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程碑!全球第一個特異性RET靶向藥上市!

2020-11-25 騰訊網

文 | 陸舜&菠蘿

2020年5月8日,禮來製藥的Selpercatinib(也叫 LOXO-292)在美國獲批上市。這是個裡程碑事件,因為它是全球第一個上市的特異性RET靶向藥!

上次我簡單介紹了一些最近的新藥,結果很多讀者都很關心LOXO-292。

今天菠蘿很有幸邀請到這個藥中國臨床試驗的牽頭人,肺癌臨床大咖陸舜教授,一起來聊一聊RET靶向藥的事兒。

陸舜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委會主任委員

高特異性的RET靶向藥

顧名思義,LOXO-292是個針對RET基因突變患者的藥物。

多種癌症中都存在RET基因變異。RET是一個和細胞生長密切相關的基因。正常情況下,RET的活性受到嚴格控制,但在一些癌細胞中,RET基因發生了突變。

RET的致癌變異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融合(RET基因和別的基因拼接在了一起),一類是突變(RET基因自己發生了變化)。

融合主要存在於非小細胞肺癌和甲狀腺乳頭狀癌中,而突變主要存在於甲狀腺髓樣癌。尤其是遺傳性的甲狀腺髓樣癌,90%以上都是RET基因突變導致的。

這兩類變異雖然表面形式不一樣,但帶來的結果都是類似的,那就是RET信號通路的持續激活,從而導致癌細胞過度的生長。

雖然RET變異和癌症發生的關係早已清楚,但卻遲遲沒有好的靶向藥,原因是開發特異的RET靶向藥技術難度很大,很多公司都沒有成功。

因此長期以來,攜帶RET突變的患者還是主要靠化療或者多靶點的抑制劑(比如卡博替尼),不僅療效欠佳,而且副作用較大。

最近幾年,高選擇性的RET抑制劑終於被開發出來,其中的代表是LOXO-292和BLU-667。

LOXO-292這次能夠順利上市,就是因為臨床研究中對攜帶RET融合變或突變的腫瘤效果都很不錯。LOXO-292的實驗設計是典型的「籃子實驗」,也就是納入多種有RET變異的腫瘤類型,同時進行試驗。

下圖就是一位RET融合的肺癌患者,和一位RET突變的甲狀腺癌患者,使用LOXO-292以後腫瘤迅速緩解的案例。

當然,我們不能只看個例,而是要看統計。

臨床研究中,無論是哪種癌症類型,超過半數的RET變異的患者使用LOXO-292後都能顯著獲益。

比如,105位化療耐藥的RET融合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LOXO-292以後,64%的患者腫瘤再次顯著縮小。而且療效看起來是可以持續的,81%的患者緩解持續時間至少為6個月。

而如下圖所示,39例未接受過系統性治療的RET融合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LOXO-292以後,85%的患者腫瘤顯著縮小。

而在甲狀腺中,無論是融合的乳頭狀癌,還是突變的髓樣癌,60%以上的患者使用LOXO-292後,腫瘤都能顯著縮小。

攜帶RET突變,但沒有用過多靶點靶向藥的甲狀腺髓樣癌患者使用LOXO-292的臨床試驗結果,其中69%的患者腫瘤顯著縮小。

LOXO-292還有個很大的優點,就是能夠透過血腦屏障,對腦轉移也非常有效。

作為RET靶向藥,這很重要,因為RET融合的肺癌患者比較容易產生腦轉移。最新的臨床研究結果公布中,LOXO-292對腦轉移病灶的控制,能達到93%的緩解率。

對於藥物,除了療效,我們也很關心副作用。

卡博替尼這種多靶點的抑制劑之所以不夠好,就是因為選擇性差,不夠精準。它們雖然對RET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還會同時抑制其它不相關的靶點,從而帶來各種副作用,尤其是心血管問題。

新一代RET靶向藥由於選擇性大大提高,副作用小了很多。在LOXO-292的臨床研究中,因為藥物相關的副作用而停藥的比例僅為2%。這對於患者的生活質量非常重要。

相信隨著LOXO-292的上市,RET基因檢測將成為非小細胞肺癌(尤其是腺癌亞型)和甲狀腺癌(尤其是髓樣癌和乳頭狀癌亞型)患者的標準操作。

最大的獲益人群

RET靶向藥對中國患者而言意義重大,因為無論是肺癌還是甲狀腺癌,患者都很多。

其中受益最大的,恐怕是RET融合的肺癌患者

一方面,雖然肺癌中RET融合突變的比例只有1~2%,但由於肺癌是中國第一大癌症類型,患者基數大,因此受益的人群是最多的。另一方面,目前RET融合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並不太好,急需新藥。

去年微信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我在美國治肺癌》,講述了一位70歲的老醫藥人,自己得了肺癌後輾轉治療,起起伏伏的故事。他就是RET融合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最開始嘗試免疫治療,效果很不好,已經非常絕望。最後挽救他的,正是新一代的RET靶向藥。

從很多角度看,肺癌中的RET融合和ALK融合都有相似之處。比如:

變異類型類似,主要都是融合驅動突變。

患者特點類似,基本都是非小細胞腺癌患者,主要是不抽菸的年輕人。

治療反應類似,對針對性靶向藥反應較好,PD-1類免疫療法一線治療效果不好。

中國肺腺癌患者中,有80%左右都有明確的驅動基因,只不過除了EGFR,ALK之外,以前缺乏針對性的靶向藥。現在隨著針對RET,NTRK,cMET等更多突變的新藥出現,越來越多的患者都能找到適用的靶向藥。

有人問,RET突變,能和EGFR突變或ALK突變同時存在麼?

正常情況下,不會。

攜帶RET融合突變的患者,往往沒有EGFR或者ALK等其它驅動突變。因為對於癌細胞而言,有一個重要基因突變來刺激生長就夠了,就像一輛車一般只需要一個引擎。

但凡事都有特例。最近就發現了有個別EGFR突變的肺癌患者,對EGFR靶向藥耐藥以後,居然檢測出了RET融合。RET融合是新產生的,還是原來就存在只是沒測出來?這兩種可能性同時存在,但至少說明同一患者體內確實可能出現兩種不同的驅動突變。

正因為腫瘤突變可能動態變化,肺癌患者用靶向藥耐藥後,最好再做一次基因檢測。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個性化的耐藥原因,然後給予對症的藥物。

後續的研究

LOXO-292上市只是一個開始。針對RET突變的靶向藥,還有好多重要的問題有待研究。

LOXO-292耐藥後怎麼辦?

靶向藥基本都會面臨耐藥問題。從目前數據來看,LOXO-292的耐藥機制不止一種。幸運的是,公司早就布局了,針對耐藥的第二代RET靶向藥已經進入了臨床。

另一個值得研究是免疫治療,雖然RET融合突變的腫瘤從免疫學來講屬於「冷腫瘤」,初始免疫治療效果不好。但我們不知道的是,靶向藥治療後,這個腫瘤有沒有可能變成適合免疫療法的「熱腫瘤」。現在EGFR突變患者中有一部分耐藥後能從免疫療法獲益,那RET融合肺癌會是怎麼樣呢?

RET靶向藥能用於肺癌一線治療麼?

FDA現在批准的是LOXO-292用於RET融合的肺癌的治療,不分治療線,這是一個加速批准,美國以外的地區後續還需要III期臨床研究進一步驗證用於一線治療的效果。

從ALK等靶點的經驗來講,療效好,毒性又低的口服藥,往往早用效果更好,但由於培美曲塞為主的化療方案本身效果也不錯,現在還缺乏直接證據說RET靶向藥能戰勝化療。

美國和歐盟的監管部門都很謹慎,要求藥廠直接證明靶向藥用於一線治療的效果。現在,大規模的隨機對照研究正在進行,來比較RET融合的肺癌患者,一線使用LOXO-292或者化療的效果。多數專家對RET靶向藥的勝利是比較樂觀的。

RET靶向藥能和化療或者免疫藥物聯合使用麼?

由於腫瘤的複雜性,聯合治療是現代治療的常見思路。通過聯合別的藥物,RET靶向藥的效果還能不能進一步提升呢?比如,能不能和低劑量的化療聯用呢?能不能和免疫藥物聯用呢?這些都是未知的,需要臨床研究來尋找答案。

RET靶向藥對其它RET變異的腫瘤類型效果如何?

RET融合突變不止肺癌和甲狀腺癌中有,結直腸癌,胰腺癌,卵巢癌,白血病中都有可能出現,只不過比例非常低(往往

總而言之,以LOXO-292為代表的新一代RET靶向藥上市,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福音。無論肺癌,甲狀腺癌還是別的腫瘤類型,RET變異的腫瘤患者第一次有了高效,低毒的靶向藥物可以選擇。

衷心希望中國的臨床試驗也能進展順利,藥物能在國內儘快上市。中國的肺腺癌患者,如果檢測發現了RET融合,短期內可以考慮到香港或海外購買。

接下來,希望通過更多研究,我們能找到RET靶向藥最佳的使用方法,無論是第二代藥物或者組合療法,能帶來更持續的療效,最終把RET突變腫瘤變成慢性病!

致敬生命!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新藥背後的科學,不是藥物宣傳資料,更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疾病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1. RET fusions in solid tumors.Cancer Treat Rev. 2019 Dec;81:101911.

2. Selective RET kinase inhibition for patients with RET-altered cancers. Ann Oncol. 2018 Aug; 29(8): 1869–1876.

3. Precision Targeted Therapy with BLU-667 for RET-Driven Cancers.Cancer Discov. 2018 Jul;8(7):836-849.

4. Immunophenotype and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of RET-Rearranged Lung Cancers.JCO Precis Oncol. 2019; 3

_________

上期文章

相關焦點

  • 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普拉替尼申請中國1.1類新藥上市-中新社上海
    記者3日獲悉,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受理了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普拉替尼作為國家1.1類新藥的上市申請,將其納入優先審評,用於治療經含鉑化療的RET融合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據悉,約60%的甲狀腺髓樣癌可檢測出RET基因突變,晚期患者的RET突變比例更高達90%。
  • 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擴展適應症獲批 用於治療甲狀腺癌
    近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了創新靶向藥RET抑制劑普拉替尼(pralsetinib)的擴展適應症,用於治療攜帶RET變異的甲狀腺癌患者。這是腫瘤治療向精準醫學邁進的又一重要裡程碑。
  • FDA共批准45個小分子靶向藥物,僅有13個在國內上市
    分子靶向藥物總況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就是利用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之間分子生物學上的差異(如基因、酶、信號轉導等不同特性),使用能與這些靶分子特異性結合的藥物,特異性地殺傷腫瘤細胞,達到抗腫瘤治療的目的。實體腫瘤的信號通路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一般同時擁有多個通道,單靶點的阻斷可促使腫瘤細胞啟用替代信號途徑以獲得拮抗能力,因此,多靶點治療研究也成為了抗腫瘤藥研發的新方向。比如索拉非尼,可以用於治療肝癌、腎癌和甲狀腺癌。自從2001年諾華開發的第一個替尼類藥物伊馬替尼上市以來,抗腫瘤分子靶向藥物就一直成為研究熱點。本文一共統計了45個小分子靶向藥物。
  • 手把手教你怎麼選靶向藥
    EGFR、ALK的靶向藥最為成熟,治療結果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Ⅲ期臨床試驗FLAURA研究結果顯示,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單藥一線治療患者的OS長達到近39個月,實現了EGFR-TKI單藥一線治療最長的OS,也是目前唯一有確切 OS 獲益的EGFR-TKI。
  • NSCLC新靶點:MET、RET、KRAS、HER2獲重大突破!諾華、默克、安進...
    全球已正式獲批兩款MET靶向藥物 目前,全球已正式獲批兩款MET靶點藥物。 2020年3月,默克公司的口服MET抑制劑TEPMETKO(Tepotinib)在日本上市,用於治療MET ex14跳躍突變、不可切除的、晚期或復發性NSCLC患者。
  • 盤點2020 上半年肺癌靶向藥,這些罕見突變也有新藥了!
    今年上半年,雖然全球疫情肆虐,但僅針對非小細胞肺癌(NSCLC)FDA 就批准了 6 款靶向藥,給患者帶來了精準化、個體化的治療新選擇。好醫友為您梳理如下:首個 RET 抑制劑獲批上市RET 激酶的基因組改變,包括融合和激活點突變,導致 RET 信號過度活躍和細胞生長不受控制。
  • 又一個肺癌靶向藥上市,這次針對的是罕見基因RET突變
    差不多同一時間,普拉替尼的中國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並被納入優先審評,有望成為國內首個肺癌RET靶向新藥。 普拉替尼是一種RET基因靶向藥物,可以選擇性抑制驅動多種癌症的RET變異。它是由基石藥業和戰略合作夥伴Blueprint Medicines共同開發的一款口服(每日一次)、強效和高選擇性靶向藥物。
  • 腎癌首創、首仿藥誰將搶先上市?
    直到2005年以後,以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為代表的靶向藥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成為腎癌治療史上的第一個裡程碑。十多年來,靶向治療依舊是晚期腎癌市場主流的治療方式,舒尼替尼也是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的晚期腎癌一線治療用藥。2017年BMS聯合免疫療法Opdivo(納武利尤單抗,o藥)+Yervoy(伊匹木單抗)獲得美國FDA批准,成為首款用於一線治療晚期腎細胞癌的聯合免疫療法。
  • 超12.5億美元獲得 楊森第三代TKI肺癌靶向藥在華申報臨床
    據悉,它對攜帶特定激活性基因突變的EGFR具有高度特異性,而且可以穿過血腦屏障。這款高效、口服、不可逆TKI抑制劑目前在臨床試驗中作為1線和2線療法治療NSCLC患者。這款藥物最初由韓國醫藥公司柳韓洋行(Yuhan)研發,楊森公司於2018年與柳韓洋行公司籤訂了有關lazertinib的協議。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一、靶向藥開啟腫瘤治療新時代靶向藥物特異性高、毒副作用較小,對多種惡性腫瘤具有顯著療效,近十年來已成為抗腫瘤新藥的主流。1997年FDA批准了第一個靶向腫瘤藥物:利妥昔單抗,開啟了腫瘤治療的新時代;1997年至2005年間有少數靶向小分子和大分子單抗上市,靶向藥物正在快速發展中;2005至2017年間FDA批准的抗腫瘤藥物中,靶向藥物所佔比例逐年升高,2015年批准的14個抗腫瘤藥物中,靶向藥物達到12個,2016、2017年批准的全部都是靶向藥物。
  • 精準靶向罕見RET突變,這款在研新藥有望帶來治療變革!
    專注於精準靶向療法的Blueprint Medicines開發的一款高選擇性RET抑制劑pralsetinib(代號BLU-667),以出色的研究數據備受矚目,有望為RET變異癌症治療帶來積極變化。目前該候選藥物正在開展全球1/2期臨床試驗,主要針對RET變異的晚期實體瘤患者。今年8月,該候選藥物也在中國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抗癌靶向藥糖尿病創新中藥相繼上市,我國自研原創新藥碩果頻出
    1999年立項研發,2010年聯合五和博澳啟動臨床試驗,今年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糖尿病創新中藥桑枝總生物鹼片成為10年來國內首個獲批的降糖新藥,也是全球唯一植物組分的降血糖藥。記者昨天從索凡替尼臨床數據發布會獲悉,從立項到研發這一國產抗腫瘤藥歷時14年,該藥成為全球首個覆蓋所有部位來源的神經內分泌瘤新靶向藥,並有望成為該領域極具突破性的治療手段。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神經內分泌瘤曾被認為是一種「疑難雜症」。其相關靶向藥物主要來自兩家外企,患者選擇較為有限,原有藥物的療效和耐受性也有待提高。
  • HER2陽性乳腺癌藥物Tucatinib獲FDA批准上市
    文丨覓苓近日,美國FDA在"Orbis計劃"框架下批准了西雅圖遺傳學公司(Seattle Genetics公司)旗下的HER2特異性抑制劑Tukysa(tucatinib)的上市申請,與曲妥珠單抗和卡培他濱聯用,用於手術無法切除或轉移性經治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成人患者的治療。
  • 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增速超50%
    國內研發管線中的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開花結果,春華秋實。從而掀起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市場的持續洗牌。盤點國內上市的小分子靶向藥物據米內網數據顯示,中國公立醫療機構(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終端抗腫瘤化藥已達到了765.15億元市場規模,同比上一年增長了13.23%。
  • 全球第二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上市,為國產產品
    【製藥網 行業動態】3月19日,翰森製藥公告稱,公司附屬公司豪森藥業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獲批上市。該藥的上市,或為肺癌患者治療提供更多的選擇。   據悉,阿美樂為中國頭個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也是全球第二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
  • 全球首個治療晚期胃癌小分子靶向藥物艾坦正式上市
    艾坦,即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目前晚期胃癌靶向藥物中唯一一個口服製劑。經臨床研究證實,顯著延長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時間。同時,阿帕替尼也是全球第一個被證實在晚期胃癌標準化療失敗後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藥物。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特羅凱、易瑞沙、凱美納這些藥就是專門針對這一突變進行治療。易瑞沙在中國用得多,很大原因是因為它在中國首先上市。目前,易瑞沙在亞洲和歐洲用得多,特羅凱在美國用得多。這兩種藥的臨床副作用也是非常相似,主要是皮疹,腹瀉和無食慾,這些副作用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藥物不僅抑制肺癌中突變的EGFR蛋白,也能抑制正常細胞的EGFR功能。
  • 國產第三代肺癌靶向藥誕生記:上海艾力斯如何實現質量超越
    中國企業在肺癌靶向藥上大幅落後跨國公司的歷史將被改寫。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醫藥」)獲悉,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甲磺酸艾氟替尼有望在明年正式獲批上市。去年,該藥物已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有條件批准上市許可。
  • 小靶點,大希望:十大冉冉升起的新型靶向藥
    這些新型的靶向藥,主要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常見靶點的靶向藥,更新換代,逐步提高療效、並且克服原有老藥的耐藥性;比如,EGFR突變、ALK突變等經典突變,已經紛紛迎來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靶向藥。第二類就是一些少見的、既往沒有成功靶向藥的靶點,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近年來不斷突破,研製出第一代高效、低毒的靶向藥。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新冠疫情橫掃全球。
  • 耐藥突變Met14迎來全球首個靶向藥!
    近些年來,患上非小細胞肺癌變得不那麼絕望,隨著免疫治療和靶向治療的興起,不少患者靠吃著一代一代的靶向藥活過5年門檻,甚至10年、20年。 但前提是,這些患者存在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比如EGFR、ALK等。然而除了常見的突變,還有不少罕見突變,如EGFR 20突變、RET、ROS1、HER2、Met外顯子14突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