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癌症靶向藥與pd1重大突破!2019全球肺癌大會搶先看

2020-11-29 騰訊網

2019年全球最盛大的肺癌會議即將於9月7-10日在西班牙重磅召開,CA大黃頁將全程給大家帶來最新報導。昨日,官網已經公布了部分摘要,今年肺癌即將湧現眾多新突破,小編帶大家搶先看!

靶向篇

一、EGFR

奧希替尼聯合達沙替尼一線治療EGFR+NSCLC,ORR為80%(摘要號MA09.01)

這是一項開放標籤、單臂I/II期試驗,研究奧希替尼聯合達沙替尼一線治療EGFR+NSCLC的療效。試驗納入10例患者,8例(80%)患者部分緩解,2例患者病情穩定,中位PFS為27.2個月,中位OS未達到。推薦的II期劑量為osimertinib 80 mg QD和dasatinib 70 mg QD。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包括胸腔積液(n=9)、腹瀉(n=8)、皮疹(n=7)、AST升高(n=6)、ALT升高(n=6),其中大多數為1級或2級。

試驗顯示,奧希替尼聯合達沙替尼具有較好的抗腫瘤活性,中位PFS高於既往研究的奧希替尼單藥的PFS。但樣本量小,需要進一步的試驗證實。

EGFR-TKI耐藥後,可以加上阿帕替尼,克服耐藥(摘要號P1.14-42)

EGFR-TKI的耐藥不可避免,既往研究表明,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可以克服TKI耐藥。研究納入39例EGFR-TKI耐藥的晚期NSCLC患者,25例接受阿帕替尼(初始劑量為250mg)+TK(先前的劑量),14例患者接受化療(培美曲塞/長春瑞濱+鉑)。

結果,阿帕替尼組的ORR為13.6%,DCR為95.5%;化療組的ORR為27.3%,DCR為90.9%。兩組患者的客觀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相似,治療時間長短存在差異。阿帕替尼組平均治療時間為8.7個月,化療組為4.3個月。

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TKI耐藥患者臨床療效良好,口服的雙靶向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

tak788後線治療EGFR 20ins NSCLC患者,ORR為54%(摘要號P1.01-127)

這是一項口服EGFR/HER2抑制劑tak788 (NCT02716116)的1/2期開放標籤多中心研究。納入101例EGFR 20ins患者,每日予tak788 160mg。76%的患者既往接受過2線治療。24例患者可評估療效,ORR為54%,DCR為89%,23例患者病灶縮小。最常見的不良反應(20%)為腹瀉(85%)、皮疹(43%)、噁心(41%)、嘔吐(30%)、食慾下降(28%)、口腔炎(22%)。結果顯示,TAK788對EGFR 20ins NSCLC患者表現出抗腫瘤活性,安全性與其他EGFR TKI一致。

tepotinib+吉非替尼治療EGFR+、MET+NSCLC,ORR最高達68.4%(摘要號MA09.09)

研究納入既往EGFR TKI耐藥的EGFR+、T790M-、MET+ NSCLC患者,分到tepotinib+吉非替尼組或化療組。聯合組為tepotinib 500 mg/天+gefitinib 250 mg/天,化療組為順鉑/卡鉑+培美曲塞化療6個周期後,培美曲塞維持治療。

結果顯示,靶向聯合組的療效更好,ORR:45.2%vs33.3%。tepotinib+吉非替尼在MET IHC3+、MER擴增患者的療效更顯著。

三代EGFR TKI,治療一代TKI耐藥患者的ORR為66.1%(摘要號OA02.03)

HS-10296是一種口服、強效、高選擇性的第三代EGFR TKI,這項Ⅱ期研究旨在證實HS-10296對EGFR T790M+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代TKI耐藥後的療效和安全性。共納入244例患者,每日口服HS-10296 110mg,242例患者可評估療效,ORR為66.1%,DCR為93.4%。不良反應可耐受。

放療聯合EGFR-TKI,延長耐藥時間(摘要號MA01.09)

EGFR+NSCLC患者對EGFR TKI的耐藥時間一般在一年以內,研究表明,局部鞏固治療與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後的改善有關,EGFR-TKI耐藥前早期聯合放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預後。

開展了這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的研究,一代EGFR-TKI治療3個月後將部分緩解或疾病穩定的患者,隨機分為聯合放療組(SBRT)或TKI單藥組。研究共納入61例患者,平均隨訪時間為22.3個月。結果顯示聯合組的中位PFS顯著高於單藥組(17.4 vs. 8.9個月P =0.042)。分析表明,放療的獲益可能與延遲T790M突變有關,但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二、ALK

布加替尼扭轉阿來替尼耐藥,ORR為56%(摘要號P1.01-103)

日本一項研究納入9例ALK+NSCLC患者,均接受過阿來替尼治療;其中6例患者接受過≥2種ALK抑制劑治療。每位患者予90180mg QD 的布加替尼治療,耐受性良好,5例患者(56%)在第6周期結束時部分緩解,ORR為56%。試驗證實90180mg QD劑量的布加替尼在日本患者可耐受,後線治療顯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

阿來替尼耐藥後,阿來替尼聯合貝伐單抗治療,中位OS達32個月(MA21.05)

阿來替尼耐藥後的方案有限,除了上述的布加替尼,還有一種方案:加上貝伐單抗。這項研究納入了12例ALK患者,9例患者既往接受過克唑替尼和阿來替尼,2例患者接受過克唑替尼、阿來替尼和色瑞替尼。全部患者接受阿來替尼(600 mg/d)聯合貝伐單抗治療(15 mg/kg, Q3W)。

中位PFS為3.1個月,中位OS為32個月。ORR為8%,DCR為67%。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是食慾下降(42%)、蛋白尿(42%)、高血壓(33%)、貧血(33%)和疲勞(33%)。阿來替尼與貝伐單抗的聯合尚屬首次,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和耐受性。

阿來替尼逆轉克唑替尼耐藥,ORR達50.6%(摘要號OA02.07)

119例ALK+患者,既往克唑替尼耐藥,隨機2:1分到阿來替尼組(600 mg bid)或化療組(培美曲塞500mg/m2或多西他賽75mg/m2 q3w)。alectinib治療的ALK融合患者的ORR為72.2%(13/18,組織ALK+)和63.0%(17/27,血漿ALK+),總體ORR為50.6%,而化療患者的ORR為0%(組織[0/8],血漿[0/14]),總體為2.5%。

色瑞替尼450mg,治療ALK+/ROS1+NSCLC的ORR為41%(摘要號EP1.01-62)

在以往的研究中,Ceritinib 750mg禁食,由於胃腸道或肝臟毒性,治療中斷率較高。這是一項真實世界研究,旨在評估色瑞替尼450mg對中國患者的安全性和初步療效。研究納入51例接受色瑞替尼治療的ALK/ROS1+NSCLC患者,回顧性分析其安全性和初步療效。

不良事件(AE)發生率為76%,多數為1/2級。僅有2例患者因AE降低至300mg,無患者因Ceritinib相關AE死亡或終止治療。ORR為41.0%,DCR為87.2%。試驗證實色瑞替尼450mg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Lorlatinib後線治療ALK+/ROS1+NSCLC,總體ORR為56.4%,顱內ORR為74%(EP1.14-51)

試驗納入36例ALK+肺癌,3例ROS1肺癌。均接受過克唑替尼和至少一線化療,予Lorlatinib,每日口服一次,一次100mg。

結果顯示,3例患者完全緩解,19例患者部分緩解,ORR為56.4%,DCR為97.4%。顱內ORR為74%,顱內DCR為100%。最常見的是高膽固醇血症(82%,3-4級25%),水腫(71,8%),體重增加(38.5%)。試驗證實Lorlatinib後線治療ALK+/ROS1+NSCLC,具有較高的顱內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

三、ROS1/RET/KRAS/NTRK

卡博替尼治療ROS1+NSCLC,所有患者均有腫瘤消退(摘要號P1.14-50)

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種ROS1抑制劑被批准用於治療crizotinib進展後的ROS1重排肺癌。一項Ⅱ期試驗評估了卡博替尼在ros1重組肺癌患者中的活性。研究納入6例患者,均接受過>1種ROS1抑制劑,予卡博替尼60mg,每日一次。

最終,2例患者部分緩解,4例患者病情穩定。所有患者均有腫瘤消退。試驗的第一階段已達到預定終點,正在進入第二階段。

阿來替尼治療RET+NSCLC,中位OS為19個月(摘要號OA02.01)

RET重排發生在1%的非小細胞肺癌中,阿來替尼(300mg,每日兩次)已被批准用於治療alk +非小細胞肺癌,對RET+也有很高的活性。一項單臂、開放標籤、多中心的1/2期試驗招募接受至少一種化療方案治療的RET+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共納入35例患者,34例患者予阿來替尼治療。研究確定450mg,每日2次作為Ⅱ期試驗的推薦劑量。25例患者可評估療效,1例患者客觀緩解(4%),13例患者在8周時達到病情穩定(52%),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3.4個月,中位總生存期為19.0個月。

AMG510治療KRAS+NSCLC(摘要號OA02.02)

新型KRAS G12C抑制劑:AMG510治療NSCLC的一項Ⅰ期試驗結果將在大會當天公布

拉羅替尼治療NTRK融合NSCLC患者,ORR為71%(摘要號MA09.07)

Larotrectinib是FDA首個獲批的NTRK抑制劑,在NTRK+廣譜實體瘤中的ORR為75%。這項研究分析Larotrectinib對NTRK+肺癌的療效,納入11例NTRK融合的肺癌患者,10例患者曾接受過系統治療(5例患者曾接受過3次或以上的治療)。7例患者可評估療效,1例患者完全緩解,4例患者部分緩解,2例患者疾病穩定。ORR為71%。拉羅替尼的耐受性良好,與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主要為1/2級。結果支持拉羅替尼在NTRK融合NSCLC中的應用。

四、抗血管生成多靶藥

安羅替尼聯合化療一線治療EGFR/ALK/ROS1-NSCLC,ORR為60%(摘要號P1.01-95)

這是第一個評估化療聯合安羅替尼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試驗,招募EGFR/ALK/ROS1陰性晚期NSCLC患者,接受安羅替尼聯合卡鉑、培美曲塞/吉西他濱4-6個周期後,使用安羅替尼聯合培美曲塞的維持治療。研究共30例患者可評估療效,18例部分緩解,11例病情穩定,1例病情進展。ORR為60%,DCR為96.7%。最常見的3級不良事件為血小板減少(20%)、高甘油三酯血症(10%)和口腔黏膜炎(6.67%)。結果顯示,安羅替尼聯合化療一線治療EGFR/ALK/ROS1陰性晚期NSCLC患者具有潛在的治療效果和可控的安全性。

阿帕替尼≥二線治療SCLC,DCR為83.87%(摘要號OA03.01)

研究納入52例一線及以上化療失敗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每日予阿帕替尼500mg。結果36例可評估療效,中位PFS為6.18個月,中位OS未達到,二線治療的PFS為6.48個月。總體ORR為19.35%,DCR為83.87%。其中3-4級不良反應為高血壓(8.33%)、手足症候群(5.56%)、乏力(5.56%)、蛋白尿(2.78%),均能通過減少劑量和對症治療緩解。研究證實阿帕替尼≥二線治療SCLC安全有效。

安羅替尼延長接受過放化療的SCLC患者的PFS和OS(摘要號OA03.02)

ALTER 1202是一項隨機、雙盲的Ⅱ期研究,納入120例至少接受過兩種化療方案的晚期SCLC患者,按照2:1的比例分到安羅替尼組或安慰劑組。研究亞組分析安羅替尼對接受過放化療患者的療效。安羅替尼組46例,安慰劑組22例,均曾接受放化療。

結果顯示,安羅替尼組的中位PFS為5.49個月,安慰劑組的中位PFS為0.69個月,P

尼達尼布+多西他賽

多西他賽+尼達尼布二線治療晚期NSCLC患者(摘要號EP1.01-84)

一項研究用尼達尼布(多靶點的抗血管生成藥)聯合多西他賽二線治療培美曲賽+順鉑+貝伐單抗一線耐藥後的患者。20例患者中2例達到部分緩解,12例達到疾病穩定,DCR為70%。

多西他賽+尼達尼布二線治療晚期肺腺癌(摘要號EP1.01-92)

另一項研究回顧性分析用多西他賽+尼達尼布二線治療13例肺腺癌患者的療效,ORR為53.8%,DCR為77%,中位OS為14.4個月,2年和3年OS率為69.2%和23.1%。

多西他賽+尼達尼布後線治療NSCLC的墨西哥真實世界數據(P1.01-07)

分析了一線化療進展後使用該方案的24例患者,中位PFS為15個月,中位OS為16個月,ORR為83%,DCR大92.5%。

西班牙回顧性分析:尼達尼布+多西他賽二線/三線治療晚期NSCLC

124例患者(5例EGFR突變、1例ALK陽性)在既往化療進展後使用該方案治療,DCR為61%,ORR為35.7%,中位PFS為4.1個月,中位OS為26.9個月。

免疫篇

一、國產PD1

卡瑞利珠單抗後線治療晚期NSCLC的傘式2期研究(摘要號JCSE01.09)

吳一龍教授團隊進行了一項用恆瑞PD1單抗卡瑞利珠單抗(SHR1210)單藥(200mg,q2w,IV)後線治療中國晚期NSCLC患者的2期研究。納入的患者為化療或靶向治療進展後,允許PDL1高表達(≥50%)的EGFR/ALK陽性患者入組。有229例可分析。結果顯示,總人群的ORR為18.5%,中位PFS為3.2個月,中位OS為19.4個月。PDL1表達越高,療效越好(如下表)。EGFR突變患者未觀察到病情緩解。20.5%的患者出現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15.8%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恆瑞PD1後線單藥治療NSCLC的療效滿意,療效也與PDL1表達相關。

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非鱗NSCLC的3期隨機試驗(摘要號OA04.03)

周彩存教授團隊進行了恆瑞PD1+化療一線治療無EGFR/ALK突變晚期NSCLC患者的3期研究。共納入了419例患者,隨機分為PD1+化療或單純化療組。PD1+化療組的中位PFS明顯更長,為11.3 vs 8.3個月(P=0.0002)。兩組的中位OS為未達到(PD1+化療組)vs20.9個月(化療組),P=0.0272。ORR,DCR,DOR方面,PD1+化療組也有優勢。該項研究顯示恆瑞PD1+化療一線治療非鱗NSCLC的療效優於化療。

信迪利單抗新輔助治療鱗狀NSCLC(摘要號JCSE01.10,P1.18-06)

一項研究分析了信達PD1單抗信迪利單抗術前新輔助治療IB-IIIA期肺鱗癌患者。22例可手術的肺鱗癌患者在術前接受信迪利單抗200mg,IV(第1和22天)2周期治療,手術在第29-43天進行。結果顯示,3例患者達到影像學部分緩解(PR),ORR為13.6%。45.5%患者達到主要病理緩解(MPR),其中有4例達到完全病理緩解。這項研究為中國早期肺癌患者術前使用免疫治療提供初步證據。

另一個摘要中,信迪利單抗新輔助治療40例NSCLC的ORR為21.6%,40.5%達到MPR,16.2%達到病理完全緩解。

信迪利單抗聯合安羅替尼一線治療晚期NSCLC患者(摘要號P1.04-02)

與國外的阿特珠單抗+貝伐單抗相似,國內也進行了信迪利單抗+安羅替尼的免疫聯合抗血管藥一線治療晚期NSCLC患者的2期試驗。研究排除了EGFR/ALK突變患者,入組的22例患者使用信迪利單抗200mg,q3w+安羅替尼12mg/天(連續2周,停1周)。結果顯示,ORR為77.3%,DCR為100%,其中7例疾病穩定的患者出現「空洞樣」改變,提示雙藥協同的抗癌作用。PDL1表達越高,療效越好。2例出現3級不良反應,無4-5級不良反應出現。國產PD1+安羅替尼一線治療晚期NSCLC展現了很不錯的療效,期待研究報導。

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治療EGFR靶向耐藥的2期試驗(摘要號MA11.06)

一項2期研究評估了君實PD1特瑞普利單抗+化療治療1/2代EGFR-TKI耐藥後無T790M突變或奧希替尼耐藥的患者。31例可評估療效的患者中,ORR為54.8%,DCR為93.5%,中位PFS為7.6個月,中位DOR未達到。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1.4%。

二、進口PD1:K/O/T/I藥

I藥+tremelimumab聯合立體定向放療(SBRT)治療寡轉移NSCLC的1b期研究(摘要號MA01.03)

一項1b期研究中,納入21例寡轉移的NSCLC患者接受所有轉移灶的SBRT(30-50Gy)+PDL1單抗I藥(durvalumab,imfinzi)1500mg+CTLA4抑制劑tremelimumab 75mg治療4周期,序貫I藥單藥維持治療直到進展或不可耐受。共評估了首9例患者的安全性。大部分不良反應為1-2級,3級免疫相關不良反應包括皮疹(1例)、ALT/AST升高(3例)、脂肪酶升高(1例)、澱粉酶升高(1例),無不良反應相關死亡,2例患者因進展而死亡。進一步研究結果將在大會公布,期待放療+雙免疫能為標準治療耐藥後的寡轉移患者帶來安全且有效的新方案。

T藥聯合立體定向消融放療(SABR)圍手術治療早期NSCLC患者的1期試驗(摘要號MA02.07)

SABR多用於醫學上不可手術或拒絕手術,並且體能評分≤2的早期NSCLC患者,一項研究將PDL1單抗T藥(阿特珠單抗,Tecentriq)聯合SABR用於T1-3高危(含至少一個:直徑≥1cm,SUV≥6.2或病理中低分化)早期NSCLC患者的圍手術期治療(術前用SABR+T藥,術後用T藥輔助治療)。共評估了12例入組患者。3例達到影像學部分緩解,1例達到較小的緩解。1例患者因出現3級皮疹而停止治療。總的來說,圍手術期的T藥聯合放療的安全性較好,療效還有待公布。

AXL抑制劑聯合K藥治療化療進展的晚期NSCLC(摘要號MA03.06)

Bemcentinib(BGB325)是高選擇性的AXL抑制劑,既往研究顯示與PD1同用可增強療效。在2期研究中共納入48例含鉑化療後進展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允許EGFR/ALK突變患者入組,但必須接受過靶向治療)。總人群的ORR為29%,在13例AXL陽性患者中的ORR為38%,30例PDL1表達0-49%的患者ORR為23%。總人群的中位PFS為4個月,AXL陽性患者中位PFS為5.9個月。希望PD1與這個新搭檔可以繼續發光發彩,為耐藥後的患者提供新可選方案。

T藥+化療一線治療EGFR/ALK陽性的晚期非鱗NSCLC患者(摘要號MA03.07)

一項META研究分析了IMPOWER130,132和150研究中,T藥+化療一線治療EGFR/ALK突變的非鱗NSCLC患者的療效。相比單用化療,T藥+化療組治療EGFR/ALK陽性患者的中位PFS明顯更好(HR=0.62,P<0.0001)。在EGFR/ALK陰性患者中,T+化療的PFS也更好(HR=0.63,P=0.02)。因此,無論有無EGFR/ALK突變,相比標準化療,T藥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都能延長PFS。

K藥+雷莫盧單抗一線治療晚期NSCLC的1期試驗(MA14.07)

共納入了26例初治晚期NSCLC患者,雙藥聯合的療效如下,PDL1高表達(≥50%)患者的療效更佳。

KEYNOTE042中國數據:K藥一線治療PDL1陽性晚期NSCLC結果(MA11.02)

Keynote042是K藥單藥一線治療EGFR/ALK陰性PDL1表達陽性晚期NSCLC的3期試驗,本次報導了研究中的中國患者數據。結果顯示,中國人群一線用K藥治療NSCLC在PDL1陽性患者中的OS同樣優於化療。

含鉑雙藥化療+I藥±tremelimumab治療晚期NSCLC的1b期研究(摘要號MA11.04)

在1b期研究中,I藥±tremelimumab+化療治療73例患者的ORR達到50.7%,中位PFS為6.5個月,中位OS為19.8個月。安全性可接受。在PDL1表達非選擇性人群中,雙免疫聯合化療展現了可靠的療效。

K藥聯合同步放化療治療不可手術切除的III期NSCLC:長生存分析(摘要號P1.18-05)

一項2期多中心研究評估III期不可手術切除NSCLC在同步放化療後進行K藥鞏固治療1年。中位OS為35.8個月,1年、2年及3年OS率為81.1%、62%和49.5%。在37例進展的患者中,24例接受了後續全身性治療(21例為化療),3例達到部分緩解,9例疾病穩定。

K藥聯合同步放化療用於術後輔助治療N2型NSCLC患者的2期研究(MA08.03)

一項2期研究評估了IIIA-N2型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療後進行根治性切除術,再術後序貫K藥的療效。共有37例患者接受治療。中位DFS(無疾病生存期)未達到,進一步數據將在大會上報導。

三、PD1耐藥解決

PD1或EGFR-TKI治療PDL1高表達的晚期NSCLC患者(摘要號MA11.07)

研究發現,即使是PDL1高表達,EGFR突變患者用PD1效果仍然欠佳。另外,高PDL1表達可能不會是EGFR-TKI不良預後因素。

溶瘤柯薩奇病毒挽救PD1耐藥(摘要號P2.04-11)

CVA21是一種可以靶向腫瘤細胞過表達ICAM的溶瘤柯薩奇病毒,在一項與K要聯合後線治療的研究中,8例患者(7例用過PD1/PDL1)的ORR為25%,DCR為50%。期待該方案的大會數據公布。

AXL抗體偶聯物(ADC)型藥物EnaV治療PD1或化療進展NSCLC患者的1/2期試驗(摘要號OA02.05)

Enapotamab Vedotin(EnaV)為抗AXL的ADC型藥物。既往研究顯示AXL過表達是PD1耐藥的原因。研究者在這裡展示了EnaV(2.2mg/kg,1Q3W)治療化療或免疫治療耐藥的晚期NSCLC患者。納入的26例EGFR/ALK陰性患者(大部分為既往PD1耐藥)ORR為19%,DCR為50%,AXL陽性患者有75%(9/12)。2例患者因不良反應而減少藥物劑量,12例患者出現3級及以上不良反應,最常見為胃腸道反應。對於免疫治療耐藥的患者,AXL新型ADC藥物具有不錯的潛力。

四、PD1玩出多花樣

免疫治療用於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NSCLC的治療(摘要號MA03.09)

MET14外顯子跳躍突變在NSCLC的發生率為2-3%,其中70歲以上、非抽菸及女性更為多見。現有的靶向藥克唑替尼雖然針對該靶點治療有效,但療效持續時間短。研究者分享了4例無吸菸女性(A-D)和2例吸菸(E,F)MET14突變患者用免疫二線治療起效的情況。其中有5例患者使用O藥(Opdivo,nivolumab),另外1例用K藥。結果顯示,在經過PD1治療後5例患者在2個月就達到了部分緩解或完全緩解。患者D出現假性進展,其餘5例患者的安全性都非常好。療效持續時間為14-40個月,並且有4例患者還在治療中。具體情況可見下表,免疫治療為MET14跳躍突變患者提供了一種方案選擇。

PD1再挑戰:法國多中心研究的結果(MA07.05)

免疫治療停用一段時間後,再次進展時有一次使用免疫治療,稱為「再挑戰」,能否作為多線耐藥患者的救命方案?一項研究分析了法國144例NSCLC患者,在PD1/PDL1停用(進展,不耐受或醫生決定)至少12周後,再次使用PD1/PDL1的療效。這些患者大部分為腺癌(62%)和IV期(66%)。患者的「PD1再挑戰」療效與既往使用PD1的療效無關。中位PFS1(既往用免疫治療的PFS)和PFSR(再挑戰的PFS)分別為13個月和4.4個月。患者既往因不良反應或臨床醫生決定而停用PD1 vs 因進展而停用PD1的PFSR分別為5.8個月vs2.9個月。兩次使用免疫治療期間穿插化療患者比無穿插化療患者的PFSR更長(5.8 vs 3個月)。

中位OS1(第一次用免疫的OS)為3.3年,既往停用免疫治療的原因與OS長短無關);中位OS2(第二次用免疫的OS)為1.5年,並且既往因AE(不良反應)而停用免疫治療患者比疾病進展或臨床決定而停用免疫治療患者的OS更長(2.1 vs 1.0 vs 1.5年)。OS1與OS2的長短都跟兩次使用免疫治療期間是否穿插化療無關。

該研究也為PD1再挑戰提供了一定證據,既往PD1有效的患者,或許以後也有機會再次使用PD1。

O藥停藥後再挑戰PD1的真實世界研究(MA07.06)

法國一項研究回顧性分析了1517例患者在O藥停藥後再挑戰PD1(98.8%患者還是用O藥)的療效。兩次PD1使用之間無穿插其治療方案患者的中位OS為14.9個月(第二次使用PD1的OS),穿插化療患者的OS為18.2個月。下表展示了兩次使用PD1的間隔時間與生OS的關係。

Vorolanib聯合O藥後線治療肺部腫瘤的1/2期研究(P1.04-17)

Vorolanib是貝達藥業研發的抗血管生成藥。一項1/2期研究納入了10例肺部腫瘤患者(8例為NSCLC)後線用vorolanib+O藥治療。在7例可評估療效患者中,2例達到部分緩解,3例既往用過PD1/PDL1的NSCLC患者出現腫瘤縮小。

PD1+化療二線治療療效優於PD1單藥(摘要號P1.04-46)

周彩存教授團隊分析了上海胸科醫院148例患者在後線治療中使用PD1單藥或PD1+化療的療效對比。結果顯示,無論是ORR、PFS或OS,PD1+化療都優於單藥PD1,如下圖。

總結

今年肺癌大會花樣眾多,靶向和免疫都在尋找新搭檔、療效預測指標襲來將治療精準化、更多真實世界數據的更新、耐藥的解決等等都將在會議中報導。CA大黃頁也將全程關注會議,給大家及時報導,共謀肺癌最新進展,請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全球肺癌靶向藥再掀風暴!6大靶點,9大研究讓生存期強勢逆轉
    近期,肺癌靶向治療進展非常迅速,無論國內外,均有不少高效的靶向藥紛紛獲批上市或投入使用。就在2020年各大癌症大會上,肺癌靶向治療又引起新一波的關注,藥物靶點涵蓋EGFR、ALK、KRAS、MET、ROS1、RET等,接下來小編將給癌友們看看有哪些新型研究。
  • 盤點2020 上半年肺癌靶向藥,這些罕見突變也有新藥了!
    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也是臨床研究關注度極高的癌種。近些年,肺癌新藥的研究進展和藥物獲批幾乎呈井噴狀態。
  • 第三代肺癌靶向藥泰瑞沙7個月獲CFDA 批准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AZD9291)在國內上市,並與中華慈善總會發起泰瑞沙慈善援助項目。最快獲批受益於審批政策改革和市場需求,泰瑞沙成CFDA史上最快獲批的癌症靶向藥。
  • 全球第一個特異性RET靶向藥上市!
    這是個裡程碑事件,因為它是全球第一個上市的特異性RET靶向藥! 上次我簡單介紹了一些最近的新藥,結果很多讀者都很關心LOXO-292。,而是要看統計。 最大的獲益人群 RET靶向藥對中國患者而言意義重大,因為無論是肺癌還是甲狀腺癌,患者都很多。 其中受益最大的,恐怕是RET融合的肺癌患者。
  • 肺癌免疫治療重大突破!羅氏Tecentriq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
    羅氏首席醫療官兼全球產品開發負責人Sandra Horning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收到CHMP對我們基於Tecentriq的肺癌聯合治療方案的積極審查意見。Tecentriq聯合化療有可能解決這種侵襲性肺癌中存在的高度未滿足醫療需求,在這類肺癌中,提高OS是很難實現的。」
  • EGFR突變肺癌治療,即將迎來雙抗靶向藥,臨床受益率達72%
    ▌外顯子20插入突變:靶向治療「盲區」肺癌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常見的癌症,而NSCLC約佔所有肺癌的85%。今年3月,該藥已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攜帶EGFR外顯子▌Amivantamab有望破解奧希替尼耐藥該試驗的其他數據在2020年ESMO虛擬大會期間提交,研究了Amivantamab與第三代EGFR-TKI藥物拉澤替尼(Lazertinib)聯用,治療EGFR外顯子19缺失或L858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在2019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來自日本的Satomi Watanabe教授口頭匯報了這項研究及其數據。◎ EGFR二代藥序貫三代藥,亞洲人群中位治療時間長達4年EGFR靶向藥是EGFR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隨著三代藥奧希替尼的獲批,EGFR靶向藥物進入了「三代同堂」的時期,多種治療藥物的出現,使臨床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擁有比以往更多的選擇。但如何選擇藥物,能讓患者收穫更長的生存期,科學家們做了許多探索。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在2019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來自日本的Satomi Watanabe教授口頭匯報了這項研究及其數據。◎ EGFR二代藥序貫三代藥,亞洲人群中位治療時間長達4年EGFR靶向藥是EGFR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隨著三代藥奧希替尼的獲批,EGFR靶向藥物進入了「三代同堂」的時期,多種治療藥物的出現,使臨床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擁有比以往更多的選擇。但如何選擇藥物,能讓患者收穫更長的生存期,科學家們做了許多探索。
  • 國產PD-1/PD1達伯舒肺癌研究數據媲美「K藥」 驚豔世界肺癌大會
    2020年8月8日,第21屆世界肺癌大會(IASLC WCLC)召開,會上以全體大會報告的形式發布了由信達生物聯合禮來製藥共同開發的具有國際品質的PD-1單抗——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III期的臨床數據: 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能顯著延緩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疾病進展。
  • 第四代ALK靶向藥來襲,破解肺癌「鑽石」突變耐藥—抗癌管家
    如今第四代ALK靶向藥已經在路上,而已經獲批上市的第一代、第二代靶向藥也不甘示弱,在今年的ASCO大會上,阿來替尼關鍵III期ALEX研究的最新數據公布,5年OS率突破62.5%,大放光彩!  第二代ALK抑制劑阿來替尼再創輝煌:5年生存率達到62.5%  ALEX研究是一個大型的全球多中心的III期臨床研究,研究組為阿來替尼組,對照組是克唑替尼組,用來比較阿來替尼和克唑替尼一線治療晚期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 在研靶向療法治療基因突變肺癌,疾病控制率91%
    全球每年新確診KRAS G12C突變癌症患者10萬多人,有這種突變的患者預後較差。一線治療失敗的KRAS G12C突變型NSCLC患者,治療選擇十分有限,而二線治療的緩解率僅為9~18%,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約為4個月。
  • 醫藥生物行業: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EGFR-TKI前景廣闊
    【投資要點】  ◆在過去5年中,我國新發癌症病例增長率超過了全球和美國同期水平,2018年中國新發癌症患者人數達到了428.5萬人,2014-2018年CAGR為2.8%,預計2023年中國將會有486.5萬名新發病患患者。
  • 肺癌靶向藥耐藥性突變 第三、四代抑制劑成下一片「藍海」
    肺癌發病率第一 小細胞惡性程度更高今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新發肺癌病例佔惡性腫瘤發病人數的20.03%,因肺癌死亡人數約為63.1萬例,佔惡性腫瘤死亡總數的26.99%。 肺癌有兩個「第一」:發病率第一,死亡率第一。
  • 肺癌患者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靶向藥,這一篇全都總結到了!
    2019年12月9日,阿斯利康pd-l1單抗imfinzi(中文商品名:英飛凡)獲批實現上市,成為我國首個獲批的pd-l1單抗。很多肺癌患者應該明白它的上市對肺癌治療意味著什麼,它可以很好的緩解與治療晚期無法通過手術來有效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原創:菜菜作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一直是各大藥企研發的重點。從早先的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到現在的奧西替尼、奧美替尼以及大熱的O藥、K藥,可以發現這幾個藥物雖然都獲批肺癌這個適應症,但是具體獲批的肺癌類型卻不同。那麼,作為有著"第一大癌症"之稱的肺癌,到底有哪些分類,治療藥物又有哪些呢?今天,筆者來全面解析一下。
  • 全球首個METex14突變肺癌靶向藥!!默克MET抑制劑tepotinib獲美國...
    2020年08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德國製藥巨頭默克(Merck KGa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其靶向抗癌藥tepotinib的新藥申請(NDA)並授予了優先審查,該藥是一種每日一次的口服MET抑制劑,用於治療腫瘤中具有突變導致MET基因第14號外顯子跳躍(METex14)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 國產第三代肺癌靶向藥誕生記:上海艾力斯如何實現質量超越
    中國企業在肺癌靶向藥上大幅落後跨國公司的歷史將被改寫。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醫藥」)獲悉,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甲磺酸艾氟替尼有望在明年正式獲批上市。去年,該藥物已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有條件批准上市許可。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但是廣大肺癌患者並不了解肺癌靶向藥,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肺癌的一、二、三、四代靶向藥,今天,吉利德康為大家詳述:針對肺癌的治療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小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的肺癌治療模式備受關注,在臨床上的治療也越來越普遍。
  • 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治療藥泰瑞沙(奧希替尼AZD9291)突破耐藥瓶頸
    數據表明,自2005年一代靶向藥進入中國,十多年來,累積發生耐藥的患者數量龐大,很多患者不得不轉為化療或是處在無藥可治的困境中。近日,阿斯利康宣布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在中國獲批,並於4月中旬進入中國市場,可解決經EGFR-TKI藥物治療發生耐藥的治療難題。
  • 肺癌患者必讀:2020年上市的七大肺癌靶向和免疫新藥
    最近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癌症大數據報告,根據這份報告的的數據顯示:在我國,每65個人當中就有1名癌症患者,每年有超過400萬人被確診癌症,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 每分鐘約7人確診患癌,從0歲到85歲,一個人患癌風險高達36%。在目前發現的癌症中,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