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看完中國ALK、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
2018-05-24 來源:醫脈通
肺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2018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報告指出,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我國首位,每年發病約78.1萬,死亡病例高達10多萬例。因缺乏高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早期診斷指標, 確診後的5年生存率<20% 。
大約3-7%的肺癌中存在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ALK融合在輕度吸菸者中更為常見。ALK基因重排與較年輕、腺泡組織學惡性腺癌等相關。肺癌中約有2%發生ROS1基因重排,與ALK基因融合相似,ROS1基因融合常在少吸菸者或不吸菸患者中發現,ROS1基因融合與年紀輕和肺腺癌相關。近期一項來自國人的多中心數據顯示,在EGFR突變陰性的人群中,ALK基因融合和ROS1基因融合的發生率分別高達12.2%和4.4%。
基於近年來出現的循證醫學證據,CSCO專家委員會對2015年版指南進行了更新,並補充了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和治療相關內容。
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和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
1、從檢測方法角度,經螢光原位雜交(FISH)、螢光定量PCR(RT-PCR)或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ALK呈陽性的肺癌,稱為「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常見亞型;
2、ROS1基因重排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被定義為非小細胞肺癌的另一亞型。
ALK和ROS1檢測適宜人群
1、推薦含腺癌成分的非小細胞肺癌進行常規ALK、ROS1融合基因或蛋白檢測(1類推薦);
2、推薦小活檢標本或不吸菸磷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ALK、ROS1檢測(1類推薦);
3、推薦使用經認證的多靶點檢測技術,同時檢測ALK、ROS1、EGFR突變(2A類推薦);
4、推薦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次性切出同時檢測ALK、ROS1、EGFR的樣本量(2A類推薦);
5、若樣本量不足以同時檢測ALK和EGFR,推薦較年輕患者優先檢測ALK基因融合(2B類推薦)。
ALK陽性檢測
適合ALK融合基因診斷的樣本包括組織樣本和細胞學樣本,組織樣本可採用以下方法獲得:手術切除、支氣管鏡檢、經皮肺穿刺、淋巴結活檢、手術活檢等。
1、推薦獲CFDA批准的診斷試劑和方法(1類推薦);
2、推薦Ventana IHC作為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首選的常規診斷方法(1類推薦);
3、如果不能在本實驗室進行ALK Ventana IHC檢測,推薦患者尤其是小活檢樣本患者送樣至周邊實驗室進行Ventana IHC檢測(2A類推薦);
4、推薦條件缺乏地區使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進行初篩,ALK陽性或疑似陽性患者必須使用FISH、Ventana IHC、RT-PCR任一方法確診(2A類推薦);
ROS1陽性檢測
1、推薦獲CFDA批准的試劑盒進行ROS1融合基因檢測(1類推薦);
2、FISH可作為補充診斷技術(2A類推薦);
3、推薦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小活檢樣本同時進行ROS1、ALK、EGFR檢測(2A類);
4、對於不能同時檢測的患者,推薦免疫組織化學進行初篩,再使用FISH或RT-PCR確診。
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1、CSCO專家組推薦,克唑替尼可用於初診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1類推薦);
2、之前接受化療的患者,確診ALK陽性後可中斷化療或化療結束後進行克唑替尼治療(2A類推薦);
3、ALK陽性患者經克唑替尼治療後產生耐藥,鼓勵患者參加臨床試驗;
4、ALK-TKI治療後,出現局部進展或緩慢進展,推薦繼續使用克唑替尼治療或進行局部治療(2A類推薦);
5、ALK-TKI治療後,若出現全面進展,推薦含鉑雙藥化療或含鉑雙藥化療+貝伐珠單抗(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2A類推薦);
6、若患者出現再次進展,可選用未使用的化療藥物治療(2A類推薦)。
ROS1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1、克唑替尼可用於初診ROS1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1類推薦);
2、之前接受化療的患者,確診ROS1陽性後可中斷化療或化療結束後進行克唑替尼治療(2A類推薦)。
參考文獻:
張緒超, 陸舜等. 中國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ROS1陽性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 中華病理學雜誌,2018,47(4):241-247.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