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治療讓6成不能手術的肺癌患者活過5年,未來可能成為主流

2020-11-04 胡洋

免疫治療這幾年發展極其迅速,尤其是肺癌領域,不僅臨床研究眾多,這類藥物在臨床上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然而,如果沒有嚴格篩選合適的病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藥效果並不太理想,於是研究者們把目光放在了免疫治療聯合方案上。

免疫聯合化療

免疫聯合化療治療肺癌的研究眾多,比如KEYNOTE-021研究、Keynote-189研究、IMpower130和IMpower131研究,均顯示出聯合治療較化療組中位OS和中位PFS均明顯延長(OS和PFS分別指總生存時間和無進展生存期,代表藥物的獲益情況,人話就是延長了多長時間的壽命)。因此,化療聯合免疫已作為無基因突變肺癌病人的一線治療方案。

雙免聯合

在CheckMate 227 研究中,PD-L1≥1%的初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O藥(納武單抗)+Y藥(伊匹單抗)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3年生存率超30%(30%的人用藥活過3年),死亡風險相比化療下降21%。

今天重點談的是免疫治療聯合放療是否可行?是否具有1+1>2的效果。

早在2016年,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華人科學家張玉蛟教授,提出了免疫治療聯合立體定向消融放療(I-SABR)的概念,他認為立體定向放療更加精確的殺傷效果,會在讓癌細胞釋放新抗原,轉變為「腫瘤內部疫苗」上比傳統放療更好。

理論上來說,免疫治療能解決制約放療效果的一些瓶頸,比如免疫治療會使腫瘤血管正常化,從而破除腫瘤常見的乏氧狀態,使癌細胞對射線更敏感,容易被放療殺傷。腫瘤微環境中免疫細胞的激活,也能增強放療的殺傷力。而放療則可以改變腫瘤微環境,能誘導和增強後續免疫治療的療效。二者相互協同,相互增效(免疫讓腫瘤細胞更容易被放療殺傷,放療可以增強免疫治療效果)。

有關放療與免疫治療聯合的臨床試驗,最有名的就是PACIFIC(太平洋)研究。

PACIFIC(太平洋)研究分析了III期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同步放化療後使用度伐利尤單抗(I藥)鞏固治療一年的療效。I藥的中位總生存期明顯高於安慰劑組,達到了29.1個月。I藥組的3年OS率達到57%這意味著近6成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用I藥成功活過了3年。目前對於不可手術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標準治療方案為同步放療+化療達到疾病穩定後,序貫PD-L1單抗度伐利尤單抗的1年鞏固治療。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由於免疫治療不良反應之一是免疫相關性肺炎,而放療同樣具有放射性肺炎的不良反應,二者先後使用,會不會使肺癌患者肺損害疊加,弊大於利?

PACIFIC III期研究顯示,這種同步放化+免疫的方案所引起的肺損傷發生率為3.6%,與沒有使用免疫鞏固治療的患者相比沒有統計學差異(3%),但是從數值上有提高的現象。而今年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上,顯示美國人群肺損傷發生率約達到13%。

從現有的研究來看,放療聯合免疫治療針對局部晚期肺癌,肺損傷的不良反應不可忽視。在病人的選擇上需要重點考慮。當病人經過同步放化療後,需要通過是否出現肺損傷症狀或肺部改變來判斷後續是否繼續使用免疫治療。由於吉西他濱具有可能發生間質性肺炎的不良反應,對於已經使用過吉西他濱化療的病人,後續是否免疫治療需要慎重考慮。此外,PD-1單抗引起肺損傷的發生率要比PD-L1單抗更高,在藥物選擇上,儘可能選擇PD-L1

目前,度伐利尤單抗與放化療同步使用的PACIFIC 2 III期研究已經入組結束,期待結果的公布給我們帶來更多用藥證據。

相關焦點

  • 中晚期肺癌患者如何能活得更久?超過5年、10年?醫生如實相告
    核心提示:據相關數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約有78.1萬人被確診為肺癌患者,發病率居所有惡性腫瘤「老大」地位,換句話說,平均每五個中國癌症患者裡,就有一個需要常年與肺癌做鬥爭,而更為嚴峻的是:它們中有超過50%的患者在初次確診時就已是中晚期,其中不到兩成的患者能夠活過5年,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上升,在可預見的未來裡,沒有放緩的趨勢。
  • 同樣是肺癌,為什麼有人能活過5年、10年?原來都有這樣相同的經歷!
    13年、11年、10年、9年、5年……  當肺癌患者一個個大聲喊出自己的患病時間,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無錫近500名肺癌患者同時響起了掌聲!因為這是一場特殊的生日會,「壽星」都是跨越五年的肺癌患者。  5年,對肺癌患者並非易事!因為在我國多數患者確診已屬晚期,當前我國五年生存率僅為16.1%1,位居各類癌症死亡榜首。
  • 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已活過5年,他是如何做到的,綜合治療是秘訣
    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治療困難是不爭的事實,但也有晚期患者存活時間長的例子,我5年前診斷的一例小細胞肺癌,診斷的時候已經有縱膈淋巴結轉移,而且長得很大,但他心態好,積極配合治療,化療6個療程下來腫瘤病灶幾乎看不到,後來加做了放療,雖然有放射性肺炎的副反應,好在恢復的不錯,年年檢查病情穩定,去年復發了,又做了化療加上PD1抑制劑免疫治療
  • 小細胞肺癌並非不治之症,有些可以活過5年,甚至達到10年之久
    除非是極早期病例可以考慮手術,絕大多數病人是依靠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隨著醫學的發展,早期篩查技術提升,早期腫瘤發現率提高,很多癌症患者能夠獲得臨床治癒,很多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然而,小細胞肺癌卻是個例外,在所有確診的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僅6%的患者在診斷後5年仍可存活,廣泛期的小細胞肺癌5年生存率低於1%,而三分之二的小細胞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廣泛期,基本沒有治癒的機會,其診斷後的中位生存期約為9-10個月。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此次研究搜集的數據是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真實世界數據,ALK抑制劑使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成為一種「慢性病」。無獨有偶,在一代藥序貫二代藥的試驗中,另一項真實世界的研究數據也給肺癌患者帶來了令人驚喜的長生存期。
  • 真實研究:用好肺癌靶向藥,晚期肺癌患者可活過7年!
    此次研究搜集的數據是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真實世界數據,ALK抑制劑使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成為一種「慢性病」。無獨有偶,在一代藥序貫二代藥的試驗中,另一項真實世界的研究數據也給肺癌患者帶來了令人驚喜的長生存期。
  • 當肝癌患者被告知不能手術,問的不是其他治療方法,而是還能活多久?
    長期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5. 各種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6. 有肝癌家族史人群7. 有以上風險因素,年齡>40歲的男性風險更大對肝癌高危人群的篩查,藉助於肝臟超聲檢查和血清甲胎蛋白可進行肝癌早期篩查,建議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個月進行1次檢查。
  • 「我是肺癌患者,免疫治療適合我嗎?」
    其中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位數生存時間提高2-3個月,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提高6個月左右。 目前來說獲益最明顯的是分期為3A、3B且無手術機會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經過放化療後,再用免疫藥物維持1年,可以從原來的6個月不復發延長為一年6個月不復發。 術後輔助、術前新輔助治療能不能為患者帶來獲益,能不能為患者帶來遠期的生存等研究依舊處於探索階段。 做免疫治療前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 肺結節不等於肺癌 微創手術漸成早期患者首選
    原標題:肺結節不等於肺癌 微創手術漸成早期患者首選 每年的11月是肺癌關注月。11月10日,由天津市肺癌診治中心主辦,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承辦的「2019年第一屆海河肺癌外科精英論壇」在津舉行,國內肺癌外科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圍繞肺癌外科的前沿進展、臨床經驗、規範操作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為肺癌外科領域專家學者開闢更多的協作空間,在區域乃至全國範圍內進一步提高肺癌診治水平,推動學科建設與發展。
  • 有效率翻倍,雙免疫聯合治療為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去化療」可能
    小細胞肺癌(SCLC)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肺癌,在肺癌中佔比約15%,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高,倍增時間短,不採用化放療治療的情況下,預後很差,平均3-6個月左右;另一特點是對化放療非常敏感,即通過化放療治療效果非常好,初期有效率很高;第三個特點,復發(進展)率較高,因此總體情況不容樂觀,5年(以上)生存率僅為6%左右。
  • 肺癌的手術風險都不一樣,不能手術的肺癌現在有新的生機!
    肺癌根據手術風險劃分為低風險組、高風險組和不能手術組。針對低風險組患者,肺葉切除和淋巴結清掃仍然是早期肺癌的標準術式;高風險組患者可以行亞肺葉切除術;那麼對於不能手術的肺癌患者,一般是採取什麼治療方式呢?
  • 肺癌免疫治療備受關注 「治癒」或成為可能
    肺癌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腫瘤之一,雖然早期肺癌多是通過手術、放化療等方式進行有效幹預,但因易復發易耐藥等特點,5年生存率不足55%。就目前治療手段都局限於手術、放化療、靶向治療,而最新的數據顯示:晚期肺癌患者,經過靶向治療和化療等聯合治療的5年生存率僅為15%左右,十年生存率為5%左右。
  • 中國最新肺癌報告:每分鐘都有人死於肺癌!與美國差距大
    ▌每分鐘都有人確診及死於肺癌據統計,2015年中國新確診肺癌病例數78.7萬,每5個癌症患者中就有一個是肺癌患者,相當於每天有2100多人、每分鐘有1.5人確診肺癌◎ 微創手術漸成主流過去20年來,我國的肺癌手術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大多數區域性醫療中心,胸腔鏡(VATS)等微創手術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肺癌治療。對於可切除的IIIA期肺癌患者,由於新輔助療法或輔助全身療法的應用,5年生存率提高5%。機器人手術的普及率也不斷提高,但昂貴的購置及保養費用,使得大多數醫院尚不能將其作為常規手術開展。
  • 免疫+手術刀=肺癌治癒?——胸外科可主導肺癌治療全局
    NSCLC 患者活過5年。雖然KEYNOTE-024研究告訴我們K藥單藥一線治療可以讓約三分之一PD-L1高表達的IV期患者獲得五年生存,但是仍然有三分之二的患者不能活過五年,而且PD-L1 TPS ≥ 50%人群也僅佔晚期NSCLC的三分之一左右。
  • 肺癌早期能活多久?早期手術七成可治癒
    專家稱,實際上,通過早期手術,肺癌的治癒率可超七成。但遺憾的是,目前大部分病人首診時已經到了中晚期。  女性肺癌患者越來越多  據統計,在廣州地區腫瘤患病率排行榜中,在男性中,肺癌排第一,發病率為68.8/10萬 ,在女性中排第二,發病率為33.7/10萬。
  • 晚期肺癌並不可怕!腫瘤免疫治療讓肺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時值「世界肺癌宣傳月」之際,作為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官方指定節目,中國首部關注肺癌患者生存狀態搖滾音樂舞臺劇——《愛是免疫力》近日上演,作為劇中醫生角色真情出演的南方醫院腫瘤科尤長宣教授表示,隨著治療手段的不斷更新,肺癌有望成為慢性病,肺癌患者可以像劇中演示的『帶癌生存』,『與癌共舞』,活出精彩人生。」
  • 哪種手術適合治療肺癌,適合治療肺癌的手術
    哪種手術適合治療肺癌,適合治療肺癌的手術 時間:2020-11-23 10:19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肺癌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那麼治療肺癌哪種手術好呢?哪種手術適合治療肺癌呢?
  • 得了晚期肺癌還能活10年?專家帶你來揭秘
    實際上,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不少癌症的診療狀況和患者的預後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肺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目前,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的出現、通過有效的全程管理,不少肺癌晚期患者能實現長期帶瘤生存,存活5年以上、甚至10年都並非不可能。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面對著越來越多的免疫靶向治療的問世,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也將會成為一個問題。2020年第一版非小細胞肺癌NCCN指南推薦肺癌患者應檢測的靶點為EGFR、ALK、ROS1、BRAF、KRAS、NTRK、PD-L1及新興靶點MET、RET、HER2,另外還有腫瘤突變負荷(TMB)。針對不同的靶點,選擇的治療方案也不盡相同。
  • 肺癌TKI耐藥,EGFR-TKI+抗血管的聯合治療效果如何?
    1224例患者,其中447例(36.5%)為男性,654例(53.4%)為EGFR 19外顯子缺失,567例(46.3%)為21外顯子突變。共有613例(50.0%)單用厄洛替尼,387例(31.6%)厄洛替尼+貝伐單抗聯用,224例(18.3%)厄洛替尼+雷莫蘆單抗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