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看完中國ALK、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

2020-12-08 醫脈通

1分鐘看完中國ALK、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

2018-05-24 來源:醫脈通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2018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報告指出,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我國首位,每年發病約78.1萬,死亡病例高達10多萬例。因缺乏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早期診斷指標, 確診後的5年生存率<20% 。


大約3-7%的肺癌中存在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ALK融合在輕度吸菸者中更為常見。ALK基因重排與較年輕、腺泡組織學惡性腺癌等相關。肺癌中約有2%發生ROS1基因重排,與ALK基因融合相似,ROS1基因融合常在少吸菸者或不吸菸患者中發現,ROS1基因融合與年紀輕和肺腺癌相關。近期一項來自國人的多中心數據顯示,在EGFR突變陰性的人群中,ALK基因融合和ROS1基因融合的發生率分別高達12.2%和4.4%。


基於近年來出現的循證醫學證據,CSCO專家委員會對2015年版指南進行了更新,並補充了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和治療相關內容。


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和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1、從檢測方法角度,經螢光原位雜交(FISH)、螢光定量PCR(RT-PCR)或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ALK呈陽性的肺癌,稱為「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常見亞型;


2、ROS1基因重排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被定義為非小細胞肺癌的另一亞型。


ALK和ROS1檢測適宜人群


1、推薦含腺癌成分的非小細胞肺癌進行常規ALK、ROS1融合基因或蛋白檢測(1類推薦);


2、推薦小活檢標本或不吸菸磷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ALK、ROS1檢測(1類推薦);


3、推薦使用經認證的多靶點檢測技術,同時檢測ALK、ROS1、EGFR突變(2A類推薦);


4、推薦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次性切出同時檢測ALK、ROS1、EGFR的樣本量(2A類推薦);


5、若樣本量不足以同時檢測ALK和EGFR,推薦較年輕患者優先檢測ALK基因融合(2B類推薦)。


ALK陽性檢測


適合ALK融合基因診斷的樣本包括組織樣本和細胞學樣本,組織樣本可採用以下方法獲得:手術切除、支氣管鏡檢、經皮肺穿刺、淋巴結活檢、手術活檢等。


1、推薦獲CFDA批准的診斷試劑和方法(1類推薦);


2、推薦Ventana IHC作為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首選的常規診斷方法(1類推薦);


3、如果不能在本實驗室進行ALK Ventana IHC檢測,推薦患者尤其是小活檢樣本患者送樣至周邊實驗室進行Ventana IHC檢測(2A類推薦);


4、推薦條件缺乏地區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進行初篩,ALK陽性或疑似陽性患者必須使用FISH、Ventana IHC、RT-PCR任一方法確診(2A類推薦);


ROS1陽性檢測


1、推薦獲CFDA批准的試劑盒進行ROS1融合基因檢測(1類推薦);


2、FISH可作為補充診斷技術(2A類推薦);


3、推薦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小活檢樣本同時進行ROS1、ALK、EGFR檢測(2A類);


4、對於不能同時檢測的患者,推薦免疫組織化學進行初篩,再使用FISH或RT-PCR確診。


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1、CSCO專家組推薦,克唑替尼可用於初診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1類推薦);


2、之前接受化療的患者,確診ALK陽性後可中斷化療或化療結束後進行克唑替尼治療(2A類推薦);


3、ALK陽性患者經克唑替尼治療後產生耐藥,鼓勵患者參加臨床試驗;


4、ALK-TKI治療後,出現局部進展或緩慢進展,推薦繼續使用克唑替尼治療或進行局部治療(2A類推薦);


5、ALK-TKI治療後,若出現全面進展,推薦含鉑雙藥化療或含鉑雙藥化療+貝伐珠單抗(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2A類推薦);


6、若患者出現再次進展,可選用未使用的化療藥物治療(2A類推薦)。


ROS1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1、克唑替尼可用於初診ROS1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1類推薦);


2、之前接受化療的患者,確診ROS1陽性後可中斷化療或化療結束後進行克唑替尼治療(2A類推薦)。


參考文獻:

張緒超, 陸舜等. 中國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 中華病理學雜誌,2018,47(4):241-247.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克唑替尼可有效抑制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進展
    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在《新英格蘭醫學》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報導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口服克唑替尼可以有效抑制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進展。這一歷史性的突破標誌著口服藥物在抑制肺癌的臨床診療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同時,也為肺癌治療臨床管理規範化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該研究中,克唑替尼在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總體緩解率達到72%,其中3例完全緩解,33例部分緩解。
  • 我國EGFR敏感突變和ALK陽性NSCLC診療指南
    我國EGFR敏感突變和ALK陽性NSCLC診療指南
  • 【衡道丨RET】精準聚焦——非小細胞肺癌融合基因的診斷|非小細胞...
    《中國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斷病理專家共識》指出結合靶向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推薦使用經過驗證的技術進行ROS1融合基因的檢測,首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RT-PCR檢測,其次是經過驗證的FISH檢測平臺,ROS1的IHC結果不能直接指導臨床用藥,需採用其他技術進行確認[15]。
  • 國內首個小細胞肺癌臨床指南發布,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也值得了解!
    康愛管家-抗癌管家提示:與非小細胞肺癌相比,小細胞肺癌患者常常感覺自己「不被重視」。肺癌治療頻頻獲得突破,新藥頻出,但「熱鬧都是他們的」。小細胞肺癌在一眾肺癌中實在太特別了,以「惡性程度高、治療手段有限」著稱,治療進展緩慢。但這也絕不代表沒有進展。  近兩年來,多個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一線方案獲批。
  • ASCO NSCLC治療指南更新,EGFR/ALK/ROS1全陰後添新路徑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對2015年發布的Ⅳ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指南進行了更新。更新後的IV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二線治療方案如圖所示。
  • 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再更新!雙免疫治療、RET/MET靶點有突破!
    非小細胞肺癌診療可謂發展迅猛,日新月異。繼今年6月NCCN 2020.V5版非小細胞肺癌指南發布。近日,V6版指南對非小細胞肺癌診療規範再次進行了更新。此次更新要點仍然較多,雙免進入一線推薦,小靶點方面又有兩大靶點RET/MET進階成為初治必檢靶點,除此,還有眾多更新。時不待我,一起領略一下最新版本!
  • 【衡道丨RET】精準聚焦——非小細胞肺癌融合基因的診斷
    《中國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斷病理專家共識》指出結合靶向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推薦使用經過驗證的技術進行ROS1融合基因的檢測,首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RT-PCR檢測,其次是經過驗證的FISH檢測平臺,ROS1的IHC結果不能直接指導臨床用藥,需採用其他技術進行確認[15]。
  • NCCN丨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2021.2版①(中文)|非小細胞肺癌|...
    4.對於懷疑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患者,有許多技術可取得組織診斷。NCCN NSCLC指南小組強烈建議更廣泛的分子檢測,目的是識別可能已經有有效藥物治療的罕見驅動突變,或就現有的臨床試驗向患者提供適當的建議。廣泛的分子檢測是提高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治療水平的關鍵組成部分。參見新興的生物標誌物用於指導相應治療(NSCL-I) 。nn. Lam VK, et al.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正式發布 ——規範精準,與時俱進,共啟晚期NSCLC診療新徵程
  • 周清教授 | 分子檢測助力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精準治療
    導讀:非小細胞肺癌(NSCLC)過去依據病理分型僅分為腺癌、鱗癌等。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目前需要檢測PD-L1的PD-1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為:目前獲批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主要有:派姆單抗:對晚期肺癌患者來說,使用派姆單抗作為一線或者後線藥物,能使23.2%和15.5%的患者活過5年,尤其是對於PD-L1表達大於50%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的29.6%和25%,而使用傳統治療手段,四期肺癌患者的
  •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 版)》外科治療解讀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 版)》外科治療解讀.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11): 1267-1270. doi: 10.7507/1007-4848.202009027摘要隨著胸部螺旋 CT 體檢篩查的日益普及,我國肺癌的檢出率不斷增長。《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結合我國肺癌的特點以及國內外肺癌研究的進展,每年做一次更新。
  • 非小細胞肺癌的驅動基因
    但在最新的指南中,阿法替尼已被推薦作為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方案。第三代EGFRTKI(CO-1686和AZD9291)對T790M的選擇性更高,臨床效果更佳且毒性更小。早期的研究表明,CO-1686和AZD9291對經一代EGFRTKI治療過,且T790M變異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ORR分別達到58%和64%。
  • pralsetinib治療RET融合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2020年9月5日,全球第二款療效卓越的RET抑制劑Pralsetinib(代號BLU-667,普雷西替尼)獲得FDA批准正式上市,用於經FDA批准的測試RET融合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療。同時,這款藥物也有了自己的大名-GAVRETO!
  • ADAURA中國研究亮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非小細胞肺癌術後治療...
    (央廣網記者 周羽攝)央廣網廣州9月21日消息(記者周羽)據《2019全國癌症報告》顯示,在我國肺癌年度發病人數高達78.4萬,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分別佔全部惡性腫瘤的20.03% 及26.99%,居惡性腫瘤之首。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85%,手術是早期NSCLC的主要方式,但治癒率低,復發率高,且易進展為晚期肺癌。
  • 關小倩:EGFR-TK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核心提示:肺癌可以大致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兩種類型,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全部肺癌的85%。僅有一小部分的NSCLC患者可以通過積極的治療得以治癒。約75%的患者在就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有遠處轉移,如果不治療,其中位生存時間只有4~5個月,1年生存率不到10%。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關小倩表示,如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是處在醫療界的一個難題。
  • [中國專家共識]非小細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變檢測
    [中國專家共識]非小細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變檢測
  • 一文讀懂2020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大約2%-7%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在ALK基因重排現象。其中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是一類驅動基因明確的肺癌類型。這一類型的非小細胞肺癌,對於新型靶向藥物ALK抑制劑高度敏感。中國非小細胞肺癌中ALK陽性率為3-11%,每年新發病例數約35000例。針對該類肺癌主要包括幾下幾款產品。色瑞替尼是全球第二個ALK抑制劑,可用於治療對克唑替尼治療無效的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艾樂替尼可一線治療ALK陽性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9版)
    ● 【摘要】制定符合中國國情、多學科共同參與的肺癌臨床診療指南,對規範防治措施、提高中國肺癌診治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肺癌的診療水平、改善患者的預後、給各級臨床醫師提供專業的循證醫學意見,中華醫學會組織呼吸內科、腫瘤內科、胸外科、放療科、影像科和病理科專家,整合近年來肺癌病理、基因檢測、免疫分子標誌物檢測和治療手段等方面的新進展,並同時考慮中國的實際國情和診治的可及性,結合國際指南和中國國情,制定了中國肺癌臨床診療指南,旨在為專業的各級臨床醫師提供循證、指導性意見。
  • 基因突變檢測指導非小細胞肺癌個體化治療—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肺癌是全球排名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