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腫瘤就是癌?醫生教你5招判斷良性結節

2020-12-07 騰訊網

審閱者: 謝亮(廣東省人民醫院)

如果知道自己的肺裡存在「可疑物」(比如肺結節),大家可能會忍不住往癌症方面去想。但其實多數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1.什麼是肺良性結節和腫瘤?

肺結節是在 X 光或者 CT 掃描中觀察到的「肺部斑點」。它們其實是一種微小的組織增生物,圓形或橢圓形,被正常肺組織包裹著。肺結節可能是單個(或稱「孤立」)的,也可能是多發的。臨床上,每 500 例胸片就會發現一例肺結節。

良性肺腫瘤是組織的異常增生物(可以由肺部任何結構發展而來),沒有任何功能且未發生癌變。確定一個結節是良性腫瘤還是早期肺癌非常重要,因為肺癌的及早發現和治療會大大增加患者的生存機會。

如果患者符合以下條件,結節良性的可能性就更大:

年齡在 40 歲以下

不吸菸者

結節鈣化

結節很小

肺良性腫瘤有哪些症狀?

良性肺結節通常不會引起任何症狀,因此它幾乎總是在 X 胸片或 CT 中被偶然發現。但它們有時也會導致:

喘鳴

持續咳嗽或咳血

氣短

發熱,特別是發生肺炎時

常見良性肺腫瘤有哪些?

錯構瘤(hamartomas)是最常見的良性肺腫瘤,也是孤立性肺結節的第三大常見病因。這些腫瘤質地堅硬,如大理石狀,由肺胸膜組織、脂肪和軟骨等組織組成。它們通常分布在肺的邊緣處。

支氣管腺瘤(bronchial adenomas)約佔良性肺腫瘤的一半。它們起源於氣管或大支氣管的黏液腺和管道。黏液腺腺瘤(mucous gland adenoma,MGA)就是良性支氣管腺瘤的例子。

罕見腫瘤(rare neoplasms)包括軟骨瘤、纖維瘤或脂肪瘤,它們都是由結締組織或脂肪組織組成的良性腫瘤。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肺良性結節和腫瘤產生的原因

現代醫學對肺良性結節和腫瘤的病因知之甚少,但大致知道它們和這些問題相關:

感染引起的炎症,比如:

一種傳染性真菌(例如,組織胞漿菌病、球孢子菌病、隱球菌病或麴黴菌病)

肺結核(Tuberculosis,TB)

肺膿腫

球形肺炎(成年人中罕見)

非感染性病因導致的炎症,比如:

類風溼性關節炎

韋格納肉芽腫病

結節病

出生缺陷,如肺囊腫或其它肺部畸形。

3.醫生如何診斷肺良性結節和腫瘤?

醫生需要了解患者病史、進行體格檢查,還會通過 X 光胸片檢查來觀察肺結節。觀察時間約為兩年。如果結節小於 6 毫米且風險較低,時間會更短。

如果這兩年內結節大小沒有變化,那麼就可認為良性。因為良性結節生長緩慢,而癌性結節的大小會平均每 4 個月增加一倍。當然,兩年還不是終點,患者還需要每年複查,持續 5 年,直到醫生確認良性。

外觀上,良性結節比癌性結節邊緣更光滑,色澤更均勻,形狀也更規則。醫生還能夠通過其它特徵進行判斷,如胸部 X 光、CT 或 PET 掃描出的鈣化情況。

如果觀察期間結節大小、形狀或外觀發生了變化,醫生就可能讓患者進行其它檢查,由此排除癌症或者確定良性結節的病因。這些檢查也有助於識別併發症,它們包括:

血液檢查

結核菌素皮膚檢測,用以檢查肺結核

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掃描

單光子發射計算機化斷層顯像(Single-photo emission CT,SPECT)

磁共振成像檢查(很少用)

活檢、組織切除,並在顯微鏡下檢查,以確定腫瘤的良惡性

活組織檢查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實現,比如針頭抽吸和支氣管鏡。支氣管鏡檢查能讓醫生更加仔細地檢查患者的呼吸道。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肺良性結節和腫瘤怎麼治?

對於大部分良性肺結節,醫生會建議在連續幾年內做胸部 CT 來觀察病灶變化。一旦出現以下情況,醫生就可能要求活檢甚至手術摘除結節:

患者吸菸,並且結節很大。

有症狀。

影像學掃描檢查表明結節可能發生癌變。

結節有增大的趨勢。

微創手術可以切除肺結節,患者住院時間較短。如果結節是良性的,不需要進一步治療,當然,有其他潛在的病症或者肺炎、阻塞等與肺結節相關的併發症除外。如果需要開胸手術切除肺結節,醫生可能會安排術前檢查來確保手術可以順利進行,包括血液檢查、或者腎、肝或肺功能測試。具體手術類型和切除範圍,取決於肺腫瘤的位置、類型和數量。

共同審核: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肺癌研究所 董嵩醫生 曾繁俊醫生 謝亮(廣東省人民醫院)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結節是否會「癌前病變」?有這3個特點,你的結節可能還安全!
    生活中說起癌症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感覺到非常害怕,其實人患上癌症,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他有一個癌症前病變的階段。只是很多人都把這些症狀忽略了。而結節通常就是癌症前病變的表現之一。
  • 肺現小結節莫慌 !近九成肺結節是良性,只需揪出10%惡性結節
    所謂肺小結節,就是影子直徑小於1釐米,如果不是體檢或受傷、因病檢查等偶然發現,人根本不知道肺裡有結節,也無相關不適症狀。肺小結節有良性、惡性之分。喬貴賓指出,絕大部分人不用緊張,臨床發現,90%是良性的。
  • 體檢查出肺部結節?專家:近九成或為良性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抗癌路上 你我同心」。為推進落實防癌科普宣傳,人民網科普中國特別推出全國腫瘤防治周系列報導。首先,帶大家了解肺癌這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根據國家癌症中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肺癌每年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在第一。
  • 甲狀腺結節距離甲癌有多遠?
    袁凱告訴記者,從臨床接觸到的病例來看,不少患者在小的時候有過放射史或者曾經接觸輻射源。  當然,遺傳因素也是一方面。「比如父母患有甲狀腺結節,子女患這個病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群更高。」袁凱說,缺碘也是導致甲狀腺結節的因素,但這種情況近年來已經比較少見。  慶幸的是,大多數情況下,甲狀腺結節良性可能性更大。而且,良性結節轉為惡性的機率並不大;大部分惡性的結節,從一開始就是惡性的。
  • 體檢查出肺結節,大媽心慌交待「後事」 結節≠癌!九成肺結節與癌無關
    十年前她就在體檢中查出3mm大的肺部小結節,由於年輕時曾患肺結核,醫生懷疑為痊癒後留下的瘢痕,定期隨訪也都沒什麼變化。可這次檢查肺結節有增大的趨勢,醫生眉頭微微一皺,周婆婆的心便跟著七上八下。雖然醫生建議繼續觀察,但周婆婆卻難淡定了,失眠越發加重,一晚上睡眠不足四五個小時,成天唉聲嘆氣,有時還對女兒交待「後事」。
  • 甲狀腺結節會是癌嗎?需要做哪些檢查?基因檢測有什麼用呢?
    如上圖,超聲為我們提供了結節邊界、形態、縱橫比、內部回聲等信息,這些也是判斷良惡性的重要依據。 甲狀腺結節的大小與良惡性關係不大,惡性結節可能很小,良性結節卻有可能很大。良性結節邊界清楚,有些更精細的超聲或能提示有沒有包膜?包膜有沒有浸潤?邊界不清、包膜浸潤是惡性結節的徵象。
  • 體檢查出肺部結節先別驚慌,教你判斷是肺癌的可能性有多大
    但是我要告訴你不要緊張,看到體檢報告心情更要冷靜,才能面對接下來醫生要告訴你的處理方式。首先讓你先安心下來︰肺部結節不見得都是肺癌。肺部結節是指肺部出現小於三公分的點狀異常,通常是在接受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時的意外發現。肺部結節有一顆出現的,也有可能多顆出現的。
  • 甲狀腺結節並不一定是癌,但如果符合這4個特徵,基本就是惡性
    一旦發現甲狀腺結節,我們最先要做的就是檢查判斷它是良性的結節還是惡性的。 如果是良性的解決,也沒有什麼不適症狀,比如壓迫器官影響呼吸、壓迫食管影響吞咽、壓迫神經引起聲音嘶啞等,那可以不用著急手術(反之則及時手術),每隔半年定期監測複查看有無變化即可。
  • 南京一女子體檢肺部長7結節 5個是癌症腫瘤
    她的肺部發現了7個毛玻璃影,其中5個是癌。昨天,南京市胸科醫院公布一項2016年肺部手術大數據,一年1000例肺部手術竟然七成是小結節,這些小結節裡95%是癌。罕見,肺上7個小結節5個是癌李女士告訴記者,去年12月,單位組織體檢,因為平時身體健康,沒有任何不適,也並未放在心上。按照慣例,半個月後,她將收到一份體檢報告。
  • 甲狀腺有結節 可以不開刀了!
    原來,在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時,醫生告訴她右側甲狀腺有個結節看上去不太好,並建議她去正規醫院及時就診。李女士聽到聽到「結節」、「不太好……」這些詞後惶恐不已,並立刻去當地醫院就診。「你這個結節至少是4a類,癌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儘快手術!」,醫生的話像一道「晴天霹靂」擊垮了焦慮的李女士。正當一家人強忍焦慮準備接受手術時,一個好消息來臨。
  • 專家談肺部結節:九成以上或為良性
    據最新的黑龍江省腫瘤登記地區統計的惡性腫瘤死亡順位中,肺癌居首位,死亡率為56.27/10萬,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病例的34.17%,為我省的「癌中之王」。而肺小結節隨著高端CT機器的普及應用發現率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有可能是腺癌早期的磨玻璃結節,更讓人糾結恐慌,很多人從談「結」色變發展到談「磨」色變。
  • 肺結節就是肺癌?乳腺結節都要切?一文告訴你,查出結節怎麼辦
    結節是指可觸及的局限性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實質性皮膚損害,不痛不癢,通常觸摸即可判斷。無論是肺結節、甲狀腺結節還是乳腺結節,良性的佔據絕大多數,對人體多無影響,不用處理,只需觀察即可;不過,也有一些信號提示可能是癌前病變或者早癌。
  • 結節、息肉、囊腫是不是腫瘤先兆? 轉移徵象?要不要切除?
    結節、囊腫和息肉等似乎已經成為檢查結果中的「常客」,人們常為了它們惴惴不安,擔心發生癌變。對於腫瘤患者來說,也擔心結節等會不會是腫瘤出現了轉移。那麼到底它們是否會癌變,遇到了要怎樣處理呢?
  • 如何分辨乳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結節是個筐,啥病都能往裡裝」。乳腺結節是乳腺組織在影像學儀器中表現出的一種形態學改變,也是一種影像學普遍存在的徵象。簡單地說,乳腺結節只是一種現象,而並不是疾病本身。 乳腺結節類型不同,疾病不同,許多乳腺的病變都可能表現為「結節」。
  • 發現乳腺結節是不是癌?這6個常識女性應該了解!
    這是個中性詞,它本身的含義與腫瘤的良惡性無關,既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惡性。 ● 乳腺結節 顧名思義,是指在乳房部位發現的突起物。所以,大可不必看到「乳腺結節」就大驚失色,認為是患了乳腺癌。
  • 磨玻璃結節良惡性判斷,隨訪7年的「實性結節」居然是微浸潤腺癌
    兒女們不放心,說服我去做個體檢,胸部強化CT報告出來,發現我的肺部有小結節。之後在北大醫院多次複查。到2014年9月,都是雙肺散在微小結節,最大位於右下肺外基底段5mm,和協和醫院CT比較結節沒有變化。期間在北京看了幾位呼吸科胸外科的醫生,都是建議觀察。然後還慕名找到了蜚聲放射學科的李教授看了片。
  • 不易得癌的人,都有什麼特徵?腫瘤醫生教你5招,提高「抗癌力」
    為了遠離癌症,我們想盡辦法對它進行了解,總結出不同癌症的發病原因、哪些人群容易患癌……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癌症既然會偏愛一些人,也對一些人並不「感冒」呢?在這些人的身上,是否存在一些共性?對於這個問題的結論,我想是更多人想知道的。本文將告訴大家,那些不易患癌的人,身上都有哪些共性,以及如何做才能提高我們的抗癌能力。
  • 35歲男肺上長了8毫米結節!糾結了:是不是癌?
    但肺結節有良性惡性之分,發現肺結節不等於得了肺癌。通俗講,肺結節就是肺裡面長了一個疙瘩、球球,影像學上把直徑小於1cm的病灶描述為「小結節」,直徑小於0.5cm時被稱為微小結節;根據結節的密度不同,又分為純磨玻璃結節、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和純實性結節。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根據結節的大小、形態,並結合年齡和吸菸狀況來分析:一、年齡。
  • 腫瘤有良性和惡性,教你如何區分
    在這些疾病中,腫瘤是一個令醫生最為頭疼病症。腫瘤(tumour),醫學概念上定義為: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組織細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為這種新生物多呈佔位性塊狀突起,也稱贅生物。因為腫瘤細胞最開始也是人體的正常細胞,就如同我們常看的電影劇情,原本一個老實巴交的人,受到各種各樣欺凌、羞辱後,激發他體內的憤怒,最終變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
  • 肺結節和肺腫瘤,有什麼不一樣?醫生:3個方面可幫助判斷
    近幾年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肺部疾病的預防,那麼關於肺結節和肺腫瘤可能很多人搞不清楚。就算是醫生進行CT檢查,也有可能將這兩種病症搞混,醫生下面給大家講解3個方面幫助大家進行判斷。肺結節是什麼?肺結節就是長在肺部直徑小於3cm的病灶,CT結果表現為密度高的陰影。換種說法就是肺部檢查出小於3cm的病灶都可以統一叫做肺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