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長了5個結節確診肺癌?莫慌!早期微創手術解煩憂

2020-12-05 騰訊網

60歲的李奶奶體檢查出兩肺長了5個結節,大小均在在0.8—1.5釐米。這5個結節就像定時炸彈一樣,困擾著李奶奶一家人。莫慌!早期肺癌,微創手術來解決。近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江蘇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年會上獲悉,目前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唯一的途徑就是早診早治。早期微創手術治療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能達到70%以上,原發癌的治癒率能達到90%以上。

中大醫院胸心外科主任薛濤主持會議 王倩 攝

兩肺長了5個結節 考慮是早期肺癌

李奶奶3年前一次體檢偶然發現兩肺多發肺結節,共長了5個結節,大小均在0.8—1.5釐米。李奶奶定期隨診複查,前不久複查胸部CT部分肺結節較前稍增大,於是慕名來到中大醫院胸心外科主任薛濤專家門診就診,後收治入院。

經中大醫院胸心外科、呼吸科、放射科、腫瘤科、放療科、病理科組成的肺結節多學科專家討論後,考慮李奶奶是早期肺癌可能,建議行胸腔鏡下微創手術治療。為減少患者兩次分期手術的創傷,並降低了手術費用,最終專家們決定對患者進行兩側同期手術。

為保證精準切除肺結節的同時又保留患者更多的肺功能,術前制定詳細手術方案,由該院胸心外科專科醫生帶患者於CT引導下定位肺結節,術中薛濤主任團隊採取胸腔鏡下兩側肺段的聯合切除+局部肺結節的楔形切除術,術中順利切除患者兩肺共5枚結節。術後病理提示患者左上肺較大結節為浸潤性腺癌,左上、右上、右中、右下肺小結節均為肺原位腺癌,患者於術後第6天出院。

會議現場 王倩 攝

肺癌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薛濤說,肺癌的一大特點就是早期症狀不明顯,大多數病人發現時,已經失去了手術的機會。近些年隨著CT檢查的普及,發現很多年輕人患肺癌,甚至有20歲出頭就發現早期肺癌。肺癌的臨床上常見的主要症狀,包括咳嗽、咯血、胸痛、阻塞性肺炎、體重下降等,但事實上,等病人出現上述症狀,基本已經到了中晚期。當肺癌引起疼痛症狀時,一般是腫瘤侵犯了胸壁或出現了骨轉移,這種情況就比較糟糕了,屬於中晚期肺癌。

據悉,肺癌的病因現尚未明確,主要考慮和幾種因素有關:首先是吸菸與被動吸菸。與肺鱗癌發病關係密切,肺癌年輕化與青少年吸菸有關;其次是大氣汙染、室內空氣汙染。雖然尚無確定的研究證據證實,但仍被醫療界普遍認為是肺腺癌的重要的致病因素;再次是多基因遺傳。癌症有家族聚集性的特點,有肺癌或癌症家族史的病人,更應警惕肺癌的發生。

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熬夜、缺乏運動、偏食等,與惡性腫瘤的發生都有聯繫。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引起的焦慮,對機體免疫力有重要的影響。當然,和工作性質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接觸粉塵、油漆、放射物質的工作環境對肺的影響巨大。最後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反覆的肺部感染等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

會議現場 王倩 攝

規範化、多學科聯合診治 提高患者生存率

「肺癌患者出現臨床症狀就診,70%以上都是局部晚期或晚期肺癌,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薛濤說,目前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唯一的途徑就是早診早治,通過規範化治療和多學科聯合診治,可大大提高晚期肺癌的生存期。早期微創手術治療能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能達到70%以上,原發癌的治癒率能達到90%以上。

一旦發現肺部有佔位,經過多學科會診考慮為肺癌的,首先應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對於肺原位癌(CT上表現為純磨玻璃結節),首選微創手術切除,能夠達到完全治癒的效果,不會復發轉移;對於進入分期的I期、II期和IIIa期非小細胞肺癌也可以從外科手術中獲得益處;IIIB、IV期(有轉移)肺癌則原則上不應進行外科手術,可以選擇藥物治療。

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篩查

專家指出,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是目前較理想的肺癌篩查方式,它可以發現肺部2至3毫米及以上的小病灶,放射性劑量低,對人體更安全,可以更好地實現肺癌排查的目的。因此對於4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有肺癌家族病史,長期抽菸等),應進行每年一次的低劑量螺旋CT篩查。

通訊員 崔玉豔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校對 蘇雲

相關焦點

  • 早期肺癌不要慌 微創手術除病灶
    近日,63歲的患者餘先生因檢查發現右肺上葉結節,入上虞人民醫院心胸外科接受治療。術前胸部CT增強提示,患者右肺上葉見小結節高密度影,呈分葉狀,周緣見毛刺,大小約15*9mm,結節較四個月前CT對比有增實。
  • 肺結節不等於肺癌 微創手術漸成早期患者首選
    原標題:肺結節不等於肺癌 微創手術漸成早期患者首選 每年的11月是肺癌關注月。低劑量螺旋CT則可通過高速、連續的數據採集和橫斷面斷層成像,明顯提高肺內小結節病變的檢出能力,甚至能夠發現小至3毫米的微小結節,對直徑小於1釐米的惡性結節檢出率可達到80%以上,對早期肺癌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 肺癌的早期症狀常常較為隱匿,只有當腫瘤比較大,對周圍組織的侵犯較多或出現遠隔臟器轉移時,才會有較為明顯的症狀。
  • 早期肺癌 微創手術效果好
    每年的11月是全球「肺癌關注月」。目前在全球,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惡性腫瘤首位。臨床上,80%的肺癌一發現就已是晚期,這時候才發現意味著大多數人不治療只有3~5個月的生存期,即使治療,平均生存期也只有11個月左右。但如果能早期發現肺癌,經過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有90%的人能活10年以上。
  • 查出肺部結節離肺癌有多遠?到底是切還是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和醫療先進技術的普及,到醫院去做胸部CT檢查已然成了定期體檢項目,也因此,越來越多的肺部結節被發現。在當今談癌色變的氛圍下,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肺結節就等同於肺癌或者是肺癌的早期表現。
  • 肺部CT可以確診肺癌嗎?是金標準嗎?醫生一文給您講清楚
    01肺部CT是篩查肺結節和肺癌的最佳方法儘管肺部CT不能作為金標準確診肺癌,但它確實篩查肺部結節和肺癌的最佳檢查方法。肺部CT能夠發現肺內小到2mm左右的結節影,無論是實性小結節、磨玻璃小結節,它都能夠清晰顯示,而胸部X片由於成像的原因,對於很多肺部小結節都是無法顯示的。
  • 檢查出肺小結節不重視,年輕高管兩年後確診肺癌
    心裡不免咯噔一下,肺部結節跟肺癌是否有直接聯繫呢?一般來講,肺部CT 類圓形陰影根據直徑大小做不同區分,直徑超過3釐米的結節稱為肺部腫塊,直徑在0.5釐米到2釐米之間的稱為肺小結節,直徑小於0.5 釐米的則稱之為肺微小結節。
  • 陳曉峰:肺小結節未必一定是肺癌 需手術者為少數
    陳曉峰說,抽菸仍是肺癌主要誘因。關於肺小結節,陳曉峰說,在體檢中,約有兩成人會被發現有肺小結節,但是只有1%和2%者需要手術。  肺部結節意味著是影響病人壽命的肺癌嗎?陳曉峰指出,大部分肺小結節是良性的,有的是肺炎、肺結核留下的瘢痕,並不需要手術。 隨著CT等影像學檢查方法的普及和發展,體檢中肺部結節很容易被發現。肺部小結節除人們所擔心的肺癌外,尚包括良性疾病。
  • 一個肺癌案例告訴你:肺部長了毛刺結節,最好直接處理
    因為健康意識越來越強,所以大部分人都養成了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其中胸片或肺部CT也是常規的體檢項目。 通過胸片檢查可以明確肺部是否有炎症、結核或結節,其中大部分結節屬於良性且不會引起不適感,但是有些肺部結節很有可能是肺癌的前兆。
  • 南京一女子體檢肺部長7結節 5個是癌症腫瘤
    她的肺部發現了7個毛玻璃影,其中5個是癌。昨天,南京市胸科醫院公布一項2016年肺部手術大數據,一年1000例肺部手術竟然七成是小結節,這些小結節裡95%是癌。罕見,肺上7個小結節5個是癌李女士告訴記者,去年12月,單位組織體檢,因為平時身體健康,沒有任何不適,也並未放在心上。按照慣例,半個月後,她將收到一份體檢報告。
  • 肺現小結節莫慌 !近九成肺結節是良性,只需揪出10%惡性結節
    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郝黎 張藍溪 靳婷人口老齡化、吸菸人口眾多……諸多不利的因素疊加,無論是在廣州這個城市,亦或是全國範圍,肺癌的發病率一路高企,儼然成了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同樣是肺癌,其早期卻可能是一個看似無害的肺部小結節,此時根除它們,可能比治癒一場感冒還要輕鬆。
  • 新橋醫院胸外科微創切除國內最小肺部腺癌
    近日,在陸軍軍醫大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肺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該中心主任戴紀剛教授運用3D模型精準定位,為32歲的李女士在腹腔鏡下微創切除了僅有5毫米大小的肺部磨玻璃結節,將微小肺腫瘤消滅於萌芽中。  噩夢!磨玻璃結節困擾4年  李女士今年32歲,近四年來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經常失眠。
  • 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
    胸腺瘤,也可以微創手術啦!擅長早期肺癌,包括肺部結節GGO的微創外科治療,擅長胸腺瘤、重症肌無力的外科治療;改良的劍突下全胸腺切除術(丁氏手術,為國內外首創);巨大胸腺腫瘤的外科手術切除,大血管重建;3D重建指導下的單孔肺段手術,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療(包括新輔助治療後),手汗症的微創治療、結直腸癌肺轉移的外科治療,微創食管癌手術等。
  • 肺結節就是肺癌?乳腺結節都要切?一文告訴你,查出結節怎麼辦
    肺結節不等於肺癌。肺結節的影像學表現為直徑<3釐米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為孤立性或多發性,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良性結節或鈣化性結節,一類是性質不確定的結節。一般而言,炎症、結核、肺膿腫等疾病也會表現為小結節。
  • 發現6個早期信號要警惕肺癌!85歲老人抗癌生存5年,腫瘤專家講述...
    「肺癌的早期診斷對於治癒肺癌和提高肺癌五年生存率相當關鍵,如果出現肺癌的早期症狀就一定要重視!」肺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如何科學正確應對肺癌、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腫瘤、息肉等疾病問題呢?今天我們邀請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腫瘤科孫韜主任,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專家說】肺癌關注月特別策劃:肺癌如何做到早診早治?
    通過影像學診斷篩查出肺結節的患者有4987例,其中,各類磨玻璃影結節996例,佔篩查出有肺結節人群的19.97%,直徑大於6毫米的磨玻璃結節共401例。經綜合評估,醫院對131例臨床疑似早期肺癌或癌前病變的結節患者進行追蹤,醫護人員與其中80例患者取得了聯繫,其中僅8例患者接受了手術意見,最後7例患者通過病理診斷證實為肺癌。剩餘患者中僅13例按時進行隨訪。
  • 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樣結節,就是患了肺癌嗎?
    據國家腫瘤質控中心發布的《2019全國癌症報告》,肺癌居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第一位。肺癌的篩查、早診、早治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辦法,多了解才能消除恐慌、更好預防。肺癌篩查方法:1、國內外通行的「金標準」——低劑量螺旋CT,由此篩查出的肺癌,90%以上都屬於早期,通過微創治療即可治癒。2、其他方法,如通過痰細胞學檢查、胸片、腫瘤標誌物檢查等篩查出的中晚期肺癌,需結合病理檢測、基因檢測、特殊抗體檢測來評估分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 精準定位肺部結節的磁導航氣管鏡,不開刀也能確診結節性質的檢查
    有位肺結節病人來就診,這個病人複查CT發現肺結節略有增大,但不到1cm,仍無法確定性質,病人為此感到比較焦慮,並詢問說:我聽說有一種高端的氣管鏡,可以幫助確診,我這種情況可不可以做這種檢查。這個病人口中的高級氣管鏡就是電磁導航支氣管鏡(ENB),不得不說這個病人還是很有知識的,對這種新型檢查都略知一二。
  • 肺癌早期症狀不一定發生在肺部
    核心提示:多數肺癌一經發現就到了中晚期,失去了手術的機會。為此專家呼籲,40歲以上的吸菸人群,最好每年做個低劑量的胸部CT檢查,這是目前早期發現肺癌的相對準確的方法。   目前,肺癌已成為我國首位惡性腫瘤死亡原因,且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繼續迅速上升。
  • 多發磨玻璃結節是晚期癌症轉移嗎?專家表示一般為多原發早期肺癌
    43歲的程女士在一次檢查中發現自己長了甲狀腺結節,她積極地配合治療並進行了手術切除。但禍不單行的是,在術後複查時程女士掃描出肺部有2個磨玻璃結節,當地醫院的醫生認為是肺部轉移灶,建議她儘早進行治療。磨玻璃結節個數雖多,但都比較小,最大的才7mm,病變基本都處於早期階段,治癒率極高,術後無需再進行放化療。多發磨玻璃結節並不是晚期肺癌轉移隨著CT檢查的普及,多發磨玻璃結節患者也越來越多,很多患者都會懷疑自己的結節是肺癌晚期轉移灶或者是其他癌症轉移到肺上的表現。但戴教授表示,患者無需對此太過擔心。
  • 肺部磨玻璃樣影到肺癌有多遠?
    以GGO為主要特點的肺部結節稱為磨玻璃結節(GGN)。磨玻璃結節也稱毛玻璃結節,是肺結節的一種表現形式。 一般來說,肺內的良、惡性病變有時候均可以在肺部薄層CT影像上表現為磨玻璃結節,常見的原因可以是炎症、出血、腺瘤樣增生,當然也有可能是早期肺癌,包括原位癌、微浸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