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靶向藥之前,先得過基因檢測這一關,不能拿起就吃

2020-12-02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靶向藥治療是近幾年才進入公眾視野的一種癌症治療方法,因為它治療比較具有針對性,可以精準消滅癌細胞,對人體其他正常細胞的傷害更小等優點,所以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那麼,哪些癌症患者可以用靶向藥治療?靶向藥耐藥怎麼辦?如果對靶向藥治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靶向藥治療是近幾年才進入公眾視野的一種癌症治療方法,因為它治療比較具有針對性,可以精準消滅癌細胞,對人體其他正常細胞的傷害更小等優點,所以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但用它治癌也有一個難點,就是會耐藥。

靶向藥雖然對癌症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是有要求的,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行靶向藥治療,如果你想要進行靶向藥治療,你必須符合以下一個條件:

靶向藥物的治療,它針對的是特定的靶子,所以必須先進行基因檢測,通過基因檢測找到癌症患者體內的「靶點」即相應的基因突變,只有找到相應基因突變的患者,才能成為靶向治療的適用對象,因此基因檢測是靶向藥治療的必要前提。如果你的癌症類型檢查到與該種靶向藥幹擾的基因片段不符合,就不建議進行靶向藥治療,因為用了也是沒什麼效果。

靶向藥的治癌原理是,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通道,它在自滅,每種靶向藥,只能阻攔腫瘤細胞的一條通道而已,但腫瘤細胞很聰明,發現這條通路不通,就會不斷地尋求其他「生路」,一旦被它找到,這種靶向藥就會失去作用,因此產生了耐藥性。

如果發現靶向藥耐藥,可以考慮4種解決辦法:

1、如果癌症患者身體可以耐受的住,那麼,可以試試放化療,靶向藥並不是唯一選擇。

2、換另一種靶向藥繼續治療。至於選哪種藥、用多久,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可以參照化療原則:選突變率大的開始、選副作用小的藥、盲試到疾病進展迅速。

3、將靶向藥和其他治療方法聯合,比如一種靶向藥物聯合一種或多種化療藥物。綜合治療往往可以取得一個更為理性的治療效果。

4、進行中醫治療,中醫可以全程參與癌症的治療。但是一般建議是在放、化療的同時或手術的前後即配合中醫藥治療,這樣可以儘可能地提高放、化療的治療效果,而減輕其毒副作用;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

總結:總的來說,就是靶向藥治療還是一項比較新的治療方法,雖然它本身還在不斷的發展進步,但是對於它的療效以及適用範圍,我們不可以過分的誇大。理性的認識、選擇適宜的治療方法,才能幫助患者有效的對抗癌症。就好比如,並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適合靶向藥物治療,特別是在早期肺癌的診療中,外科手術依然是肺癌治療的首選方式,以手術為主的規範化綜合治療,可使早期肺癌患者的5年以上生存率達到70%~80%。所以,癌症患者具體怎麼治療,還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而定。

參考資料:

[1]Jocelyn  Kaiser. 抗癌靶向藥言過其實?[N]. 醫藥經濟報,2018-05-31(F04).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吃靶向藥之前需要做8000元的基因檢測?不做行不行?
    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聽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唐女士查到基因檢測費用將近8000塊,心裡嚇了一大跳,本來靶向藥就這麼貴了,為什麼還要花大價錢去做基因檢測呢? 基因檢測怎麼做?
  • 濫用靶向藥|基因檢測_網易財經
    靶向藥物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卻耽誤了原本的化療療程,使得下一次化療跟上一次的間隔超過了50 天的時間上限。她更失去了更多存活時間,2012年5月份去世了。李芳的遭遇,是靶向藥物從「神藥」變成「毒藥」的典型案例。另外有些故事則相對幸運。一位叫做小何的患者家屬告訴記者,他的母親很幸運,儘管從未做過基因檢測,也吃了易瑞沙一年了,但她母親仍獲得了治療的效果。
  • 沒有基因突變也能吃靶向藥?不是謠言!這類靶向藥物不用基因檢測
    靶向藥是治療腫瘤的一個裡程碑。自從2003年問世以來,靶向藥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大多數患者及家屬都知道,服用靶向藥之前需要行基因檢測,如果有突變就可以吃靶向藥。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種「廣譜靶向藥」無需行基因檢測。
  • 基因檢測沒有突變吃靶向藥一定沒效嗎?有一小部分人可能獲益
    既然是打靶,必然要有靶點才行,所以靶向藥物使用前常規要進行基因檢測,如果基因檢測沒有相應的敏感基因突變,通常不建議一線使用靶向藥。就拿最常見的肺癌來說,亞裔肺腺癌,不抽菸女性,EGFR突變率高達50-60%,幾乎有一半的肺腺癌患者有機會使用針對EGFR的靶向藥。只要有EGFR基因突變可以使用TKI類靶向藥物一代的易瑞沙、特羅凱或凱美納。
  • ...疑惑:靶向藥這麼好,為什麼醫生說我不能用?——靶向用藥基因檢測
    【肺癌】佳學基因肺癌指導基因解碼 佳學基因導讀:對於肺癌患者,肺癌靶向治療相比於化療毒副作用小,有較高的選擇性和安全性,能夠最大程度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是一種高效的腫瘤治療方法。但是,不是所有肺癌患者都可以服用靶向藥,哪些人適合服用靶向藥進行治療呢?
  • 母女倆同患肺癌用靶向藥,母親已活七年,靶向藥基礎知識了解一下
    之前講過我們診治的一對晚期肺癌的真實案例,母親在7年前因胸腔積液到醫院檢查,抽胸水提示晚期肺腺癌,基因檢測提示EGFR基因突變,由於是胸膜有轉移所以直接判斷為最晚期,患者選擇靶向治療,當時一代靶向藥還很貴,但病人沒有猶豫,確診後立即吃藥,沒想到一吃就是7年,當時還有慈善贈藥活動,半年後的所有藥物都是免費的,如今外表看起來就像正常人
  •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您的瀏覽器可能不支持此視頻播放器,請用更高版本的瀏覽器試試! 基因檢測結果無突變,盲試靶向藥靠譜嗎?
  • 吃靶向藥不注意這幾點,等於白吃!
    如今正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型肺炎」)疫情高峰期,肆虐的病毒搞得人心惶惶,更是給癌友們帶來了諸多不便。不少正在吃靶向藥的癌友為了躲避病毒,都暫緩了去醫院複查和治療的計劃。可是,靶向藥快吃完了該怎麼辦?暫停服藥或者少吃一點可以嗎?
  • 基因檢測+靶向治療,對抗這種曾經無藥可治的癌症
    相信大多數人就算沒看過,也聽說過電影《我不是藥神》。劇中,癌症患者四處奔走求購一款「特效藥」格列寧,這讓主人公走上了代購印度仿製藥的不歸路。有句話說得好,劇本源於現實,生活即是導演。這款所謂的「特效藥」,仿製的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款分子靶向藥物——格列衛(伊馬替尼)。
  • 肺癌靶向基因檢測:為何測?給誰測?如何測?
    但是實際調查發現,仍然有患者「盲吃」靶向藥,一些患者害怕不用藥病情會馬上進展而急匆匆吃一個靶向藥;一些患者懷疑基因檢測的準確性,索性以身試藥;還有的患者一次穿刺活檢之後沒有取到足夠的標本,就放棄了基因檢測。的確,這些都是阻礙我們進行「病理-基因-靶向藥」這一規範診療過程的現實因素,作為腫瘤科醫生,我們又該如何用所學來幫助患者克服這些困境呢?
  • 晚期結腸癌患者基因檢測率僅二成,盲吃靶向藥貽誤治療且浪費
    近年來,多個抗腫瘤靶向新藥獲批,讓癌症患者看到了治癒希望。在許多癌症患者的靶向治療前,必經的一個步驟就是基因檢測。1月8日,國內首個結直腸癌患者指南發布,參與指南撰寫的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副主任陳功針對患者疑慮的靶向治療基因檢測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 肺癌治療先用靶向藥還是先用免疫藥,選對了才能讓治療環環相扣
    相應的靶向藥物大家相對比較熟悉了,比如針對EGFR的一代、二代、三代靶向藥,尤其是三代的奧西替尼在指南裡已經推薦作為一線用藥。針對ALK基因突變的克唑替尼、阿來替尼和蘿拉替尼。尤其是阿來替尼效果顯著,能夠透過血腦屏障使腦轉移患者獲益。此外,針對少見MET基因突變的沃利替尼也已上市。
  • 一次近萬元的基因檢測,有什麼用?為什麼醫生都建議癌症患者做?
    核心提示: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挺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唐女士查到基因檢測費用將近8000塊,心裡嚇了一大跳,本來靶向藥就這麼貴了,為什麼 唐女士體檢的時候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她聽朋友說可以吃曲妥珠單抗(郝賽汀)治療,但是醫生卻建議她先去做一個靶向藥基因檢測
  • 肺癌基因檢測查出罕見基因突變,就無藥可救了?還可用這個療法治
    但是想要進行靶向治療,就一定要先做基因檢測,因為靶向藥物治療有效的前提,是肺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存在著基因突變的作用靶點。但是有不少患者在做完基因檢測後卻感覺墜入了絕望的深淵:被告知存在的基因突變是「罕見突變」,目前還無有效的靶向藥可用,這些人又被稱之為「罕見的肺癌患者」!什麼是罕見的「肺癌患者」?
  • 70%非小細胞肺癌將有靶向藥可用,這10個靶向藥你一定要記住!
    其實這兩類致病基因患者加起來只有全部非小細胞肺癌的20%多一點,如果它們是陰性的,我們還有別的靶向藥可用嗎?或者說,除了這兩個常見的腫瘤驅動基因靶向藥,還有哪些新出現的藥物值得關注?小覓蜂這就幫你盤點一下。
  • 為什麼有人靶向藥一用好幾年,有人倆月就耐藥?一旦耐藥了腫麼辦?
    攜帶相同的基因突變,吃的同一款靶向藥,為何結果天差地別呢?一旦耐藥又該怎麼辦呢? 合併突變成為靶向治療在「攔路虎」 研究發現,靶向治療療效不好根本原因在於驅動基因突變」不單純「,除了常見突變之外,還合併著其他突變基因。
  • 一文盤點各實體瘤已上市靶向治療及相應基因檢測
    目前,適用於肺癌患者的相關基因檢測項目有: BRAF突變檢測,主要為V600E(約佔50%)。 5. 抗血管生成類靶向藥物 腫瘤血管生成在腫瘤的發展轉移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這一過程將能明顯阻止腫瘤組織的發展和擴散轉移。
  • 肺癌檢測發現這種基因突變,可用重型武器——靶向藥,共5種可選
    一個網友在平臺諮詢肺癌靶向藥的問題:姐姐45歲,肺腺癌骨轉移,全套基因檢測顯示只有Her-2基因突變,姐姐比較瘦弱,不想承受化療之苦,這個基因有沒有相應的靶向藥可以吃?
  • 尷尬的肺癌二代靶向藥:大部分人直接吃三代,但其實效果不錯
    1.不可逆結合 如果把靶向藥和靶點突變蛋白比如成鑰匙和鎖孔,一把鑰匙打開一個鎖孔。一代靶向藥物之所以可以起效,是因為可以有效佔據這個鎖孔。但一代藥物屬於可逆性結合,結合力不強,容易發生脫落,而二代藥物阿法替尼與突變蛋白的結合力比較強大,成為一把不會輕易脫落的鑰匙,牢牢結合,理論上可能有更好和更加持久的抑制效果。
  • 靶向藥的5個副作用、三大條件,提前了解,才能少走彎路
    普通的藥物進入體內後,僅有一小部分能過作用於患病區域。治療的同時,很容易引起毒副作用。而靶向藥的出現,給大多數患病人群帶來希望,它能精準的定位到病變部分,釋放有效成分,同時藥物的毒副作用較少,給癌症患者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