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EGFR TKIs與逆轉肺癌耐藥策略

2020-11-30 生物谷

 EGFR突變在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約佔15%-20%,而酪氨酸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在靶向癌基因成癮性及

腫瘤

特異的適應性耐藥的治療中的起到重要作用。近日,來自UCSD的研究團隊在《Cancer Research》上發表綜述,回顧了三代EGFR TKIs的發展,並討論其作用機制與耐藥機制,以及逆轉肺癌耐藥的治療策略,同時也指出了有待解決的問題。


EGFR突變型肺癌已成為靶向癌基因成癮性藥物研發中的重要模型。EGFR屬於ERBB受體家族的成員,其配體包括EGF, TGF a , amphiregulin, epigen, betacellulin, heparin-binding EGF以及 epiregulin。當配體與受體結合後,與其他ERBB家族成員形成同源或異源二聚體會引發受體磷酸化,並通過RAS-RAF-MEK-ERK和RAS-PI3K-PTEN-AKT-mTOR激活下遊通路,從而導致癌細胞增值,分化與遷移。


三代EGFR TKIs歷史回顧


第一代可逆性EGFR TKIs 埃羅替尼(Erlotinib)和吉非替尼(Gefitinib)最初批准作為一線化療後的晚期NSCLC二線治療藥物,並表現出優於化療的療效。在2004年,三個研究小組發現一部分NSCLC患者在EGFR酪氨酸激酶結構域中發生突變,其主要是19號外顯子缺失(19-del)以及EGFR蛋白的第858個胺基酸從亮氨酸突變為精氨酸(L858R)。具有EGFR突變(除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NSCLC患者在初始接受第一代可逆性EGFR TKIs治療相比化療具有更好的療效,PFS從5個月延長至9個月。對於部分肺癌患者而言,口服可耐受且精準靶向的TKIs取代了傳統靜脈化療成為新的治療手段。

儘管EGFR TKIs的出現給肺癌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但患者在接受EGFR TKIs治療後9-11個月疾病仍會進展。超過60%的患者會對第一代或第二代TKIs耐藥,主要是EGFR 20號外顯子的ATP結合位點發生了第二位點突變,即第790個胺基酸由蘇氨酸突變為蛋氨酸(T790M)。T790M突變通過增加ATP結合位點對ATP的親和力從而抑制了藥物的結合。針對這一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第二代不可逆性TKIs包括阿法替尼(Afatinib)和dacomitinb,旨在逆轉T790M突變產生的耐藥性。儘管第二代不可逆性TKIs體外實驗結果令人振奮,但

臨床試驗

結果顯示其並未有效延長T790M突變患者的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其在治療窗內對EGFR野生型肺癌患者的強效作用因而無法再加大劑量。此後,研究人員又開發了基於嘧啶結構的能同時靶向T790M&19-del&L858R突變的第三代TKIs。第三代TKIs結合於C797基因座並對T790M突變具有高度選擇性(圖1)。一線數據顯示其相比第一代TKIs臨床療效更佳,並有望延長OS。

圖1. EGFR C797S與奧西替尼相互作用的模型圖

儘管歷經十餘年的研究與發展,奧西替尼仍是迄今為止

FDA

批准的唯一一個第三代TKIs,其在PFS,耐受性以及對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的響應性方面均具有顯著的優勢。而其他在研第三代TKIs包括rociletinib(CO-1686),olmutinib(HM61713),nazartinib(EGF816),naquotinib(ASP8273),mavelertini(PF-0647775)和AC0010,並未表現出優於奧西替尼的效果,能否最終上市也未可知。


第三代EGFR TKIs奧西替尼


奧西替尼(Osimertinib, AZD9291)是由FDA於2017年3月批准的靶向EGFR T790M耐藥突變的第三代TKIs,該化合物還獲得

FDA

批准用於肺癌一線治療以延長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FLAURA三期臨床數據顯示,奧西替尼用於一線治療19-del或L858R突變的NSCLC,其PFS,中位緩解期(MDR)以及3級以上不良事件率相比第一代TKIs(埃羅替尼或吉非替尼)均具有顯著優勢。此外,奧西替尼在肺癌腦轉移的治療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臨床前研究表明,奧西替尼具有一定的穿越血腦屏障的能力,其在腦內的分布相比前代TKIs更多。臨床數據顯示,奧西替尼對於一線治療腦轉移灶的響應率高達91%,顯著高於第一代TKIs的68%。


奧西替尼單藥在肺癌治療中取得了重大進展,其與靶向其他通路(包括MET,MAPK,BCL-2以及JAK等)的抑制劑聯合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也處於進一步的研究中。TATTON Ib期試驗包含奧西替尼與savolitinib (AZD6094, MET抑制劑), selumetinib (MEK抑制劑), 以及durvalumab (PD-L1單抗)聯合治療。更多的基於奧西替尼聯合用藥以逆轉耐藥改善療效的臨床前研究與臨床研究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中。


EGFR TKIs治療中的耐藥機制


1.與EGFR第二位點突變相關的TKI耐藥機制

奧西替尼不可逆的結合於EGFR C797位點,克服了T790M突變產生的耐藥。而用藥一段時間後繼發C797S突變則會再次產生耐藥。研究表明,當EGFR基因中T790M與C797S為反式突變,採用第一代和第三代TKIs聯合治療有效,而T790M與C797S為順式突變,則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此外,在治療過程可能會產生其他EGFR第二位點突變包括EGFR L718Q, L844V, L798I, L692V, E709K等。不同TKIs對於EGFR第二位點突變型的敏感性以及用藥順序對治療結果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2.與其他旁路通路相關的耐藥機制

除了EGFR多位點突變所產生的耐藥,還有部分在EFGR TKIs使用早期就已產生耐藥性的患者可能存在其他旁路通路的激活。尤其是T790M突變克隆減少甚至被完全清除後

腫瘤

細胞仍持續增值,表明其存在其他耐藥機制或者依賴於EGFR之外的其他通路(圖2)。第三代TKIs治療後的耐藥機制是多元的,可能包含EGFR擴增,HER2擴增,MET擴增,HGF表達,PIK3CA突變,PTEN缺失,KRAS突變,NRAS突變,BRAF突變,MAPK1/AKT3過表達,FGF2-FGFR1環突變,IGF1R激活,基因融合,以及RB1/

p53

缺失等。而奧西替尼與靶向這些信號通路的抑制劑聯合治療的多項

臨床試驗

也處於研究中。

圖2. EGFR靶向治療中的克隆異質性


聯合免疫治療


PD-1/PD-L1在EGFR突變的NSCLC治療中價值有限。一項meta分析表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比多西他賽並不能有效延長EGFR突變型NSCLC患者的OS。而使用免疫治療與抗血管生成劑的聯合策略正處於研究中。


有待解決的問題


奧西替尼的問世給EGFR突變型肺癌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突破。然而,在肺癌的治療中,三代EGFR TKIs的最優用藥順序,聯合用藥以及聯合其他靶向藥使用能否避免耐藥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而採用新的基因編輯技術,基因測序技術以及PDX模型,能夠更加深入的研究複雜的耐藥機制與

腫瘤

的克隆演化過程,從而推動靶向治療的發展。


立迪生物目前已建立覆蓋多癌種多亞型多位點突變的PDX模型逾千例,其中包含以肺癌19del&T790M&C797S三突變模型為代表的系列肺癌單突變、雙突變、三突變PDX模型,歡迎各大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垂詢!

圖3. 立迪生物現有的部分EGFR突變型肺癌PDX模型

圖4. 立迪生物PDX模型

參考文獻

Murtuza A, Bulbul A, Shen J P, et al. Novel Third-Generation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and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rapeutic Resistance in Lung Cancer[J]. Cancer research, 2019, 79(4): 689-698. 

相關焦點

  • 口服長春瑞濱節拍治療逆轉三代EGFR-TKI耐藥的病例分析|靶向治療|...
    轉診我院,查PET-CT示:考慮左下肺癌累及左肺門並雙肺門、縱隔多發淋巴結轉移,肝、右腎上腺、骨轉移。胸部CT示:1.左肺下葉佔位,肺癌可能2.右肺上葉磨玻璃影,炎症可能,建議隨訪除外惡性。腹部CT示:肝內低密度灶,轉移瘤可能。CTA示:考慮左肺下葉腫塊累及左肺下葉動脈並雙肺動脈分支多發瘤栓形成可能。氣管鏡病理(18-06749):(左B6)非小細胞癌,傾向腺癌。
  • 第四代EGFR抑制劑有望攻克奧希替尼耐藥難題!
    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提示:作為EGFR治療的最後一道防線,第三代藥奧希替尼一旦出現耐藥,肺癌患者對於新藥的期待就更為迫切。而且,無論是C797S還是CDK4或者HER2,各種耐藥機制下,U3-1402都能實現有效「逆轉」。 03 JNJ-372 c-MET擴增是第三代EGFR靶向藥產生耐藥的主要原因,只要阻斷EGFR-cMET信號通路,防止EGFR-cMet配體結合,就能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
  • 肺癌TKI耐藥,EGFR-TKI+抗血管的聯合治療效果如何?
    近年,經過研究者們的努力,EGFR靶向藥物的研究從一代到三代一直沒有止步,相比含鉑雙藥的標準治療,已為患者帶來更好的臨床獲益。但靶向藥物使用之後,面臨著的是耐藥問題。,但是這樣的聯合策略真的能為患者帶來生存獲益麼?
  • EGFR-TKI 耐藥處理共識
    2013 年3 月8~9 日,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和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專業委員會(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聯合主辦了第十屆「中國肺癌高峰共識會」,最終形成了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小分子靶向藥物耐藥處理共識[1]。
  • 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治療藥泰瑞沙(奧希替尼AZD9291)突破耐藥瓶頸
    數據表明,自2005年一代靶向藥進入中國,十多年來,累積發生耐藥的患者數量龐大,很多患者不得不轉為化療或是處在無藥可治的困境中。近日,阿斯利康宣布首個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在中國獲批,並於4月中旬進入中國市場,可解決經EGFR-TKI藥物治療發生耐藥的治療難題。
  • 中國及美國第三代EGFR-TKI競爭情況概覽
    第三代 EGFR-TKI 不僅可以克服由於 T790M 基因突變導致的耐藥,而且對野生型 EGFR 的抑制較弱,患者耐受性良好。全球首個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 為奧希替尼,其註冊路徑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一線治療,目前中國市場的第三代 EGFR-TKI 主要採取此種註冊路徑。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在臨床實際運用過程中,其療效並沒有優於第一代的靶向藥,而且相對而言第二代靶向藥的副作用更大。更重要的是,第一代靶向藥出現耐藥後,第二代EGFR-TKI靶向藥也不能克服耐藥,所以現在第二代的靶向藥臨床運用並不廣泛。
  • 肺癌新藥!阿斯利康第三代EGFR-TKI Tagrisso(泰瑞沙)一線治療EGFR...
    肺癌是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約佔所有癌症死亡的五分之一,超過了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的總和。肺癌廣泛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NSCLC佔80-85%。在美國和歐洲約10-15%、亞洲約30-40%的NSCLC患者為EGFR突變(EGFRm)NSCLC。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更重要的是,肺癌患者用第一代靶向藥出現耐藥後,第二代EGFR-TKI靶向藥也不能克服耐藥,所以,到目前為止,第二代的靶向藥臨床運用並不廣泛。了解阿法替尼,推薦閱讀:《靶向藥阿法替尼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顯著》。
  • 對· 話 | EGFR-TKI在肺癌治療中的新探索
    > 靶向治療使用一段時候後,難免會出現耐藥等情況。根據現有臨床用藥選擇,患者在TKI耐藥後的臨床治療策略是怎樣的? 陳群教授:現階段,一代EGFR-TKI已有三個藥物在臨床中應用。這三個一代TKI的臨床療效類似,但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在臨床中的副反應較為嚴重,在一些老年患者中的應用十分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的藥物依從性。
  • 肺癌新藥!阿斯利康第三代EGFR-TKI Tagrisso(泰瑞沙)一線治療III期...
    2019年08月15日訊 /生物谷BIOON/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公布靶向抗癌藥Tagrisso(中文商品名:泰瑞沙,通用名:osimertinib,奧西替尼)肺癌III期研究FLAURA的積極總生存期(OS)結果。
  • 當腫瘤遇上耐藥,我們都採用了什麼策略?藥學速覽深度解讀
    比如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由於癌細胞的靶點產生耐藥突變,不得不使靶向藥物升級換代,目前為止已經經歷了三代藥物的更迭(下圖),不幸的是,第三代針對T790M突變藥物奧希替尼也產生了突變,目前面臨沒有新的靶向藥物更換的尷尬局面。再比如費城染色體易位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經歷第一代靶向神藥格列衛突變後,第二代,第三代的藥物應用而生,比如尼洛替尼,氟馬替尼等。
  • 宋霞、田瑞芬教授: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治療EGFR-TKI耐藥的NSCLC...
    EGFR-TKI的出現顯著改善了非小細胞肺癌EGFR突變陽性患者的預後,但是EGFR-TKI治療獲得性耐藥仍是臨床治療的難題。既往有研究顯示,EGFR-TKI一線治療耐藥後,使用阿帕替尼聯合EGFR-TKI可改善耐藥患者的預後。
  • 多代EGFR-TKI共存時代:梳理關鍵臨床證據,啟發肺癌用藥思考
    期間,新的治療藥物不斷湧現,多項針對EGFR突變型陽性晚期NSCLC患者治療的臨床研究陸續開展。目前已進入一代、二代、三代EGFR-TKI共存的時代,那麼,臨床醫生在面對眾多治療選擇時,如何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靶向治療策略,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本文現對各代TKI主要循證證據進行梳理,以啟發讀者,指導臨床。
  • 豪森第二家遞交上市申請 國內迎來第三代EGFR-TKI的國產時代
    作者:小藥丸近日,江蘇豪森藥業1類新藥甲磺酸奧美替尼國內申報上市,已獲CDE承辦,用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治療,主要針對EGFR T790M耐藥突變,這是繼浙江艾森艾維替尼之後申報上市的第二款三代EGFR-TKI。
  • Nature子刊-綜述巨著| 當腫瘤遇上耐藥,我們都採用了什麼策略?藥學...
    比如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由於癌細胞的靶點產生耐藥突變,不得不使靶向藥物升級換代,目前為止已經經歷了三代藥物的更迭(下圖),不幸的是,第三代針對T790M突變藥物奧希替尼也產生了突變,目前面臨沒有新的靶向藥物更換的尷尬局面。
  • 首個國產三代EGFR-TKI創新藥阿美替尼片完成技術審評 肺癌患者迎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3月12日訊 在我國肺癌患者中,有超過40%是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一代EGFR-TKI治療後,超過半數會發生T790M突變並耐藥。因此,臨床迫切需要開發新一代能克服耐藥的高效低毒藥物。
  • 豪森藥業三代EGFR-TKI創新藥阿美樂上市 晚期肺癌患者對進口藥依賴...
    今天,豪森藥業自主研發的全球第二個三代EGFR-TKI創新藥阿美樂的出現,則讓中國人有機會再次加入抗擊癌症的「世界聯隊」。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每年被確診的癌症患者約429萬,每年癌症奪取生命的患者達280萬左右,其中,肺癌發病佔第一位,每年肺癌新發病接近80萬,每年因肺癌死亡的超過60萬。
  • 第三代肺癌靶向藥泰瑞沙7個月獲CFDA 批准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AZD9291)在國內上市,並與中華慈善總會發起泰瑞沙慈善援助項目。最快獲批受益於審批政策改革和市場需求,泰瑞沙成CFDA史上最快獲批的癌症靶向藥。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RET-TKI治療的耐藥機制
    攜帶RET融合的患者,對RET-TKI類藥物敏感,因此,其定義了一類特殊類型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早期的RET-TKI為多靶點藥物,包括卡博替尼和凡德他尼,但這兩款藥物療效有限且有較大的毒性,因此限制了其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