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靶向藥勁爆亮相ESMO,克服奧希替尼耐藥辦法多多!

2021-01-19 騰訊網

肺癌是我國第一大惡性腫瘤,其中80%是非小細胞肺癌。由於我國肺癌患者存在較高的EGFR基因突變概率,因此我國肺癌病人受益於EGFR的靶向藥物。從第一代EGFR靶向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第二代靶向藥物阿法替尼、達克替尼;第三代靶向藥物奧希替尼。這些靶向藥物讓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持續受益。

EGFR靶向治療出現耐藥是躲不掉的難題,尤其是三代藥奧希替尼(泰瑞沙,AZD9291)耐藥十分棘手,第四代靶向藥成為廣大肺癌病友關注的熱點。今天癌度給大家報導ESMO大會公布的兩個第四代靶向藥物的數據。

一、U3-1402數據更新,70%的疾病控制率成希望之藥

早在2019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 2019)上,代號為U3-1402的新藥橫空出世,公布的初步數據表明它竟然能全面對抗各種類型的EGFR-TKI治療耐藥,連奧希替尼耐藥也有希望解決(連結:ASCO快遞丨新藥控制率100%,奧西替尼耐藥患者有救了!)。在2019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該藥的更新數據出爐,控制率高達100%(連結:奧希替尼耐藥後控制率高達100%的救命藥U3-1402又有新進展了!)。今年的ESMO大會再次報導了U3-1402的最新數據。

圖1第四代EGFR靶向藥物U3-1402的作用機理

U3-1402是日本第一三共製藥公司研發的Her3抗體偶聯體藥物,主要的治療機理是通過U3-1402與Her3蛋白結合,然後將攜帶的治療性藥物送入腫瘤細胞內,以殺死腫瘤細胞。

本次ESMO公布的是U3-1402的II期研究更新數據。入組的患者為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且之前使用靶向藥物和化療後耐藥,平均使用過4次治療方案,90%的病人使用過化療,平均使用過2種EGFR靶向藥物,其中86%的患者之前用過奧希替尼。接近一半的病人曾經有過腦轉移病灶。

入組的57名患者以每公斤體重5.6毫克的藥物劑量用藥,截止數據匯總時仍有28名患者繼續治療。中位治療時間3.5個月,中位的隨訪時間為5.4個月。最為常見的3級以上的不良反應是血小板降低,中性粒細胞數降低。

圖2U3-1402後線治療EGFR肺癌患者的療效數據

如上圖所示,有1名患者可見病灶完全消失,13名患者腫瘤病灶縮小超過30%,達到了部分緩解。總體治療應答率為25%,疾病控制率達70%。這對於平均經過了4線以上治療後耐藥的患者而言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除了療效優異,安全性也可控。由於HER3蛋白在部分腫瘤細胞中過表達,可與EGFR形成二聚體,參與腫瘤發展。因此U3-1402這款藥物可以解決多種耐藥機制,包含EGFR基因的C797S突變、MET基因擴增、HER2蛋白突變、BRAF基因和PIK3CA基因突變所導致的耐藥,最重要的是也不需要管什麼基因突變導致的耐藥,U3-1402都可能起作用。如果這款藥物成功獲批上市,也真將會是廣大EGFR突變患者的希望藥。通過這種藥物的緩衝,患者有可能再次啟用之前耐藥的治療措施,有望實現更長的生存時間的延長。

二、初露崢嶸,BLU-945值得期待

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經常在最後遭遇「三聯突變」,也就是EGFR敏感突變/T790M/C797S,如果是T790M和C797S在同一條染色體上,這是一種順勢構型的耐藥突變,目前的治療措施有限。本次ESMO年會上報導了一款代號為「BLU-945」的四代藥物。

其體外細胞學實驗顯示出了亮眼的抑制效率。

圖3BLU-945抑制EGFR三聯突變的活性

上圖是不同化合物對攜帶不同突變的EGFR基因的抑制活性,IC50數值越小說明抑制效果越好。我們可以看出,對於攜帶沒有發生突變的EGFR基因的細胞,BLU-945的IC50數值為544.4,是遠大於特羅凱、易瑞沙和泰瑞沙的,這可能意味著BLU-945的不良反應概率要低或輕。但是對於攜帶L858R/T790M突變的癌細胞,BLU-945的IC50數值為1.2,低於其他三款靶向藥物,甚至低於針對T790M開發的第三代靶向藥物泰瑞沙( IC50 4.7)。

下面我們再看重點部分,如果是三聯突變,也就是上圖最右側的標紅部分。不管EGFR基因的敏感突變是什麼,只要是三聯突變的癌細胞。BLU-945的IC50數值僅有2.9和4.4,而其他三款靶向藥物的IC50數值是4000多以上。這是上千倍的差異,所以對於三聯突變的耐藥目前的靶向藥物是沒有辦法的。

本次大會上,研究者報導了使用BLU-945治療攜帶三聯突變的小鼠模型。證實了BLU-945的治療效果以及較好的安全性。相信該藥很快將開展人體試驗。而這正是廣大肺癌患者所期待的。

本次歐洲腫瘤學年會,我們驚喜地發現EGFR靶向治療的曙光。更為難得的是BLU-945和U3-1402是抗腫瘤機制是完全不同的,這也意味著很多患者或可能從這兩種藥物都獲得益處,也許一種耐藥後還可以使用另外一種。所以期待它們儘快獲批上市,很多耐藥的病人等著呢。

參考文獻

1. Helena Yu Annals of Oncology (2020) 31 (suppl_4): S1142-S1215.

2. Stefanie Schalm Annals of Oncology (2020) 31 (suppl_4): S754-S840.

相關焦點

  • 奧希替尼耐藥新進展:這次是針對三重順式突變
    文丨葉楓紅靶向治療的耐藥處理是臨床急需解決的難題,第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的出現成功克服了使用一/二代EGFR-TKI之後出現的T790M耐藥突變,但目前奧希替尼耐藥之後尚無第四代靶向藥物可用,奧希替尼耐藥後該如何診治成為關注的焦點。後線使用奧希替尼耐藥後,目前發現EGFR出現C797S再次突變較為常見。
  • 晚期肺癌:奧希替尼耐藥後,用什麼靶向藥?
    Amivantamab是雙特異性抗體,靶向c-Met有望克服c-Met耐藥性,並且靶向拉澤替尼(lazertinib)與奧西替尼非常相似,這兩種藥物組合有望克服這些耐藥機制。在中位4個月隨訪中,對奧希替尼耐藥的未接受化療的人群的ORR為36%(95%CI,22%-51%),
  • 史美祺教授:奧希替尼耐藥後怎麼辦?
    視頻時長42分16秒,建議在WiFi環境下橫屏觀看 本期重點 奧希替尼一線治療優勢明顯 奧希替尼一線耐藥機制 克服奧希替尼耐藥的策略
  • 第四代EGFR抑制劑有望攻克奧希替尼耐藥難題!
    在不久前結束的2020AACR年會上,針對奧希替尼耐藥的第四代EGFR抑制劑展露身影,體外小鼠實驗結果顯示,CH7233163對EGFR三基因突變(Del19/L858R/T790M)、EGFR單突變(Del19)、雙活化突變(L858R/T790M)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在上面三種突變類型的小鼠身上,在使用CH7233163後,均可明顯觀察到腫瘤體積的縮小。
  • 肺癌三代靶向藥耐藥,還有這些方法可延長生命
    ▲ EGFR突變三代靶向藥耐藥隨著奧希替尼(AZD9291)在國內的上市以及進入醫保,該藥已經造福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患者,但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出現了針對奧希替尼的耐藥。一、何為奧希替尼耐藥?隨著新一代測序基因技術的發展,奧希替尼耐藥的機制不斷被闡明,但目前還沒有建立針對抗奧希替尼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難道真的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嗎?
  • 肺癌患者三代靶向藥耐藥後的新選擇,是二代也是四代的怪藥
    肺癌靶向治療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這期間不斷創新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晚期肺癌患者從靶向治療中獲益。在眾多的肺癌靶點中,有一個基因突變被稱為「鑽石突變」,這個基因是ALK基因。ALK是一種間變性淋巴瘤激酶,2007年科學家首次發現肺癌中存在著具有轉化活性的EML4-ALK基因重排現象,這種基因重排,可以促使肺癌的發生和進展。
  • 正大天晴第四代EGFR-TKI進入臨床 克服奧希替尼耐藥難題
    目前對於奧希替尼耐藥後容易出現的兩種三重突變:19del/T790M/C797S和L858R/T790M/C797S的應對尚無成熟的標準,臨床需求迫在眉睫。令人驚喜的是,據全球臨床試驗官網公示,正大天晴第四代EGFR抑制劑(TQB3804)已正式步入臨床I期研究階段。
  • 肺癌靶向藥耐藥性突變 第三、四代抑制劑成下一片「藍海」
    靶向治療等新的治療方法的出現,給晚期肺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不過,已經有臨床數據顯示第一代以及第二代靶標藥開始出現了抗藥性。在研發技術推動下,第三代靶標藥Osimertinib成為了比化療之外的又一項優勢選擇,甚至「第四代替尼」進入臨床研究,新一代肺癌用藥必定成為下一片「藍海」。
  • 全球肺癌靶向藥再掀風暴!6大靶點,9大研究讓生存期強勢逆轉
    近十年來,靶向藥逐漸異軍突起,發展壯大,迅速成為腫瘤治療界的「新寵」,大有取代放化療手段的趨勢。這並不僅僅取決於靶向藥的直接療效,更多的是得益於靶向藥的低毒及副反應小等優勢。EGFR靶向藥BLU-945橫空出世!
  • EGFR突變後靶向藥該怎麼吃?耐藥後該怎麼辦?
    對於有del19、L858R這兩種突變的人群來講,口服靶向藥的效果顯著,而對於有罕見突變的人群口服靶向藥效果較差。 一般來講,口服第一代靶向藥後1年左右會出現耐藥。 第二代靶向藥:第二代靶向藥針對的基因位點與第一代無區別,在臨床運用中其效果並沒有優於第一代靶向藥。但是有研究表明:阿法替尼對EGFR罕見突變有一定的效果。
  • 2020ESMO第一天!各大癌種研究進展集錦!
    找藥寶典緊追報導,為各位朋友帶來一手資訊!肺癌靶向篇# EGFR1.HER3靶向藥U3-1402治療奧希替尼耐藥,有效率25%,DCR率70%奧希替尼耐藥成為目前的「老大難」。有研究獨闢蹊徑,發現在57%-67%的EGFR突變患者中都發現到了不同水平的HER3(ERBB3)表達。
  • 2020ESMO最全總結:9大癌種又有哪些新突破?
    在這項III期研究中,納入了EGFR突變初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一線使用一代EGFR抑制劑吉非替尼聯合多靶點抗血管靶向藥阿帕替尼進行治療,對照組為吉非替尼單藥。結果顯示,根據獨立放射學評估委員會(IRRC),雙靶向藥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優於單藥組,為13.7 vs 10.2個月(P=0.0189),達到了主要研究終點。
  • 2020ESMO最全總結:9大癌種又有哪些新突破?一文知曉!
    在這項III期研究中,納入了EGFR突變初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一線使用一代EGFR抑制劑吉非替尼聯合多靶點抗血管靶向藥阿帕替尼進行治療,對照組為吉非替尼單藥。EGFR/MET雙抗聯合第三代EGFR-TKI猛進, 攻克奧希替尼耐藥 在今年ESMO大會上,公布了許多針對第三代EGFR-TKI奧希替尼耐藥的解決新方案。
  • 2020ESMO第一天!各大癌種研究進展集錦!|藥物|奧希替尼|塞瑞替尼|...
    找藥寶典緊追報導,為各位朋友帶來一手資訊!肺癌靶向篇# EGFR1.HER3靶向藥U3-1402治療奧希替尼耐藥,有效率25%,DCR率70%奧希替尼耐藥成為目前的「老大難」。有研究獨闢蹊徑,發現在57%-67%的EGFR突變患者中都發現到了不同水平的HER3(ERBB3)表達。
  • ESMO閉幕!各癌種精華研究匯總報導!一篇get全會!
    在45例奧希替尼耐藥患者中,總有效率可以達到36%,疾病控制率達到60%。是目前奧希替尼耐藥後有效率最高的方案。率70% 奧希替尼耐藥成為目前的「老大難」。超高的疾病控制率還是提示HER3通路對於奧希替尼耐藥的有效性,有希望成為未來可用的單藥或聯合方案。
  • 靶向藥研究再出新成果,肺癌雙靶向治療有望代替化療,療效確切
    靶向藥物的問世讓很多具有敏感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獲得了生存期的極大延長,一代靶向藥耐藥後可以選擇用二代、三代靶向藥。研究顯示,一線直接使用奧西替尼可以獲得更長的疾病進展時間和總生存期。三代奧西替尼問世也有許多年了,使用人群逐漸增加,雖然效果不錯,但仍然無法擺脫耐藥的問題,第四代靶向藥還沒上市,奧西替尼耐藥之後到底怎麼辦?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EGFR在中國肺腺癌人群中的突變率三、第一代EGFR-TKI靶向藥易瑞沙、特羅凱、凱美納等屬於第一代的EGFR-TKI靶向藥,即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EGFR基因突變位點及藥物敏感相關性四、第二代EGFR-TKI靶向藥第二代EGFR-TKI靶向藥有兩種,一種是已經上市的阿法替尼,另一種叫達克替尼。第二代的靶向藥也是作用在EGFR基因上的。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 EGFR二代藥序貫三代藥,亞洲人群中位治療時間長達4年EGFR靶向藥是EGFR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隨著三代藥奧希替尼的獲批,EGFR靶向藥物進入了「三代同堂」的時期,多種治療藥物的出現,使臨床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擁有比以往更多的選擇。但如何選擇藥物,能讓患者收穫更長的生存期,科學家們做了許多探索。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 EGFR二代藥序貫三代藥,亞洲人群中位治療時間長達4年EGFR靶向藥是EGFR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隨著三代藥奧希替尼的獲批,EGFR靶向藥物進入了「三代同堂」的時期,多種治療藥物的出現,使臨床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擁有比以往更多的選擇。但如何選擇藥物,能讓患者收穫更長的生存期,科學家們做了許多探索。
  • 第三代肺癌靶向藥奧希替尼一盒價格,奧希替尼泰瑞沙多少錢才算合理
    第三代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奧希替尼」相信大家不會陌生,2017年在我國上市的奧希替尼(泰瑞沙)目前來說仍屬於熱門靶向藥行列。英國阿斯利康製藥生產的奧希替尼能夠針對近些年的一代難題,EGFR-T790M突變的精確治療,使得奧希替尼(泰瑞沙)在我國佔據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