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瑞替尼中國獲批肺癌一線!為什麼藥減量了,效果反而更好?

2020-12-04 菠蘿因子

文|菠蘿

(一)

這兩天有個好消息,諾華腫瘤的ALK二代靶向藥塞瑞替尼,終於在中國獲批ALK融合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

在中國人的肺腺癌中,大約有6% 左右有ALK融合突變。不吸菸患者中比例更高,達到10%~15% 。塞瑞替尼獲批是這些患者的福音。

熟悉菠蘿的人都知道,我對塞瑞替尼是很有感情的,因為它來自我以前工作的公司,好多同事朋友都參與了這個藥物的開發,包括我老闆李南欣博士和好友Tom博士(延伸閱讀:致Tom,一個燦爛的生命)。

對於這個藥,2018年它在中國獲批二線的時候我介紹過(延伸閱讀:抗癌新藥塞瑞替尼終於在中國獲批上市!)。今天我想聊另一個它背後有趣的故事。

如果問大家:有沒有可能少吃藥,抗癌效果卻更好?

很多人恐怕會覺得是天方夜譚。難道不是藥物濃度越高越好,殺死癌細胞的能力就更強,療效就更好麼?

其實不然。

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的使用都需要考慮有效性和副作用兩方面。劑量提高,雖然有可能增加療效,但也可能增加副作用。大家看下面這個簡單的示意圖就清楚了。3個藥物劑量中,哪個是更好的選擇呢?

很顯然,答案是2。因為這個劑量下,療效和副作用之間的差異最大。

從劑量1到劑量2,隨著劑量增大,副作用增加,但療效增加更多,所以整體效果更好;從劑量2到劑量3,隨著劑量增大,療效微微增加,但副作用增加很多,所以整體效果變差。

最佳劑量,不是最大劑量,而是療效和副作用之間差異最大的劑量。同一個藥,劑量不同,臨床的效果可能差異很大。

塞瑞替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大量研究發現,塞瑞替尼是一個好藥。它對於ALK融合突變的肺癌治療效果很不錯,顯著優於化療,也優於一代靶向藥克唑替尼,而且對很多一代/二代藥物耐藥的患者也有效果。更重要的是,這個藥能透過血腦屏障,對腦轉移病灶也有用。

由於療效顯著,塞瑞替尼2014年僅僅憑藉I期臨床試驗結果,就順利在美國獲批上市,用於ALK突變患者的二線治療。

但早期的臨床研究和使用中,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患者用藥後,都出現消化道副作用(主要是腹瀉、噁心、嘔吐)。雖然多數並不嚴重,也並不致命,但卻導致很多人都無法堅持服用,只能暫停甚至停用,治療效果也受到影響。

參與這個藥物開發的科學家挺鬱悶的,因為動物試驗中,並沒有發現塞瑞替尼和其它二代藥物有這麼大的差異。大家都在想,到底是咋回事兒呢?

經過研究,發現問題出在了藥物的使用劑量和方法。

塞瑞替尼是一個口服藥,以前推薦服用方法是750mg,空腹使用。但患者空腹使用塞瑞替尼後,藥物不僅會到肺部去殺傷癌細胞,還會在胃腸道大量積累。如果濃度太高了,就帶來了腹瀉、噁心、嘔吐等各種不良反應。

怎麼辦呢?

科學家做了很多研究,最後發現,如果改變塞瑞替尼的服用方式,從空腹750mg變成隨餐450mg,就能大大降低胃腸道中藥物濃度,從而降低副作用。

以前是空肚子吃更多藥,現在是和飯一起吃更少的藥。一方面,藥物整體少了,自然胃腸道量少了。另一方面,隨著飯一起吃,能刺激膽汁分泌,加快藥物吸收,也能減少胃腸道積累的藥物濃度。

試驗證明,調整後胃腸道副作用比例確實顯著降低了。在直接的對比研究中(代號為ASCNED-8),噁心嘔吐比例,750mg空腹組是42.2%,而450mg隨餐組降到22.7%。腹瀉的比例,750mg空腹組是64.4%,而450mg隨餐組降到47.7%。

新的用法中,絕大多數副作用都是1級輕微。約20%的750mg空腹組的患者,都由於胃腸道副作用而需要調整藥物使用,比如減量,而450mg組的患者幾乎沒有。

更重要的是,變成新的使用方法後,不僅副作用降低了,療效也有變好的趨勢。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750mg空腹組是12.2個月,而450mg隨餐組呢?25個月後,還沒有達到!也就是說,兩年多以後,還有超過一半的患者腫瘤沒有進展。

這說明450mg隨餐的方案調整非常成功。在保持癌細胞殺傷力的同時,降低副作用,讓患者能持續服藥,客觀的療效就能更好。

正因為如此,2018年5月,塞瑞替尼在中國獲批上市二線治療的時候,推薦的劑量已經調整成了450mg隨餐服用。

(二)

塞瑞替尼的另一個亮點,是對腦轉移患者效果不錯

這個藥能有效穿過血腦屏障,對腦轉移或腦膜轉移的病灶控制力很好。由於ALK突變的肺癌患者比較容易發生腦轉移,這個特點尤其重要。

在ASCEND-4研究中,塞瑞替尼做了一個很有勇氣的創新嘗試:納入的腦轉移患者中有60%是有症狀的。這種情況更貼近真實情況,但一般研究都不太招募這些患者,因為有症狀的腦轉移預後顯著更差,隨訪和治療都有挑戰。數據顯示,這些患者中72.7%都顯著縮小了,而中位療效持續時間則能達到16.6個月。

在後續的ASCEND-7研究中,再次證明無論是用於一線還是二線,無論患者是否接受過放療,塞瑞替尼對於腦轉移患者都有效果。尤其是對沒有接受過放療和其它ALK靶向藥治療的患者,效果看起來最突出,塞瑞替尼讓腦部70%以上腫瘤得到控制,其中超過40%都顯著縮小。

而且這個效果還能再提高!

因為當時用的還是750mg空腹方案。由於有一部分患者無法持續用藥,導致進入腦部的藥物濃度不夠,從而對腦轉移病灶控制效果欠佳。

比如一個案例中,有一位49歲的女士腦脊液中藥物濃度很低,不到理論值的5%,醫生很詫異,一問才發現,她由於副作用明顯,已經5天沒有正常服藥了。

把使用方法改成450mg隨餐後,更多患者能持續堅持用藥,腦部藥物濃度能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因此對腦轉移病灶的控制也變得更好了。美國真實世界的數據顯示,新的用法能讓高達70%的腦部轉移灶顯著縮小。這個數據是個很大的突破。

(三)

ALK突變被稱為「鑽石突變」,一方面是因為它比例低,另一方面就是靶向藥治療效果很好。

一代靶向藥克唑替尼已經使用多年,現在塞瑞替尼,阿來替尼,蘿拉替尼等新一代ALK靶向藥的出現,不僅讓對一代藥物耐藥的患者有了新希望,而且研究發現,它們直接用於一線治療可能效果更好。現在ALK融合突變患者的整體中位預期壽命已經接近5年,很多人都實現了長期和癌共存,把癌症變成慢性病的夢想。

最後稍微提一句,多個新一代的ALK靶向藥都上市了,有人可能會問,它們到底有啥區別?哪個更好呢?

由於它們沒有做過頭對頭的研究,既往臨床研究的基線也差異很大,就好像賽跑時起跑線並不統一,所以並不好直接比較。我個人認為,它們整體都是很好的藥,各有千秋。面對ALK融合突變肺癌,無論是腫瘤控制率,還是整體副作用,都是比較理想的。應該說,選哪個都不錯。

但它們確實有一些細微差異,在精準醫療時代,專業人士會根據情況選擇。

比如它們對不同的ALK耐藥突變效果不同。ALK融合突變患者使用靶向藥後,可能產生新的ALK突變而耐藥。這一類耐藥突變有很多種,每種新的靶向藥都能抑制其中的一部分,但並不完全相同。比如出現I1171N/L1196M,那就應該用塞瑞替尼,而出現F1174V,則應該選阿來替尼。

正因為如此,ALK突變患者使用一種二代靶向藥耐藥後,還可能從另一個二代靶向藥獲益。比如,用阿來替尼後耐藥的患者,如果基因檢測發現是因為ALK基因的I1171N/L1196M突變,那用塞瑞替尼很可能腫瘤還能縮小。

另外,不同藥物整體副作用類型不太一樣。

塞瑞替尼帶來的副作用主要在胃腸道,比如腹瀉,噁心等,阿來替尼則是肝臟和腎臟問題,表現為膽紅素上升,血肌酐升高等。這些副作用大都是輕微的,通常並不影響藥物使用和腫瘤治療。但如果患者本來就有相關基礎疾病,醫生可能會優先推薦對應副作用更小的藥物。

再次祝賀塞瑞替尼在中國獲批新的適應症!通過用藥方式調整,塞瑞替尼終於能在臨床上充分發揮它的潛力,讓更多患者受益。

隨著新藥出現,ALK融合突變肺癌已經基本成了慢性病。我們期待新的研究能帶來更多好消息,進一步延長患者壽命,讓「鑽石」更加閃亮。

致敬生命!

參考文獻:

Ceritinib in ALK-rearrang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4;370(13):1189-1197.

Targeting ALK: Precision Medicine Takes on Drug Resistance. Cancer Discovery. 2017 Feb;7(2):137-155.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Ceritinib and Crizotinib as Initial ALK-Targeted Therapies in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NSCLC: An Adjusted Comparison with External Controls. J Thorac Oncol. 2016 Sep;11(9):1550-7.

First-line ceritinib versu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ALK-rearrang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SCEND-4):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study. Lancet. 2017 Mar 4;389(10072):917-929.

ASCEND-8: A Randomized Phase 1 Study of Ceritinib, 450 Mg or 600 Mg, Taken With a Low-Fat Meal Versus 750 Mg in Fasted State in Patients With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Rearranged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J Thorac Oncol. 2017 Sep;12(9):1357-1367.

I1171 Missense Mutation (Particularly I1171N) Is a Common Resistance Mutation in ALK-positive NSCLC Patients Who Have Progressive Disease While on Alectinib and Is Sensitive to Ceritinib. Lung Cancer. 2015 May;88(2):231-4.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後的科學,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疾病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_________

上期文章

免疫+靶向強強聯手,晚期肝癌治療取得重大突破!

相關焦點

  • 療效安全雙豐收-肺癌靶向藥塞瑞替尼亞洲人群數據公布
    其中就包括肺癌二代ALK靶向藥——塞瑞替尼亞洲人群數據。一、ESMO公布塞瑞替尼亞洲人群一線數據這次ESMO公布了ASCEND-8亞洲人群的研究結果,亞洲人群對450mg隨餐劑量塞瑞替尼口服,療效和安全性相關的研究數據具有很好的臨床實踐指導意義和啟發性。
  • |藥物|奧希替尼|塞瑞替尼|...
    3例SD患者中,有2例接受了波齊替尼或TAK-788治療,其中1例是一線治療。有2位患者(1 PR,1 SD)有腦部疾病史。所有可評估的患者仍在繼續接受治療。期待下一次數據報導!4.奧希替尼術後輔助治療,可降低腦轉移發生風險82%!控腦效果強悍!
  • 諾華二代ALK-TKI塞瑞替尼新適應症即將國內獲批
    文 | 菜菜近日,諾華二代ALK抑制劑塞瑞替尼膠囊新適應症(受理號:JXHS1900008)已經變更為"在審批",預計近期將獲批上市。塞瑞替尼是率先進入中國的二代ALK抑制劑,此次適應症預測是一線治療ALK陽性NSCLC。
  • 首個國產肺癌EGFR三代靶向藥阿美替尼與奧希替尼效果對比
    上周,國內首個,也是全球第二個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藥(阿美樂)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用於既往EGFR-TKI治療進展且T790M陽性的晚期NSCLC(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這是繼阿斯利康公司的奧希替尼後,迎來了國產EGFR三代藥。
  • 【關注】首個國產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獲批上市
    在去年9月召開的在第20屆世界肺癌大會(WCLC)上,阿美替尼II期臨床試驗結果公布,該項II期試驗納入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的244例受試者,中位治療時間為9.5個月(截至2019年5月25日),經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客觀緩解率 (ORR)為68.4%,疾病控制率(DCR)為93.4%。亞組分析顯示,阿美替尼在腦轉移患者中也顯示出良好的治療效果。
  • 「鑽石突變」ALK的新武器——塞瑞替尼在亞洲人群中的一線數據
    一、療效安全雙豐收——ESMO公布塞瑞替尼亞洲人群一線數據2020年9月17日舉行的ESMO大會上,報導了關於塞瑞替尼一線治療晚期ALK(間變性淋巴瘤激酶)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療效和安全性的亞洲人群結果[1]。說起塞瑞替尼,大家並不陌生。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克唑替尼作為第一代ALK抑制劑早在2012年時就已獲批用於一線治療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Ⅲ期PROFILE 1014研究顯示克唑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0.9個月。隨著二代ALK抑制劑上線,不斷刷新著ALK陽性患者一線治療的生存數據。以阿來替尼為例,作為NCCN指南中ALK陽性患者一線治療優選方案,阿來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PFS達到空前的34.8個月(將近3年)。一線PFS達到近3年已經算了不起,但在日本有一項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更讓我們驚嘆。有一群患者使用了克唑替尼序貫阿來替尼的方案,這群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時間超過7年!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克唑替尼作為第一代ALK抑制劑早在2012年時就已獲批用於一線治療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Ⅲ期PROFILE 1014研究顯示克唑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0.9個月。隨著二代ALK抑制劑上線,不斷刷新著ALK陽性患者一線治療的生存數據。
  • 全面解析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群像
    原創:菜菜作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一直是各大藥企研發的重點。從早先的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到現在的奧西替尼、奧美替尼以及大熱的O藥、K藥,可以發現這幾個藥物雖然都獲批肺癌這個適應症,但是具體獲批的肺癌類型卻不同。那麼,作為有著"第一大癌症"之稱的肺癌,到底有哪些分類,治療藥物又有哪些呢?今天,筆者來全面解析一下。
  • 恆瑞醫藥創新藥馬來酸吡咯替尼又一適應症獲批臨床
    近日,恆瑞醫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批准公司開展創新藥馬來酸吡咯替尼治療既往一線化療失敗的 HER2 異常的晚期/轉移性膽道癌患者的II期臨床試驗。膽道癌是指原發於左右肝管匯合部至膽總管下端的肝外膽道惡性腫瘤。
  • 豪森創新藥阿美替尼片即將獲批上市,治療...
    在我國肺癌患者中,有超過40%是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一代EGFR-TKI治療後,超過半數會發生T790M突變並耐藥。因此,臨床迫切需要開發新一代能克服耐藥的高效低毒藥物。阿美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是豪森藥業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
  • ALK抑制劑一線PK 哪個更好?
    三項多中心I/II期試驗(ASCEND-1,-2和-3)和兩項隨機III期臨床試驗(ASCEND-4和-5)均有力證實塞瑞替尼對克唑替尼未治療和耐藥的具有ALK重排的NSCLC患者的治療效果。然而,塞瑞替尼對G1202R和F1174V/C無抑制性,體外實驗也證實1151Tins 和 L1152R 介導了塞瑞替尼的耐藥。3.
  • 肺癌MET突變靶向藥:卡馬替尼、Tepotinib、沃利替尼
    卡馬替尼、Tepotinib、沃利替尼三大肺癌MET突變靶向藥亮相!(2)Tabreca(卡馬替尼)不久前,國外已有兩款MET抑制劑相繼獲批上市,分別是Tepotinib和Capmatinib
  • 肺癌靶向藥:奧西替尼新適應症獲美FDA優先審批資格
    2020年10月20 日,阿斯利康宣布FDA已經授予奧西替尼(Osimertinib,Tagrisso)優先審批資格,作為手術完整切除後的EGFR突變陽性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輔助治療方案。此前,奧西替尼獲批的適應症包括:①2015年11月,美國FDA批准奧西替尼治療EGFR T790M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②2017年3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奧西替尼治療EGFR T790M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抗癌「姐妹花」:繼凱美納後 貝達藥業又一款TKI獲批
    近日,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公示,貝達藥業自主研發的ALK抑制劑鹽酸恩沙替尼膠囊(商品名:貝美納)正式在中國獲批上市,二線治療ALK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該藥的獲批意味著,在NSCLC領域,凱美納(鹽酸埃克替尼)和貝美納這對"姐妹花"未來將會並肩作戰,改善更多患者的生活。
  • 國產ALK靶向藥恩沙替尼即將上市,中國創新藥再譜輝煌
    眾所周知,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靶向先行,可供選擇的藥物非常多,包括色瑞替尼、阿來替尼、布加替尼、艾樂替尼等,都已在國外獲批。今天跟大家介紹一款國產ALK抑制劑恩沙替尼,憑藉高效、低毒,且對腦轉移療效十分突出的特點,即將成功上市。
  • 肺癌中的鑽石突變——ALK突變,規律服用靶向藥可以長期生存
    第一代:克唑替尼 第二代:色瑞替尼、阿來替尼、布加替尼 第三代:蘿拉替尼 克唑替尼:於2011年上市。FDA獲批的指徵:ALK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者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
  • ...接受達可替尼一線治療的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SCLC)的無...
    (NSCLC)患者的一線單藥治療的功效。此次研究結果的公布者——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系主任及李樹芬醫學基金會臨床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教授表示:「當前亞組分析的結果為我們提供了更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了達可替尼作為患有EGFR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亞洲患者一線治療方案的療效」。
  • 肺癌靶向藥奧希替尼報銷比例低於80%可申請公益救助
    圖/資料圖片 12月9日,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透露,「助力新生」肺癌患者治療救助金公益項目在京啟動。該項目旨在加大對中國EGFR陽性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幫扶力度,以期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助力實現積極有效的規範化肺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