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TKI耐藥,EGFR-TKI+抗血管的聯合治療效果如何?

2020-12-24 找藥寶典

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毫無疑問的全球第一。

所幸的是研究者們已經發現了腫瘤產生的罪魁禍首——驅動基因,是與腫瘤的發生、轉移和耐藥相關的重要基因。找到驅動基因後癌症的治療可謂事半功倍。

目前,我們已發現的肺癌驅動基因已達數十種。

40%的亞洲患者存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其中90%的突變為EGFR 19外顯子缺失(19del)或21外顯子突變 (21 L858R)。

既往針對EGFR突變的NSCLC患者,含鉑雙藥化療是標準治療方案。近年,經過研究者們的努力,EGFR靶向藥物的研究從一代到三代一直沒有止步,相比含鉑雙藥的標準治療,已為患者帶來更好的臨床獲益。但靶向藥物使用之後,面臨著的是耐藥問題。

在患者服用藥物一段時間後(通常是9-10個月左右,因人而異),狡猾的腫瘤細胞又會進一步進化,通過其他的基因突變通路來繼續繁殖,導致該靶向藥物無效。這個過程我們就稱之為耐藥。

關於一代EGFR-TKI與抗血管藥物聯合應用,以此來延緩TKI耐藥的探索性研究已有很多,但是這樣的聯合策略真的能為患者帶來生存獲益麼?本期的薈萃分析帶著最新的研究結果一起來跟大家探討一下。

患者基線特徵

本次薈萃分析最終納入5次隨機研究,其中四項試驗(即JO25567,NEJ026,ACCRU-RC1126和ARTEMIS-CTONG 1509試驗)對比了厄洛替尼+貝伐單抗組合與單用厄洛替尼的臨床效果,一項試驗(RELAY試驗)為厄洛替尼+雷莫蘆單抗的聯合應用。

5項研究共納入1224例患者,其中447例(36.5%)為男性,654例(53.4%)為EGFR 19外顯子缺失,567例(46.3%)為21外顯子突變。共有613例(50.0%)單用厄洛替尼,387例(31.6%)厄洛替尼+貝伐單抗聯用,224例(18.3%)厄洛替尼+雷莫蘆單抗聯用。

PFS獲益不能轉化為OS獲益?

數據結果表明,與單用厄洛替尼相比,厄洛替尼+抗VEGF組合無進展生存期(PFS)獲益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HR=0.5995%CI:0.51~0.69),無論是貝伐單抗還是雷莫蘆單抗PFS均可獲益,二者之間無統計學差異。聯合治療的PFS中位數為17.8個月(95%CI:16.5~19.3),而單藥EGFR-TKI為11.7個月(95%CI:11.1~12.7)。

而對三項已有OS數據的研究分析發現,就總生存(OS)和緩解率(ORR)而言,聯合治療與EGFR-TKI單藥治療之間卻無顯著統計學差異OS-HR=0.90(95%CI:0.67~1.19)

但是三級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聯合治療相比EGFR-TKI單藥治療提高了近一倍!(81% vs 53%)亞組分析中,21外顯子突變組和19外顯子缺失組PFS-HRs分別為0.59和0.61,無顯著差異。

在網絡薈萃分析(NMA)中,我們增加二代和三代EGFR-TKI(達克替尼和奧西替尼)作為新的單藥治療,以及EGFR-TKI+化療的組合。與標準一代EGFR-TKI(厄洛替尼)(作為對照組)相比,三組的PFS均有顯著改善,但三者之間無顯著差異。但在NMA中,奧西替尼是三級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最低的治療方案,達克替尼排名第三,低於奧西替尼和厄洛替尼。

那我到底該如何選擇用藥呢?

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聯合抗血管藥物,還是聯合化療,從PFS的角度都可以有很大臨床獲益,但是OS實際上都沒有獲益

但PFS獲益的代價卻是三級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近一倍。所以對於身體狀況本就不佳的患者來說,聯合治療可能不是最優選擇。

那麼,綜合考慮治療方案的療效及安全性來看,奧西替尼的綜合實力似乎還不錯?但是要知道,奧西替尼作為三代EGFR-TKI,即使PFS表現已經十分優秀,但耐藥問題仍然存在。患者在一線就使用三代TKI藥物的話,後線的選擇方案便顯得局限。

所以,目前仍然無法確定EGFR患者通用的「黃金方案」。

然而試驗中OS沒有獲益的原因是什麼呢?一方面考慮到腫瘤的生物學行為,只用化療和抗血管很難去逆轉腫瘤的耐藥途徑,只能漫無目的的殺傷腫瘤細胞;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EGFR作為一個靶點,實際上可能並不是單獨存在的,罕見突變和共突變都會影響治療療效。

當然,如何去突破EGFR-TKI聯合化療或者聯合抗血管沒有OS獲益的問題,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探索。


聲明:本資料中涉及的信息僅供參考,請遵從醫生或其他醫療衛生專業人士的意見或指導。

本文版權歸找藥寶典所有,任何個人或機構轉載需獲得找藥寶典授權,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標註來源「找藥寶典」。

相關焦點

  • 宋霞、田瑞芬教授: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EGFR-TKI耐藥的NSCLC...
    EGFR-TKI的出現顯著改善了非小細胞肺癌EGFR突變陽性患者的預後,但是EGFR-TKI治療獲得性耐藥仍是臨床治療的難題。既往有研究顯示,EGFR-TKI一線治療耐藥後,使用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可改善耐藥患者的預後。
  • 貝達藥業:阿美替尼適用於既往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貝達藥業提問, 今年05月01日,全球第二個三代靶向egfr tki藥物阿美替尼上市,目前考慮贈藥政策後2年8萬元價格和凱美納月平均價格基本接近。三代tki在控制腦轉移和一線pfs方面有著很多的優勢,未來公司打算如何應對阿美替尼的降維打擊和差異化競爭?在目前醫保嚴格控費的情況下,凱美納如何維持增長,未來有無降價打算,謝謝!
  • 關小倩:EGFR-TKI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核心提示:肺癌可以大致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兩種類型,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全部肺癌的85%。僅有一小部分的NSCLC患者可以通過積極的治療得以治癒。約75%的患者在就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有遠處轉移,如果不治療,其中位生存時間只有4~5個月,1年生存率不到10%。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關小倩表示,如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是處在醫療界的一個難題。
  • EGFR-TKI 耐藥處理共識
    2013 年3 月8~9 日,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和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專業委員會(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聯合主辦了第十屆「中國肺癌高峰共識會」,最終形成了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小分子靶向藥物耐藥處理共識[1]。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但是廣大肺癌患者並不了解肺癌靶向藥,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肺癌的一、二、三、四代靶向藥,今天,吉利德康為大家詳述:針對肺癌的治療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小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的肺癌治療模式備受關注,在臨床上的治療也越來越普遍。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EGFR-TKI靶向作用機制二、非小細胞肺癌的著名靶點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了「個體化」治療階段,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小的靶向藥物正在逐漸取代傳統化療藥物成為一線藥物。現在肺癌患者或多或少都會做基因檢測,來看看是否有適用的靶向藥。
  • 口服長春瑞濱節拍治療逆轉三代EGFR-TKI耐藥的病例分析|靶向治療|...
    轉診我院,查PET-CT示:考慮左下肺癌累及左肺門並雙肺門、縱隔多發淋巴結轉移,肝、右腎上腺、骨轉移。胸部CT示:1.左肺下葉佔位,肺癌可能2.右肺上葉磨玻璃影,炎症可能,建議隨訪除外惡性。腹部CT示:肝內低密度灶,轉移瘤可能。CTA示:考慮左肺下葉腫塊累及左肺下葉動脈並雙肺動脈分支多發瘤栓形成可能。氣管鏡病理(18-06749):(左B6)非小細胞癌,傾向腺癌。
  • ...及抗VEGF單抗IBI305聯合化療用於經EGFR-TKI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
    公司今天宣布,與禮來製藥共同開發的創新腫瘤藥物達伯舒®(重組全人源抗PD-1單克隆抗體,英文商標:Tyvyt®,化學通用名: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和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研發代號:IBI305)聯合化療用於經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的非鱗非小細胞肺癌研究(ORIENT-31)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EGFR抑制劑TKI的研究趨勢
    但是,大部分患者使用這類靶向藥約一年後,會發生耐藥。耐藥原因可能是EGFR基因的T790M突變(約佔60%),或c-MET擴增、HER2突變、下遊KRAS或BRAF的激活等,還有部分患者轉變為小細胞肺癌。如何解決EGFR耐藥的問題?答案是必須對症下藥。如針對T790M突變,阿斯利康推出第三代EGFR TKI,已經上市的靶向藥物泰瑞莎(奧希替尼, 或AZD9291)。
  • EGFR-TKI:一二三四,再來一次
    NSCLC患者使用第一代EGFR-TKI藥物後,經歷9-13個月的無進展生存期為後發生耐藥,其中約有50%-60%的患者發生EGFR第20號外顯子T790M突變,其他耐藥機制還包括EGFR的其他突變(D761Y、T854S、L747S等)及MET基因擴增、HER-2基因擴增、MAPK擴增、PIK3CA突變、BRAF突變、EMT(上皮向間質細胞轉化)、轉變為小細胞肺癌(small-cell lung
  • 對· 話 | EGFR-TKI在肺癌治療中的新探索
    > 靶向治療使用一段時候後,難免會出現耐藥等情況。 隨著靶向治療研究的不斷深入,靶向聯合治療進展迅猛,特別是NEJ 009研究公布後,其52個月的PFS對比單藥的38個月,效果明顯。程穎教授主導的JMIT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結論。在這種情況下,更要選擇毒副反應較輕的藥物進行聯合,在保證療效的同時,避免毒副反應的增加使患者不耐受。
  • ...替尼的三期臨床研究是全球第一個直接頭對頭比較兩個TKI藥物...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貝達藥業提問, 公司目前埃克替尼作為一代tki,數據同吉非替尼相當,但是價格卻遠高於伊瑞可吉非替尼771元/月,在醫保控費的當下,公司如何惠及更多患者,減輕醫保資金的壓力,謝謝!
  • 第三代EGFR TKIs與逆轉肺癌耐藥策略
    近日,來自UCSD的研究團隊在《Cancer Research》上發表綜述,回顧了三代EGFR TKIs的發展,並討論其作用機制與耐藥機制,以及逆轉肺癌耐藥的治療策略,同時也指出了有待解決的問題。EGFR突變型肺癌已成為靶向癌基因成癮性藥物研發中的重要模型。
  • 廣發證券--醫藥生物行業:第三代EGFR-TKI藥物 國內第一大癌症造就...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針對EGFR突變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第三代EGFR-TKI藥物國內銷售峰值有望超過170億規模。非小細胞肺癌是我國第一大癌症,2018年新增73.7萬例,其中約50%的患者為EGFR突變陽性,患者基數十分龐大。
  • 正大天晴第四代EGFR-TKI進入臨床 克服奧希替尼耐藥難題
    不幸的是 9-14 個月後出現耐藥,其中 EGFR-T790M 突變是最常見的耐藥機制,可在 50%左右的患者中檢測到。2015 年 11 月美國 FDA 將突變選擇性不可逆抑制劑奧希替尼用於 T790M 突變陽性的 NSCLC 患者,其療效顯著,客觀緩解率高達50%,然而,在治療約 9-13個月後耐藥仍不可避免。
  • 【肺常精準・靶向篇】EGFR-TKI耐藥後出現MET擴增,應如何處理?
    【肺常精準・靶向篇】EGFR-TKI耐藥後出現MET擴增,應如何處理?
  • 【肺常精準 靶向篇】EGFR-TKI耐藥後出現MET擴增,應如何處理?
    肺癌的治療正在迅速發展,已從傳統的放化療向驅動突變的靶向療法發展。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靶向治療極大改善了患者的預後。亞洲大約50%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和西方國家11%-16%的患者存在EGFR驅動突變。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RET-TKI治療的耐藥機制
    攜帶RET融合的患者,對RET-TKI類藥物敏感,因此,其定義了一類特殊類型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早期的RET-TKI為多靶點藥物,包括卡博替尼和凡德他尼,但這兩款藥物療效有限且有較大的毒性,因此限制了其在臨床應用。
  • 對話大咖 | EGFR-TKI輔助靶向治療曙光初現,任重道遠!
    陳穎蘭教授:在肺癌精準治療時代,EGFR-TKI對晚期EGFR陽性NSCLC的療效已經非常明確。研究者開始探索EGFR-TKI在術後輔助治療中的應用,目前也有多項臨床研究出爐,其中最令人振奮的是ADAURA研究,結果顯示輔助靶向治療組患者的 PFS顯著延長。
  • EGFR-TKI聯合貝伐單抗治療晚期NSCLC又現傲人戰績
    作者:小餅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最常見的癌症相關死亡原因。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佔肺癌病理類型的85%左右。分子靶向藥物治療是進展期NSCLC最大的治療突破,讓肺癌患者首次看到了"腫瘤慢性化"治療管理的希望。為了達到1+1>2的效果,近年來在靶向聯合抗血管生成藥物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