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天晴又一生物類似藥啟動III期臨床 超10款生物藥在臨床中

2020-11-30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 | 微微陽

近日,正大天晴啟動帕妥珠單抗注射液(曾用名: TQB2440 注射液)的 III 期臨床,評價 TQB2440 注射液/帕捷特聯合曲妥珠單抗加多西他賽治療早期或局部晚期 ER/PR 陰性的 HER2 陽性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平行對照 III 期臨床研究。

本次臨床試驗計劃招募國內患者 412 人,主要研究者是來自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張清媛主任,參加臨床的機構為來自全國 18 個省市的 30 家醫院。

帕妥珠單抗注射液為羅氏公司研發的一種新型抗 HER2 藥物,能阻止 HER2 與其他相關受體(除了 HER3,還有 HER1 或 HER4),形成異源二聚體,從而和赫賽汀形成互補,更好地阻斷 HER2 信號傳遞。2012 年 6 月 8 日首次獲 FDA 批准上市,聯合曲妥珠單抗和多西他賽治療未接受過抗 HER2 治療或者化療的 HER2 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此後,又獲批與曲妥珠單抗聯合用於 HER2 陽性乳腺癌的輔助、新輔助療法。

2018 年 12 月19 日,帕妥珠單抗注射液(帕捷特®)首個適應症在中國獲批,用於聯合曲妥珠單抗和化療對高復發風險的 HER2 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開展輔助治療,顯著降低了高復發風險的 HER2 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復發風險,同時也標誌著中國抗HER2治療正式進入雙靶時代。

2019 年 8 月 20 日,帕妥珠單抗第二個適應症在中國獲批,與曲妥珠單抗和化療聯合,用於 HER2 陽性、局部晚期、炎性或早期乳腺癌患者(直徑>2 cm 或淋巴結陽性)的新輔助治療,作為早期乳腺癌整體治療方案的一部分。

2019 年 12 月 10 日 ,帕妥珠單抗第三個適應症在中國獲批,聯合曲妥珠單抗和多西他賽聯用於尚未接受抗 HER2 治療或化療的 HER2 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線標準治療方案。

帕捷特上市第一年僅 0.6 億美元,近幾年來全球銷售額逐漸上漲,年均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 2019 年全球銷售額達到 35.5 億美元,位居全球暢銷藥 TOP27。

Insight 資料庫顯示,目前齊魯製藥的帕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也已經處於 III 期臨床,兩家進度相當。

由於全球銷售額排名前 10 的藥品中有 6 個是生物藥,因此生物藥成了國內企業爭相布局的熱門項目。Insight 資料庫顯示,目前正大天晴進展最快的生物藥已經遞交上市申請,主要有和康方生物合作的 PD-1、阿達木單抗注射液和注射用重組人凝血因子Ⅷ,預計會在 2020 年底到 2021 年初相繼獲批。

此外,正大天晴還有大批生物類似藥進入臨床階段,其中帕妥珠單抗、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均已進入 3 期臨床。但是目前除了帕妥珠單抗外,其餘三款包括阿達木單抗均已有國產生物類似藥獲批,預計天晴獲批後多款生物類似藥已滿三家,在集採大環境下市場處境比較危險。

目前,國內競爭比較激烈的單抗藥物申報情況如下:

在生物藥新藥方面,除了合作的 PD-1 外,下一個重金投入的品種就是 PD-L1 了。據 Insight 資料庫顯示,目前正大天晴 TQB2450 注射液有 18 項臨床正在開展,其中三陰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頭頸部鱗癌適應症已經進展到 III 期臨床。

圖片來源:Insight 資料庫(https://db.dxy.cn/v5/clinical)

整體看來,天晴在生物藥管線上重點發力 PD-1/L1,同時兼顧了重磅的生物類似藥以及部分降糖藥,生物類似藥的研發進度大多數不是前三家,但是還需要看後面的推廣實力。新藥方面 PD-1/L1 的國內競爭也十分激烈,要想在該領域分一杯除了推廣力還要靠產品效果。

相關焦點

  • 生物類似藥混戰在即,恆瑞、復宏漢霖、百奧泰……紛紛進場
    從存量數據簡單計算,從2019年開始,預計每5 年都將有 5-10 款生物類似藥產品獲批上市。   就拿國內頭個阿達木單抗注射液(生物類似藥,即重組抗 TNFα 全人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來看,截止2019年5月共有15家中國藥企在開展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的臨床試驗。
  • 速讀社丨諾華fevipiprant兩項III期臨床研究失敗
    (新浪醫藥新聞) 正大天晴1類新藥安羅替尼第4個適應症申報上市 近日,正大天晴1類新藥安羅替尼第4個適應症申報上市,預測大概率是甲狀腺癌。有業內人士測算,安羅替尼2019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已超10億。
  • 東陽光PI3Kδ抑制劑啟動臨床
    1 月 6 日,Insight 資料庫顯示,東陽光的 1 類新藥 HEC89736PTSA·0.5 H2O 首次在國內啟動 I 期臨床。該藥是一款 PI3Kδ 抑制劑,擬開發的適應症為:復發難治 B 細胞血液腫瘤。
  • 生物類似藥層見迭出,臨床上可否與原研生物藥分庭抗禮?
    生物類似藥是指在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與已獲準註冊的參照藥具有相似性的治療用生物製品;生物類似藥候選藥物的胺基酸序列原則上應與參照藥相同。參照藥是指已獲批准註冊的,在生物類似藥研發過程中與之進行比對試驗研究用的產品,包括生產用的或由成品中提取的活性成分,通常為原研產品[3]。
  • 復宏漢霖、信達、恆瑞……生物類似藥市場,戰鬥號角已打響!
    據科睿唯安的報告顯示,當前中國生物類似藥處於臨床階段管線數為89個,佔所有管線的35.5%,領先於佔26.4%的美國。 曾有數據報告對中國生物類似藥進行預測,2019將是拉開之後 5 年爆發式上市序幕的元年。從存量數據簡單計算,從2019年開始,預計每5 年都將有 5-10 款生物類似藥產品獲批上市。
  • 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生物藥產品線強勁!
    HLX03(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與HLX02(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已獲國家藥監局新藥上市申請受理,現已納入優先審評程序。HLX02相繼在中國大陸、烏克蘭、歐盟波蘭和菲律賓全面啟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成為國內首個開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研究的生物類似藥,並於2019年6月獲歐洲藥品管理局上市申請受理。
  • 臨床試驗 | 十月下旬七大臨床進展你知道哪些?
    臨床試驗進展一、實體瘤正大天晴1 類新藥首次啟動臨床用於晚期實體瘤10 月 29 日,Insight 資料庫顯示,正大天晴 1 類新藥 TQB2618 啟動一項治療晚期實體瘤的 I 期臨床試驗。該試驗旨在評價APL-1501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藥代動力學特徵。APL-1202是亞虹醫藥用於治療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在研產品,是國際上第一個進入III期臨床研究的口服、可逆的甲硫氨酸氨基肽酶II型(MetAP2)抑制劑,其在中國進行的III期註冊臨床研究已於2019年完成所有受試者入組,並已在美國完成了I期臨床試驗。
  • 復宏漢霖「利妥昔單抗」大賣1.9個億背後,600億生物類似藥市場一觸...
    此外,復宏漢霖HLX04(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已經完成Ⅲ期臨床試驗病人入組,正籌備向國家藥監局遞交新藥上市申請。而以上三大產品均為全球範圍內市場規模超60億美元的重磅品種,這也意味著復宏漢霖可商業化重磅藥物即將全面進入收穫期。
  • 2019年國內抗體藥物市場和臨床研究現狀
    HER-2幾類熱門靶點中,僅HER-2還未有國產的抗體藥物上市。目前,國內藥企已有三生國健和復宏漢霖率先提交了抗HER2單抗的NDA申請,其中復宏漢霖的HLX02是按照《生物類似藥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進行「頭對頭」3期臨床試驗後申報的,而三生國健的賽普汀是在7.22臨床自查後重新申報,預計2019年內將會有首個國產抗HER2抗體上市。
  • 羅氏PD-L1抑制劑在華斬獲4項臨床 兩知名藥企2.6億合作終止
    (創鑑匯)藥聞資訊拜耳Adempas用於經PDE5i治療反應不足的PAH患者IV期臨床成功7日,拜耳在2020年歐洲呼吸學會虛擬年會上公布了IV期研究REPLACE的積極結果。在該研究中,中度風險的肺動脈高壓(PAH)成人患者對於接受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PDE5i)治療反應不足後轉為Adempas治療,具體數據顯示,41%過渡到Adempas治療的患者在沒有臨床惡化的情況下實現了臨床改善,而PDE5i治療組實現臨床改善的患者為20%,研究達到了複合主要終點。
  • 正大天晴第四代EGFR-TKI進入臨床 克服奧希替尼耐藥難題
    從第三代藥物耐藥的臨床試驗中開始,研究人員便發現並逐漸闡明第三代藥物的耐藥機制:包括C797S主要突變、C-MET擴增、HER2擴增等旁路突變,以及組織學轉化等。目前對於奧希替尼耐藥後容易出現的兩種三重突變:19del/T790M/C797S和L858R/T790M/C797S的應對尚無成熟的標準,臨床需求迫在眉睫。
  • 正大天晴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報上市
    根據中國新藥研發監測資料庫(CPM)顯示,29日CDE受理了正大天晴「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3.2類新藥的上市申請,動作比原研還快,這是「首仿之王」正大天晴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在日本進行的I、II期臨床試驗顯示,與安慰劑相比,該藥可以延長氟嘧啶、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和奧沙利鉑對治療不敏感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總生存期。
  • B肝國內在研新藥HS-10234,替諾福韋前藥,目前已啟動III期臨床
    相比國外許多正處於臨床一二期試驗的B肝新藥,目前我們國內的豪森藥業研發的抗病毒1.1類創新藥HS-10234,已經開始進入隨機、雙盲、雙模擬陽性藥對照的III期臨床。B肝國內在研新藥HS-10234,替諾福韋前藥,目前已啟動III期臨床從公開信息查到,目前國內已經進入III期臨床的B肝新藥有5種,HS-10234是其中之一,該新藥為新一代的單磷醯胺單酯類替諾福韋前藥,主要研發優勢是,該在研III期臨床新藥既能夠提高抗病毒治療效果,還可以減低藥物毒副作用,屬於新型的替諾福韋前藥。
  • 2020年生物藥領域發展回顧
    12月31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III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中顯示,保護力達79.34%,實現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的統一,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家藥監局相關標準要求。截止今年12月底,國內有14款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4款在Ⅲ期臨床試驗階段。表3:國內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
  • 海思科、片仔癀……98個新藥獲批臨床!東陽光藥第28款1類新藥來襲...
    1款國產1類新藥即將上市。索凡替尼膠囊是和黃醫藥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型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有望成為該公司第2款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近幾年來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胰島素及其類似藥產品格局中,門冬胰島素30注射液一直佔據榜首位置,2019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2020H1增速達10%以上,市場潛力較大,甘李藥業的產品獲批上市,打破了諾和諾德獨家壟斷的局面。
  • 正大天晴藥業集團總裁王善春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近五年來,王善春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級以上科研項目近10個,他主持的《1類新藥鹽酸安羅替尼治療軟組織肉瘤等晚期腫瘤的註冊臨床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鹽酸安羅替尼膠囊於2018年5月上市,是當時中國首個、全球唯一獲批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三線治療藥物,上市兩年多來,受益患者數十萬人,創造了中國創新藥的傳奇。
  •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
    2020盤點:164個「1類新藥」首次IND,正大天晴、東陽光藥…來源:藥智網|中華小吃  且在企業申報方面,正大天晴、東陽光藥相對領先,而石家莊智康弘仁、江蘇恆瑞、江蘇豪森、杭州梧桐樹藥業、重慶復創醫藥、歌禮藥業等緊隨其後。
  • 神州細胞登陸科創板 開盤報價85元/股 暴漲超200%
    謝良志曾在採訪中表示:「神州細胞現在研發的生物藥都是國內臨床急需的大品種藥品。以淋巴瘤為例,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淋巴瘤約9萬人,每年死亡約5萬人,進口靶向抗體藥物的費用約為15萬至20萬一個療程,如此高昂的費用只有10%左右的患者用得起,臨床需求巨大。」然而一如大多創新藥企業,神州細胞仍處於持續虧損的狀態,部分原因是因其仍處於高研發投入期。
  • 神州細胞闖關科創板 多個核心產品處於III期臨床研究階段
    截至7月31日,公司的產品管線包括21個創新藥和2個生物類似藥,其中8個產品獲準進入臨床研究階段,6個品種完成成藥性評價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9個品種完成候選藥物開發進入成藥性評價階段;還有多個靶點的藥物處於候選藥物發現和確認階段,全部品種均為公司自主獨立研發,在全球範圍內擁有
  • 正大天晴、石藥、東陽光、恆瑞…
    作者:中華小吃2019年,創新藥開發依舊火熱,國產1類新藥IND數量繼續超過110個,再創新高;正大天晴8件IND獲國家CDE受理,位列所有國內藥企之首,緊隨其後為石藥集團、廣東東陽光、江蘇恆瑞等;所有IND基本信息及部分品種披露信息見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