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菠蘿
(一)
這兩天有個好消息,諾華腫瘤的ALK二代靶向藥塞瑞替尼,終於在中國獲批ALK融合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
在中國人的肺腺癌中,大約有6% 左右有ALK融合突變。不吸菸患者中比例更高,達到10%~15% 。塞瑞替尼獲批是這些患者的福音。
熟悉菠蘿的人都知道,我對塞瑞替尼是很有感情的,因為它來自我以前工作的公司,好多同事朋友都參與了這個藥物的開發,包括我老闆李南欣博士和好友Tom博士(延伸閱讀:致Tom,一個燦爛的生命)。
對於這個藥,2018年它在中國獲批二線的時候我介紹過(延伸閱讀:抗癌新藥塞瑞替尼終於在中國獲批上市!)。今天我想聊另一個它背後有趣的故事。
如果問大家:有沒有可能少吃藥,抗癌效果卻更好?
很多人恐怕會覺得是天方夜譚。難道不是藥物濃度越高越好,殺死癌細胞的能力就更強,療效就更好麼?
其實不然。
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的使用都需要考慮有效性和副作用兩方面。劑量提高,雖然有可能增加療效,但也可能增加副作用。大家看下面這個簡單的示意圖就清楚了。3個藥物劑量中,哪個是更好的選擇呢?
很顯然,答案是2。因為這個劑量下,療效和副作用之間的差異最大。
從劑量1到劑量2,隨著劑量增大,副作用增加,但療效增加更多,所以整體效果更好;從劑量2到劑量3,隨著劑量增大,療效微微增加,但副作用增加很多,所以整體效果變差。
最佳劑量,不是最大劑量,而是療效和副作用之間差異最大的劑量。同一個藥,劑量不同,臨床的效果可能差異很大。
塞瑞替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大量研究發現,塞瑞替尼是一個好藥。它對於ALK融合突變的肺癌治療效果很不錯,顯著優於化療,也優於一代靶向藥克唑替尼,而且對很多一代/二代藥物耐藥的患者也有效果。更重要的是,這個藥能透過血腦屏障,對腦轉移病灶也有用。
由於療效顯著,塞瑞替尼2014年僅僅憑藉I期臨床試驗結果,就順利在美國獲批上市,用於ALK突變患者的二線治療。
但早期的臨床研究和使用中,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患者用藥後,都出現消化道副作用(主要是腹瀉、噁心、嘔吐)。雖然多數並不嚴重,也並不致命,但卻導致很多人都無法堅持服用,只能暫停甚至停用,治療效果也受到影響。
參與這個藥物開發的科學家挺鬱悶的,因為動物試驗中,並沒有發現塞瑞替尼和其它二代藥物有這麼大的差異。大家都在想,到底是咋回事兒呢?
經過研究,發現問題出在了藥物的使用劑量和方法。
塞瑞替尼是一個口服藥,以前推薦服用方法是750mg,空腹使用。但患者空腹使用塞瑞替尼後,藥物不僅會到肺部去殺傷癌細胞,還會在胃腸道大量積累。如果濃度太高了,就帶來了腹瀉、噁心、嘔吐等各種不良反應。
怎麼辦呢?
科學家做了很多研究,最後發現,如果改變塞瑞替尼的服用方式,從空腹750mg變成隨餐450mg,就能大大降低胃腸道中藥物濃度,從而降低副作用。
以前是空肚子吃更多藥,現在是和飯一起吃更少的藥。一方面,藥物整體少了,自然胃腸道量少了。另一方面,隨著飯一起吃,能刺激膽汁分泌,加快藥物吸收,也能減少胃腸道積累的藥物濃度。
試驗證明,調整後胃腸道副作用比例確實顯著降低了。在直接的對比研究中(代號為ASCNED-8),噁心嘔吐比例,750mg空腹組是42.2%,而450mg隨餐組降到22.7%。腹瀉的比例,750mg空腹組是64.4%,而450mg隨餐組降到47.7%。
新的用法中,絕大多數副作用都是1級輕微。約20%的750mg空腹組的患者,都由於胃腸道副作用而需要調整藥物使用,比如減量,而450mg組的患者幾乎沒有。
更重要的是,變成新的使用方法後,不僅副作用降低了,療效也有變好的趨勢。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750mg空腹組是12.2個月,而450mg隨餐組呢?25個月後,還沒有達到!也就是說,兩年多以後,還有超過一半的患者腫瘤沒有進展。
這說明450mg隨餐的方案調整非常成功。在保持癌細胞殺傷力的同時,降低副作用,讓患者能持續服藥,客觀的療效就能更好。
正因為如此,2018年5月,塞瑞替尼在中國獲批上市二線治療的時候,推薦的劑量已經調整成了450mg隨餐服用。
(二)
塞瑞替尼的另一個亮點,是對腦轉移患者效果不錯。
這個藥能有效穿過血腦屏障,對腦轉移或腦膜轉移的病灶控制力很好。由於ALK突變的肺癌患者比較容易發生腦轉移,這個特點尤其重要。
在ASCEND-4研究中,塞瑞替尼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創新嘗試:納入的腦轉移患者中有60%是有症狀的。這種情況更貼近真實情況,但一般研究都不太招募這些患者,因為有症狀的腦轉移預後顯著更差,隨訪和治療都有挑戰。數據顯示,這些患者中72.7%都顯著縮小了,而中位療效持續時間則能達到16.6個月。
在後續的ASCEND-7研究中,再次證明無論是用於一線還是二線,無論患者是否接受過放療,塞瑞替尼對於腦轉移患者都有效果。尤其是對沒有接受過放療和其它ALK靶向藥治療的患者,效果看起來最突出,塞瑞替尼讓腦部70%以上腫瘤得到控制,其中超過40%都顯著縮小。
而且這個效果還能再提高!
因為當時用的還是750mg空腹方案。由於有一部分患者無法持續用藥,導致進入腦部的藥物濃度不夠,從而對腦轉移病灶控制效果欠佳。
比如一個案例中,有一位49歲的女士腦脊液中藥物濃度很低,不到理論值的5%,醫生很詫異,一問才發現,她由於副作用明顯,已經5天沒有正常服藥了。
把使用方法改成450mg隨餐後,更多患者能持續堅持用藥,腦部藥物濃度能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因此對腦轉移病灶的控制也變得更好了。美國真實世界的數據顯示,新的用法能讓高達70%的腦部轉移灶顯著縮小。這個數據是個很大的突破。
(三)
ALK突變被稱為「鑽石突變」,一方面是因為它比例低,另一方面就是靶向藥治療效果很好。
一代靶向藥克唑替尼已經使用多年,現在塞瑞替尼,阿來替尼,蘿拉替尼等新一代ALK靶向藥的出現,不僅讓對一代藥物耐藥的患者有了新希望,而且研究發現,它們直接用於一線治療可能效果更好。現在ALK融合突變患者的整體中位預期壽命已經接近5年,很多人都實現了長期和癌共存,把癌症變成慢性病的夢想。
最後稍微提一句,多個新一代的ALK靶向藥都上市了,有人可能會問,它們到底有啥區別?哪個更好呢?
由於它們沒有做過頭對頭的研究,既往臨床研究的基線也差異很大,就好像賽跑時起跑線並不統一,所以並不好直接比較。我個人認為,它們整體都是很好的藥,各有千秋。面對ALK融合突變肺癌,無論是腫瘤控制率,還是整體副作用,都是比較理想的。應該說,選哪個都不錯。
但它們確實有一些細微差異,在精準醫療時代,專業人士會根據情況選擇。
比如它們對不同的ALK耐藥突變效果不同。ALK融合突變患者使用靶向藥後,可能產生新的ALK突變而耐藥。這一類耐藥突變有很多種,每種新的靶向藥都能抑制其中的一部分,但並不完全相同。比如出現I1171N/L1196M,那就應該用塞瑞替尼,而出現F1174V,則應該選阿來替尼。
正因為如此,ALK突變患者使用一種二代靶向藥耐藥後,還可能從另一個二代靶向藥獲益。比如,用阿來替尼後耐藥的患者,如果基因檢測發現是因為ALK基因的I1171N/L1196M突變,那用塞瑞替尼很可能腫瘤還能縮小。
另外,不同藥物整體副作用類型不太一樣。
塞瑞替尼帶來的副作用主要在胃腸道,比如腹瀉,噁心等,阿來替尼則是肝臟和腎臟問題,表現為膽紅素上升,血肌酐升高等。這些副作用大都是輕微的,通常並不影響藥物使用和腫瘤治療。但如果患者本來就有相關基礎疾病,醫生可能會優先推薦對應副作用更小的藥物。
再次祝賀塞瑞替尼在中國獲批新的適應症!通過用藥方式調整,塞瑞替尼終於能在臨床上充分發揮它的潛力,讓更多患者受益。
隨著新藥出現,ALK融合突變肺癌已經基本成了慢性病。我們期待新的研究能帶來更多好消息,進一步延長患者壽命,讓「鑽石」更加閃亮。
致敬生命!
參考文獻:
Ceritinib in ALK-rearrang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4;370(13):1189-1197.
Targeting ALK: Precision Medicine Takes on Drug Resistance. Cancer Discovery. 2017 Feb;7(2):137-155.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Ceritinib and Crizotinib as Initial ALK-Targeted Therapies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NSCLC: An Adjusted Comparison with External Controls. J Thorac Oncol. 2016 Sep;11(9):1550-7.
First-line ceritinib versu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ALK-rearrang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SCEND-4):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study. Lancet. 2017 Mar 4;389(10072):917-929.
ASCEND-8: A Randomized Phase 1 Study of Ceritinib, 450 Mg or 600 Mg, Taken With a Low-Fat Meal Versus 750 Mg in Fasted State in Patients With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Rearranged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J Thorac Oncol. 2017 Sep;12(9):1357-1367.
I1171 Missense Mutation (Particularly I1171N) Is a Common Resistance Mutation in ALK-positive NSCLC Patients Who Have Progressive Disease While on Alectinib and Is Sensitive to Ceritinib. Lung Cancer. 2015 May;88(2):231-4.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後的科學,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疾病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_________
上期文章
免疫+靶向強強聯手,晚期肝癌治療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