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5 07:00 |記者 鄭希均 通訊員 彭芳 戴曉敏
這是一個近日發生在浙江醫院的悲歡故事!
這一天,該院胸外科給一個高度懷疑肺癌的患者進行了手術。這是一個35歲的男性病人,此前CT發現,肺部有一個8毫米的結節。對於他和他家人來說,這無異于晴天霹靂——可能得肺癌了。手術中,醫生將結節送到病理科進行快速冰凍病理檢查。病理科報告很快出來:考慮肺結核!醫生們為這個病人開心,而手術室外沉浸在悲觀中的家屬,喜極而泣。
事實上,這樣的肺部「陰影」或者「小結節」,每年都給很多人帶來緊張和恐慌,擔心以後會發展為肺癌,甚至認為這就是肺癌。浙江醫院病理科副主任彭芳主任醫師說,目前體檢發現肺結節特別是肺小結節的人越來越多。但肺結節有良性惡性之分,發現肺結節不等於得了肺癌。
通俗講,肺結節就是肺裡面長了一個疙瘩、球球,影像學上把直徑小於1cm的病灶描述為「小結節」,直徑小於0.5cm時被稱為微小結節;根據結節的密度不同,又分為純磨玻璃結節、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和純實性結節。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根據結節的大小、形態,並結合年齡和吸菸狀況來分析:
一、年齡。年齡越大,腫瘤的可能性增大;
二、吸菸史。吸菸的患者肺內有結節,腫瘤的可能性大;
三、既往有腫瘤病史。有可能是復發導致;
四、大小。結節越大,腫瘤的可能性越大;
五、毛刺胸膜牽拉等惡性CT徵象。結節周邊有毛刺,尤其是短毛刺提示肺癌可能。如果出現胸膜牽拉、分葉、含氣細支氣管徵等,也要考慮惡性可能;
六、位置,上葉的結節較下葉的結節更可能是肺癌。
那麼,一旦發現肺部結節,該怎麼辦?
「良性結節可以保守治療或者觀察,惡性結節就需要入院進行綜合治療。」彭芳表示,對性質不明確的肺小結節,可以通過取活檢組織送病理,明確結節的良惡性。比如CT引導下肺穿刺活檢術、纖支鏡活檢術和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等,可以從病變上取一些組織標本送到病理科,最終得出診斷的金標準。
彭芳說,雖然懷疑惡性肺結節進行手術切除,最後病理檢查明確為肺癌的病人很多,但是也有不少手術後的肺結節是良性結節,如肺結核、真菌引起的肉芽腫性結節、肺結節病和硬化性肺泡細胞瘤(良性病變,容易誤診為肺癌)等等。
所以,如果發現肺部小結節,首先不要過於擔心緊張。當醫生判斷惡性可能性較小時,建議患者定期複查胸部CT。如果是磨玻璃結節,5毫米以下的微結節每年複查一次,超出5毫米的結節3個月、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持續複查CT觀察結節變化。
如果是部分實性磨玻璃結節,8毫米以下的小結節,建議3個月、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持續複查薄層CT觀察結節變化;超出8毫米的結節,則應當多學科會診(即胸外科、呼吸科、腫瘤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個科室聯合會診)來決定如何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後決定是否立即手術切除或者3個月後再次CT複查觀察結節變化,如果3個月後結節增大則應該進行手術切除,如果結節縮小則建議6個月、12個月、24個月和36個月持續複查CT進行隨訪。
如果是實性結節,5毫米以下的微結節,每年複查一次;5~15毫米的結節(並且沒有明顯CT惡性徵象)3個月後複查,如無變化可隨訪2年,如結節增大則同樣應該進行多學科會診決定治療方式;超出15毫米的結節或者8~15毫米伴有惡性CT徵象,也應該進行多學科會診決定治療方式。如果多學科會診後醫生判斷為惡性可能性較大時,應及早進行手術治療。
15544188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