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ROS1突變靶向藥對比分析,該怎麼選看完就知道了

2020-11-25 騰訊網

ROS1融合是多種惡性腫瘤的驅動基因,作為NCCN指南推薦的肺癌初診患者四大必檢基因之一,ROS1突變對肺癌患者的影響力明顯提升,尤其是近年來針對ROS1突變的靶向藥不斷湧現,且都表現出不同的優勢。本文匯總目前臨床可用的ROS1突變靶向藥並對各藥優劣勢進行橫縱向對比分析,為患者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1.克唑替尼率先獲批,成為ROS1突變的「常駐軍」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唯一同時獲批ALK和ROS1的靶向藥物,是一種以ALK、ROS1和c-MET酪氨酸激酶為作用靶點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劑。

在不同臨床試驗中,克唑替尼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客觀緩解率(ORR)為54%-80%,中位無進展生存期5-20個月,中位總生存期32.5-51.4個月。

2017年3月11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克唑替尼在ROS-1突變型非小細胞型肺癌(NSCLC)的適應症範圍。使其成為第一個經FDA批准的ROS-1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靶向藥。

2.色瑞替尼有效率達62%,獲NCCN指南推薦

2017年5月份,JIO發布了色瑞替尼(Ceritinib)用於ROS1重排的非小細胞肺癌的二期臨床數據,在數據截止時,中位隨訪時間為14個月,18例(56%)患者停止了治療。客觀反應率為62%,其中包括1例CR,19例PR,反應持續時間為21個月,疾病控制率(DCR)達81%。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9.3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為24個月。

8例腦轉移患者中,有5例(63%)顱內病灶控制。所有患者最常見的不良事件(1級或2級)為腹瀉(78%)、噁心(59%)和食慾下降(56%)。

研究結果認為色瑞尼替對於ROS1重排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具有非常有效的臨床活性,而且相對於既往的多線化療治療方式更是具有優勢。2020年第一版NCCN指南中,NCCN專家組推薦將克唑替尼和塞瑞替尼(均為2A類)作為存在ROS1重排患者的一線治療。

3.布加替尼腦轉移總體緩解率67%,肺癌治療「多面手」

布加替尼(Brigatinib ,AP26113) 是由Ariad公司推出的第二代ALK抑制劑,同時也是ROS1和EGFR靶點的抑制劑。

基於一項雙臂的、 開放標籤的、多中心的I期臨床試驗(ALTA, NCT02094573):每日口服90mg的布加替尼(Brigatinib),總體緩解率達到了48%,腦轉移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42%;每日口服90mg的布加替尼(Brigatinib),但是在一周後劑量上升至每日180mg,客觀緩解率為53%,其中腦轉移患者的總體緩解率為67%。

其中,90mg劑量組則有1個病人達到完全緩解CR。在90mg劑星組,中位無進展時間PFS為9.2個月。180mg劑量組較90mg劑量組的患者,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降低45%。

基於此,布加替尼也可用於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SCLC)。

4.病灶明顯縮小,卡博替尼可有效逆轉ROS1耐藥突變

臨床研究發現,ROS1融合的患者使用克唑替尼耐藥的其中個原因就是ROS1基因發生了基因突變,比如G2032R和D2033N突變,更換卡博替尼後可以很好的逆轉耐藥。

2019年WCLC報導了一項關於卡博替尼在ROS1重組肺癌患者中的活性的研究,研究納入6例患者,均接受過>1種ROS1抑制劑,予卡博替尼60mg,每日一次。最終,2例患者部分緩解,4例患者病情穩定。一位緩解的患者有D2033N突變,病灶縮小92%。另一位緩解的患者有G2032R突變。試驗的第一階段已達到預定終點,正在進入第二階段。

一位56歲非肺腺癌女性,基因檢測發現CD74 ROS1,在採用克唑替尼治療後維持26個月後出現廣泛的轉移。為了明確原因醫生進行了新的活檢並開展基因檢測,結果發現ROS1 D2033N (C.6097G> A)繼發突變。遂更換卡博替尼。4周後腫瘤明顯縮小。

因此,對於一線克唑替尼耐藥的患者,可酌情選用卡博替尼治療。

5.蘿拉替尼一線高效,後線「保底」,獲NCCN強力推薦

蘿拉替尼(Lorlatinib)是一種ROS1、ALK雙靶點抑制劑。

2018年世界肺癌大會(WCLC)報導了蘿拉替尼治療ROS1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Ⅱ期臨床亞組分析,試驗包括13例沒有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的患者,結果顯示,蘿拉替尼治療未接受克唑替尼治療的患者客觀緩解率(ORR)達到61.5%,其中1例完全緩解,7例部分緩解,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1個月。

在此隊列中,蘿拉替尼對腦轉移控制效果很好,有顱內轉移的患者有效率為66.7%。

近期,LUNG CANCER刊登了一篇文章報導了蘿拉替尼對ROS1、ALK雙靶點的治療效果。

研究納入了17例ROS1陽性、106例ALK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研究,其中ROS1陽性亞組中平均年齡為51歲(22-70),35%有吸菸史(6/17)。11例患者(65%)在接受蘿拉替尼治療前發生腦轉移。

接受蘿拉替尼治療後,顱外客觀緩解率(ORR)為62%(8/13),顱內ORR為67%(6/9);顱外疾病控制率(DCR)為92%(12/13),顱內DCR為78%(7/9)。中位治療持續時間(DoT)為18.1個月;中位總生存其(OS)為90.3個月。

總之,無論是一線還是後線治療,蘿拉替尼對於ROS1陽性肺癌患者都是非常好的選擇,並且對各線腦轉移都有強大的控制能力。基於此,NCCN推薦蘿拉替尼用於ROS1陽性、一線治療後進展的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序貫治療。

6.恩曲替尼用於前線治療後腦轉移效果好,獲FDA審批

恩曲替尼(Entrectinib)是種新型、可口服的、具有中樞神經系統活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靶向治療攜帶NTRK1/2/3 (編碼TRKATRKB/TRKC)、ROS1和ALK基因融合突變的實體腫瘤。

恩曲替尼(Entrectinib)可通過血腦屏障,並且沒有不良的脫靶活性。

2018世界肺癌大會(WCLC)大會公布了Entrectinib在ROS1 陽性 NSCLC患者應用的療效和安全性。53例患者中,13.2%的患者末做過全身治療,39.7%的患者做過1-2線的全身治療,47.1%的患者接受過23線治療的患者,43.4%的患者存在腦轉移。

結果顯示,客觀緩解率(ORR)為77.4%,其中3例患者完全緩解(CR),38例患者部分緩解(PR)。在腦轉移的亞組中,ORR為73.9%;無腦轉移的亞組中,ORR為80.0%。

研究顯示,恩曲替尼治療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如果沒有腦轉移,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可達26.3個月,而對於腦轉移患者,客觀緩解率可達55%,腦轉移病灶持續環節時間為12個月。在這方面,恩曲替尼優於克唑替尼。且作為新一代靶向藥,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嚴重程度都比克唑替尼低很多。

2019年8月,美國FDA批准恩曲替尼(Entrectinib)用於ROS1陽性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7.洛普替尼一線、二線雙開花,表現驚豔

洛普替尼(TPX-005、Repotrectinib)是新一代ROS1抑制劑。2019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報導了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 治療ROS1肺癌的更新數據:

對於既往接受過ROS1抑制劑治療的ROS1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Repotrectinib的有效率達到39%;

如果患者既往只接受一線治療,且使用repotrectinib的劑量大於160 mg/天,客觀緩解率(ORR)提高到55%;

如果患者既往只接受過克唑替尼一線治療,有效率可高達57%。

對於未接受過TKI治療的ROS1陽性NSCLC患者,repotrectinib達到的總緩解率 (ORR) 為82%,160mg劑量的ORR達到83%並且在顱內有效率方面高達100%

綜合分析,目前,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是ROS1陽性肺癌患者的一線選擇,相比之下,恩曲替尼更有優勢,而ROS1耐藥突變的抑制能力是選擇二線ROS1靶向藥的重要因素。

已知的ROS1靶向藥耐藥的原因包括: ROS1基因耐藥突變,最常見的耐藥突變為G2032R;旁路基因異常,如EGFR、HER2、ALK、MET、BRAF、KRAS基因異常;病理類型轉化。大約一半的耐藥是因為ROS1基因出現耐藥突變。

臨床前研究結果顯示,對於最常見的耐藥突變G2032R以及D2033N,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都有較強的抑制能力,而對其他耐藥突變的抑制能力目前仍不清晰。蘿拉替尼對除G2032R外的常見耐藥突變有較強的抑制能力,卡博替尼對各種耐藥突變均有較強的抑制能力。

目前抗耐藥臨床研究較多的是蘿拉替尼和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蘿拉替尼治療耐藥的ROS1陽性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27%,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則為39%,而且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還有加量大招,當劑量增加到160mg及以上,每天1次,客觀緩解率可達55%。

此外,治療最常見的耐藥突變G2032R,蘿拉替尼沒有客觀緩解病例,而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的客觀緩解率達40%。

總體來說,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優勢明顯,但蘿拉替尼現已獲準上市(適用範圍ALK陽性),藥品更容易獲得,功效也可接受。當蘿拉替尼也耐藥時,洛普替尼(Repotrectinib)可做為三線保底藥品,但購藥便利性仍是難題。假如無法獲取Repotrectinib,那麼卡博替尼也可以考慮,但是要注意副作用。

隨著分子檢測技術的發展,靶向藥的研發達到空前高漲的時期,而對於ROS1陽性的NSCLC患者臨床用藥原則,NCCN給出了標準路線。

另外,以上藥物除克唑替尼外,均未在國內上市,國內患者用藥的便利性仍然受到很大限制。近期,一款由國內藥企自主研製的ROS1靶點新藥TQ-B3101以優秀的數據驚豔亮相2020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或許能為國內患者用藥提供新的選擇。

TQ-B3101 臨床Ⅰ期試驗共納入30例患者,其中27例為肺癌患者。根據患者接受的TQ-B3101治療劑量不同,研究共將患者分為7個劑量遞增組別和2個劑量擴展組別(350 mg bid/300 mg bid)。

結果顯示:

在全部患者中,整體緩解率為62.5%;

在接受350 mg bid治療的8例患者中,整體緩解率達到了87.5%;

在基線有腦轉移的8例患者中,整體緩解率達到了62.5%。

試驗表明,在提高整體緩解率的基礎上,TQ-B3101能夠很好的透過血腦屏障,對於腦轉移患者控制情況非常好。目前這一藥物的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並且患者招募也在繼續,有需要用藥的患者可向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發起申請。

主要納入標準

1、患者年齡≥18歲;

2、ECOG評分0~1分,預期生存期超過3個月;

4、通過組織學或細胞學證明診斷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5、提供ROS1陽性書面報告,或在入組前提供組織學標本、活檢組織標本送中心實驗室進行檢測,並確認為ROS1陽性;

6、既往接受過不超過2個化療方案(若接受超過2個化療方案,則需再次進行檢測,且檢測結果確認為ROS1陽性);

7、距離首次研究用藥前28天,經影像學證實,至少存在1處腦部病灶除外的可評價的靶病灶(實體病灶);

8、主要器官功能正常。

我們期待,不論國際國內都可以更多的靶向藥獲批上市,為臨床患者用藥提供更多選擇,期待ROS1靶向藥的出現能夠改變更多肺癌患者的命運。

相關焦點

  • EGFR突變後靶向藥該怎麼吃?耐藥後該怎麼辦?
    EGFR突變裡面也包括許多罕見的突變:包括18外顯子上的G719X、E709X、Del18,19外顯子上的Ins19,20外顯子上的Ins20、S768I,21外顯子上的L861Q。對於有del19、L858R這兩種突變的人群來講,口服靶向藥的效果顯著,而對於有罕見突變的人群口服靶向藥效果較差。
  • 明明有突變,為啥靶向藥無效?
    比如,前幾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有一篇經典文章:科學家把腎癌患者手術切下來的一塊腫瘤再分成7小塊,進行基因測序後,發現居然7塊都不相同,是7個不同的亞克隆!這在專業上,被稱為腫瘤的異質性。這就像地球上的人類,看起來都差不多,但仔細分析的話,其實存在很多不同的人種。
  • 國家4+7團購禮包:原研肺癌靶向藥價格斷崖式下跌76%,大家怎麼看?
    「這藥怎麼可能這麼便宜?我買的是假藥吧!」患者滿臉質疑同醫生爭論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讓這名患者如此激動,認為上海知名三甲醫院醫生開的是假藥。隨後,聯合採購辦公室公開發布了「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結果:此次25個中選藥品中,原研藥3個,佔12%,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22個,佔88%。原研藥有全球豐富的臨床使用經驗,其安全性和療效有充分保證;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的療效也是獲得國家認可的。
  • 肺癌檢測發現這種基因突變,可用重型武器——靶向藥,共5種可選
    一個網友在平臺諮詢肺癌靶向藥的問題:姐姐45歲,肺腺癌骨轉移,全套基因檢測顯示只有Her-2基因突變,姐姐比較瘦弱,不想承受化療之苦,這個基因有沒有相應的靶向藥可以吃?
  • 手把手教你怎麼選靶向藥
    EGFR、ALK的靶向藥最為成熟,治療結果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Ⅲ期臨床試驗FLAURA研究結果顯示,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單藥一線治療患者的OS長達到近39個月,實現了EGFR-TKI單藥一線治療最長的OS,也是目前唯一有確切 OS 獲益的EGFR-TKI。
  • 肉瘤患者TP53的突變狀態可用於預測帕唑帕尼等抗血管生成靶向藥...
    國內叫培唑帕尼(pazopanib),是一種抗血管生產靶向藥,由於是唯一一個FDA批准適應症的藥,所以對肉瘤患者有很大可能會嘗試,所以預測是否能夠有效很關鍵,帕唑帕尼有效率中位OS為11. 7月,36%的患者PFS超過6個月,34%的患者總生存期超過18個月,中位隨訪時間達到2. 3年,不良反應主要是疲勞(65%)、腹瀉(59%)、噁心(56%)、體重減輕(48%)、高血壓(42%)、食慾下降(40%
  • 今年癌症靶向藥與pd1重大突破!2019全球肺癌大會搶先看
    阿帕替尼組平均治療時間為8.7個月,化療組為4.3個月。 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TKI耐藥患者臨床療效良好,口服的雙靶向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一項Ⅱ期試驗評估了卡博替尼在ros1重組肺癌患者中的活性。研究納入6例患者,均接受過>1種ROS1抑制劑,予卡博替尼60mg,每日一次。 最終,2例患者部分緩解,4例患者病情穩定。所有患者均有腫瘤消退。試驗的第一階段已達到預定終點,正在進入第二階段。
  •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
  • 沒有基因突變也能吃靶向藥?不是謠言!這類靶向藥物不用基因檢測
    靶向藥是治療腫瘤的一個裡程碑。自從2003年問世以來,靶向藥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大多數患者及家屬都知道,服用靶向藥之前需要行基因檢測,如果有突變就可以吃靶向藥。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種「廣譜靶向藥」無需行基因檢測。
  • 肺癌治療傳來新消息,國產新靶向藥可用於罕見突變基因治療
    然而並非所有的EGFR突變患者都對靶向藥敏感。EGFR突變類型有很多種,19外顯子缺失突變和21外顯子L858R突變,這兩種突變大約佔所有EGFR基因突變的90%,靶向治療對其比較敏感,治療效果較好。一項針對TAK-788開展的Ⅰ/Ⅱ期臨床試驗的初步療效和安全性數據顯示,在難治性EGFR 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NSCLC患者中,經Mobocertinib治療後,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可達7.3個月,客觀緩解率(ORR)為43%,同時安全性可控。
  • 喜大普奔,肺癌罕見突變基因有藥可用,國產新靶向藥重磅來襲
    無癌家園的專家分析道,從Mobocertinib目前的研究數據來看,其有望為攜帶EGFR 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NSCLC患者帶來明顯獲益,衷心希望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後能有助Mobocertinib更早地惠及中國患者。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但實際情況是,大部分肺癌靶向藥,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就會耐藥!那還怎麼通過吃藥來控制肺癌?科學家們正在試圖從奇蹟中找到規律。以下3個來自真實世界的研究表明,的確有一群長期生存的晚期肺癌患者,實現了像慢性病一樣通過吃藥來控制肺癌。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但實際情況是,大部分肺癌靶向藥,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就會耐藥!那還怎麼通過吃藥來控制肺癌?科學家們正在試圖從奇蹟中找到規律。以下3個來自真實世界的研究表明,的確有一群長期生存的晚期肺癌患者,實現了像慢性病一樣通過吃藥來控制肺癌。
  • 肺癌MET突變靶向藥:卡馬替尼、Tepotinib、沃利替尼
    卡馬替尼、Tepotinib、沃利替尼三大肺癌MET突變靶向藥亮相!VISION研究顯示:Tepotinib治療MET14ex跳躍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為46.5%。
  • 盤點2020 上半年肺癌靶向藥,這些罕見突變也有新藥了!
    攜帶 RET 突變的患者主要靠化療或多靶點靶向藥,不僅療效欠佳,而且副作用較大。而 Selpercatinib 是首個獲批的針對 RET 基因突變肺癌的精準療法,對於 RET 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來說,這款新藥意義重大。
  • 肺癌中的鑽石突變——ALK突變,規律服用靶向藥可以長期生存
    有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屬於肺癌中的「幸運兒」,而具有AKL突變的患者則是更加「幸運」。 ALK突變是肺癌中的鑽石突變,其靶向藥物的有效率遠遠高於EGFR突變的患者。
  • 為何PD-1提倡早用,靶向藥卻不一定?其中大有門道
    除了傳統的放化療,還有以EGFR、ALK、ROS1等為代表的幾十個靶向藥,和以PD-1、PD-L1、CTLA-4為代表的近十個免疫治療藥物,琳琅滿目,爭奇鬥豔。相比於傳統放化療,靶向和免疫藥物的副作用更小、生存期更長,因此受到廣大腫瘤病友的熱烈歡迎。新藥多了,用藥時機要有講究。病友們經常問一個問題:什麼時候該用靶向藥,什麼時候該用免疫藥?
  • 基因檢測+靶向治療,對抗這種曾經無藥可治的癌症
    鄭志超——GIST靶向藥物進展1998年,科學界首次認識到了GIST的病因與KIT基因或PDGFRA活化突變密切相關。2001年,首個靶向治療藥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伊馬替尼問世。至今,全球已有十餘種GIST靶向藥物陸續登場。
  • 耐藥突變Met14迎來全球首個靶向藥!
    近些年來,患上非小細胞肺癌變得不那麼絕望,隨著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的興起,不少患者靠吃著一代一代的靶向藥活過5年門檻,甚至10年、20年。 但前提是,這些患者存在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比如EGFR、ALK等。然而除了常見的突變,還有不少罕見突變,如EGFR 20突變、RET、ROS1、HER2、Met外顯子14突變等。
  • 第四代ALK靶向藥來襲,破解肺癌「鑽石」突變耐藥—抗癌管家
    其一是因為這類基因突變的人群大約只有4%-7%,多為年輕的患者、女性患者、不抽菸的患者以及無EGFR和KERS突變的患者。雖然這類群體較少,但使用ALK抑制劑治療效果卻不錯。  如今第四代ALK靶向藥已經在路上,而已經獲批上市的第一代、第二代靶向藥也不甘示弱,在今年的ASCO大會上,阿來替尼關鍵III期ALEX研究的最新數據公布,5年OS率突破62.5%,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