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三代靶向藥耐藥,還有這些方法可延長生命

2020-12-02 健康界

靶向藥物的發展,是人類與腫瘤鬥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目前靶向治療已成為多種腫瘤領域重要的治療方式,也成為了很多肺癌患者的治療選擇。

幸運的是,靶向藥的出現顯著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不幸的是,靶向藥都會不可避免的產生耐藥性。

一旦出現耐藥,藥物的抗腫瘤作用就明顯下降,也就意味著這種藥物的陪伴可能走到了盡頭,不得不選擇新的藥物。尤其是當第三代藥出現耐藥後,癌症患者對於新藥的期待就更加強烈。

目前關於肺癌常用的三代靶向藥有EGFR抑制劑奧希替尼,ALK抑制劑蘿拉替尼。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這兩種藥物耐藥後的解決攻略。

▲ EGFR突變三代靶向藥耐藥

隨著奧希替尼(AZD9291)在國內的上市以及進入醫保,該藥已經造福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患者,但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出現了針對奧希替尼的耐藥。

一、何為奧希替尼耐藥?

奧希替尼是否耐藥,疾病是否進展,臨床上還是要以影像學為準,當可測量病灶增大超過20%或出現了新的轉移灶時,才能認為是耐藥。

很多病友在出現體力下降、症狀加重、腫瘤標誌物升高等情況時,就盲目的認為是耐藥的原因,自行停藥或者更換方案,是不正確的。

二、奧希替尼的耐藥機制是什麼?

奧希替尼的耐藥機制是非常複雜的,從已知的研究中可將耐藥的機制分為三類:

第一類:EGFR二次突變,包括C797S突變、T790M突變以及其他罕見突變。

第二類:旁路激活,包括MET擴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上調、HER2擴增等。

第三類:組織學轉化,主要指非小細胞肺癌向小細胞肺癌(SCLC)轉化。

隨著新一代測序基因技術的發展,奧希替尼耐藥的機制不斷被闡明,但目前還沒有建立針對抗奧希替尼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難道真的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嗎?

其實沒那麼糟糕,我們接著往下看。

4招積極應對奧希替尼耐藥

奧希替尼耐藥機制複雜,第四代靶向藥物還沒有問世,肺癌的治療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但這絕不是肺癌治療的終點,下面幾種方式可積極的應對奧希替尼耐藥:

第1招:再次進行基因檢測

奧希替尼的耐藥機制有很多,沒有一個絕對佔多數的機制,因此不能盲目複製別人的治療方案,最好自己再做一次基因檢測!因為找到奧希替尼耐藥的真正原因,才能在下一步的治療中有遊刃有餘。

第2招:聯合用藥各顯神通

現有研究表明,奧希替尼無論一線或二線用藥,基因突變頻率都比較低,沒有主流的基因變異。但其中耐藥後MET擴增和C797S突變佔比最多,後續治療方案也應主要集中於克服這兩種基因突變,而處理方法主要是聯合用藥:

1.針對MET擴增

建議奧希替尼聯合MET抑制劑(如沃利替尼、克唑替尼、卡博替尼、Capmatinib等)。

2.針對EGFR C797S突變

如果是反式突變(發生概率其實不高),可以考慮第一代靶向藥聯合第三代靶向藥;如果是順式突變,目前還是建議化療。

3.針對BRAF突變

建議奧希替尼聯合BRAF抑制劑(達拉菲尼+曲美替尼)。

4.針對RET突變

可奧希替尼聯合卡博替尼進行治療。

第3招:放化療方案依舊穩妥

如果患者在耐藥之後,找不到相關驅動基因或者是出現無藥的基因突變,那麼接受化療是可靠穩妥的治療方案,如果僅是局部耐藥,放療等局部治療方案也是可行的。

當疾病快速進展或症狀明顯時,化療可控制病情快速進展,至少能為嘗試其他試驗性治療方案爭取時間。

第4招:免疫治療不會缺席

儘管二線治療的數據顯示,對於EGFR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PD-1/PD-L1單藥治療的有效率不高。但有研究證實,經歷多線靶向治療、化療後,腫瘤組織的PD-L1表達可能會提高, PD-L1高表達患者仍可能從免疫治療中繼續獲益。

奧希替尼耐藥患者在進行腫瘤基因檢測的同時,可進行PD-L1免疫組化檢查,若結果顯示PD-L1表達陽性,且無免疫治療的禁忌症,也可嘗試接受免疫治療。

▲ ALK突變三代靶向藥耐藥

ALK突變被稱為「鑽石突變」,原因是因為可選擇的靶向藥多,可能獲得更多的生存期。但與其他突變的靶向藥一樣逃脫不了耐藥的命運,第三代ALK突變靶向藥蘿拉替尼也不例外。

蘿拉替尼是一種新型、可逆、強效小分子ALK和ROS1抑制劑,蘿拉替尼幾乎對所有第一、二代ALK靶向藥耐藥後疾病出現的進展都有顯著的療效。

也就是說,蘿拉替尼是第一、二代ALK靶向藥物耐藥之後的強效保底藥物,因而被譽為第三代ALK抑制劑。

ALK抑制劑有高效的應答率,但同時ALK抑制劑的獲得性耐藥機制同樣複雜,已知的有ALK融合基因擴增和激活其他信號通路,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c‐Kit和KRAS等。那麼蘿拉替尼出現耐藥後應該怎麼做呢?

第1招:還是基因檢測

ALK重排陽性肺癌的治療往往需要連續使用第一、第二和第三代ALK抑制劑,但這些藥物的敏感性因耐藥性不同而不同,患者需要進行個體化治療。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及時的基因檢測是必要的。

如果檢測結果顯示耐藥後仍然存在繼發的驅動基因,就是在耐藥之後仍然能夠找到可以使用靶向藥物的靶點,對於這部分患者,可以繼續口服靶向藥物治療。

如果是存在L1198F導致的耐藥,可以重新用回克唑替尼。

第2招:聯合抗血管生成藥

在EGFR突變領域,靶向藥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已經被證實。同樣,在ALK突變的患者中也有相關實驗正在進行。

第3招:放化療及免疫治療

如果基因檢測無任何發現,上述辦法也無效的情況下,放化療依舊是比較穩妥的治療方法。此時可以採用單獨化療、靶向藥聯合化療,或免疫聯合化療。

第4招:四代藥瑞波替尼數據喜人

最近,在研第四代ALK抑制劑Repotrectinib(代號TPX-0005,瑞波替尼)引起許多癌友關注。相比於一代的克唑替尼,TPX-0005對於常見的ALK繼發性突變如G1128A、I1171N等的IC50(拮抗劑的半抑制濃度)都低於克唑替尼,敏感性更好,具備作為耐藥後治療的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一款「廣譜抗癌藥」。作為新一代ROS1、泛TRK和ALK多靶點抑制劑,它能克服幾乎所有的ROS1、NTRK1-3和ALK抑制劑產生的耐藥問題,有望成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新選擇。

此外,對於特定突變的ROS1陽性患者,客觀緩解率達到了86%,超越另一款「網紅藥」恩曲替尼,創下了廣譜抗癌藥的新記錄。

有興趣的患者可關注相關新聞,也可通過我們諮詢相關臨床試驗招募信息。

綜上,三代藥耐藥並非「無藥可治」,只有明確耐藥機理,才是幫助患者在臨床上找到生存出路的最佳途徑。而且,如果可能,儘量不要等到靶向藥耐藥出現再考慮換藥,現在很多研究,比如聯合二甲雙胍,抗血管的貝伐單抗,以及靶向和化療的聯合等都有延緩耐藥的潛力。也就是在靶向藥物吃著很舒服的時候,就應該要未雨綢繆。

同時患者應該積極調整心態,配合治療,良好的心態將會給您帶來更好的疾病獲益。

也希望所有的患者朋友,都能理性樂觀地對待自己的病情,不急不躁,不恐不懼,勇敢而堅定地抗擊病魔,祝您早日康復。

來源:肺癌康復圈

相關焦點

  • 肺癌患者三代靶向藥耐藥後的新選擇,是二代也是四代的怪藥
    肺癌靶向治療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這期間不斷創新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晚期肺癌患者從靶向治療中獲益。在眾多的肺癌靶點中,有一個基因突變被稱為「鑽石突變」,這個基因是ALK基因。ALK是一種間變性淋巴瘤激酶,2007年科學家首次發現肺癌中存在著具有轉化活性的EML4-ALK基因重排現象,這種基因重排,可以促使肺癌的發生和進展。
  • 靶向藥研究再出新成果,肺癌雙靶向治療有望代替化療,療效確切
    靶向藥物的問世讓很多具有敏感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獲得了生存期的極大延長,一代靶向藥耐藥後可以選擇用二代、三代靶向藥。研究顯示,一線直接使用奧西替尼可以獲得更長的疾病進展時間和總生存期。三代奧西替尼問世也有許多年了,使用人群逐漸增加,雖然效果不錯,但仍然無法擺脫耐藥的問題,第四代靶向藥還沒上市,奧西替尼耐藥之後到底怎麼辦?
  • 母女倆同患肺癌用靶向藥,母親已活七年,靶向藥基礎知識了解一下
    之前講過我們診治的一對晚期肺癌的真實案例,母親在7年前因胸腔積液到醫院檢查,抽胸水提示晚期肺腺癌,基因檢測提示EGFR基因突變,由於是胸膜有轉移所以直接判斷為最晚期,患者選擇靶向治療,當時一代靶向藥還很貴,但病人沒有猶豫,確診後立即吃藥,沒想到一吃就是7年,當時還有慈善贈藥活動,半年後的所有藥物都是免費的,如今外表看起來就像正常人
  • 易瑞沙靶向藥耐藥後可以服用泰瑞沙嗎?
    易瑞沙新型的靶向藥物,主要是用到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患者剛服用的時候效果還很好,但是用藥的時間長了,就會產生耐藥,影響到治療。那麼易瑞沙靶向藥耐藥後可以服用泰瑞沙嗎? 易瑞沙可用於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其是靶向藥物,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效果好,副作用少。
  • 70%非小細胞肺癌將有靶向藥可用,這10個靶向藥你一定要記住!
    其實這兩類致病基因患者加起來只有全部非小細胞肺癌的20%多一點,如果它們是陰性的,我們還有別的靶向藥可用嗎?或者說,除了這兩個常見的腫瘤驅動基因靶向藥,還有哪些新出現的藥物值得關注?小覓蜂這就幫你盤點一下。
  • 得肺癌不幸,但如果是這幾種基因突變的肺癌,又是不幸中的萬幸!
    「由於精準『靶向治療』的使用,讓很多腫瘤晚期患者的生命得到延長,3年至5年屬於常見延長期,有的患者甚至可以延長10年。」周彩存教授說。在亞洲,EGFR基因突變的發生率很高,大約50%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 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變陽性③,這些患者適合使用靶向治療。
  • 肺癌患者治療攻略:以「基因」為指引,掌握靶向藥物治癒攻略
    回顧近十年肺癌靶向治療歷程,包括IPASS、OPTIMAL、NEJ002等在內的多項臨床研究證實,EGFR敏感突變的患者可以從EGFR-TKI中明顯獲益, PFS從標準的含鉑雙藥化療的 4~6 個月延長至 9~13 個月,ORR從50%提高到80%[1-2],充分奠定了EGFR-TKI在EGFR敏感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地位。
  • 肺癌患者耐藥怎麼辦?吳一龍團隊歷時8年找到辦法
    該研究採用聯合用藥的形式,有效幫助肺癌患者中EGFR突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患者有效克服耐藥,將無疾病進展時間延長為5.5個月。據悉,這是距吳一龍團隊去年發現克服肺癌患者耐藥新突變的治療模式後,針對另一種耐藥機制創新的治療方法。這也是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半年內第四次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在JCO上。
  • 劍指醫保,首個國產三代肺癌靶向藥降價50%!泰瑞沙遭挑戰
    EGFR-TKI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最常用的靶向藥物,到奧希替尼、阿美替尼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數據顯示,隨著第三代的加入,這一市場規模增速正在加快。而以阿美樂降價為開端,非小細胞肺癌用藥市場,特別是EGFR-TKI藥物200億市場,又將迎來新一輪激烈角逐。
  • 腫瘤靶向藥耐藥了就一定要換藥嗎?這些研究告訴你答案!|免疫治療|...
    靶向藥雖好,奈何會耐藥,所以才會誕生新一代靶向藥,意圖通過一代又一代的靶向藥物來長期控制腫瘤。比如ALK靶向藥,目前就已經出到了第四代。不只是靶向藥,化療、免疫治療等也都會發生耐藥。以往,對一個藥物耐藥意味著徹底跟這一藥物說「再見」,可一個抗癌新藥誕生的時間太長了,耐藥讓腫瘤治療雪上加霜。
  • 首次證實:新的靶向藥物可延長某些晚期肺癌患者總生存時間超3年
    遺憾的是,經過近二十年的探索已經明確,雖然靶向藥物首先治療晚期EGFR突變肺癌患者的起效快,維持效果時間長,但與傳統的化療等治療方案比,病人總的生存時間一直沒有得到延長。尋找新的、可以延長病人總生存時間的靶向治療藥物是醫生和科學家們一直探索的科研方向。
  • 尷尬的肺癌二代靶向藥:大部分人直接吃三代,但其實效果不錯
    尷尬的肺癌二代靶向藥:大部分人直接吃三代,但其實效果不錯 2020-01-16 14: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吳一龍:腫瘤免疫治療時代,晚期肺癌患者活10年不稀奇
    圖文無關,僅為配圖靶向藥物並不是越新一代越合適 需結合基因檢測來定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所有肺癌的85%,隨著分子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的出現, 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靶向治療相比放化療,能精準抑制腫瘤,副作用小,患者生存期顯著延長,生活質量提高。但分子靶向藥治療後會出現耐藥問題,因此,靶向藥物不斷更新,針對耐藥靶點的二代、三代靶向藥物相繼進入中國,使國內肺癌患者的生命不斷延長,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患者甚至有望跨越五年、甚至十年的生存期。
  • 肺癌患者應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靶向藥,這一篇全都總結到了!
    第一代EGFR-TKI靶向藥當EGFR基因上外顯子18、19、20、21等發生突變時,便會導致癌細胞無限增殖,出現癌症,而第一代靶向藥物就是針對這些突變基因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比較多見的易瑞沙、特羅凱、凱美納等就屬於一代靶向藥,尤其是易瑞沙在我國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我們可以看到,使用二代ALK抑制劑的這部分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OS)達到了89個月,已經遠遠超出了五年的生存期限。◎ EGFR二代藥序貫三代藥,亞洲人群中位治療時間長達4年EGFR靶向藥是EGFR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隨著三代藥奧希替尼的獲批,EGFR靶向藥物進入了「三代同堂」的時期,多種治療藥物的出現,使臨床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擁有比以往更多的選擇。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我們可以看到,使用二代ALK抑制劑的這部分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OS)達到了89個月,已經遠遠超出了五年的生存期限。◎ EGFR二代藥序貫三代藥,亞洲人群中位治療時間長達4年EGFR靶向藥是EGFR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隨著三代藥奧希替尼的獲批,EGFR靶向藥物進入了「三代同堂」的時期,多種治療藥物的出現,使臨床醫生在制定治療方案時擁有比以往更多的選擇。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一、肺癌的現狀肺癌(Lung Cancer)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癌種,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約80%為NSCLC。
  • 二代肺癌靶向藥登陸中國 你最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3月17日,勃林格殷格翰舉辦肺癌靶向藥物阿法替尼(中文商品名:吉泰瑞)上市新聞發布會。  曾有醫學人士說,肺癌靶向藥就像鑰匙,能堵住EGFR(人體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也就是非小細胞癌湧現的「鑰匙孔」。鑰匙越好,與鑰匙孔咬合得越緊,肺癌就被控制得越好。
  • 查出肺癌該怎麼治?腫瘤專家:掌握這些方法少走彎路!|張力|肺癌|...
    相對傳統的化療,使用靶向藥物不僅對患者而言副作用小,而且整體生存時間也會延長。不過,針對肺癌不同的基因突變類型,各自適用的靶向藥物是不同的。這就像一把鑰匙(靶向藥物)開一把鎖(基因突變)。因此,使用靶向藥之前,必須明確肺癌的突變類型,並結合患者個體情況制訂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