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餅
對於腫瘤患者而來說,耐藥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目前,已上市的EGFR抑制劑有三代。第一代EGFR-TKIs代表藥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第二代代表藥物有阿法替尼、達克替尼,第三代代表藥物有奧希替尼。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作為一線治療顯示出較長的無疾病進展生存期。不幸的是 9-14 個月後出現耐藥,其中 EGFR-T790M 突變是最常見的耐藥機制,可在 50%左右的患者中檢測到。
2015 年 11 月美國 FDA 將突變選擇性不可逆抑制劑奧希替尼用於 T790M 突變陽性的 NSCLC 患者,其療效顯著,客觀緩解率高達50%,然而,在治療約 9-13個月後耐藥仍不可避免。
從第三代藥物耐藥的臨床試驗中開始,研究人員便發現並逐漸闡明第三代藥物的耐藥機制:包括C797S主要突變、C-MET擴增、HER2擴增等旁路突變,以及組織學轉化等。目前對於奧希替尼耐藥後容易出現的兩種三重突變:19del/T790M/C797S和L858R/T790M/C797S的應對尚無成熟的標準,臨床需求迫在眉睫。
令人驚喜的是,據全球臨床試驗官網公示,正大天晴第四代EGFR抑制劑(TQB3804)已正式步入臨床I期研究階段。這意味著,EGFR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在使用了第三代靶向藥物奧希替尼耐藥後,無藥可用的困境將得到改善。
圖片來自clinicaltrials網站
TQB3804前期試驗結果喜人
在臨床前試驗中,TQB3804對於d746-750(19del)/T790M/C797S,L858R/T790M/C797S,d746-750/T790M及L858R/T790M的IC50(即殺死一半癌細胞所需要的藥物濃度)為0.46,0.13,0.26及0.19nM,提示對於1/2/3代TKI耐藥後出現EGFR三重及二重突變的腫瘤細胞都有不錯的抑制能力。
TQB3804在19del/T790M/C797S的不同模型中,都能較好地延緩腫瘤的增長,而奧希替尼卻無法阻止C797S腫瘤的生長。
TQB3804不僅能克服3代TKI耐藥後產生的兩大類常見三重突變(19del/T790M/C797S,L858R/T790M/C797S),更能抑制EGFR野生突變和前二代靶向藥物引發的T790M突變,堪稱為"EGFR四代TKI"。
TQB3804的研發歷程:
首先基於第三代EGFR不可逆抑制劑進行化學修飾,試圖捕捉激酶區C797S突變位點的絲氨酸羥基;
之後還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構建全新非共價鍵抑制劑結構模型併合成優化,但相關化合物在體外酶水平、細胞水平、動物體內藥效評估中活性較弱,且顯示一定細胞毒性和脫靶風險。
之後不斷擴大篩選範圍,終於發現了合格的先導化合物,並優化為TQB3804臨床化合物。
除了TQB3804,還有一些從其他靶點側路出擊的新藥,如HER3新藥U3-1402和雙抗類(EGFR和MET雙抗)新藥JNJ-372公布了初步結果。
U3-1402:在I期臨床研究中,納入既往接受EGFR-TKI(包括1/2代TKI及奧希替尼)之後疾病進展的患者用該藥治療。結果表明,所有患者的腫瘤都有減小,中位減小比例為29%,DCR(疾病控制率)達到100%!重點是,U3-14-2對EGFR-TKI耐藥後繼發的不同通路激活(包括C797S、HER2、CDK4)都有療效。
JNJ-372:1期研究納入了108例經治的EGFR突變(包括敏感突變、20ins及其他罕見突變)晚期NSCLC患者,接受JNJ-372治療。結果亮眼,在後線治療中,ORR達到了30%之高,並且療效遍及各種EGFR亞型。這些患者包括C797S突變,MET擴增,既往對奧希替尼耐藥。
醫療進步飛速,在腫瘤患者煩惱耐藥之時,已有多種新藥如雨後春筍般進行研發及臨床試驗。TQB3804從藥物發現至IND審評歷時整整四年,目前臨床I期已經在如荼如火進行著,相信前方很快就會傳來捷報。
參考來源:
1. Preclinical evaluation of TQB3804, a potent EGFR C797S inhibitor;
2. 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4128085?term=TQB3804&draw=2&ran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