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息肉、囊腫是不是腫瘤先兆? 轉移徵象?要不要切除?

2020-11-30 健康界

結節、囊腫和息肉等似乎已經成為檢查結果中的「常客」,人們常為了它們惴惴不安,擔心發生癌變。對於腫瘤患者來說,也擔心結節等會不會是腫瘤出現了轉移。那麼到底它們是否會癌變,遇到了要怎樣處理呢?

SUMMARY

總結

結節、息肉有癌變可能,需要定期複查或者做相應的治療。

囊腫,生理性囊腫不會癌變,病理性囊腫有癌變可能。

結節

在檢查中查出結節已經是一個比較普遍的事情。結節其實不是一種病灶的性質,而是一個影像學概念,是指在CT、超聲、核磁等影像學檢查時看到的異常信號。最常見的結節包括: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

結節有良惡性之分,存在癌變可能,面對結節人們該何去何從?

肺結節

肺結節並不能與肺癌劃等號,也可能是肺炎、肺結核等的表現,事實上,大部分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

要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需要結合結節的大小、形態、密度、生長速度綜合評判,同時還要考慮患者的年齡、職業、吸菸史、慢性肺部疾病、家族史等信息,當然病理結果才是判斷的「金標準」。

發現肺結節的患者,需要遵醫囑進行定期隨訪,如果未觀察到結節生長,一般可視為良性或低度惡性。如果結節有異常變化,再考慮進行治療。《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1]根據肺結節的大小不同,給出了不同的臨床管理流程

圖1 直徑8~30mm實性肺結節的臨床管理流程

圖2 直徑≤8mm實性肺結節的臨床管理流程

但如果您年齡>40歲,有直系親屬患肺癌,或者有吸菸史、高危職業暴露等危險因素,檢查出肺結節,就需要提高警惕了,高危人群建議定期做低劑量螺旋CT進行篩查。

乳腺結節

乳腺增生、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囊腫、乳腺炎、乳腺癌等都可以表現為乳腺結節

如果檢查出乳腺結節,應該及時到醫院做一次全面、細緻的檢查,通過超聲、核磁、鉬靶等鑑別乳腺結節的良惡性。

首次檢查發現結節,一般需要先觀察2-3個月,如果結節大小長時間沒有變化,複查間隔可適當延長。

如果檢查出現這幾個關鍵詞,要警惕惡性可能: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邊緣毛刺樣或蟹足樣、縱橫比>1、簇狀細小鈣化、後方衰減。建議通過穿刺活檢進一步明確結節良惡性。

甲狀腺結節

大約50%-60%的人做檢查都會查出甲狀腺結節,但大約只有5%-15%的甲狀腺結節可能是惡性病變。

對於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的判斷大多藉助超聲,如果懷疑為惡性,建議再做活檢進行檢查;無症狀的甲狀腺結節無須手術等治療,建議每隔6-12個月定期複查頸部超聲和甲狀腺功能[2]。

息肉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可以理解為一塊多餘的肉。它可能出現在很多地方,比如鼻腔、聲帶、胃腸、膽囊、子宮等。息肉有癌變的可能,比如結直腸腺瘤性息肉屬於癌前病變。

特別注意:癌前病變並非癌症,通過合理治療,一般可被逆轉。

腸息肉分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兩類,非腺瘤性息肉與腸癌的發病關係不大,而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

當結直腸腺瘤性息肉具備以下三項條件之一,易於癌變:①息肉或病變直徑不小於10cm;②絨毛狀腺瘤或混合型腺瘤中絨毛樣結構超過25%;③伴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者。

早期切除是唯一根治方法,術後要定期複查。

但不是所有息肉都會癌變,需要警惕的是:短期內生長迅速的息肉、組織學屬於腺瘤型的息肉、有遺傳傾向的息肉、多發性的息肉。

面對息肉,不要等到有症狀才進行治療,應該定期檢查、及時切除、定期複查。

囊腫

囊腫是什麼樣呢?囊腫裡面的物質是液態的,外面有一個完整的包膜,就像一個小水囊一樣,這與腫瘤有很大差別,腫瘤是實質性組織。

囊腫分為生理性囊腫和病理性囊腫,其中生理性的佔到70%-80%。生理性囊腫一般會自動消失,而病理性的不會自己消失。雖然大部分病理性囊腫是良性囊腫,但也存在癌變風險。常見的囊腫包括:卵巢囊腫、肝囊腫、腎囊腫、乳腺囊腫、甲狀腺囊腫等。

大部分囊腫不需要治療,定期隨訪觀察就可以,比如小於5釐米且沒有症狀的肝囊腫、腎囊腫。但如果囊腫不斷變大,對周圍的器官有壓迫,引起疼痛等症狀時,需要及時就診。

囊腫的良惡性一般通過B超都可以判斷,至於是要隨訪觀察,還是要進行治療,都需要專業的醫生根據實際病情進行判斷。

結節、息肉、囊腫雖然常見,但是絕大部分與癌症之間還存在著距離。

及時就診

謹遵醫囑

方為治病良策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癌學組, 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專家組. 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2018, 41(10):763-771.

[2] 甲狀腺結節和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指南[J].中國腫瘤臨床,2012,39(17):1249-1272.


相關焦點

  • 結節、增生和息肉,哪種要治,哪種不要治,本文有答案?
    哪種要治?哪種不用擔心,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先來看結節。常見的結節有肺部結節、甲狀腺結節。有些人擔心甲狀腺結節會惡化成腫瘤,其實是我們多慮了,甲狀腺結節發生惡化的機率很小,甲狀腺結節90%以上都是良性的,並不需要我們過於擔心並不需要我們過於擔心,它的生成原因一般是因為平時的工作壓力過大,或者自己平時精神過於緊張緊繃,所以建議大家,平時適當的放鬆一下自己,緩解工作生活中的壓力。其次就是肺部結節。通常來說,肺部結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 結節、增生、息肉,到底用不用治?這一篇全看懂!
    甲狀腺結節:95%良性,體積過大要當心人的壓力和精神緊張也可能會造成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高。很多人體檢發現自己有甲狀腺結節後,都會非常緊張、焦慮,擔心會發展成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中95%的結節都是良性,因此不必太過焦慮。
  • 查出結節、息肉,警惕這些癌變風險!
    59歲的李大伯(化名),因大便次數增多伴反覆便血來醫院看病,腸鏡檢查發現直腸有個直徑4釐米的腫物
  • 查出結節、息肉,警惕這些癌變風險!
    最初大伯發現這個病變時,它還是個直徑0.5釐米的息肉,若能在良性息肉階段接受腸鏡下超微創切除,完全可治癒!可當時大伯並不重視,導致了不好的結局。癌症、腫瘤並不是一瞬間長大的,通常,它們由常見的息肉、結節演變而來。然而,良與惡、切與不切,判斷起來也並不是單純「看大小」。體檢查出息肉、結節,究竟哪些更危險?
  • 如何識別和處理惡性結直腸息肉?最新共識給出這些建議
    惡性結直腸息肉指腫瘤侵及黏膜下層但未達固有肌層的病變,TMN分期pT1,也稱黏膜下層浸潤性病變。黏膜下層的腫瘤浸潤可能導致淋巴血管轉移,結直腸息肉的癌變率約0.2%-5%。如何通過內鏡下特徵,判斷息肉應直接交給外科手術還是予以內鏡切除?內鏡切除後結合病理結果,應繼續內鏡監測還是追加外科手術?這些都是臨床上需要處理的關鍵問題。
  • 惡性結直腸息肉的內鏡識別和管理策略(要點)
    結直腸息肉的癌變率在0.2%到5%之間。在大多數患者中,惡性息肉是臨床相關CRC的最早形式,因為腫瘤浸潤黏膜下層,可能發生淋巴和血管轉移。轉移的風險取決於一些內鏡和組織學特徵。一些惡性息肉可以通過內鏡處理,因為殘留在腸壁和/或鄰近淋巴結的癌症風險非常低。其他被內鏡切除的惡性息肉最好是手術切除,因為單純內鏡切除伴隨有很高的殘留癌和/或淋巴結轉移的風險。
  • 乳腺結節都要切?一文告訴你,查出結節怎麼辦
    1.肺結節 肺結節是所有結節裡面最嚇人的,但我們首先還是要明確, 3.乳腺結節 可見於各種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
  • 35歲男肺上長了8毫米結節!糾結了:是不是癌?
    通俗講,肺結節就是肺裡面長了一個疙瘩、球球,影像學上把直徑小於1cm的病灶描述為「小結節」,直徑小於0.5cm時被稱為微小結節;根據結節的密度不同,又分為純磨玻璃結節、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和純實性結節。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根據結節的大小、形態,並結合年齡和吸菸狀況來分析:一、年齡。年齡越大,腫瘤的可能性增大;二、吸菸史。
  • 甲狀腺腫瘤嚴重嗎 甲狀腺腫瘤是良性腫瘤
    常為甲狀腺囊內單個邊界清楚的結節,有完整的包膜,大小為1~10釐米。此病在全國散發性存在,於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稍多見。甲狀腺腫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良性的腫瘤了,我們將其切除後就基本可以痊癒,沒有必要進行特殊的治療了,如果再復發可以繼續手術。
  • 發現6個早期信號要警惕肺癌!85歲老人抗癌生存5年,腫瘤專家講述...
    「肺癌的早期診斷對於治癒肺癌和提高肺癌五年生存率相當關鍵,如果出現肺癌的早期症狀就一定要重視!」肺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如何科學正確應對肺癌、肺結節、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腫瘤、息肉等疾病問題呢?今天我們邀請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腫瘤科孫韜主任,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 肝內低回聲結節是怎麼回事?或與這些病症密切相關,得警惕了
    肝臟檢查結果顯示為肝有低回聲結節時,必須要針對肝臟組織進一步做檢查,才能確定結節所代表是何疾病。畢竟在肝臟檢查時發現低回聲結節情況下,肯定代表肝臟組織上存在一定的異常疾病,只是這種結果會涉及到很多種肝性疾病,所以要做下一步的檢查才能確定。
  • 這6種徵象可能預示腫瘤復發轉移,你知道嗎?
    復發和轉移是腫瘤患者不願意遇到的,因為這意味著抗癌徵程的難度和長度再次增加。腫瘤的轉移和復發似乎「悄無聲息」,但其實身體的一些改變可能會在早期預示其發生。以下這6種預示復發轉移的徵象,要警惕!要注意單靠症狀無法確定腫瘤是否發生復發或轉移,需要影像學或者病理檢查結果來確認,所以,出現不適請第一時間就診檢查。
  • 腸鏡查出息肉,要不要立刻切除?這三種息肉最好別拖,有病變風險
    而且,從健康腸道發展至癌變,有多個因素影響,比如腸道內的息肉發展,就是癌變因素之一!腸道息肉本身有多個種類,這包括了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和癌變有直接關係,在臨床上腺瘤性息肉又分為以下三個種類:1、管狀腺瘤:這種息肉可在患者結腸、直腸內病發,其本身屬於良性息肉種類,但卻存在一定的癌變率。
  • 肺磨玻璃結節可怕嗎?磨玻璃結節長多大可能變成肺癌?
    它打破了惡性肺部腫瘤生長或倍增的「兩年定律」,不遵守PET檢查SUV值增高的規律,表現為非常明顯的惰性生長的特點,直徑倍增時間可長達3-5年。磨玻璃結節惡變的概率有多大?判斷一個磨玻璃樣結節會不會癌變,要結合其大小、密度,以及在磨玻璃樣結節的中央有無高密度影像、有無空炮徵象及血管徵象等等。
  • 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理診斷
    病理學檢查肉眼所見:灰黃灰褐結節,直徑0.5~2.5cm。切面灰白實性質中。 鏡下見:送檢物為淋巴結,淋巴結內原有結構破壞。腫瘤細胞排列呈巢團狀、器官樣及條索狀,細胞異型性輕至中度,核分裂數目:7個/10HPF(圖1)。免疫組化染色示腫瘤為CgA陽性(圖2),PCK陽性,Ki67陽性率約為5%。
  • 當你拿到一份CT報告,要特別注意哪些徵象?
    HAOYISHENG導語 臨床上心血管醫生必然遇到胸痛,甚至腹痛的患者,此時更需要仔細鑑別診斷,CT是我們的好幫手之一,專業醫生不光要看懂報告,更要注意到某些強提示徵象,那麼此時有哪些徵象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呢?
  • 結節怎麼治療?武漢國粹中醫治結節強調「疏肝理氣」!
    關於結節病的治療,目前西醫的治療手段就是有手術指徵的手術切除,沒有手術指徵的定期觀察。就算切除了當下的結節,沒過多長時間新的結節還可能會再長出來,這「割韭菜式」的尷尬局面,通常會讓許多患者困擾不已。
  • 遇到乳腺結節怎麼辦?選擇穿刺活檢還是切除活檢?(下)
    細針穿刺的組織量及其細胞成分較少,標本中的組織形態和細胞間質結構大部分或完全喪失,因而不能反映病變類型的全貌;對癌瘤生長組織的特異性診斷和分析,判斷轉移灶的組織來源有的病例尚存局限性。因此在乳腺結節臨床應用有限,可謹慎的用於定性診斷。
  •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當惡性腫瘤已確立又出現肺內單髮結節時診斷既要區分其良、惡性質,還需鑑別是孤立性轉移還是第二原發腫瘤,Cahan曾報導肺第二原發腫瘤發概率: (1)原發腫瘤為鱗癌時,肺內腫瘤多為原發; (2)原發為腺癌時肺內原發和轉移的概率各半; (3)原發為軟組織肉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