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達可替尼一線治療的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SCLC)的無...

2021-01-14 生物谷
輝瑞

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PFE)今天公布了ARCHER 1050研究中亞洲患者亞組分析的療效和耐受性結果,該研究是一項隨機、國際多中心、III期、開放標籤臨床研究,旨在評估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多澤潤(VIZIMPRO)

®

(達可替尼(dacomitinib))作為EGFR激活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線單藥治療的功效。此次在2019年歐洲

腫瘤

內科學會(ESMO)亞洲大會上公布的結果表明,接受治療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FS)得到了顯著延長,而延長隨訪結果顯示,在亞洲地區EGFR突變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中,與吉非替尼(gefitinib)相比,達可替尼一線治療的總生存期(OS)也得到了顯著延長。


此次亞組分析共納入了346名來自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日本和韓國的亞洲患者。無進展生存期分析的數據截止日期為2016年7月29日,延長的總生存期分析的數據截止日期為2019年5月13日。


使用多澤潤®一線治療後,與吉非替尼相比,亞洲患者亞組實現了無進展生存期(由獨立放射影像中心(IRC)盲法評估)的顯著延長(HR = 0.509 [95%CI:0.391-0.662],雙側P值 <0.0001)。患者按照隨機方法進行了分組,而每日接受一次多澤潤®治療的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6.5個月(95%CI:12.9-18.4),吉非替尼組為9.3個月(95%CI:9.2-11.0)1。


2017年,對ARCHER 1050研究的意向治療人群分析報告顯示,多澤潤

®

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14.7個月(95%CI:11.1-16.6),而吉非替尼組為9.2個月(95%CI:9.1-11.0)

2

。而今天公布的亞洲亞組分析表明,與吉非替尼相比,亞洲患者使用達可替尼作為一線治療方案可顯著延長其無進展生存期。此次研究結果的公布者——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系主任及李樹芬醫學基金會臨床

腫瘤

學教授莫樹錦教授表示:「當前亞組分析的結果為我們提供了更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了達可替尼作為患有EGFR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亞洲患者一線治療方案的療效」。


亞洲亞組的延長隨訪(兩個治療組的中位隨訪時間均為47.9個月)表明,與吉非替尼相比,達可替尼可顯著改善總生存期的次要療效終點和緩解持續時間(DoR)。達可替尼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為37.7個月(95%CI:30.2-44.7),而吉非替尼為29.1個月(95%CI:25.6-36.0)(總生存期HR = 0.759 [95%CI:0.578-0.996],多澤潤®的總生存期更長) 。多澤潤®組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是吉非替尼組的兩倍(分別為16.6個月[95%CI:13.8-30.4]與8.3個月[95%CI:8.1-10.2])。達可替尼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為8.3個月(95%CI:30.2-44.7),而吉非替尼為29.1個月(95%CI:25.6-36.0)(總生存期HR = 0.759 [95%CI:0.578-0.996],多澤潤®的總生存期更長) 。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調低了劑量,患者生存獲益仍可得以維持。「因此我們進行了報告,無論是意向治療人群還是亞洲亞組,在每日接受一次30毫克或15毫克劑量的達可替尼的患者中,總生存期獲益均得以維持。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劑量調整是控制藥物毒性的最有效方法,從而可以在不影響治療功效的情況下讓患者更好地耐受治療。」 莫樹錦教授表示。


亞洲亞組分析還顯示,與吉非替尼相比,多澤潤®的環境持續時間(DoT)更長(分別為77.9周和52.7周)。與ARCHER 1050研究中接受治療的人群相似,在該亞組接受多澤潤®治療的患者中,最常見的不良事件(AEs)為腹瀉(90.6%)、甲溝炎(64.7%)和痤瘡性皮膚炎(56.5%)。在亞洲亞組和此前接受治療的患者人群之間,未觀察到全因性不良事件總發生率的臨床相關差異。總體而言,在亞洲亞組和此前接受治療的人群中,出現劑量減少或給藥中斷的比率相似。


###


多澤潤®(達可替尼)目前有45 mg、30 mg和15 mg片劑可選。


多澤潤

®

是一種不可逆的泛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激酶抑制劑,服藥方式為口服,每日一次。多澤潤已在加拿大、中國大陸、歐盟、香港特別行政區、日本、瑞士和美國獲批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陽性(通過已獲得

FDA

批准的測試檢測到了第19外顯子缺失或第21外顯子L858R取代突變)的成人局部或晚期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治療。其在中國、日本和美國的申請已根據「優先審評」計劃進行了審核。


多澤潤

®

已在美國獲批用於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外顯子19缺失或外顯子21 L858R替代突變(已獲得

FDA

批准的測試)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線治療。


2012年,輝瑞與SFJ 製藥公司達成了一項協作開發協議,跨多中心進行ARCHER 1050研究。SFJ是一家全球性的藥物開發公司,為全球頂尖的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提供獨特且高度定製的合作開發模式。根據該協議的條款,SFJ 製藥公司負責提供資金並進行試驗,以獲得用於支持該藥物應用的臨床數據。輝瑞則保留多澤潤?在全球範圍內商業化的所有權利。關於ARCHER 1050研究


多澤潤®的功效在ARCHER 1050研究中得到了證實,ARCHER 1050研究是一項全球範圍內的臨床三期頭對頭試驗,該研究針對不可手術切除、EGFR 19外顯子缺失或21 L858R插入突變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患者,既往無轉移性疾病或復發性疾病的治療,在完成全身治療後至少12個月無疾病進展。共有452例患者被納入研究,按1:1比例進行隨機分配,分別服用多澤潤 45 mg(n = 227)或吉非替尼250 mg(n = 225)。隨機分組的依據主要是受試者所在區域和EGFR突變狀態。該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由獨立放射影像中心(IRC)盲法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關鍵的次要評估指標包括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客觀緩解率(ORR)、緩解持續時間(DoR)、治療持續時間(DoT)、總生存期(OS)和患者報告的結局(PRO)。


來自美國處方信息的多澤潤®(達可替尼)重要安全信息


多澤潤無治療禁忌症。


間質性肺疾病(ILD):接受多澤潤治療的患者有可能發生嚴重且致命的間質性肺疾病/肺炎,在394例接受多澤潤治療的患者中,該疾病的發生率為0.5%,有0.3%的病例出現死亡。監測患者的肺部症狀以觀察是否出現間質性肺疾病/肺炎。肺部症狀加重(例如呼吸困難、咳嗽和發燒)可能表示患者出現了間質性肺疾病,因此需立即暫停服用多澤潤,並立即檢查是否發生間質性肺疾病。如果確認出現了間質性肺疾病,則應永久停用多澤潤。


腹瀉:接受多澤潤治療的患者可能會發生嚴重且致命的腹瀉。在394名接受多澤潤治療的患者中,有86%的患者出現腹瀉。根據報告,有11%的患者患有3或4級腹瀉,0.3%的病例出現死亡。對於2級或更高級別的腹瀉,應暫停使用多澤潤,直到患者恢復到小於或等於1級嚴重程度為止,然後再根據腹瀉的嚴重程度,以同樣或減少的劑量逐漸恢復使用多澤潤。在腹瀉症狀出現後,應迅速進行抗腹瀉治療(洛哌丁胺或鹽酸地芬諾酯與硫酸阿託品)。


皮膚不良反應:接受多澤潤治療的患者可能會發生皮疹和剝脫性皮膚反應。在394例接受多澤潤治療的患者中,有78%的患者出現皮疹。根據報告,有21%的患者出現3或4級皮疹。根據報告,有7%的患者出現嚴重的剝脫性皮膚反應。根據報告,有1.8%的患者出現3或4級剝脫性皮膚反應。對於持續的2級或任何3級或4級皮膚病學不良反應,應立即暫停使用多澤潤,直到患者恢復到小於或等於1級嚴重程度為止,然後再根據皮膚病學

不良反應

的嚴重程度,以同樣或減少的劑量恢復使用多澤潤。皮疹和剝落性皮膚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性可能會因日曬而加重。在接受多澤潤治療時,請使用皮膚保溼劑,並採用適當的保護措施來避免陽光直射。如果發生1級皮疹,應立即開始使用局部

抗生素

和局部類固醇治療。對於2級或更嚴重的皮膚病學

不良反應

,應立即開始口服

抗生素


胚胎毒性:孕婦服用多澤潤可能會對胚胎造成傷害。建議孕婦應注意這種藥物對胎兒的潛在危險。建議生育期婦女在使用多澤潤治療期間以及最後一次服藥後至少17天內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生率>20%)為腹瀉(87%)、皮疹(69%)、甲溝炎(64%)、口腔炎(45%)、食慾下降(31%)、皮膚乾燥(30%)、體重減輕(26%)、脫髮(23%)、咳嗽(21%)和瘙癢(21%)。最常見的嚴重

不良反應

(發生率≥1%)為腹瀉(2.2%)和間質性肺病(1.3%)。


藥物相互作用:與質子泵抑制劑(PPI)連用會降低達可替尼的血藥濃度,從而可能會降低多澤潤的療效。


應避免同時服用質子泵抑制劑與多澤潤。請使用局部性抗酸藥或H2受體拮抗劑來作為質子泵抑制劑的替代品。請在服用H2受體拮抗劑前至少6個小時或服用H2受體拮抗劑10個小時後再服用多澤潤。如果同時服用多澤潤和CYP2D6底物,會導致後者血藥濃度升高,從而增加這些藥物的毒性風險。請避免同時服用多澤潤與CYP2D6底物,否則CYP2D6底物血藥濃度的輕微增加都可能會導致嚴重或危及生命的毒性。


哺乳:由於嬰兒在接受含有多澤潤的母乳餵養後可能會出現嚴重的

不良反應

,因此建議哺乳期婦女在多澤潤治療期間以及最後一次服藥後至少17天內不要進行母乳餵養。


肝功能不全:對於輕度或中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暫無劑量調整建議。對於嚴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尚未確定多澤潤推薦劑量。


腎功能不全:對於輕度或中度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暫無劑量調整建議。對於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尚未確定多澤潤推薦劑量。


非小細胞肺癌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2018年1月,全球新診斷出超過200萬病例,在所有肺癌中,約有85%為非小細胞肺癌,其中約75%在

診斷

時已經是轉移性或晚期肺癌。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一種促進細胞生長和分裂的蛋白質。當EGFR基因發生突變時,可能導致蛋白質過度活化,從而導致癌細胞形成。EGFR突變可能在全球10%至35%的NSCLC

腫瘤

中發生,並且最常見的激活突變是19外顯子缺失和21外顯子L858R插入突變, 兩者在EGFR突變中佔80%以上。該疾病與低存活率相關,疾病進展仍然是一個挑戰。(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 Pfizer. Data on file.


2. Wu YL, Cheng Y, Zhou X, et al. Dacomitinib versus gefi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GFR-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RCHER 1050):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17;18(11):1454-1466.

NSCL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相關焦點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阿替利珠單抗:2020年5月19日,美國FDA批准阿替利珠單抗上市,作為一線單藥療法,治療PD-L1高表達(PD-L1≥50%),且無EGFR或ALK基因突變的晚期非鱗狀和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 泰瑞沙是唯一一個單藥一線治療讓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位總...
    西班牙巴塞隆納2019年9月30日 /美通社/ -- 阿斯利康9月28日宣布了詳細的三期臨床試驗FLAURA的總生存期(OS)數據,該試驗用於評估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一線用於治療EGFR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療效。
  • 貝達藥業:阿美替尼適用於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貝達藥業提問, 今年05月01日,全球第二個三代靶向egfr tki藥物阿美替尼上市,目前考慮贈藥政策後2年8萬元價格和凱美納月平均價格基本接近。三代tki在控制腦轉移和一線pfs方面有著很多的優勢,未來公司打算如何應對阿美替尼的降維打擊和差異化競爭?在目前醫保嚴格控費的情況下,凱美納如何維持增長,未來有無降價打算,謝謝!
  • NSCLC精準治療新希望——三代EGFR TKI伏美替尼
    自2016年進入臨床研究以來,已完成了Ⅰ期、Ⅱa期、Ⅱb期相關研究,兩項Ⅱ期臨床研究的綜合分析也於本次CSCO會議上公布,甲磺酸伏美替尼對總體患者的ORR達74.7%,DCR達92.8%,mPFS為9.6個月,顯示了藥物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其與吉非替尼頭對頭比較的一線治療NSCLC的臨床研究也已入組完畢,正在治療和隨訪當中。
  • [中國專家共識]非小細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變檢測
    本文經《中華醫學雜誌》社有限責任公司授權,僅限於非商業應用本文節選自《中華醫學雜誌》,作者:《非小細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變檢測中國專家共識》制定專家組近年來,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等靶向藥物已經成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癌種,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約80%為NSCLC。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但由於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初診時已是中晚期,只能以藥物治療為主。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EGFR-TKI靶向作用機制二、非小細胞肺癌的著名靶點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了「個體化」治療階段,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小的靶向藥物正在逐漸取代傳統化療藥物成為一線藥物。現在肺癌患者或多或少都會做基因檢測,來看看是否有適用的靶向藥。
  • ...牛奶都叫特侖蘇,不是所有EGFR突變肺癌患者都可以使用EGFR TKI
    過去的10年裡,隨著越來越多的靶向藥物的出現,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靶向的治療更加個體化,更加精準。EGFR突變率在亞洲人群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發生率高達約50%。上述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不同程度地從以一代的吉非替尼、厄羅替尼、埃克替尼或二代的阿法替尼、達克替尼以及三代的奧西替尼為代表的EGFR-TKIs的治療中獲益。存在EGFR突變的患者經靶向治療有效率可達70%左右,且生存期可達到2年半以上。
  • 非小細胞肺癌的驅動基因
    另一項研究證明達克替尼也一樣,(編者註:達克替尼雖然二期臨床失敗,但是在與癌共舞草根臨床試驗,對肺腺癌腦轉的效果是目前EGFR抑制劑當中效果較好的。)但在最新的指南中,阿法替尼已被推薦作為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方案。第三代EGFRTKI(CO-1686和AZD9291)對T790M的選擇性更高,臨床效果更佳且毒性更小。
  • 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期...
    2020年5月14日,第56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官網公布了今年大會入選的摘要內容,其中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抗PD-1抗體藥物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化療用於治療一線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BGB-A317-307研究)數據首次對外披露。
  • 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再更新!雙免疫治療、RET/MET靶點有突破!
    2020年小靶點進展飛速,療效可觀的藥物噴薄而出,成就了肺癌小靶點領域的崛起。而此次NCCN指南,更是為此正名。在晚期初治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環節,推薦對於非鱗非小細胞肺癌,在既往EGFR/ALK/ROS1/BRAF四大必檢基因上,又新增了MET基因14突變的檢測和RET基因融合的檢測。形成了晚期非鱗癌的六大必查基因檢測。靶向隊伍進一步擴大!
  • 肺癌患者的福音:非小細胞靶向藥物前景如何?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
    因此,一代EGFR-TKI已成為伴EGFR基因敏感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標準一線治療。EGFR抑制劑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療後出現T790M耐藥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NCCN 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2017.V7)版本,正式確立 Alectinib 為 ALK 陽性的 NSCLC 患者一線治療的地位(證據等級 1),而且推薦順序排在了克唑替尼、色瑞替尼之前。若有腦轉移,一線可考慮直接用色瑞替尼;若沒有腦轉移,可先用克唑替尼,以後再根據耐藥原因選二三代靶向藥。
  • 肺癌新藥!阿斯利康第三代EGFR-TKI Tagrisso(泰瑞沙)一線治療EGFR...
    FLAURA是一項隨機、雙盲研究,在556例既往未接受治療(初治)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陽性(19號外顯子刪除或21號外顯子L858R突變)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中開展,評估了每日一次80mg劑量Tagrisso方案相對於臨床標準EGFR-TKI藥物(羅氏靶向藥物Tarveca[特羅凱,通用名:erlotinib,厄洛替尼;每日口服一次150mg
  • 晚期肺癌一線治療 武田Alunbrig成功擊敗輝瑞克唑替尼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其靶向抗癌藥Alunbrig(brigatinib)一線治療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ALK+)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III期臨床研究ALTA-1L在首個預先指定的中期分析時已達到了主要終點。
  • 肺癌重磅!阿法替尼+奧希替尼一線治療總生存期達37.6個月
    結果顯示,在攜帶常見獲得性耐藥突變T790M的Del19/L858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陽性(EGFR M+)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n=203)中,Gilotrif(afatinib,阿法替尼)序貫Tagrisso(泰瑞沙,osimertinib,奧希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總生存期(OS)達到了37.6個月。該研究結果已發表於《Future Oncology》。
  • 一文讀懂2020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中ALK陽性率為3-11%,每年新發病例數約35000例。針對該類肺癌主要包括幾下幾款產品。色瑞替尼是全球第二個ALK抑制劑,可用於治療對克唑替尼治療無效的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艾樂替尼可一線治療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 LncRNA CASC9:吉非替尼用於非小細胞肺癌導致耐藥性的誘因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儘管關於該疾病的外科手術、放療和藥物療法(包括化療、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等治療策略正不斷地發展,但晚期NSCLC患者的預後仍然很差。
  • MET抑制劑:卡馬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據報導,3%~4%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在MET外顯子14突變。卡馬替尼(INC280)是一種高選擇性的MET抑制劑,具有體內和體外活性,與其他抑制劑相比,卡馬替尼是針對MET靶點最有效的抑制劑。
  • 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
    2020ASCO系列小細胞肺癌,免疫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匯總全文概要1.
  • 克唑替尼在MET改變的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活性尚未確定
    試驗發現 雖然克唑替尼(crizotinib,Xalkori)治療ROS1融合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顯著活性在最近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中得到了證實,但這種小分子抑制劑在MET改變疾病患者中的療效仍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