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醫:期待!這類特殊的EGFR突變肺癌患者,即將迎來首個雙抗靶向藥

2021-01-16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

  近日,EGFR-MET雙特異性抗體 Amivantamab(JNJ-6372)生物製劑許可申請(BLA)已遞交至美國FDA,用於治療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接受含鉑化療之後疾病仍進展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

  Amivantamab是一款同時靶向EFGR和MET的雙特異性抗體,同時,這也是首個申報上市的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NSCLC的靶向療法。

  1、外顯子20插入突變:靶向治療「盲區」

  肺癌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常見的癌症,而NSCLC約佔所有肺癌的85%。

  NSCLC的主要亞型是腺癌、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癌。在NSCLC中,最常見的驅動突變是EGFR基因突變,約佔10%~15%。

  EGFR是一種支持細胞生長和分裂的受體酪氨酸激酶,約在40%~50%的亞洲NSCLC腺癌患者中出現,臨床一般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治療。

  儘管如此,患者的生存率仍低於20%。

  EGFR外顯子20突變中,除經典耐藥突變T790M外,其他多屬於外顯子20插入突變。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是第三常見的EGFR突變,多發生於亞裔、女性、非吸菸、腺癌人群。

  通常EGFR外顯子20突變被認為是耐藥突變,因為這種突變驅動的癌症通常對已獲批的EGFR TKIs不敏感,與常見EGFR突變(19號外顯子缺失/L858R替代)患者相比,預後更差。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不到17個月,轉移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6%。因此,不少患者無奈選擇赴美就醫,尋求新的診療方法。

  目前,針對這類突變的患者,臨床主要以常規細胞毒性化療為主,尚無FDA批准的靶向療法。

  2、EGFR-MET雙抗:Amivantamab

  Amivantamab是一種全人源化EGFR-MET雙特異性抗體,能夠阻斷EGFR和MET介導的信號傳導,並引導免疫細胞靶向攜帶激活性和抗性EGFR、MET突變和擴增的腫瘤。

  作為一種抗體藥,Amivantamab需要靜脈輸液給藥。

  今年3月,該藥已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攜帶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的NSCLC經治患者。

  3、臨床數據亮眼,七成患者臨床獲益!

  該項申請是基於1期CHRYSALIS試驗(NCT02609776)的單藥研究結果。該研究評估了Amivantamab作為單藥療法聯用治療晚期NSCL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該試驗的兩個部分中,總共有50名患者接受了推薦的II期劑量 Amivantamab治療。這些患者中有39例可評估療效,並鑑定出13個不同的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

  2020年ASCO虛擬科學計劃發布的早期數據顯示:

  在所有可評估患者中,觀察到的總緩解率(ORR)為36%,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8.3個月。其中39名患者中有14名實現了部分緩解,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10個月。

  先前接受含鉑化療的患者的ORR為41%,中位DOR為7個月,中位PFS為8.6個月。

  此外,所有患者接受Amivantamab的臨床受益率(CBR)為67%。在接受含鉑化療後的患者中,這一比例更高,為72%。

  在數據截止時,仍有64%的患者對Amivantamab單藥治療有應答;58%接受含鉑化療的患者繼續使用該藥物,並持續應答。

  4、Amivantamab:有望破解奧希替尼耐藥

  該試驗的其他數據在2020年ESMO虛擬大會期間提交,研究了Amivantamab與第三代EGFR-TKI藥物拉澤替尼(Lazertinib)聯用,治療EGFR外顯子19缺失或L858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在初次接受治療的患者組中,中位隨訪時間為7個月時,在20名接受聯合療法的患者中,ORR和CBR為100%。

  在45例接受奧希替尼後復發的患者中,聯合療法的客觀緩解率達到36%,其中包括1例患者完全緩解,15例患者部分緩解。

  此外,Amivantamab還可治療原發MET-14跳躍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以及EGFR-TKI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或阿美替尼)耐藥後出現MET擴增(拷貝數≥3.5)或出現EGFR C797S突變的肺癌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10月,國家藥監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已將Amivantamab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用於治療含鉑雙藥化療期間或之後進展,或對含鉑化療不耐受的攜帶EGFR 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轉移性或手術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近些年,攜帶EGFR突變的NSCLC的治療已取得重大進展,期待Amivantamab能早日獲批,為更多NSCLC突變的肺癌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好醫友提醒赴美就醫患者,一定要理性看待海外醫療,動身前先弄清楚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赴美就醫。目前,赴美就醫的經濟、身體、時間門檻較高,大部分患者其實並不具備條件。而遠程會診的興起,其實讓患者有了更本土化、平民化的海外醫療選擇。

  作為知名跨境醫療平臺,好醫友已與國內300餘家三甲醫院共建「好醫友國際醫療中心」,獨創從線上遠程會診到線下治療、隨訪的一站式閉環服務。無需赴美就醫,最快只需24小時,即可預約到美國權威專家會診,獲取美國頂級專家的治療方案,並可在當地醫院落地治療,美國專家後續隨訪,實時跟進治療情況。相較赴美就醫動輒百萬計的花費,遠程會診是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承受得起的。

  經中美專家評估,確有必要時,再通過好醫友便捷赴美就醫,好醫友還可藉助醫保大數據幫患者審核治療方案並議價,至多可享帳單費用80%的折扣。待回國後,再返回當地醫院接受後續治療,美國主診醫生遠程隨診,有效解決了赴美就醫「最後一公裡」的痛點。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

--- 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版權與免費聲明

①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湖南省益陽市廣播電視臺"、"益陽廣播電視在線"、"益陽電視新聞網"的所有作品(如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益陽廣播電視在線,任何媒體、網站或 未經本網書面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 ②本網書面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是必須註明稿件來源:"益陽廣播電視在線",違者追究責任 ③本網轉帖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的正規網站,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跟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④如本網轉載稿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及時和我們聯繫。新聞糾錯:18711712345

---

相關焦點

  • EGFR突變肺癌治療,即將迎來雙抗靶向藥,臨床受益率達72%
    近日,EGFR-MET雙特異性抗體 Amivantamab(JNJ-6372)生物製劑許可申請(BLA)已遞交至美國FDA,用於治療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接受含鉑化療之後疾病仍進展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 赴美就醫:死亡風險降低70%!首個TIGIT單抗有望改變肺癌免疫治療...
    02、首個抗TIGIT療法Tiragolumab是一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可靶向結合免疫細胞(包括T細胞、NK細胞)上表達的免疫檢查點蛋白TIGIT。總的來說,Tiragolumab聯合阿替利珠單抗在肺癌治療中,患者的客觀緩解率和無進展生存期都有顯著改善。
  • 赴美就醫:疾病控制率100%!KRAS G12C靶向藥治療肺癌前景可期
    第1 / 1b期和2期的結果顯示:Adagrasib作為單藥療法治療接受過化療和一種PD-1/PD-L1免疫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達到了45%的客觀緩解率(ORR)和96%的疾病控制率(DCR)!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
  • 赴美就醫:腦轉移率降九成!「鑽石靶點」非小細胞肺癌,有望迎來一線...
    近日,美國FDA宣布接受第三代ALK抑制劑蘿拉替尼(Lorlatinib,商品名Lorbrena)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用於一線治療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而非小細胞肺癌中最常見,且有針對性靶向藥物的突變就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因此,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抑制劑—EGFR-TKI靶向藥的使用,是肺癌治療的一個最大研究熱點。目前約30%~40%的亞洲NSCLC患者在確診時攜帶EGFR突變,而且通常肺癌EGFR突變的主流人群是:亞裔,女性,中年,無吸菸史,非小細胞腺癌。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當EGFR基因上外顯子18、19、20、21中發生突變,特別是外顯子19、21發生突變時,會造成腫瘤細胞無限增殖。這種現象過去稱為驅動基因活化突變,現在叫做基因敏感突變。而靶向藥物特羅凱、易瑞沙、凱美納這些藥就是專門針對這一突變進行治療,顯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
  • 肺癌患者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靶向藥,這一篇全都總結到了!
    2019年12月9日,阿斯利康pd-l1單抗imfinzi(中文商品名:英飛凡)獲批實現上市,成為我國首個獲批的pd-l1單抗。很多肺癌患者應該明白它的上市對肺癌治療意味著什麼,它可以很好的緩解與治療晚期無法通過手術來有效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盤點2020 上半年肺癌靶向藥,這些罕見突變也有新藥了!
    攜帶 RET 突變的患者主要靠化療或多靶點靶向藥,不僅療效欠佳,而且副作用較大。而 Selpercatinib 是首個獲批的針對 RET 基因突變肺癌的精準療法,對於 RET 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來說,這款新藥意義重大。
  • 耐藥突變Met14迎來全球首個靶向藥!
    近些年來,患上非小細胞肺癌變得不那麼絕望,隨著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的興起,不少患者靠吃著一代一代的靶向藥活過5年門檻,甚至10年、20年。 但前提是,這些患者存在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比如EGFR、ALK等。然而除了常見的突變,還有不少罕見突變,如EGFR 20突變、RET、ROS1、HER2、Met外顯子14突變等。
  • 赴美就醫:首個PI3K抑制劑,讓晚期耐藥乳腺癌患者有了新選擇
    乳腺癌是女性第一大惡性腫瘤,靶向療法讓乳腺癌治療有了明顯改觀,許多赴美就醫的患者也因此受益。然而,耐藥問題成為靶向治療無法避免的弱點。 這些患者為激素受體(HR)陽性、HER-2陰性並攜帶PIK3CA突變,在內分泌治療時或之後進展。讓赴美就醫的乳腺癌患者有了新的治療選擇。FDA還批准了配套診斷測試therascreen PIK3CA RGQ PCR試劑盒,以檢測組織或液體活檢中的PIK3CA突變。使用液體活檢的therascreen測試陰性患者應接受腫瘤活檢以檢定PIK3CA突變。
  • ...牛奶都叫特侖蘇,不是所有EGFR突變肺癌患者都可以使用EGFR TKI
    過去的10年裡,隨著越來越多的靶向藥物的出現,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靶向的治療更加個體化,更加精準。EGFR突變率在亞洲人群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發生率高達約50%。上述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不同程度地從以一代的吉非替尼、厄羅替尼、埃克替尼或二代的阿法替尼、達克替尼以及三代的奧西替尼為代表的EGFR-TKIs的治療中獲益。存在EGFR突變的患者經靶向治療有效率可達70%左右,且生存期可達到2年半以上。
  • 第四代ALK靶向藥來襲,破解肺癌「鑽石」突變耐藥—抗癌管家
    其一是因為這類基因突變的人群大約只有4%-7%,多為年輕的患者、女性患者、不抽菸的患者以及無EGFR和KERS突變的患者。雖然這類群體較少,但使用ALK抑制劑治療效果卻不錯。  如今第四代ALK靶向藥已經在路上,而已經獲批上市的第一代、第二代靶向藥也不甘示弱,在今年的ASCO大會上,阿來替尼關鍵III期ALEX研究的最新數據公布,5年OS率突破62.5%,大放光彩!
  • 全球首個METex14突變肺癌靶向藥!!默克MET抑制劑tepotinib獲美國...
    2020年08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德國製藥巨頭默克(Merck KGa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其靶向抗癌藥tepotinib的新藥申請(NDA)並授予了優先審查,該藥是一種每日一次的口服MET抑制劑,用於治療腫瘤中具有突變導致MET基因第14號外顯子跳躍(METex14)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 肺癌即將上市的靶向免疫新藥出爐
    ,這意味著,如果一切順利,非小細胞肺癌將在2021年春節期間迎來第五款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這是KRAS突變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中首款獲得突破性療法指定的新藥,標誌著基於KRAS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靶向療法,正式翻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AMG510最初是在2013年被研發,是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KRAS抑制劑。AMG 510具有很高的選擇性,僅與6,000多種蛋白質中的KRAS G12C結合,並且迄今為止在臨床研究中沒有發現劑量限制性毒性。
  • 靶向還是免疫?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在上個世界,全球肺癌治療上主要是化療,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化療藥物開始用於肺癌治療;九十年代時出現了第三代化療藥物,含鉑雙藥化療地位逐漸確立;在經歷了多年的放化療時代後,2005年中國的肺癌治療正式進入精準靶向治療時代,隨後的十多年內多款肺癌靶向藥物也相繼問世;2018,中國又上市了首個肺癌免疫療法藥物,給廣大肺癌患者又帶來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 肺癌檢測發現這種基因突變,可用重型武器——靶向藥,共5種可選
    一個網友在平臺諮詢肺癌靶向藥的問題:姐姐45歲,肺腺癌骨轉移,全套基因檢測顯示只有Her-2基因突變,姐姐比較瘦弱,不想承受化療之苦,這個基因有沒有相應的靶向藥可以吃?
  • 肺癌MET突變靶向藥:卡馬替尼、Tepotinib、沃利替尼
    卡馬替尼、Tepotinib、沃利替尼三大肺癌MET突變靶向藥亮相!VISION研究顯示:Tepotinib治療MET14ex跳躍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為46.5%。
  • 強生EGFR/c-Met雙抗憑I期數據申請上市
    EGFR突變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常見的基因突變,大約佔到10%~15%,在亞洲人群中,這一數值大約為40%~50%。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大約佔到所有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9%。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通常對EGFR-TKI治療不敏感,與更常見的EGFR突變(外顯子19缺失/L858R替代)患者相比,預後更差。
  • 醫藥生物行業: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EGFR-TKI前景廣闊
    2018年肺癌為我國發病人數和發病率最高的癌種,分別為86.8萬人(接近第二名胃癌的2倍)和0.062%,發病人數佔比全球的41.4%。  ◆靶向藥物能夠抑制癌症特定基因、蛋白質、或利於癌症生長或生存的微環境等,從而抑制或阻斷腫瘤進展。
  • 第三代肺癌靶向藥泰瑞沙7個月獲CFDA 批准
    從臨床試驗到上市歷時兩年半,這是阿斯利康史上研發速度最快的新藥。「泰瑞莎在FDA獲批,也是美國製藥行業上市最快的藥物之一。」黃彬表示,按目前中國情況,「即便是1.1類創新藥,從申報到批准通常至少需要18個月。而泰瑞沙得到了政府最高重視,快速進入綠色通道。」2016年9月,CFDA將泰瑞莎列入優先審評名單,2017年3月在中國獲批,並於4月中旬進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