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通訊員郝黎 張藍溪 靳婷人口老齡化、吸菸人口眾多……諸多不利的因素疊加,無論是在廣州這個城市,亦或是全國範圍,肺癌的發病率一路高企,儼然成了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同樣是肺癌,其早期卻可能是一個看似無害的肺部小結節,此時根除它們,可能比治癒一場感冒還要輕鬆。可是不是一檢出肺部小結節就要高度懷疑自己患了肺癌或肺部癌前病變呢?
在21日舉行的廣東省健康管理學胸部腫瘤及肺結節管理專業委員會2019年會上,胸外科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兼腫瘤治療中心副主任喬貴賓表示,對於肺部小結節要重視,但也不用為此擔驚受怕,因為差不多90%的小結節是良性的。「對於肺部結節, 要重視,但也不要過度擔心,由此引發焦慮抑鬱,及時尋求專業的胸外科、肺科專業意見最為關鍵」,省醫胸外科專家周海榆教授表示。
肺癌卻是源自小結節 但九成肺小結節不會導致肺癌發生
周海榆教授表示,在胸外科臨床上,肺小結節發現率非常高,在廣州某單位的一次體檢中,一個幾百人的單位,就能查出數十人有肺部小結節。而全中國近14億人口,如果都去做一次胸部CT,可能1億多人會發現有肺小結節。儘管如此常見,但很多人不知道,肺結節其實不是病名,而是一項影像學診斷——是人體胸部CT二維成像後,呈現圓的、橢圓的或像雲塊狀的影子,純白或發灰,這樣的影子正常肺裡沒有,所以異常。
所謂肺小結節,就是影子直徑小於1釐米,如果不是體檢或受傷、因病檢查等偶然發現,人根本不知道肺裡有結節,也無相關不適症狀。肺小結節有良性、惡性之分。喬貴賓指出,絕大部分人不用緊張,臨床發現,90%是良性的。
良性的第一種情況,肺小結節其實是炎症、疤痕引起的;第二種情況,肺小結節是良性腫瘤,在所有肺小結節裡良性腫瘤佔了大多數,它既不長大,也不往外擴散,對人體沒多大傷害。兩種肺良性小結節很多,比如錯構瘤、炎性肉芽腫、淋巴結、炎性結節等。這部分的小結節,動態觀察發現它們要麼會消失,要麼長時間不發生變化。「現階段的低劑量螺旋ct,能有效的將這些肺結節篩查出來,還能減少接受檢查所受到的輻射損害」。
除開這90%的部分,剩下的10%則需要高度重視了,它們要麼是癌前病變,要麼就是早期肺癌。普通市民肯定難遇通過影像片來加以判斷自己的小結節是良善還是惡霸,那就需要尋求專業的醫生幫助。
演變成肺癌的小結節 往往是個醜八怪
專業的醫生,對於非小結節的判斷還是非常有經驗和精準的。
喬貴賓表示,辨別肺小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一看「顏值」二看「家世」三看成長軌跡,從影子鑑別「形象」。他表示,看「顏值」,就是從小結節的外形判斷,邊緣光滑、密度均勻,屬於好看的,多屬良性;而不光滑有毛刺、有空洞、有血管氣管影,密度不均勻,屬於不好看的醜八怪,則屬於「顏值低」的惡性外形。
臨床醫生說的看「家世」,就是有沒有肺癌等惡性腫瘤家族史,直系親屬有得過的話,遺傳因素要考慮。 治癒看成長軌跡,指的是小結節的發展情況。如果「一看」「二看」都不確定,那就動態觀察它,看它的形態、大小、密度等有沒有變化再定。按國內外專家的共識,小結節的危害與惡變程度低,尤其是小於5毫米,監測到變化、進展時再處理也來得及。
現代外科技術發展到當下,對於小結節的處理方式也日趨全面。對於高度懷疑是癌前病變甚至是早癌的,可進行手術清除,現在大醫院普遍能運用胸腔鏡進行微創手術,九成以上就能「搞掂」了。而對於直徑小於1釐米,判斷良性或模稜兩可的, 一般採取動態觀察,等有變化再手術,來得及。此外,還可以通過穿刺活檢技術來印證醫生的判斷。「如果高度懷疑是肺惡性腫瘤病灶,一般會建議不必做活檢直接手術,但如果患者身體條件較差,無法承受手術,就需要做穿刺活檢來診斷,再考慮下一步怎麼治療」。
「發現肺小結節,哪怕是惡性的,早癌及時處理,高達九成以上可完全臨床治癒」,周海榆教授表示道。他同時提醒,發現小結節的關鍵在於能早期通過影像檢查來發現蹤跡,因此肺癌高危人群,定時、定期的接受一次小劑量螺旋ct 篩查很有必要。
相關連結:
這些人是肺癌高危人群
1:吸菸者,這是最危險、相關性最高的肺癌發病因素,尤其是重度吸菸者,如煙量超過1包/天、連續20年吸菸;
2:年齡大於40歲、既往家族裡有過腫瘤或肺癌患者的(尤其是直系親屬),遺傳背景要加強考慮;
3:年齡大於40歲、以前有過肺病史,比如結核病、慢阻肺、哮喘等,或者患過腫瘤疾病,這說明肺部「環境」受損而導致風險增加;
4:從事粉塵、反射性氡元素汙染特別職業,比如在礦下或汙染特別重的環境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