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獲FDA授予在胃癌中的孤兒藥稱號,此前,DS-8201在胃癌領域已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今年ASCO大會上,DS-8201在HER2陽性胃癌、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四大瘤種同步更新後線治療亮眼數據。DESTINY-Gastric01研究是一項多中心、II期開放標籤研究,旨在進一步評估DS-8201用於至少經兩種治療進展的HER2表達晚期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NEJM》雜誌。
1
研究背景
胃癌和胃食管交界處癌在東亞地區高發,據統計,有15%-20%晚期患者會發生HER2過表達或擴增。基於III期ToGA研究(中位OS為13.8個月和11.1個月),化療+曲妥珠單抗目前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一項研究顯示,紫杉醇+雷莫蘆單抗和紫杉醇單藥的中位OS分別為9.6個月和7.4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分別為4.4個月和2.9個月,緩解率分別為28%和16%。基於此,不論HER2表達情況如何,紫杉醇+雷莫蘆單抗被推薦用於晚期胃癌的二線治療。對於後線治療,治療方案包括伊立替康、紫杉烷類、trifluridine–tipiracil(3.6個月 vs 5.7個月)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4.1個月 vs 5.3個月),與安慰劑組相比,後兩者有限提高了OS。此外,幾種HER2靶向藥物並不能延長胃癌患者的OS。
DS-8201是一種新型抗體-藥物偶聯物,由人源化抗HER2單抗曲妥珠單抗、可切割的肽基連接體和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組成,已在美國和日本獲批用於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的治療。
在DS-8201的I期研究(DS8201-A-J101)中,研究者評估了5.4mg或6.4mg/kg用於44例HER陽性、經曲妥珠單抗治療後胃癌或胃食管交界處癌患者的療效,研究者評估的ORR為43.2%,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7.0個月,中位PFS為5.6個月,在經伊立替康(另一種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ORR為41.7%,這提示了與DS8201有效載荷的交叉耐藥最小。DESTINY-Gastric01是一項多中心、II期開放標籤研究,旨在進一步評估DS-8201用於至少經兩種治療進展的HER2表達晚期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今年ASCO也公布了這項研究的最新數據。
2
研究方法
經組織學確認且曾接受過至少兩種治療的HER2陽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處癌患者納入研究,入組患者按2:1比例隨機接受DS-8201或研究者選擇的化療方案,主要終點為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ORR,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期(OS)、PFS等。
3
研究結果
2017年至2019年期間,共納入來自日本和南韓的188例患者,共187例患者接受了治療,DS-8201組和化療組分別有125例和62例患者,兩組患者的基線特徵均衡可比。截至2019年11月8日,兩組分別有22%和5%的患者繼續接受治療,中位治療持續時間為4.6個月,DS-8201組患者的ORR明顯更高,兩組分別為51%和14%(P<0.001)。在DS-8201組的119例患者中,10例患者達到確認的完全緩解,而化療組(56例)無。
DS-8201組和化療組分別有超過80%和約一半的患者腫瘤縮小,兩組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分別為11.3個月和3.9個月,兩組的疾病控制率分別為86%和62%,DS-8201組的中位OS更優,兩組分別為12.5個月和8.4個月(P= 0.01),6個月和12個月OS率分別為80% vs 66%,52% vs 29%,中位PFS為5.6個月和3.5個月。
4
結論和討論
結果進一步證實了DS-8201在晚期HER2陽性胃癌或胃食管交界處癌種的療效。與其他三線治療或後線治療方案相比,DS-8201明顯提高了晚期患者的ORR(51% vs 14%)。
曲妥珠單抗的獲得性耐藥很常見,研究已提示了多種可能的耐藥機制包括PI3K-AKT信號通路以及其他生長因子受體信號通路的激活,此外,曲妥珠單抗治療後常出現HER2表達下調,HER2表達的改變加之胃癌患者HER2表達的異質性可能限制了繼續HER2靶向治療的療效,DS-8201在HER2低表達乳腺癌和HER2不同表達腫瘤細胞中顯示出活性,其高藥物抗體比率及有效載荷的膜通透性可能使之更少依賴於HER2高表達。
與轉移性乳腺癌不同,HER2陽性胃癌患者除曲妥珠單抗以外,暫無其他HER2靶向藥物顯示出顯著的療效。繼續曲妥珠單抗對比紫杉醇用於經治晚期胃癌患者並沒有延長生存。化療+PD-1抑制劑用於這部分患者顯示了有限和適度的生存獲益,有效率也較低,PD-L1抑制劑對比化療也沒能改善患者生存。
參考文獻:
Shitara K, Bang YJ, Iwasa S,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in Previously Treated HER2-Positive Gastric Cancer. N Engl J Med. 2020;382(25):2419-2430. doi:10.1056/NEJMoa200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