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億市場爭鋒!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增速超50%

2020-11-29 健康一線視頻網

2019年5月20日,正大天晴藥業集團開發的抗腫瘤仿製藥物吉非替尼片獲得國家藥監局(NMPA)頒發的藥品註冊批文。使國內吉非替尼生產廠商形成了阿斯利康、齊魯製藥、正大天晴三足鼎立的格局。國內研發管線中的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開花結果,春華秋實。從而掀起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市場的持續洗牌。

盤點國內上市的小分子靶向藥物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中國公立醫療機構(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以及鄉鎮衛生院)終端抗腫瘤化藥已達到了765.15億元市場規模,同比上一年增長了13.23%。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步步提高,大健康意識和精準醫療需求日新月異。加之中國人口老齡化大趨勢影響下,諸多因素構成了藥品市場的消費需求與日俱增,推動著藥品市場的增長。尤其是抗腫瘤類用藥市場倍受矚目。

近兩年,國內抗腫瘤治療市場加速了臨床上大分子單克隆抗體和小分子靶向藥物的使用。眾所周知,靶向藥物已是國內精準醫療的首選藥物之一。據國家藥監局數據,目前已批准了30個小分子靶向藥物,國內批准的自主研發的1類小分子靶向藥物是貝達藥業的埃克替尼,恆瑞醫藥的阿帕替尼和吡咯替尼,和記黃埔的呋喹替尼,正大天晴的安羅替尼等5個品種,同時批准的小分子靶向仿製藥物是伊馬替尼、達沙替尼、吉非替尼、硼替佐米和來度那胺,國產小分子靶向藥物佔據了1/3。

小分子靶向藥物快速增長超過50%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臨床使用的小分子靶向藥物用藥金額達到了38.79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了50.72%。臨床使用的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製劑統計數據有25個藥物。

2017年以後新上市了11個小分子靶向藥物。其中2017年上市的品種是阿斯利康公司的奧希替尼片,楊森公司的伊布替尼膠囊,拜耳公司的瑞戈非尼片,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阿法替尼片,諾華公司的蘆可替尼片。

2018年,上市的品種是正大天晴藥業的安羅替尼膠囊,江蘇恆瑞醫藥的吡咯替尼片,諾華公司的塞瑞替尼膠囊,武田公司的伊沙佐米膠囊,羅氏公司的維莫非尼片和阿來替尼膠囊。2018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臨床使用這11個藥物合計17157萬元,同比上一年增長率為1707.9%,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

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小分子靶向藥銷售情況(單位:億元)

2018年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新上市小分子靶向藥銷售情況(單位:萬元)

TOP5小分子靶向藥物增長46.89%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臨床使用的小分子靶向藥物TOP5品種是伊馬替尼片和膠囊,吉非替尼片,注射用硼替佐米,埃克替尼片,索拉非尼片;其用藥金額28.19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率46.89%。佔據了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製劑有25個藥物總體市場的72.67%。

吉非替尼同比增長75.56%

吉非替尼是一種選擇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2005年2月,英國阿斯利康公司小分子靶向藥物原研藥吉非替尼已進入中國市場,商品名為易瑞沙。目前,吉非替尼是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乙類品種,是第一個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藥物,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具有敏感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同時適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化學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抗腫瘤靶向藥物對敏感人群有較大差異性。尤其是吉非替尼對不同種族肺癌患者的EGFR突變顯示出一定的活性,其療效超過了常用的一線化療手段。研究表明,易瑞沙對東方人種或者從來沒有吸菸的人有明顯延長生命的作用。已被《2005年中國肺癌臨床指引》收錄並推薦。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吉非替尼市場為7.39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率75.56%。阿斯利康公司的易瑞沙佔據了78.11%,齊魯製藥(海南)的伊瑞可佔據了21.89%。國內吉非替尼已超過20億規模。

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吉非替尼銷售情況(單位:億元)

吉非替尼通過國家衛計委首批藥品價格談判,進入新醫保目錄後,已達到以降價取量的結果。在第一輪4+7帶量採購開展之後,齊魯製藥(海南)的伊瑞可(250mg*10片)價格調整為498元。4+7集採中,阿斯利康的易瑞沙(250mg*10片)以547元中選,降幅為76%。

2019年5月20日,正大天晴藥業開發的吉非替尼片已獲得國家藥監局的藥品註冊批文。吉非替尼將形成了阿斯利康、齊魯製藥、正大天晴三足鼎立的格局,2019年吉非替尼片將成為國內肺癌靶向藥物中的領頭羊。

埃克替尼增長54.27%

埃克替尼是浙江貝達藥業研發的中國第一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商品名為「凱美納」。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中與阿斯利康公司的吉非替尼、羅氏公司的厄洛替尼同屬一代的品種,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埃克替尼擁有中國、美國和國際專利,在化學結構、分子作用機理、療效等方面與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這兩個藥物類似,但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從而獲得了國際臨床腫瘤專家的高度評價,已納入國家乙類醫保目錄。埃克替尼對晚期NSCLC的療效與吉非替尼相當,安全性較吉非替尼更優,是非小細胞肺癌市場上的本土重要品種。在國產「替尼類」臨床用藥的推動下,逐漸打破了西方藥物壟斷市場的局面。

2016年5月,國家藥品價格談判結果公布後,埃克替尼降價54%。公司數據顯示,埃克替尼降價帶來的放量效應明顯,2016年、2017年的銷量均有大幅增長,基本彌補了降價帶來的衝擊。2018年貝達藥業重點推進各地醫保政策的落地,完成醫保乙類目錄執行的相關政策銜接。醫院進藥方面,除了鞏固大城市醫院市場外,將向二、三線城市醫院市場拓展。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埃克替尼市場為4.30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率為54.27%。

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埃克替尼銷售情況(單位:億元)

伊馬替尼國內達30億規模

諾華的伊馬替尼(Imatinib)於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商品名格列衛,用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變期、加速期或α-幹擾素治療失敗後的慢性期患者;不能手術切除或發生轉移的惡性胃腸道間質腫瘤患者。2013年江蘇豪森醫藥集團伊馬替尼片上市,商品名昕維。2014年正大天晴藥業集團伊馬替尼膠囊上市,商品名格尼可;隨後石藥集團伊馬替尼片上市,商品名諾利寧。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伊馬替尼市場為8.31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率17.18%。諾華的格列衛佔比79.54%,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江蘇豪森的昕維佔比11.81%,正大天晴的格尼可佔比7.98%,石藥歐意的諾利寧佔比0.67%。

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伊馬替尼銷售情況(單位:億元)

索拉非尼增長率93.14%

近年來,靶向藥物在晚期腎癌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大進展,呈現出輝瑞的舒尼替尼、拜耳的索拉非尼、諾華的依維莫司、輝瑞的阿昔替尼和日本衛材的侖伐替尼聯合Everolimus的治療用藥的競爭局面。2018年全球腎細胞癌靶向治療藥物達到了120億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長了20%。

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索拉非尼市場為3.61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率93.14%。近年在中國上市治療腎癌的藥物還有輝瑞的小分子靶向製劑舒尼替尼和阿昔替尼,從而加劇了腎癌市場競爭的升溫。

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索拉非尼銷售情況(單位:億元)

索拉非尼(Sorafenib)是拜耳醫藥公司和Onyx公司開發的新型多靶向性的治療腫瘤的口服藥物。2005年12月,美國FDA批准上市,商品名Nexavar。索拉非尼是全球第一個被批准應用於臨床的多靶點靶向治療藥物,可明顯抑制腫瘤細胞增生,而且能明顯抑制腫瘤血管生成。2006年9月,經過國家藥監局批准拜耳的索拉非尼在中國註冊上市,商品名多吉美。

腎細胞癌是人類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泌尿系統惡性腫瘤中僅次於膀胱癌的疾病,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手術是腎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中高危患者術後復發率、轉移率相對較高,預後較差,而術後激素、化療和免疫輔助治療以及術後輔助放療的探索均未獲得肯定療效。索拉非尼治療中國晚期腎癌患者的療效明顯優於歐美人群。

多吉美適用於無法手術或遠處轉移的肝癌、轉移性腎細胞癌、局部復發或轉移性、逐步分化型甲狀腺腫瘤,是近10多年來唯一被FDA批准的用於治療腎癌的新藥。該產品也是目前唯一可用於治療肝癌的小分子靶向藥物,而且在非小細胞肺癌、乳腺癌等臨床中亦有一定應用前景。

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市場展望

據美國FDA藥品評價和研究中心公布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美國FDA批准的FGFR3或FGFR2突變局部晚期轉移性膀胱癌小分子靶向藥物厄達替尼(Erdafitinib,Balversa)後,已上市了60個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

進入21世紀後的小分子靶向製劑新藥,是近20年來脫穎而出的作用機制獨特的藥物,自從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替尼類)代表的藥物格列衛一戰成功後,研發管線中的新產品接二連三的進入臨床,上市後的品種取得了優異的銷售業績。

國內研發管線數據,國內研究開發的替尼類藥物多達數十個品種。有在國內上市的藥物,也有在國內未上市的藥物。主要展開研發的企業是齊魯製藥、上海和記黃埔醫藥、科倫藥業、江蘇恆瑞醫藥、江蘇豪森藥業、江蘇正大天晴藥業、江蘇先聲、哈爾濱譽衡藥業、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等。未來小分子靶向藥物充滿了更多的市場角逐和價格的競爭,也有望給醫藥市場帶來新的治療機制。

數據來源:米內網資料庫

原標題:【數據】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增速超50%,100+億市場爭鋒

相關焦點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圖4 1997-2017年FDA批准的抗癌藥物分類數據來源:國家藥監局2017 年全球前10大抗腫瘤藥全部為靶向藥,其中6種大分子靶向抗腫瘤藥(單抗、細胞因子),4種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2017年前十藥物合計銷售額共540.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3.4%,佔2017年全球抗腫瘤市場份額達47.9%。
  • 小分子靶向藥群雄逐鹿 正大天晴、恆瑞「殺入」TOP10
    2020年1月至今,中國已批准5個國產抗腫瘤靶向藥物。除了江蘇豪森藥業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和蘋果酸舒尼替尼膠囊外,小分子抗腫瘤靶向藥物還有蘇州特瑞藥業和正大天晴藥業集團的注射用硼替佐米,齊魯製藥的醋酸阿比特龍片。國內藥企的抗腫瘤小分子靶向藥物正逐漸向原研藥發起衝擊,市場持續洗牌。
  • 國內抗腫瘤藥市場:植物藥增長快,中藥製劑潛力大,單抗藥物將是最大...
    IMS數據顯示,2010~2014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複合增長率為6.5%,其中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複合增長率高達15.5%;2014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為1000億美元,2020年將增至1500億美元,複合增速為6%。隨著小分子蛋白酶抑制劑和單抗藥物等的推動,特別是近年來免疫治療有望成為抗腫瘤的主流方法,未來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將會持續擴張。
  • 2019年中美十大暢銷抗腫瘤藥對比
    作者 | 菜菜近日,業內相關諮詢機構公布了2019年中美十大暢銷抗腫瘤藥物。從藥物類別看,中美差距較大。2019年,美國十大暢銷抗腫瘤藥均為創新藥,而中國十大暢銷抗腫瘤藥中,有4個為傳統化療藥物。但也可以側面反映,中國十大暢銷抗腫瘤藥升級換代空間巨大,未來將會有更多創新藥取代傳統化療藥而走進榜單。
  • 每7分鐘就有人得癌症,腫瘤治療市場這三條賽道蘊含多少機會|創業藥...
    這意味著,全球每新增100個癌症患者中,中國人就佔了21個。也就是說,我國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平均每分鐘有7個人得癌症。如此高的增速數字背後,蘊藏著腫瘤治療的巨大市場機會,也讓中國腫瘤醫療和醫藥市場進入高速增長期,而腫瘤藥、醫療服務以及新技術治療的市場空間也引得國內外企業競相追逐。
  • 4.4億美元!復星醫藥與禮來製藥就抗腫瘤小分子創新藥達成許可協議
    FCN-338 作為我們豐富的血液瘤管線中的一員強將,高選擇性地抑制BCL-2,靶向抗凋亡通路的關鍵靶點,有潛質成為患者治療的新選擇。復創醫藥團隊很高興能夠與禮來製藥達成許可合作,禮來製藥強大的全球臨床註冊開發能力將幫助FCN-338 快速上市,更早地造福全球病患。」
  • 抗腫瘤藥物市場增長迅速
    數據顯示,抗腫瘤藥自從2007年超越降血脂藥後,一直是全球醫藥市場的領頭羊,2012年的銷售額超過700億美元。  700億美元蛋糕待分  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未來10年全球抗腫瘤藥物的市場空間依然很大,原因有兩點。
  • 抗腫瘤藥物已成為國內醫院用藥增速最快類別
    2008年,全國抗腫瘤藥物銷售額達到58.45億元,比2007年猛增67%,而2003~2008年,抗腫瘤藥的年均複合增長率亦達到42.7%,抗腫瘤藥物成為國內醫院用藥增速最快的類別。   根據衛生部腫瘤防治辦公室提供的相關數據,惡性腫瘤已成為我國第二大致死疾病(城鎮居民第一大致死疾病)。
  • 誰能成就下一個重磅藥?
    腫瘤治療費用中,藥費約佔40%-60%,預計全國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接近1000億。2018年抗腫瘤靶向藥的樣本醫院市場規模增速為16%,領跑各大腫瘤藥類別。潛在的重磅品種包括PD1/PD-L1和各種靶向藥,其中PD1/PD-L1的市場空間在500億左右,其他幾種預估市場空間超過50億元的品類包括三代EGFR抑制劑、CDK4/6抑制劑、HER2抑制劑曲妥珠+帕妥珠、VEGFR抑制劑、BTK抑制劑。
  • 抗腫瘤藥物現狀及其趨勢
    抗腫瘤藥物海內外市場巨大IMS數據顯示,2010-2014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複合增長率為6.5%。2014年其市場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其中美國佔40%的市場份額),預計到2020年將以6%的複合增速上升至1500億美元。
  • BMS與Schrödinger達成近$28億合作 開發和商業化小分子靶向藥
    根據合作協議條款,Schrödinger獲得百時美施貴寶支付的5500萬美元預付款,Schrödinger還將有資格獲得高達27億美元的臨床前、開發、監管和銷售裡程碑付款。此外,Schrödinger有權獲得百時美施貴寶商業化未來合作產出的每種產品淨銷售額的特許權使用費。
  • 靶向c-Met抗腫瘤小分子抑制劑研究獲進展
    靶向c-Met抗腫瘤小分子抑制劑研究獲進展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但是廣大肺癌患者並不了解肺癌靶向藥,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肺癌的一、二、三、四代靶向藥,今天,吉利德康為大家詳述:針對肺癌的治療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小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的肺癌治療模式備受關注,在臨床上的治療也越來越普遍。
  • 國內外抗腫瘤藥物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同時,單抗、激酶抑制劑等新型抗癌藥物持續推向市場,助推抗癌藥物市場快速擴張。據IMS數據統計,抗腫瘤藥自從2007年超越降血脂藥後,一直是全球醫藥市場的領頭羊,2012年的銷售額超過了700億美元。儘管有一些重磅藥品面臨專利懸崖的困境,然而由於各大藥企熱衷於腫瘤藥物研發,後續產品及時補充,使得抗腫瘤藥物在疾病治療領域將繼續佔據絕對優勢。
  • FDA共批准45個小分子靶向藥物,僅有13個在國內上市
    實體腫瘤的信號通路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一般同時擁有多個通道,單靶點的阻斷可促使腫瘤細胞啟用替代信號途徑以獲得拮抗能力,因此,多靶點治療研究也成為了抗腫瘤藥研發的新方向。比如索拉非尼,可以用於治療肝癌、腎癌和甲狀腺癌。自從2001年諾華開發的第一個替尼類藥物伊馬替尼上市以來,抗腫瘤分子靶向藥物就一直成為研究熱點。本文一共統計了45個小分子靶向藥物。
  • 成績單:阿斯利康中國營收超253億 腫瘤業務勁增44%!
    而在不同業務領域中,阿斯利康的腫瘤業務表現尤其出色。2018年,阿斯利康腫瘤業務銷售額增長了50%,兩大重磅產品泰瑞沙(Tagrisso)和奧拉帕利(Lynparza)全年銷售額翻了一番,而新型哮喘抗炎藥Fasenra則在上市第一年便達到2.97億美元的銷售額。
  • 暗盤大漲超50%,亞盛醫藥今日上市,港交所迎來首個小分子藥物原研...
    亞盛醫藥是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處於臨床階段的原創新藥研發企業,致力於在腫瘤、B肝及與衰老相關的疾病等治療領域開發創新藥物,其前身是亞生醫藥在上海設立的研發中心。  在喬治城大學期間,楊大俊團隊發現了一個全新機理的抗腫瘤小分子,即AT-101。
  • 腫瘤盛會AACR2019精粹:小分子爭奇鬥豔,生物藥各顯神通
    小分子領域如往年一樣,小分子領域的抗癌藥物主要是以靶向藥為主,各種替尼層出不窮,一代耐藥用二代,二代耐藥換三代。如果患者的生命足夠硬,可以撐到下一代藥物的開發,藥廠自然會毫不誇張地向世人宣告,「癌症已成為慢性病,患者可以與癌共存啦」。未來即現在,甭管它能否成為現實,我們先來看下在小分子領域單藥治療的「強者」。
  • 智通港股公告精選︱(1.4)石藥獲5個創新抗腫瘤小分子化合物於中美...
    原標題:智通港股公告精選︱(1.4)石藥獲5個創新抗腫瘤小分子化合物於中美的獨家開發及商業化權必讀 智通港股公告精選︱(1.4)石藥獲5個創新抗腫瘤小分子化合物於中美的獨家開發及商業化權2019年1月4日 23:07:34【重大事項】中國石化(00386)確認聯合石化原油交易虧損 外部審計師已駐場
  • 生物創新藥細分市場戰略投資展望——單克隆抗體藥物篇
    其中單克隆抗體藥物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的生物靶向藥物,具有特異性高、靶向性強和毒副作用低的特點,在治療方面效果顯著。伴隨著抗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新型抗體的不斷出現,單克隆抗體藥物已成為製藥業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目前正在研究的生物技術藥物中有四分之一都是單克隆抗體藥物,期間又湧現出了各種單抗衍生物,包括抗體藥物偶聯物、小分子抗體、雙特異性抗體等。國內單抗藥物領域面臨市場快速增長和進口替代的雙重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