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肺結節」真的「可怕」嗎?

2020-12-05 騰訊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體檢。

然而,體檢報告卻往往不盡人意!

胸片提示肺結節,讓人不禁疑惑,什麼是肺結節?

得了肺結節沒能及時檢查,會不會就演變成肺癌了?

甚至很多人直接把肺結節和肺癌劃上了等號,抑鬱不安,四處求醫。

今天,小王大夫就來給大家捋一捋肺結節那些事兒!

1.什麼是肺結節?

肺結節並不是疾病名稱,而是一個影像學術語。

結節就是局限性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東西,肺結節顧名思義,就是正常的肺組織內多出了一些較小的、局限的、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生理或病理性組織,在CT或胸片上顯示類似結節的形態。

2.肺結節=肺癌?

肺結節≠肺癌!

檢查出肺結節無需恐慌。

有研究指出:

我國正常人群中,體檢查出肺結節的概率為20%-40%;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熊曾教授團隊在湖南省實施的早期肺癌篩查數據顯示,人工智慧輔助薄層低劑量螺旋CT可以使肺結節的檢出率提高,30-70歲的人群體檢顯示肺結節概率達70%,但經過培訓的醫生不會盲目跟隨人工智慧的結果,而會根據病人自身情況給出恰當的結論,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過度診斷引起的人群恐慌。

而事實上,最後病理確診的肺癌患者僅僅為篩查總人數的1%-2%,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

肺癌篩查就像一堆黑豆中發現一粒壞豆子一樣

3.發現肺結節有什麼意義?怎樣才能發現肺結節?

早期肺癌常表現為肺結節,低劑量螺旋CT是肺癌篩查的金標準;

它可以降低20%肺癌的死亡率,同樣也是有效的肺結節檢出工具。

胸片(左圖)看不見肺結節,CT(右圖)清晰地顯示肺結節,最後證實該結節為肺癌!

胸片僅能發現直徑大於13mm的肺結節;

用胸片來發現早期肺癌,哪怕閱片經驗豐富,水平很高的醫生也難免漏診肺內較小的病灶,往往中晚期肺癌被檢出,而早期肺癌卻漏掉了,「年年體檢都正常,一發現肺癌就是晚期」的悲劇常有發生。

由較有經驗的醫生來判讀CT圖像,如果還輔以AI,可以檢出全部肺結節。

4.低劑量螺旋CT有輻射,不做可以嗎?

我們建議應該做,指南推薦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肺部低劑量螺旋CT。

一次肺部低劑量螺旋CT的檢查劑量僅為一年接受的天然本底劑量的1/3,對人身體幾乎無損傷。

很多人害怕X線的輻射,千方百計避免使用CT來篩查早期肺癌,不主動去檢查,早期肺癌拖到晚期,喪失治療機會,甚至失去寶貴的生命。

5.CT報告肺結節「長大了,增多了」,要不要緊,害不害怕?

CT報告肺結節「長大了」「增多了」,肯定要重視,卻不一定是患了肺癌。

在實際工作中,最常見的情況是在A機構發現了肺結節,再到B機構複查,兩個機構的CT報告結果不一致,報告顯示結節的大小、數目發生變化。

CT報告肺結節在短期內「長大」、「增多」,最常見的原因是測量誤差。

只有在同一機型,同一掃描條件下,必要時可選擇AI代替人工,儘量控制測量誤差,對病灶進行觀察,才能確定病灶是否真的增大或增多,做出較為準確的診斷。

6.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從理論上來說,只有拿到明確的組織學診斷才能確診肺癌,也就是說需要通過手術、穿刺等有創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隨著醫師對肺結節認識的提高,CT、PETCT等無創檢查手段的診斷正確率也非常高了。比較典型的早期肺癌,CT也能確診。

湘雅醫院熊曾教授帶領的團隊,從事LDCT肺癌篩查相關工作近20年,具有豐富的肺癌診斷經驗及較高的肺結節管理水平,與病理結果對照,多次盲法測評,判斷肺結節的準確性超過了95%,在包含檢出率、敏感性、特異性等6大維度指標測定中全國領先。

因此,肺結節性質的判讀不能自學,也不能一味百度,更不能病急亂投醫,找到負責任的專業團隊為您解讀結果,是獲知肺結節是不是肺癌最快捷有效的辦法。

7.體檢查出肺結節如何科學隨訪?

肺結節分類:

醫生通過閱讀CT圖片後,降肺內陽性意義的結節分成:良性結節,惡性結節與未定性結節。

未定性結節通常需要複查,科學隨訪很重要,並不能單純的規定為3個月、6個月、一年等時間間隔;

而是要去關注結節病變的倍增時間(病變增加一倍的時間)來評價病變變化的速度;

根據病變直徑或體積隨時間的變化繪製病變生長曲線,觀察病情變化規律,名曲病灶的自然進程,因人而異,儘量保證患者在隨訪期內的安全。

惡性結節,要選擇最恰當的時間進行手術。

良性或炎性結節,要避免讓患者「白挨一刀」。

讓人擔心不已的磨玻璃結節不見了

一般來說,你可以這樣做:

對於首次發現磨玻璃結節的患者可以短期口服抗生素觀察,有些結節能夠明顯縮小乃至消失,因為這類結節主要是不典型肺炎造成的。

對於肺結節的隨訪可參考如下:

◆ 通常情況下,如果結節小於5mm,不吸菸也沒有什麼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每年複查CT即可。

◆ 如果結節大小5-10mm,則半年複查一次。

◆ 同樣大小的肺結節,如果長期吸菸或者有癌症家族史的,那麼複查CT的時間要縮短,小於5mm的半年複查一次,5-10mm的3個月複查一次。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醫生會根據不同的患者,制定更具針對性的隨訪時間。

對於大於10mm以上的結節,惡性的概率會增加,醫生通常會建議手術切除,手術中對肺結節進行活檢明確良惡性,使治療效果達到最佳。

手術方式可以是微創,這樣創傷小,恢復快,對生活影響小。

8.篩查發現的肺結節可能是肺癌,要不要緊?

研究顯示篩查發現的肺癌80%為早期肺癌,絕大部分情況下,手術效果是非常好的,能接近治癒,不需要化療、放療及靶向治療,甚至有一部分肺癌,因為生長十分緩慢,在科學的隨訪下,可以不需要做任何治療,也可以觀察8~10年沒有什麼變化。所以即使篩查發現肺結節可能是肺癌,只要科學管理,也無需過度緊張。

9.篩查發現的早期肺癌怎樣處理?

手術依然是目前處理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方法,術前有條件需要完善肺結節3D可視化檢查,以爭取切除更少的肺組織,保留更好的肺功能,需要強調肺康復理念,爭取獲得最佳的手術效果。

對於難進行手術處理的病例、多原發癌、高齡或機體情況不能做手術等情況,也可以使用射頻消融術、立體定向放療等方法來處理肺結節,設計得當,在合適的患者身上,這些方法也可以達到與手術相當的效果。

部分患者可以在嚴密監管的基礎上科學隨訪,再選擇在適當時期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處理。

溫馨提示:

如果「肺結節」出現在你的體檢報告上,記得去正規醫療機構,讓醫生為您答疑解惑,千萬不要自行「百度」,否則心裡的陰影會比結節還要大。

到這裡,小王大夫對於肺結節的闡述就結束了!

如果覺得有用,就請轉發、點讚、與評論吧!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健康的小知識,請關注一下吧!

相關焦點

  • 西安蓮湖秦華中醫院賈寧講:肺結節不可怕 定期複查是關鍵
    西安蓮湖秦華中醫院賈寧講:肺結節不可怕 定期複查是關鍵市場信息網   2020-11-30 17:00:21   來源:    評論:   西安蓮湖秦華中醫醫院賈寧講:肺結節「嚇壞」部分患者 如果在體檢中被查出肺結節,相信大多數患者心中都會「咯噔」一下。很多人就開始想:我是不是患肺癌了。
  • 有了肺結節,肺癌先兆來啦,是真的嗎?
    因為在網上盛傳著一個說法,肺結節就是肺癌的先兆! 事關健康,絕非兒戲。 小真真趕緊請來了專家,為大家揭秘真相。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肺結節?
  • 【科普知識】食用膠真的那麼可怕嗎?
    【科普知識】食用膠真的那麼可怕嗎? 來源:山西科技報社 作者:山西省科技繼續教育學院 李玲梅原標題:《【科普知識】食用膠真的那麼可怕嗎?》
  • 胰腺癌,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胰腺癌,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時間:2020-11-25 15:15北京四惠中醫醫院 在我國,胰腺癌以前很少見,然而近年來卻屢屢見諸各大媒體,還時常與一些名人的名字聯繫在一起。
  • 非洲豬瘟真的可怕嗎,養豬人用事例給分析
    從這裡看非洲豬瘟比普通的豬瘟是可怕吧。筆者給你們分享一個事例:2008年之前,在口蹄疫到來之前,我相信很多養豬戶們不知道什麼事口蹄疫。不錯這口蹄疫病毒也是從外國傳到我國的。當時我正在養豬,而且養殖了很多。而且我們這裡從沒有什麼口蹄疫病毒,只是從電視中看到口蹄疫的存在。
  • 查出肺結節,離肺癌就不遠了?醫生:需從幾方面考慮,別太悲觀
    肺結節作為如今很常見的一種肺部疾病,很多年輕人都會檢查出這種疾病,第一時間都會以為是關於肺癌方面的問題,感到十分慌張,那麼到底什麼是肺結節呢?肺結節其實就是人們的肺部由於多方位的問題,導致其出現了一些小型的腫塊,在前期一般都是一些小於2cm,首先重點就是肺結節並不等於肺癌,這種症狀也一般都是良性的,在前期加以控制、醫治,是能夠很好很快地恢復的,所以沒必要引起過多的慌張。而為何如此多的人患有肺結節呢?大都是由以下幾方面導致的。
  •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待死亡的態度!
    中國古人講,人死後會靈魂出竅,而最科學的解釋真的是這樣嗎?或者說人在死亡的前10秒是否還有意識存在呢?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即將死亡的時候,他們的身體與精神都將得到無比的放鬆,或許這真的是應了解脫這個成語吧?在死亡之前,他們會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好比那些無比美妙的音樂。自己與親人的說話,親人無法聽見。神奇不神奇?
  • 「見血封喉」的箭毒木,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A身上綁著六公斤炸彈,更可怕的是,他手裡還挾持了一個孩子!然而此時,他已經無處可逃了。凌漠利用攻心計,正打算說服A,可樓下突然傳來幾聲有規律的車喇叭聲,A只偏頭往下看了看,竟推開了懷中的小孩,翻身從樓頂跳了下去。「不好,有內應!」見到這一異狀的蕭朗和凌漠匆忙趕往樓下,發現那裡停著一輛垃圾車,情況似乎有點異常。
  • 「幽門螺旋桿菌」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它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患者俗稱的「吹氣檢查」,臨床上叫做「碳14呼氣試驗」, 它是一種專門用來檢測胃幽門螺桿菌的醫學試驗。我國屬於幽門螺桿菌(Hp)高感染地區,感染率約60%,其中兒童屬於易感人群,10歲以內感染率達20%-50%。幽門螺桿菌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I類致癌原(胃癌),因此,早期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十分重要和必要,而且出於對胃癌的擔憂,人們對它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 胸部CT查出肺結節,切還是不切?_騰訊新聞
    被查出有肺結節患者數量更是急劇增加 肺結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 肺結節全都「一刀切」嗎? 聽聽專家怎麼說! 根據密度判斷 根據結節的密度,肺結節可分為三類:磨玻璃結節,混合結節,實性結節。
  • 矯正中片切真的很可怕嗎?
    是要切肉嗎?」其實矯正中的片切,既不可怕用處又大!下面小編來和大家科普一下。 什麼是片切? 專業名詞叫鄰面去釉,就是通過一個小工具在牙齒之間摩擦去掉一點點,使牙齒變窄,從而騰出空間,創造牙齒間隙。
  • 什麼情況會造成肺結節?你的理解真的正確嗎?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隨著我們現代影像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新的檢查手段的出現,大約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都在進行身體胸部ct等相關檢查的時候,會發現肺結節等相關異常情況的出現,這其實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醫生的臨床工作之中,越來越多的肺結節,需要進行明確的診斷。那麼什麼情況會造成肺結節?
  • 世界上真的有地獄天堂嗎?科學家說地獄非常可怕
    世界上有人拍到地獄的照片嗎?科學證明地獄是可怕的。人們普遍認為,人死後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好人就會上天堂,壞人就會下地獄,這是人們普遍的一種認知。但其實世界上有沒有天堂和地獄都要另說呢!最近網絡上流傳著世界上有人拍到地獄這麼一則消息,一經曝光便引起了很大的震驚,下面一起來看看。
  • 被罰吃「網紅死神辣條」辣到嘔吐,過量吃辣真的這麼可怕嗎?
    被罰吃「網紅死神辣條」辣到嘔吐,過量吃辣真的這麼可怕嗎?過量吃辣會損害健康嗎?答案是肯定的,它不僅會損害健康,甚至會威脅生命!01過量吃辣危害多辣椒的辣味成分裡,辣味和刺激性最強烈的要算壬酸香草醯胺,又稱辣椒素II,簡稱PAVA。它既可以從天然辣椒中萃取,也可以人工合成。
  • 美國教授: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用十億隻蟑螂解決世紀難題
    美國教授: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用十億隻蟑螂解決世紀難題眾所周知,我國雖然在科技領域的發展較晚,但是我國卻僅有了幾十年的時間,就發展得非常好了,然而我國能有今天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同意的,不僅僅要面臨西方的技術封鎖,
  • 體檢出來的肺結節,多半不是癌,別再自己嚇自己!
    可怕的肺結節一定要消滅掉嗎?今天,就來說說關於肺結節的5個事實,讓大家全面、客觀的了解清楚這個臨床現象。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查出來肺結節好擔心,一定是肺癌嗎?
  • 星盤裡的大十字格局真的那麼可怕嗎?
    剛好前幾天有朋友問我,他星盤裡行星所落位置形成的大十字格局是不是特別可怕特別壞? 雖然大十字格局是傳統上的「兇相」,但我一直堅持「行星無好壞」的觀點,行星只是向我們描述了一種特質;我們如何對待這些特質,才是真正決定它實際上好壞的關鍵。
  • 《工作細胞》中,可怕的是癌細胞,但最「可怕的」是他們
    「癌細胞」這個名詞,即使很多朋友們都不知道它們的解釋或者釋義,但是就一般反應來說,都知道它們很可怕,是產生癌症的病源。癌細胞能夠無限增殖並破壞正常的細胞組織。癌細胞除了分裂失控外,還會有部分侵入周圍正常組織甚至經由體內循環系統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其他部分。
  • 查出了肺結節怎麼辦?很嚴重嗎?什麼樣的肺結節需要小心?了解下
    現在由於技術的進步,體檢的時候一般都會做肺CT檢查,而不再像以前一樣做胸部放射線片,所以費不小的變化也能夠被發現,結果會更精準一些,X片對於小於1釐米的結節難以發現,而現在肺部CT,2毫米以上的結節基本都能發現,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做cct檢查的時候都出現了一些異常情況,而且肺結節的概率也越來越高。
  • 可怕的數學,可怕的數學老師
    數學可怕嗎?可怕。數學分階級嗎?分。數學裡有「主義」嗎?有,而且強烈。以前真不相信,因為年輕吧,到這個年紀又不得不信。平時雖見得多,但講不出來,今天算是找到答案了。看小視頻,一位大學老師模樣的中年男人,在那裡滔滔不絕,說去吃披薩,不巧店家12吋的剛賣完,服務員推薦換兩個6吋的,他把人家猛一頓教訓:一個12吋等於4個6吋好不好,你給我2個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