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不等於肺癌 微創手術漸成早期患者首選

2020-11-24 人民網

原標題:肺結節不等於肺癌 微創手術漸成早期患者首選

每年的11月是肺癌關注月。11月10日,由天津市肺癌診治中心主辦,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承辦的「2019年第一屆海河肺癌外科精英論壇」在津舉行,國內肺癌外科領域權威專家學者,圍繞肺癌外科的前沿進展、臨床經驗、規範操作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為肺癌外科領域專家學者開闢更多的協作空間,在區域乃至全國範圍內進一步提高肺癌診治水平,推動學科建設與發展。

近年來,我國肺癌仍呈現出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特點,人們對於肺癌的關注度和認識程度都在不斷提升。

大會執行主席、天津市腫瘤醫院肺部腫瘤科科副主任張真發介紹,隨著人們防癌意識的增強、防癌體檢的推廣、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和日益普及,肺部疾病的發現率明顯提高,高解析度的檢查儀器甚至可以發現1毫米的肺小結節。高檢出率在幫助人們提升肺癌早期發現率的同時,也讓大家在檢查方式的選擇、手術切除的必要性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變化。

「當看到肺結節在體檢報告中出現時,盲目恐慌和倉促手術都不可取。僅有20%左右的肺結節存在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儘快諮詢專業醫生以明確診斷。」張真發說。

目前,胸部X光檢查和低劑量螺旋CT是最常用的篩查方式。低劑量螺旋CT則可通過高速、連續的數據採集和橫斷面斷層成像,明顯提高肺內小結節病變的檢出能力,甚至能夠發現小至3毫米的微小結節,對直徑小於1釐米的惡性結節檢出率可達到80%以上,對早期肺癌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

肺癌的早期症狀常常較為隱匿,只有當腫瘤比較大,對周圍組織的侵犯較多或出現遠隔臟器轉移時,才會有較為明顯的症狀。張真發建議,40歲以上特別是長期吸菸、長期處於二手菸環境、工作和生活中易接觸汙染物、有既往肺部慢性病史、有家族遺傳史等的高危人群,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的檢查,以便早發現肺部病變。

「通過體檢發現的惡性結節大多都是早期肺癌,患者不用化療,可以採用微創治療,規範化手術後五年生存率可達80%以上。」張真發介紹,近年來,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的患者增多,腫瘤的治療模式也已逐漸步入「微創、高效、保功能」的個體化診療階段。當前腫瘤外科治療理念已經轉向個體化、精準化,更強調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切口、儘可能保留正常臟器功能、減少患者肌體系統損傷。目前,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每年的肺癌手術中,80%是微創手術。

早期和部分進展期腫瘤患者採用微創手術只需在打1個或幾個1-3釐米的小孔,就可將腫瘤完整切除,並進行徹底的淋巴結清掃。微創手術不需要切斷肋骨,也儘量避免了肌肉損傷,具有創傷小、時間短、康復快等諸多優勢,已成為早期腫瘤患者尤其是高齡患者外科治療的首選。(記者 趙穎妍)

(責編:唐心怡、王浩)

推薦閱讀

「夜經濟」如何紅火起來近期,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推進舉措,線上線下業態聯手參與,消費者熱情高漲,「夜經濟」持續走紅。繁榮的夜間經濟,正逐漸成為支撐消費升級、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夜間消費怎樣才能更有後勁?管理和配套服務應如何跟上?【詳細】

天津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科協聯合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天津市優秀科技工作者標兵和天津市優秀科技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經過廣泛發動,基層推薦,10名科技工作者獲得「天津市優秀科技工作者標兵」榮譽稱號。【詳細】

相關焦點

  • 肺結節不等於肺癌,八成是良性不必治
    80%肺結節都是良性無須處理,CT對惡性結節檢出率可達80%以上「當看到肺結節在體檢報告中出現時,盲目恐慌和倉促手術都不可取。80%以上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不需要處理,因此最重要的是儘快諮詢專業醫生以明確診斷。」
  • 肺部長了5個結節確診肺癌?莫慌!早期微創手術解煩憂
    早期肺癌,微創手術來解決。近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江蘇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年會上獲悉,目前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唯一的途徑就是早診早治。早期微創手術治療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能達到70%以上,原發癌的治癒率能達到90%以上。
  • 早期肺癌 微創手術效果好
    每年的11月是全球「肺癌關注月」。目前在全球,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首位。臨床上,80%的肺癌一發現就已是晚期,這時候才發現意味著大多數人不治療只有3~5個月的生存期,即使治療,平均生存期也只有11個月左右。但如果能早期發現肺癌,經過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有90%的人能活10年以上。
  • 早期肺癌不要慌 微創手術除病灶
    近日,63歲的患者餘先生因檢查發現右肺上葉結節,入上虞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接受治療。術前胸部CT增強提示,患者右肺上葉見小結節高密度影,呈分葉狀,周緣見毛刺,大小約15*9mm,結節較四個月前CT對比有增實。
  • 「肺結節」等於「肺癌」嗎?你不可不知!
    如果發現結節增大,或者患者出現症狀,則需要儘快取得病理學診斷,隨訪期間的檢查,建議最好採取胸部平掃和薄層CT,而且最好在同一家醫院隨訪和檢查,以便每次檢查能夠準確對比。即使查出肺結節就是肺癌,也不用擔心。總體來說:手術治療效果好,幾乎所有的肺結節術後都不需要放化療、甚至靶向藥物或免疫治療。
  • 肺癌早期能活多久?早期手術七成可治癒
    核心提示:肺癌早期能活多久?肺癌之所以造成人們的恐懼,主要是因為它有極高的死亡率。專家稱,實際上,通過早期手術,肺癌的治癒率可超七成。但遺憾的是,目前大部分病人首診時已經到了中晚期。   肺癌早期能活多久?肺癌之所以造成人們的恐懼,主要是因為它有極高的死亡率。
  • 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
    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近日,我院胸外科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丁建勇教授指導下成功施行胸腺腫瘤劍突下微創手術。同時,該病屬於一種惰性腫瘤;在許多胸腺瘤患者中,即便疾病進展後,患者的生存期仍較長。目前手術仍為胸腺腫瘤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專家介紹
  • ...萬張肺結節片子的放射科醫生,告訴你:如何判斷肺結節是不是肺癌?
    肺結節並不是疾病名稱,而是一個影像學術語。就是正常的肺組織內多出了一些較小的、局限的、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生理或病理性組織,在CT或胸片上顯示類似結節的形態。2、肺結節=肺癌?肺結節不等於肺癌,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有研究指出,我國正常人群體檢肺結節檢出率為20%~40%。
  • 【專家說】肺癌關注月特別策劃:肺癌如何做到早診早治?
    通過影像學診斷篩查出肺結節的患者有4987例,其中,各類磨玻璃影結節996例,佔篩查出有肺結節人群的19.97%,直徑大於6毫米的磨玻璃結節共401例。經綜合評估,醫院對131例臨床疑似早期肺癌或癌前病變的結節患者進行追蹤,醫護人員與其中80例患者取得了聯繫,其中僅8例患者接受了手術意見,最後7例患者通過病理診斷證實為肺癌。剩餘患者中僅13例按時進行隨訪。
  • 陳曉峰:肺小結節未必一定是肺癌 需手術者為少數
    1日舉行的「華山論劍」第十二屆胸外科論壇期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胸外科行政主任陳曉峰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早期發現肺小結節,正確診斷是否為肺癌,並採取正規準確的手術治療,肺癌並不可怕。  陳曉峰坦言,近年來,肺癌發病趨勢直追乳腺癌,且發病率仍在上升。吸菸仍是引發肺癌的主要原因。他說,八成以上的肺癌病人發現時都已是晚期,而肺癌病人中八成患者生存期不足一年。
  • 肺結節就是肺癌嗎?看胸外科專家怎麼說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後,心胸血管外科手術團隊在胸腔鏡下順利為王女士進行了解剖性肺性尖後段切除手術,手術耗時1小時40分鐘,出血僅約50ml。術後康復也很順利,複查胸片示肺組織復張良好,與術前差別不明顯。病檢結果示微浸潤腺癌,淋巴結未見癌轉移,患者術後肺功能保存良好,無明顯胸悶氣促症狀,擬近日出院。
  • 1年看上萬張片子的醫生透露:如何判斷肺結節是不是肺癌?
    2肺結節=肺癌?肺結節不等於肺癌,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有研究指出,我國正常人群體檢肺結節檢出率為20%~40%。早期肺癌常表現為肺結節,低劑量螺旋CT是目前公認的肺癌篩查的金標準,它能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也是有效的肺結節檢出工具,它能檢出直徑小於1cm的微小肺癌,檢出的肺癌中80%為早期肺癌,早期肺癌患者術後十年生存率接近100%,術後不需要放化療、靶向治療等高額的治療手段。
  • 明明肺癌早期做了根治性手術,不久就復發轉移了,到底什麼原因
    ,民間一直將肺癌轉移說成擴散,癌細胞還在肺內怎麼能算擴散呢? 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明明是早期,也做了根治性手術,術後為什麼很快就復發轉移了呢,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的科技手段還無法準確的判斷血液中是否有尚未形成轉移灶的「漂流」癌細胞,有些早期癌症就發生了癌細胞脫落,這些癌細胞在血液循環過程中大部分會被免疫細胞殺滅,但少量的癌細胞仍有非常小的機率存活下來並在最終形成腫瘤轉移灶,這是有些早期腫瘤手術後也要做化療的原因,也是少數早期患者根治性手術後復發轉移的原因
  • 肺結節就是肺癌?乳腺結節都要切?一文告訴你,查出結節怎麼辦
    無論是肺結節、甲狀腺結節還是乳腺結節,良性的佔據絕大多數,對人體多無影響,不用處理,只需觀察即可;不過,也有一些信號提示可能是癌前病變或者早癌。肺結節不等於肺癌。肺結節的影像學表現為直徑<3釐米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為孤立性或多發性,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良性結節或鈣化性結節,一類是性質不確定的結節。一般而言,炎症、結核、肺膿腫等疾病也會表現為小結節。
  • 體檢發現肺結節怎麼辦?關於肺結節的疑問,答案都在這裡!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舒升光在看了陽女士最新的檢查結果後,考慮早期肺癌可能性大,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完善相關術前準備後,胸外科專家團隊為這名患者在胸腔鏡微創下行右上肺結節楔形切除手術,術中病理結果回報:右上肺浸潤性腺癌,進一步行肺癌根治術(右上肺葉切除+縱膈淋巴結清掃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術後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術後第三天拔管。
  • 「可怕」的「肺結節」真的「可怕」嗎?
    從理論上來說,只有拿到明確的組織學診斷才能確診肺癌,也就是說需要通過手術、穿刺等有創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隨著醫師對肺結節認識的提高,CT、PETCT等無創檢查手段的診斷正確率也非常高了。比較典型的早期肺癌,CT也能確診。
  • 體檢發現肺結節是不是肺癌,切還是不切?記住腫瘤專家說的這3點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都是肺癌,源於對肺癌的恐懼,每年體檢查出的肺結節患者,或多或少都會像上文中的撒撒這樣擔心。那麼肺結節距離肺癌到底有多遠?肺結節和肺癌到底是什麼關係,今天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
  • 肺癌成重慶第一癌症殺手 查出「肺結節」到底怎麼辦?
    11月17日是國際肺癌日,肺癌,是在全國死亡率和病發率最高的癌症。在重慶,根據重慶市腫瘤辦公室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肺癌發病率在76/10萬左右,死亡率在63/10萬,據重慶市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榜首。當下是每年的體檢季,不少市民的體檢報告上出現了「肺結節」三個字,有人對此「聞之色變」,認為它是患上「肺癌」的前兆,也有人不為所動,認為「不過是個小疙瘩」。
  • 檢查出肺小結節不重視,年輕高管兩年後確診肺癌
    楊澤山提到,處理肺小結節外科處理一般秉持「微創手術理念,精準治療理念,快速康復理念」三個理念,通過胸腔鏡手段,在術中進行精準定位和精準術式切除,使得患者無需承受常規開胸手術的痛苦,術後患者可以達到療效好、恢復快的理想效果。當然,多數首次查出肺小結節的患者無需急於手術,可進行一定時間的觀察,根據隨訪情況再評估治療方案。
  • 肺癌不能手術等於判死刑?別放棄!你還有選擇
    早期肺癌一般首選手術治療,但臨床上經常遇見因高齡或合併嚴重心、肺、血管疾病而無法手術,或患者拒絕手術的情況。 這些患者是否就失去了戰勝肺癌的機會,只能坐以待斃? 如果發現肺癌已是晚期,不能手術,還有別的治療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