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基因突變也能吃靶向藥?不是謠言!這類靶向藥物不用基因檢測

2020-11-30 騰訊網

靶向藥是治療腫瘤的一個裡程碑。自從2003年問世以來,靶向藥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大多數患者及家屬都知道,服用靶向藥之前需要行基因檢測,如果有突變就可以吃靶向藥。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種「廣譜靶向藥」無需行基因檢測。

靶向藥的分類:

1、有明確靶點的靶向藥。比如: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奧西替尼、布加替尼等。

這類靶向藥的特點是:有明確的作用靶點(EGFR、ALK等)。這類靶向藥需要有基因突變才有效果。

2、抗血管生成(VEGFR)的靶向藥。比如:甲磺酸阿帕替尼(艾坦)、安羅替尼(福可維)、貝伐珠單抗等。

這類靶向藥的作用點不在某個突變的基因上,其作用靶向在血管內皮細胞,可以抑制腫瘤的血管生成,從而「餓死」癌症。由於這個特點,這類靶向藥不限於某種特定的癌症,可用於多種癌症,不用基因檢測,被稱為「廣譜靶向藥」。

以安羅替尼為例。其說明書上適應症為:1、適用於既往至少接受過 2 種系統化療後出現進展或復發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2、適用於腺泡狀軟組織肉瘤、透明細胞肉瘤以及既往至少接受過含蒽環類化療方案治療後進展或復發的其他晚期軟組織肉瘤患者的治療。3、適用於既往至少接受過 2 種化療方案治療後進展或復發的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

VEGFR的副作用有哪些?是不是每個患者都可以用?

最主要的副作用有:1、出血;2、血壓升高;3、心律失常;4、肝功能異常;5、蛋白尿;6、甲狀腺功能不全。

使用該類藥物後出血的風險明顯增加,所以中央型肺癌、食管癌、有出血傾向、有大咯血風險的患者需慎用,服用期間應監測凝血象。

正因為有這些副作用,所以VEGFR類藥物並不是每個患者都適用,需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使用。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相關焦點

  • 基因檢測沒有突變吃靶向藥一定沒效嗎?有一小部分人可能獲益
    既然是打靶,必然要有靶點才行,所以靶向藥物使用前常規要進行基因檢測,如果基因檢測沒有相應的敏感基因突變,通常不建議一線使用靶向藥。就拿最常見的肺癌來說,亞裔肺腺癌,不抽菸女性,EGFR突變率高達50-60%,幾乎有一半的肺腺癌患者有機會使用針對EGFR的靶向藥。只要有EGFR基因突變可以使用TKI類靶向藥物一代的易瑞沙、特羅凱或凱美納。
  • 濫用靶向藥|基因檢測_網易財經
    靶向藥物可能是「神藥」,又可能是徒耗金錢的無效藥,乃至變成「毒藥」——尤其當商業的利益,或者技術的無知凌駕於醫療的道德操守上時。「我就奇怪了,怎麼一個基因突變檢測為陽性的肺癌患者,吃靶向藥沒有效果呢?」
  • 基因無突變靶向藥物有害無利
    他強調:如果基因沒有突變,使用EGFR靶向藥物有害無利的;I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後不需要任何藥物的輔助治療;免疫治療沒有靶向,不可作規範治療。  靶向藥物  無靶試藥害處大  很多人以為,晚期肺癌唯一的辦法就是靶向治療,楊衿記說,晚期患者要分情況,沒有基因突變的,以含鉑兩藥方案為標準的一線治療;有EGFR基因突變的,則推薦EGFR靶向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毒性不能耐受。
  •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
  • 肺癌基因檢測查出罕見基因突變,就無藥可救了?還可用這個療法治
    但是想要進行靶向治療,就一定要先做基因檢測,因為靶向藥物治療有效的前提,是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存在著基因突變的作用靶點。但是有不少患者在做完基因檢測後卻感覺墜入了絕望的深淵:被告知存在的基因突變是「罕見突變」,目前還無有效的靶向藥可用,這些人又被稱之為「罕見的肺癌患者」!什麼是罕見的「肺癌患者」?
  • 肺癌檢測發現這種基因突變,可用重型武器——靶向藥,共5種可選
    一個網友在平臺諮詢肺癌靶向藥的問題:姐姐45歲,肺腺癌骨轉移,全套基因檢測顯示只有Her-2基因突變,姐姐比較瘦弱,不想承受化療之苦,這個基因有沒有相應的靶向藥可以吃?
  • ...疑惑:靶向藥這麼好,為什麼醫生說我不能用?——靶向用藥基因檢測
    【肺癌】佳學基因肺癌指導基因解碼 佳學基因導讀:對於肺癌患者,肺癌靶向治療相比於化療毒副作用小,有較高的選擇性和安全性,能夠最大程度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是一種高效的腫瘤治療方法。但是,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可以服用靶向藥,哪些人適合服用靶向藥進行治療呢?
  • 用靶向藥之前,先得過基因檢測這一關,不能拿起就吃
    ,但是也是有要求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行靶向藥治療,如果你想要進行靶向藥治療,你必須符合以下一個條件:靶向藥物的治療,它針對的是特定的靶子,所以必須先進行基因檢測,通過基因檢測找到癌症患者體內的「靶點」即相應的基因突變,只有找到相應基因突變的患者,才能成為靶向治療的適用對象,因此基因檢測是靶向藥治療的必要前提。
  • KRAS基因突變靶向藥物研究進展
    近來靶向藥物研究進展不斷,本屆ASCO 年會上針對mCRC一線治療就進行了應通過哪種靶向藥物與化療進行聯合治療的臨床試驗(FIRE-3)討論。該試驗的研究結果表明對於未發生KRAS基因突變的患者而言,在聯用FOLFIRI化療方案(葉酸、氟尿嘧啶、伊立替康)時,西妥昔單抗(愛必妥, 英克隆系統公司)似乎比貝伐單抗更為有效(阿瓦斯汀,基因泰克公司)。
  • 肺癌靶向基因檢測:為何測?給誰測?如何測?
    實際上,這樣的描述可見於幾乎所有靶向藥物的說明書中,因為只有具備某一個癌症突變之後,使用針對性的靶向藥才能起到「逢山開道,遇水修橋」的效果,否則不僅耽誤有效治療的時間、白白承受副作用,還可能因病情加速惡化而導致生存時間的大大縮短。
  • 為什麼吃靶向藥之前需要做8000元的基因檢測?不做行不行?
    而後的基因檢測,就好比常規的化驗血液,給這些癌細胞做詳細的基因檢測,以便進一步發現其內部的構成。目前,臨床上主要運用的是二代測序法(NGS)。 為什麼吃靶向藥之前要做基因檢測? 靶向藥相比於常規化療更精準,原因就在於它能有效把癌細胞精準的定位,而實現這個定位的關鍵就是在吃藥之前的基因檢測。
  • 關於ALK基因突變型肺癌近年獲批的靶向藥物整理
    靶向藥物應用於抗腫瘤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基因檢測,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基因突變,再尋找針對該突變的藥物。肺癌是對人群生命與健康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ALK融合基因突變是肺癌基因突變的類型之一,那麼針對肺癌ALK靶點的靶向藥物有哪些呢?下面,整理了關於ALK基因突變型肺癌近年來最新的靶向藥物。
  • 基因檢測+靶向治療,對抗這種曾經無藥可治的癌症
    相信大多數人就算沒看過,也聽說過電影《我不是藥神》。劇中,癌症患者四處奔走求購一款「特效藥」格列寧,這讓主人公走上了代購印度仿製藥的不歸路。有句話說得好,劇本源於現實,生活即是導演。這款所謂的「特效藥」,仿製的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款分子靶向藥物——格列衛(伊馬替尼)。
  • 新靶向藥物扭轉「這種突變,無藥可治」的傳說!
    然而,這位「明星」也未能做到十項全能,因為藥物是針對腫瘤基因而專門設計的,所以患者必須進行基因檢測以確定體內是否出現了相應的突變基因。如果沒有突變基因,那麼不僅沒有治療效果,反而因未及時採取有效治療措施而耽誤患者病情,切忌不可如此盲目。
  • 最新直腸癌靶向治療基因突變檢測在華上市
    原標題:最新直腸癌靶向治療基因突變檢測在華上市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齊中熙)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其KRAS基因突變檢測已獲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上市,通過對KRAS基因突變狀態的識別,幫助醫生選擇適合患者基因特質的治療方案,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靶向治療提供依據,推進個體化醫療。
  • 明明有突變,為啥靶向藥無效?
    (一)經常有人問我:「菠蘿,患者基因測序明明發現有X突變,但為啥用對應的靶向藥物卻沒有效果呢?」這個問題特別好,答案卻不簡單,因為造成這個現象可能原因有很多。比如,最簡單的解釋當然是檢測錯誤,出現了假陽性。也就是說患者本身沒有突變,但卻測出突變。
  • EGFR突變後靶向藥該怎麼吃?耐藥後該怎麼辦?
    第一代: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羅凱)、埃克替尼(凱美納) 第二代:阿法替尼、達克替尼 第三代:奧希替尼 這幾種靶向藥有什麼區別? 針對有EGFR突變的患者,應該首選第一代靶向藥物。
  • 一文匯總:BRCA基因突變及相關靶向藥物
    原來,這一切都跟BRCA基因有關,她的媽媽和小姨都攜帶BRCA1基因突變,且為乳腺癌患者,其母親於49歲確診乳腺癌,56歲因卵巢癌去世。邱醫生總結並分享了關於BRCA基因突變和相關的藥物治療。BRCA是人體的一種基因。
  • 通過驗血查基因有沒有突變 讓肺癌靶向藥物治療更便利·都市快報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轉化醫學中心公布了一個由馬勝林院長領銜的臨床研究項目,能通過化驗肺癌患者的血液,來指導患者的靶向藥物服藥,這一成果已經在臨床上應用。 我們人體中有一個基因叫EGFR,這個基因突變和肺癌有密切關係。據統計,在中國人的肺癌患者中,40%左右有EGFR突變。其中,不吸菸、女性、腺癌患者中比較多見,約有60%的突變率。
  • 一文盤點各實體瘤已上市靶向治療及相應基因檢測
    目前,適用於肺癌患者的相關基因檢測項目有: BRAF突變檢測,主要為V600E(約佔50%)。 5. 抗血管生成類靶向藥物 腫瘤血管生成在腫瘤的發展轉移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這一過程將能明顯阻止腫瘤組織的發展和擴散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