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唑替尼在MET改變的非小細胞肺癌中的活性尚未確定

2020-12-03 騰訊網

試驗發現

雖然克唑替尼(crizotinib,Xalkori)治療ROS1融合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顯著活性在最近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中得到了證實,但這種小分子抑制劑在MET改變疾病患者中的療效仍然未知。

一些臨床試驗已經評估了克唑替尼在MET改變和ROS1融合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但是ROS1融合或MET改變的陽性與克唑替尼的臨床活性之間的關係以及這些患者的預後仍然不一致。薈萃分析旨在探討這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試驗數據

在來自PubMed和Web of Science的711個克唑替尼數據搜索結果中,選擇了20項研究進行綜述,其中包括719名晚期NSCLC患者。在所有研究中,克唑替尼的初始劑量為250毫克,每天兩次,療效和療效數據通過RECIST分類進行評估。16項研究報告了克唑替尼對ROS1改變患者的療效,而6項研究報告了MET改變患者的治療反應。

在4.2%的ROS1融合陽性人群中觀察到完全緩解(CRs)(95%CI為1.9-6.4),部分緩解(PRs)為71.2%(95%CI為65.3-77.1),穩定疾病(SD)為13.4%(95%CI,9.7-17.0)。進行性疾病(PD)在ROS1改變的患者中佔5.8%(95%可信區間,3.8-7.8)。合併疾病控制率(DCR)為93.2%(95%CI,90.8-95.5),合併ORR為77.4%(95%CI,72.8-82.1)。

ROS1融合試驗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14.5個月,範圍為5.5至22.8個月。在大多數研究中,總體生存率(OS)沒有達到中值,但在那些有OS數據的研究中,中值為32.6個月(範圍17.2-51.4)。

在MET改變人群中,CRs和PRs的合併比例分別為3.1%(95%CI,0.5-5.7)和39.3%(95%CI,25.8-52.7)。SD患者佔36.9%(95%CI,28.6-45.1),PD為17.5%(95%CI,7.4-27.7)。DCR為78.9%(95%CI,70.3-87.4),ORR為40.6%(95%CI,28.3-53.0)。

中位PFS為5.2個月(範圍為2.4-7.3),中位OS為12.7個月(範圍為5.4-31.0)。然而,MET改變患者的存活數據不足以進一步分析。

與克唑替尼相關的最常見不良事件(AEs)包括損傷43.7%,水腫42.9%,疲勞40.1%,其次是胃腸道症狀,如噁心(39.7%)、嘔吐(36.2%)和腹瀉(36.9%)。最常見的3級以上嚴重不良事件為中性粒細胞減少(5.7%)和轉氨酶升高(4.2%)。

試驗結果

總的來說,與接受platinum-pemetrexed化療的患者相比,具有ROS1融合的NSCLC患者使用克唑替尼的緩解率有顯著改善。ROS1陽性NSCLC中最常見的變異體是CD47,但是ROS1陽性亞組間存活結果的評估結果表明,不同患者組之間沒有統計學差異。

研究人員還注意到,對克唑替尼的緩解往往發生在早期,大約50%的患者在2個療程後有客觀緩解。然而,這些對最初治療的劇烈反應往往是短暫的,因為獲得性抗藥性通常在這個人群的某個時候形成。約50%的患者在隨訪結束時病情惡化或死亡。

對克唑替尼耐藥的一個潛在解釋可能是基線突變的變異。ROS1基因重組可與其他突變同時發生,如EGFR、ALK或TP53,但ROS1融合與較好的預後相關,根據一項真實世界的分析,研究了使用ROS1蛋白抑制劑治療的ROS1重組NSCLC患者的伴隨突變。該研究最終證明伴隨突變可能會惡化該人群的PFS。然而,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探索這類患者群體對克唑替尼的耐藥機制。

若干Ⅲ期臨床試驗表明,對這個患者群體使用克唑替尼的結果令人沮喪,但這些試驗並沒有特別針對MET外顯子14改變的腫瘤。分析結果表明,與ROS1融合治療MET改變的患者相比,該藥物有較低的緩解率和較短的存活期。

不良事件的高發生率也可能限制了該藥在MET陽性NSCLC人群中的使用,但研究作者對ROS1組和MET組之間的療效差異提出了一些潛在的解釋。例如,兩組的激活機制不同,而ROS1融合可能通過MAPK/ERK、PI3K/AKT、JAK/STAT3和Src同源區域2區域(包含phosphase-1和2)發出腫瘤發生的信號,以促進細胞生長和存活。在含有MET突變的腫瘤中,MET外顯子14突變阻止泛素化,從而進一步促進MET蛋白的穩定。MET外顯子14陽性的NSCLC與ROS1陽性的NSCLC的臨床病理特徵不同。

在對MET改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分析的研究中,在緩解率和存活率方面異質性水平是顯著的,而且以前有報導說,高水平的MET擴增更有可能對克唑替尼產生反應。

本報告的研究結果對ROS1或MET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都是鼓舞人心的。儘管這項分析的數據進一步支持了使用克唑替尼治療ROS1融合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其對MET改變疾病患者的影響。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後續研究將對該患者人群優化。

參考文獻:

https://www.targetedonc.com/view/crizotinib-activity-in-met-altered-non-small-cell-lung-cancer-undetermined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醫伴旅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醫伴旅」微信公眾號回復「轉載」,聯繫小編。

MORE ▏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克唑替尼可有效抑制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進展
    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報導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口服克唑替尼可以有效抑制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進展。這一歷史性的突破標誌著口服藥物在抑制肺癌的臨床診療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同時,也為肺癌治療臨床管理規範化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該研究中,克唑替尼在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總體緩解率達到72%,其中3例完全緩解,33例部分緩解。
  • MET抑制劑:卡馬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據報導,3%~4%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在MET外顯子14突變。卡馬替尼(INC280)是一種高選擇性的MET抑制劑,具有體內和體外活性,與其他抑制劑相比,卡馬替尼是針對MET靶點最有效的抑制劑。
  • 非小細胞肺癌的驅動基因
    ALK抑制劑包括克唑替尼(crizotinib)、色瑞替尼(ceritinib)和alectinib。在一項III期研究中,與化療相比,克唑替尼用於初治的ALK基因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其ORR(45%:74%)和PFS(7個月:10.9個月)均有顯著提高。
  • 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
    2020ASCO系列小細胞肺癌,免疫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匯總全文概要1.
  • 一文讀懂2020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中國非小細胞肺癌中ALK陽性率為3-11%,每年新發病例數約35000例。針對該類肺癌主要包括幾下幾款產品。色瑞替尼是全球第二個ALK抑制劑,可用於治療對克唑替尼治療無效的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艾樂替尼可一線治療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 晚期肺癌一線治療 武田Alunbrig成功擊敗輝瑞克唑替尼
    日本製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其靶向抗癌藥Alunbrig(brigatinib)一線治療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ALK+)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III期臨床研究ALTA-1L在首個預先指定的中期分析時已達到了主要終點。
  • 好文推薦: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研究進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報告中提供的數據,2012年全世界的肺癌新病例大約為180萬,佔癌症總發病率的13%;死亡近160萬,佔癌症總死亡率的20%。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及死亡率佔第1位的均為肺癌,肺癌新診斷病例佔到世界的1/3。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為常見的組織學類型,佔總數的80%~85%。
  • 肺癌患者的福音:非小細胞靶向藥物前景如何?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
    T790M耐藥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NCCN 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2017.V7)版本,正式確立 Alectinib 為 ALK 陽性的 NSCLC 患者一線治療的地位(證據等級 1),而且推薦順序排在了克唑替尼、色瑞替尼之前。若有腦轉移,一線可考慮直接用色瑞替尼;若沒有腦轉移,可先用克唑替尼,以後再根據耐藥原因選二三代靶向藥。
  • 深度長文:一文盡覽2019非小細胞肺癌最新治療方法
    據估計,2015年中國肺癌發生病數為78.2萬人,佔新發癌症的20.65%,是我國第一大癌症,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85%。早期肺癌患者的預後較好,但是很多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整體五年生存率僅20%左右。傳統的治療方法以化療為主,治療效果較差,毒副反應強。隨著生物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運用基因分子分型、功能性診斷和免疫治療等手段和技術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用藥方案成為可能。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吉非替尼也適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化學治療(鉑類和多西紫杉醇)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厄洛替尼:適用於腫瘤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19號外顯子缺失或21號外顯子突變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
  • 第四代ALK靶向藥來襲,破解肺癌「鑽石」突變耐藥—抗癌管家
    第二代ALK抑制劑阿來替尼再創輝煌:5年生存率達到62.5%  ALEX研究是一個大型的全球多中心的III期臨床研究,研究組為阿來替尼組,對照組是克唑替尼組,用來比較阿來替尼和克唑替尼一線治療晚期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 最新KRAS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及臨床試驗
    1.法尼基轉移酶(FTase)抑制劑 多數腫瘤細胞中存在RAS(KRAS、NRAS、HRAS)癌變基因的表達產物RAS蛋白,其定位於細胞膜內側,具有GTP酶活性,通過調控細胞的有絲分裂,對細胞增生和轉移發揮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FTase(法尼基轉移酶)起了關鍵作用。
  • ...of Oncology》發表高分SCI文章,展示非小細胞肺癌的精準治療方案
    近日,國際經典腫瘤學臨床期刊《腫瘤學年鑑》(Annals of Oncology,SCI影響因子11.855)以短文(Letter)的形式發表來自我國學者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也是中國肺癌臨床經驗在國際腫瘤靶向治療領域的又一次高質量展示。
  • 「鑽石靶點」非小細胞肺癌,有望迎來一線...
    近日,美國FDA宣布接受第三代ALK抑制劑蘿拉替尼(Lorlatinib,商品名Lorbrena)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用於一線治療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值得赴美就醫患者期待。
  • 1分鐘看完中國ALK、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
    >4、對於不能同時檢測的患者,推薦免疫組織化學進行初篩,再使用FISH或RT-PCR確診。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1、CSCO專家組推薦,克唑替尼可用於初診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1類推薦);2、之前接受化療的患者,確診ALK陽性後可中斷化療或化療結束後進行克唑替尼治療
  • 2018年非小細胞肺癌市場分析和趨勢走向—靶向藥物篇
    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癌和小細胞癌兩大類型,其中,非小細胞癌(NSCLC)佔85%以上。從組織學分類來看,非小細胞肺癌包含:腺瘤,非鱗狀上皮癌,大細胞上皮癌,肉瘤樣上皮癌以及腺鱗狀上皮癌等。早期的NSCLC主要依靠手術治療,但多數NSCLC患者初診時已是中晚期,只能以藥物治療為主。隨著分子生物學和腫瘤免疫學的發展,NSCLC的治療也朝向更加精準的治療方式。
  • LncRNA CASC9:吉非替尼用於非小細胞肺癌導致耐藥性的誘因
    非小細胞肺癌約佔所有肺癌的80%,約75%的患者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 1、流行病學 在我國,非小細胞肺癌為最常見的腫瘤。 據2013年肺癌相關的調查報告,肺癌新發病及死亡數量為惡性腫瘤首位,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所有肺癌的85%,男性發病率與死亡率高於女性。
  • 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再更新!雙免疫治療、RET/MET靶點有突破!
    近日,V6版指南對非小細胞肺癌診療規範再次進行了更新。此次更新要點仍然較多,雙免進入一線推薦,小靶點方面又有兩大靶點RET/MET進階成為初治必檢靶點,除此,還有眾多更新。時不待我,一起領略一下最新版本!
  • ASCO靶向新進展: 阿來替尼創造62.5%長期生存奇蹟, MET/RET靶點...
    本次ASCO,阿來替尼一線對比克唑替尼治療ALK陽性的NSCLC患者的OS數據更新。 ALEX試驗是一項國際性的,隨機,開放標籤的3期試驗,患者隨機1:1入組,阿來替尼 600 mg BID(n=152)和克唑替尼 250 mg BID(n=151)。阿來替尼中位持續隨訪時間為48.2個月,阿克唑替尼23.3個月。
  • ASCO靶向新進展:阿來替尼創造62.5%長期生存奇蹟,MET抑制劑齊爭豔
    阿來替尼一線治療ALK陽性患者:5年OS率62.5%一直以來,ALK突變被稱為「鑽石突變」,ALK抑制劑治療效果非常好。真實世界裡,已有患者生存超過了7年。本次ASCO,阿來替尼一線對比克唑替尼治療ALK陽性的NSCLC患者的OS數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