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最新公示,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旗下楊森製藥(Janssen)的lazertinib 片在中國申報臨床試驗申請,並獲得CDE受理。Lazertinib 是一款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正在開發用於治療攜帶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值得一提的是,楊森製藥於2018年以超12.5億美元的價格從一家韓國醫藥公司獲得了這款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
數據來源:CDE官網
作為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lazertinib正在被開發用於治療攜帶EGFR基因突變的NSCLC患者。據悉,它對攜帶特定激活性基因突變的EGFR具有高度特異性,而且可以穿過血腦屏障。這款高效、口服、不可逆TKI抑制劑目前在臨床試驗中作為1線和2線療法治療NSCLC患者。
這款藥物最初由韓國醫藥公司柳韓洋行(Yuhan)研發,楊森公司於2018年與柳韓洋行公司籤訂了有關lazertinib的協議。根據協議條款,Yuhan將獲得5000萬美元的預付款,並有可能獲得高達12.05億美元的開發和推廣裡程碑付款,以及未來銷售額的分成。楊森公司將承擔開發、製造和商業化lazertinib的責任,並擁有lazertinib除了韓國之外的全球獨家權利。
在2018年ASCO會議上發表的1/2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lazertinib能夠在已經對EGFR-TKI產生抗性的NSCLC患者中達到61%的客觀緩解率(ORR),同時在攜帶腦轉移瘤的患者中達到55%的顱內ORR。
大家知道,肺癌是眾癌之首。其中NSCLC約佔肺癌病例的85%。約75%的NSCLC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五年存活率僅5%。EGFR是一種促進細胞生長和分裂的生長因子受體蛋白,當它發生突變時可能導致癌細胞形成,在肺癌發展中起到驅動作用。
公開數據顯示,EGFR突變在全球10%~35%的NSCLC中出現,在中國約有50%的NSCLC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變。因此,全球很多針對肺癌的靶向藥開發,都試圖通過抑制突變EGFR的活性來抑癌。
過去已有多款針對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藥物上市,為許多患者帶來了臨床改善,但接受過TKI治療患者出現的獲得性耐藥使得病情繼續進展,其中約一半患者具有EGFR基因的T790M突變。因此第三代TKI藥物的開發注重針對EGFR基因T790M突變來抑制激酶活性。目前全球已有多款三代TKI藥物獲批。比如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小分子靶向藥Tagrisso(osimertinib)是全球首個用於治療攜帶EGFR基因T790M突變的肺癌的藥物。
Lazertinib也是一款第三代TKI。據悉,它具有的高效、針對EGFR突變的選擇性、結合不可逆、腦滲透性和口服活性等特點,被認為具有作為一線治療的潛力。此次是這款藥物首次在華申報臨床,如果獲批,預計將啟動在中國的臨床研究。
我們希望這款藥物的臨床開發進展順利,早日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轉自 | 醫藥觀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