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6 14: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胡洋大夫 呼吸科大夫胡洋
對於肺癌的靶向治療,很多人知道一代的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和厄洛替尼,三代的奧西替尼,對二代的靶向藥卻不太熟悉。其實提到代號2992,估計就有人知道了。
阿法替尼是新一代口服靶向藥,商品名吉泰瑞,為全球首個不可逆轉地結合ErbB家族的抗癌靶向藥,通過終斷下遊信息傳導,從而阻止癌細胞生長,並誘導癌細胞凋亡。阿法替尼能夠更有效地及針對性地阻斷引發癌細胞生長的信號,減少或延緩癌細胞的生長。
與一代靶向藥相比,二代靶向藥阿法替尼有三個特點。
1.不可逆結合
如果把靶向藥和靶點突變蛋白比如成鑰匙和鎖孔,一把鑰匙打開一個鎖孔。一代靶向藥物之所以可以起效,是因為可以有效佔據這個鎖孔。但一代藥物屬於可逆性結合,結合力不強,容易發生脫落,而二代藥物阿法替尼與突變蛋白的結合力比較強大,成為一把不會輕易脫落的鑰匙,牢牢結合,理論上可能有更好和更加持久的抑制效果。
2.針對罕見突變
除了最常見的敏感突變19外顯子缺失和21外顯子L858R兩種類型外,EGFR上還存在一些罕見突變,比如G719x、L861Q、S768I、Her2、erbB3、erbB4等。2018年發表在《lung cancer》雜誌上的一篇文章顯示,阿法替尼的療效在EGFR罕見突變患者中較第一代EGFR靶向藥具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優勢。
3.可以用於鱗癌
阿法替尼2992是唯一獲批用於肺鱗癌的二線治療的靶向藥物。
靶向藥物的選擇一直令醫生和病人都比較困惑,有人說先用一代,再用二代,最後用三代;也有人說好藥要用在前頭,直接用三代;還有專家建議先用二代,再用三代。2019年德國GioTag 研究結果顯示,有Del19基因突變的肺癌病人先用阿法替尼治療,再用奧希替尼治療,中位總生存期達到了45.7個月,接近4年。該研究還得出另一個結論,所有出現T790M 基因突變的EGFR突變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先用阿法替尼再用奧希替尼,中位總生存期達到41.3個月,接近3年半,2年總生存率達到80%。由此可見,先用阿法替尼,再用奧希替尼,對於出現T790M 和Del19基因突變的EGFR突變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病人,是一個值得推薦的治療方案。
更可喜的是,相比較一代藥物,阿法替尼長期治療應答比例更高,也就是說耐藥發生得更慢。
不良反應
阿法替尼治療肺癌患者最常見不良反應是腹瀉、皮疹、甲溝炎和口腔炎,這四類不良反應比易瑞沙、特羅凱和凱美納發生頻率更高,程度更嚴重,常常導致短期停藥或減低劑量,研究顯示,75%的患者因程度不同的不良反應需要降低劑量服用。不過阿法替尼的肝毒性相對較輕。
原標題:《尷尬的肺癌二代靶向藥,大部分人直接跳過吃三代,但其實效果不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肺癌,靶向藥,基因突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