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變後靶向藥該怎麼吃?耐藥後該怎麼辦?

2020-11-25 騰訊網

EGFR突變是肺癌中最常見的基因突變類型,約佔35-40%。

其中del19、L858R這兩種亞型又佔據了EGFR突變中的85-90%。EGFR突變裡面也包括許多罕見的突變:包括18外顯子上的G719X、E709X、Del18,19外顯子上的Ins19,20外顯子上的Ins20、S768I,21外顯子上的L861Q。對於有del19、L858R這兩種突變的人群來講,口服靶向藥的效果顯著,而對於有罕見突變的人群口服靶向藥效果較差。

目前為止,針對EGFR突變的靶向藥有這幾種。

第一代: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羅凱)、埃克替尼(凱美納)

第二代:阿法替尼、達克替尼

第三代:奧希替尼

這幾種靶向藥有什麼區別?

針對有EGFR突變的患者,應該首選第一代靶向藥物。

一項在臺灣開展的入組1122個患者研究表明,厄洛替尼生存獲益優于吉非替尼,二者在疾病控制率、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別為:65.8%和58.9%、4.6個月和3.6個月、10.7個月和9.6個月。二者的區別也不是那麼明顯,厄洛替尼的副作用要比吉非替尼大很多。由於厄洛替尼有更高的血腦屏障透過率,因此厄洛替尼的透過血腦屏障的比例高于吉非替尼,所以對於腦轉移的患者而言,使用厄洛替尼是優選。埃克替尼與厄洛替尼類似,但要每天服用三次,血藥濃度波動大。

一般來講,口服第一代靶向藥後1年左右會出現耐藥。

第二代靶向藥:第二代靶向藥針對的基因位點與第一代無區別,在臨床運用中其效果並沒有優於第一代靶向藥。但是有研究表明:阿法替尼對EGFR罕見突變有一定的效果。

奧希替尼:在口服第一代靶向藥耐藥的患者中,有50-60%會出現T790M突變(需再次基因檢測)。

這時就該奧希替尼登場了。奧希替尼對有T790M突變的患者有效率高達60%-70%,而且疾病無進展時間為18.9個月。

奧希替尼耐藥後怎麼辦?

奧希替尼是目前最先進的靶向藥物,是EGFR靶向藥的王炸。但其仍會耐藥,其耐藥是因為出現了C797S突變。對於反式T790M+C797S突變可以採用1代+3代靶向藥聯用。對於順式T790M+C797S突變可以採用布加替尼+西妥昔單抗治療。對於單獨的C797S突變可以重新口服第1代靶向藥治療。

總結:有EGFR突變的患者,應該首選第一代靶向藥物。如果出現耐藥,需重新做基因檢測,如果出現T790M突變可以口服奧希替尼。奧希替尼耐藥後再次基因檢測,對於反式T790M+C797S突變可以採用1代+3代靶向藥聯用。對於順式T790M+C797S突變可以採用布加替尼+西妥昔單抗治療。對於單獨的C797S突變可以重新口服第1代靶向藥治療。

再次提醒:對於肺癌,目前唯一能根治的方法只有手術。靶向藥的適應症是局部晚期不能切除或者有遠處轉移的患者。靶向藥雖然好,但無法根治手術。切不可因靶向藥耽誤了最佳手術機會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相關焦點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更重要的是,第一代靶向藥出現耐藥後,第二代EGFR-TKI靶向藥也不能克服耐藥,所以現在第二代的靶向藥臨床運用並不廣泛。EGFR-TKI耐藥機制五、第三代EGFR-TKI靶向藥第一、二代靶向藥物雖然療效顯著,但2/3的患者都會在使用藥物1-2年出現抗藥性,腫瘤可能開始反彈。
  • 為什麼有人靶向藥一用好幾年,有人倆月就耐藥?一旦耐藥了腫麼辦?
    前言 幾乎所有的靶向藥最終都會出現耐藥現象,但是,患者出現耐藥的時間卻各不相同。有人服用一種靶向藥數年都有效,例如臨床工作中經常有晚期ALK融合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服用靶向藥5年甚至更長時間都有效。但也不乏服用靶向藥幾個月就出現疾病進展的患者。
  • 第四代ALK靶向藥來襲,破解肺癌「鑽石」突變耐藥—抗癌管家
    其一是因為這類基因突變的人群大約只有4%-7%,多為年輕的患者、女性患者、不抽菸的患者以及無EGFR和KERS突變的患者。雖然這類群體較少,但使用ALK抑制劑治療效果卻不錯。  如今第四代ALK靶向藥已經在路上,而已經獲批上市的第一代、第二代靶向藥也不甘示弱,在今年的ASCO大會上,阿來替尼關鍵III期ALEX研究的最新數據公布,5年OS率突破62.5%,大放光彩!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更重要的是,肺癌患者用第一代靶向藥出現耐藥後,第二代EGFR-TKI靶向藥也不能克服耐藥,所以,到目前為止,第二代的靶向藥臨床運用並不廣泛。了解阿法替尼,推薦閱讀:《靶向藥阿法替尼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
  • 7種ROS1突變靶向藥對比分析,該怎麼選看完就知道了
    ROS1融合是多種惡性腫瘤的驅動基因,作為NCCN指南推薦的肺癌初診患者四大必檢基因之一,ROS1突變對肺癌患者的影響力明顯提升,尤其是近年來針對ROS1突變的靶向藥不斷湧現,且都表現出不同的優勢。本文匯總目前臨床可用的ROS1突變靶向藥並對各藥優劣勢進行橫縱向對比分析,為患者臨床用藥提供參考。1.
  • EGFR突變肺癌治療,即將迎來雙抗靶向藥,臨床受益率達72%
    ▌外顯子20插入突變:靶向治療「盲區」肺癌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常見的癌症,而NSCLC約佔所有肺癌的85%。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是第三常見的EGFR突變,多發生於亞裔、女性、非吸菸、腺癌人群。通常EGFR外顯子20突變被認為是耐藥突變,因為這種突變驅動的癌症通常對已獲批的EGFR TKIs不敏感,與常見EGFR突變(19號外顯子缺失/L858R替代)患者相比,預後更差。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到17個月,轉移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6%。
  • B肝治療,吃了藥病毒還是不降?我該怎麼辦?
    我相信很多口服抗病毒藥的戰友都有類似的問題:我幾乎沒有漏服,怎麼病毒還是不降或者降的很慢呢? 是不是耐藥了?不是耐藥病毒怎麼不降?我該怎麼辦呢? 今天vili就為大家回答這些問題。
  • 【肺常精準 靶向篇】EGFR-TKI耐藥後出現MET擴增,應如何處理?
    肺癌的治療正在迅速發展,已從傳統的放化療向驅動突變的靶向療法發展。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靶向治療極大改善了患者的預後。亞洲大約50%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和西方國家11%-16%的患者存在EGFR驅動突變。
  • 【肺常精準・靶向篇】EGFR-TKI耐藥後出現MET擴增,應如何處理?
    【肺常精準・靶向篇】EGFR-TKI耐藥後出現MET擴增,應如何處理?
  • 靶向藥奧希替尼耐藥,基因療法來助力!
    對於EGFR突變的患者而言,近些年新藥不斷湧現,其中第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2018年在美國升級為EGFR突變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然後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如同其他靶向藥一樣,奧希替尼也會出現耐藥。
  • 奧希替尼(泰瑞沙)耐藥後的治療方案
    點擊查看 靶向藥物都存在耐藥的現象,在耐藥後的治療方案關乎到生存期,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尤為重要。例如EGFR突變患者服用易瑞沙、特羅凱、凱美納耐藥後,可以選擇奧希替尼(泰瑞沙),那麼奧希替尼耐藥後,又該怎麼選擇治療方案呢?只剩下化療一條路了嗎?
  • 耐藥突變Met14迎來全球首個靶向藥!
    近些年來,患上非小細胞肺癌變得不那麼絕望,隨著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的興起,不少患者靠吃著一代一代的靶向藥活過5年門檻,甚至10年、20年。 但前提是,這些患者存在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比如EGFR、ALK等。然而除了常見的突變,還有不少罕見突變,如EGFR 20突變、RET、ROS1、HER2、Met外顯子14突變等。
  • 母女倆同患肺癌用靶向藥,母親已活七年,靶向藥基礎知識了解一下
    之前講過我們診治的一對晚期肺癌的真實案例,母親在7年前因胸腔積液到醫院檢查,抽胸水提示晚期肺腺癌,基因檢測提示EGFR基因突變,由於是胸膜有轉移所以直接判斷為最晚期,患者選擇靶向治療,當時一代靶向藥還很貴,但病人沒有猶豫,確診後立即吃藥,沒想到一吃就是7年,當時還有慈善贈藥活動,半年後的所有藥物都是免費的,如今外表看起來就像正常人
  • 70%非小細胞肺癌將有靶向藥可用,這10個靶向藥你一定要記住!
    從去年開始,佔據非小細胞肺癌基因突變比例最高的KRAS突變也有了靶向藥,並且獲得NCCN指南的推薦。EGFR敏感突變和耐藥T790M相關靶向藥涉及多代靶向藥,其中大多數已在臨床獲批使用。限於文章篇幅,這裡就不再贅述了。感興趣的覓友可以回顧往期文章查閱。EGFR陽性肺癌患者如何選擇靶向藥?服用靶向藥耐藥怎麼辦?
  • 媽媽肺癌化療失敗之後,靶向治療效果很棒!但如何解決耐藥問題?
    這裡我想說的是一開始我是比較反對靶向的,因為總覺得如果耐藥了就沒有出路,但很多癌友都對我說「你還沒開始用,有沒有效果都不知道,怎麼就想到耐藥了呢?」確實,當前的情況都控制不住,還想什麼以後呢?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 MET突變靶向治療效果為什麼比不上EGFR突變?
    今天分享一個有趣的回顧性研究,該研究者們主要想探索一下,為什麼MET突變的靶向治療效果就比不上一些其他突變(比如EGFR突變)的靶向治療?而其他突變,比如EGFR突變的靶向治療,ORR多高於60%?研究者認為原發性耐藥可能是主要原因。下面我們看一看該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結果:研究方法:MET-TKI治療的MET外顯子14突變的肺癌患者樣本進行DNA測序、目標RNA測序、細胞游離DNA測序、質譜分析(MS)和免疫組化(IHC)。
  • 晚期肺癌:奧希替尼耐藥後,用什麼靶向藥?
    對於用EGFR抑制劑(現在常用的是奧希替尼,osimertinib)治療的大多數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40%的復發或難治性患者具有C797S或c-Met突變或擴增,這也是耐藥的主要原因,而化療通常是耐藥後的標準治療方法。
  • 這類特殊的EGFR突變肺癌患者,即將迎來首個雙抗靶向藥
    EGFR外顯子20突變中,除經典耐藥突變T790M外,其他多屬於外顯子20插入突變。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是第三常見的EGFR突變,多發生於亞裔、女性、非吸菸、腺癌人群。  通常EGFR外顯子20突變被認為是耐藥突變,因為這種突變驅動的癌症通常對已獲批的EGFR TKIs不敏感,與常見EGFR突變(19號外顯子缺失/L858R替代)患者相比,預後更差。
  • 靶向藥有人管用幾年,有人兩月耐藥:原因在這
    幾乎所有的靶向藥,最終都會出現耐藥現象。但是,服用同一種靶向藥的不同病友,出現耐藥的時間卻很不相同。 有的幸運的病友,服用一種靶向藥,就管用了數年甚至更久,臨床工作中經常遇見服用二代ALK抑制劑的晚期ALK融合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管用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傳奇案例。
  • EGFR-TKI 耐藥處理共識
    ,但其無可避免的原發性和繼發性耐藥現象,成為進一步提高靶向藥物療效的瓶頸。5%~20% 的EGFR TKI 耐藥是由C-Met 所引起,C-Met 擴增的耐藥機制為C-Met 與ErbB3 結合,繞過EGFR 激活下遊PIK3/AKT 介導的信號通路,促使腫瘤細胞增殖,抑制凋亡[6]。另外K-ras 基因突變和BRAF 基因突變及細胞類型的轉變、HER-2 突變等均是耐藥的機制。針對再活檢所檢測到的明確耐藥靶點,可根據靶點再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