定期複查體內均未發現活性病灶,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這位患者2015年7月正式入組相關CAR-T細胞治療。肝癌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流行病調查數據顯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第4位的常見惡性腫瘤和第3位的腫瘤致死原因,每年新發病例約46.6萬。
  • 中晚期肺癌患者如何能活得更久?超過5年、10年?醫生如實相告
    核心提示: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約有78.1萬人被確診為肺癌患者,發病率居所有惡性腫瘤「老大」地位,換句話說,平均每五個中國癌症患者裡,就有一個需要常年與肺癌做鬥爭,而更為嚴峻的是:它們中有超過50%的患者在初次確診時就已是中晚期,其中不到兩成的患者能夠活過5年,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上升,在可預見的未來裡,沒有放緩的趨勢。
  • 一張表就能查胃癌風險,消化內科醫生:超過17分,要儘快做胃鏡
    核心提示: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胃癌新發病例達67.9萬例,死亡病例49.8萬例,兩者均僅次於肺癌,排名第二,全世界近一半新發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我國。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消化內科毛華主任表示,我國早期胃癌檢出率不到10%,極大地影響了胃癌的生存率。他提醒,血清學檢查等早期胃癌篩查手段無創、簡便且經濟,胃癌高危人群應將其列入體檢表。
  • 首次證實:新的靶向藥物可延長某些晚期肺癌患者總生存時間超3年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就已經是晚期。其中約 30-40%的患者屬於EGFR突變類型,需要靶向治療(鄭榮壽等. 中華腫瘤雜誌 2019; 41(1):19-28.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 中國腫瘤雜誌 2015,37(10):796-799.)。
  • 胃癌爆出重磅新靶藥,震撼投資市場
    晚期胃癌一直是個難題,中國是全球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人口佔世界20%,但胃癌的發病數佔了44%,死亡數佔了50%!形勢非常嚴峻。目前,中國晚期胃癌的一線治療藥物以化療為主,但效果並不理想,容易復發耐藥。對於晚期患者而言,目前的5年整體生存率不到10%。而此刻胃癌領域出現了一款新藥,相比化療而言可降低患者42%的死亡風險!如此好的療效,公司的股票自然瘋漲!
  • 舞蹈家陳愛蓮確診晚期胃癌僅1月去世,母親也曾患此病!怎樣早期發現...
    根據《胃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數據,以整數估算,我國每年新發胃癌患者近50萬人尤其是一級親屬有胃癌家族史的Hp感染者,根除Hp能顯著降低胃癌風險55%左右。 3、高危人群定期做胃癌篩檢。 4、多吃新鮮蔬果,避免高鹽、燒烤、煙燻類食物,日常飲食宜清淡。 5、忌菸酒。義大利學者在研究喝酒與癌症等疾病關係30年後發現,即便每天只攝入25克酒精,也會增加各種疾病風險。
  • 超六成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診斷時已晚期
    核心提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病率大約為0.5至1例/10萬左右。其腫瘤胃腸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患病率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僅次於結直腸腫瘤居第二位。在過去30年間,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病率提高約5倍。   曾一度被瘋傳死於胰腺癌的「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所患的其實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只是恰好位於胰腺的胰島細胞上。
  • 一名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仁濟醫院發表全球首個CAR-T...
    其中,有一名接受CAR-T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定期複查體內均未發現活性病灶,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這位患者2015年7月正式入組相關CAR-T細胞治療。肝癌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流行病調查數據顯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第4位的常見惡性腫瘤和第3位的腫瘤致死原因,每年新發病例約46.6萬。
  • 晚期癌症要不要治?醫生:試著與癌「和諧共處」,或能長期生存
    患者不會出現明顯症狀,也不會危及生命,有些還可自行消退。浸潤癌:當位於原位癌的癌細胞突破了上皮組織層,浸入基底膜後,就從原位癌變成了浸潤癌。當然,這個過程一般要經過幾年甚至幾十年。早期的浸潤癌一般不會出現轉移,癌灶擴散很慢。我們所說的癌症,例如胃癌、肺癌、甲狀腺癌其實都屬於浸潤癌。
  • 胃癌的早期症狀 胃癌早期存活率超過90%
    核心提示:胃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胃癌的死亡率是居高不下的,而且胃癌的發生率是越來越頻繁。但是早期的胃癌存活率可以達到超過90%,所以要對於胃癌的早期症狀有所認識,這樣才能及時發現胃癌,做到預防以及早日預防。   胃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胃癌的死亡率是居高不下的,而且胃癌的發生率是越來越頻繁。
  • 從胃癌分型、臨床診斷及治療出發,看胃癌綜合診治的重要性
    早期胃癌指病變僅限於黏膜或黏膜下層,不論病灶大小或有無淋巴結轉移,癌灶直徑在10 mm以下稱小胃癌,5 mm以下為微小胃癌。早期胃癌根據病灶形態可分隆起型、表淺型以及凹陷型,其中表淺型還可分為淺表隆起型、淺表平坦型和淺表凹陷型。 進展期胃癌是指癌組織浸潤深度超過黏膜下層,按Borrmann分型法可分4 型: 息肉型、潰瘍局限型、潰瘍浸潤型以及瀰漫浸潤型。
  • 胃癌患者注意,這10種中草藥很靠譜,腫瘤科大夫推薦,趕緊來看看
    在這個癌症越來越高發的年代,雖然很多癌症依然很難徹底治癒,但是隨著醫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已經有很多癌症患者的症狀得到改善,病情進展得到控制。在臨床上,治療癌症的主要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中藥治療。其中,中藥治療癌症已經逐漸被西醫和腫瘤患者所認可,也有了許多豐富的臨床數據。
  • HER2陽性胃癌首個ADC藥物!第一三共Enhertu獲批:顯著延長患者生存...
    2020年09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第一三共製藥(Daiichi Sankyo)近日宣布,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已批准HER2靶向抗體偶聯藥物(ADC)Enhertu(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用於治療HER2陽性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復發性胃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