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單位查出高度疑似肺癌9例!體檢單上磨玻璃結節到底是不是...

2020-12-06 騰訊網

近年來不少單位在員工體檢套餐中,增加了肺部CT的檢查項目,直接的結果是肺結節檢出率大幅上升。

從杭城幾家綜合性大醫院今年的體檢情況看,肺結節已經在所有異常項排名中進入了前十行列。像在浙江醫院,體檢人群中肺結節檢出率37.05%,排名第三。去邵逸夫醫院體檢人群中,24.50%的人檢出肺結節,省人民醫院有26.06%,省中醫院23.6%。

浙江省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楊瑞文告訴都市快報健康新聞部記者:「今年在我們這裡體檢的一家單位,一共四千多名員工,檢查出肺結節的有564人,其中高度懷疑是肺癌的有9人。」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體檢中心今年1月至8月,有31916人參加體檢,其中做了肺部CT檢查項目的,3毫米以上肺結節檢出率,60歲以上的人一半都有,60歲以下的人約佔三分之一。

肺結節的檢出比例為什麼越來越高?我們該怎麼看待肺結節?

肺結節檢出率越來越高的三大原因

邵逸夫醫院健康促進中心副主任周一汝說,肺結節檢出率越來越高跟檢測手段、儀器越來越先進和精準有關,特別是今年很多單位把肺部CT列入常規體檢套餐,肺結節的檢出率更高了。「以往一般常規體檢安排的是肺部胸片,結節至少得1釐米大才能發現,但現在越來越多單位和個人選擇肺部低劑量螺旋CT,小於5毫米的結節都能被清晰發現了。」

浙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饒遠權打了個比方,螺旋CT掃描就像切蘋果一樣,蘋果切得越厚,越不容易發現蟲蛀的地方,切得越薄,發現蘋果中間被蟲蛀的可能性就越大。

另外,現在很多醫院都採用了AI讀片技術。「有些肉眼不容易被識別的微小結節,可以通過AI智能提示,於是以前難以發現的微小結節,現在都會標註清楚。」饒遠權說,綜合這些因素,結節發現率越來越高。「生活壓力大,長期吸菸、煙塵接觸、熬夜、不運動導致免疫力低下等,這些都可能成為肺結節的誘發因素。」

體檢查出12毫米磨玻璃結節

六旬大伯跑多個科室諮詢

面對肺結節,往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的人完全不把肺結節當回事,有的人則是忐忑不安,心理壓力非常大,生怕肺結節會變成癌。

63歲的老葛(化名)今年6月初體檢,肺部查出一個邊界不是特別清楚的磨玻璃結節,大小在12毫米左右。拿到檢查報告,老葛一下子慌了神,「很多人都說磨玻璃結節是不好的,我是不是得肺癌了?」

帶著體檢報告,老葛直奔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放射科甚至連放療科他都掛了號,一個個科室看過去,希望得到確切的答案。

「見到患者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他的焦慮,整個人都坐立不安。」國科大腫瘤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江海濤說,仔細看過老葛的影像資料,他判斷這是一個炎症性結節的可能性比較大,而這個結節又是首次發現,建議三個月之後再回來複查。在多位醫生處得到了同樣的答案與建議,老葛雖然還是不放心,也只好接受。

前幾天他又去醫院複查,做了CT,結果顯示肺部結節已經被完全吸收,影像報告上看不到它的影子了,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

邵逸夫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陳麗英也說,門診經常碰到來諮詢肺結節的人,有的人一查出就非常驚恐,反覆做多次肺部CT確認,反而給身體帶來傷害。「其實絕大多數的結節都是良性的,體檢查出肺結節要跟醫生有一次面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既往史、家族史、生活習慣,工作性質,是否吸菸等,結合影像學表現來綜合評估,給出專業的意見。」

 2釐米以下肺結節90%是良性

小於6毫米肺結節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

肺結節到底是什麼?

國科大腫瘤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江海濤介紹,臨床上,將肺部結節定義為單一的、邊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徑小於3釐米、周圍完全由含氣肺組織所包繞的病變。

按大小來分,直徑小於0.5釐米的被稱為微小結節,在0.5釐米-1釐米之間的被稱為肺小結節,小於等於3釐米的叫肺結節,而3釐米以上的就是腫塊了。

根據密度的不同,肺結節又可分為實性結節和亞實性結節(就是我們常說的磨玻璃結節,磨玻璃結節又分為純磨玻璃結節和混雜性磨玻璃結節)。

形成肺結節的原因,一般多見於炎症、結核和腫瘤。也就是說,肺部結節可能是肺炎、肺結核,也可能是以前肺炎留下的疤,真正是肺癌的比例很小。

「在臨床上,還有一類結節很常見——增殖灶,形態一般呈三角形或多邊形,它是實性結節中的一種,通常都是良性的。可以把它簡單理解成肺部炎症過後留下的一個疤,幾乎沒有危險性。」國科大腫瘤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江海濤說。

浙江省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楊瑞文說,有不少結節是以前的肺部感染引起的,還有些結節比較小,不需要做任何治療,定期隨訪就好了。

浙江省中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真也認為,肺部小結節大部分由良性疾病引起,臨床上認為,小於2釐米的肺結節,90%以上是良性的。小於6毫米肺結節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市民並不需要太過擔心,一般建議6毫米以下的肺結節一年定期隨訪一次

「肺結節直徑大於6毫米,是肺癌的概率會增高,但並不是說,肺結節直徑超過6毫米就一定會發展為肺癌。但是這部分人群應該更密切關注肺結節的變化,定期隨訪很重要。」

王真主任說,從醫學角度來說,能發現早期肺癌是關鍵。孤立肺結節直徑小於3釐米的肺癌,都屬於早期肺癌,通過及時有效治療,五年生存率能夠在90%以上,而直徑小於1釐米的肺癌五年生存率更高。

肺結節良性還是惡性關鍵看「顏值」

建議在同一家醫院進行複查

浙江省中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許茂盛教授說,肺結節的良、惡性病變,多數在病灶形態、密度、邊緣、邊界等特徵上存在差異。

區分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影像學有很多徵象可以幫助判斷,包括形態、大小、密度、內部結構、邊緣以及肺門、縱隔等結構變化。通俗地講,結節是好是壞,可以看「顏值」。

一般來說,那些顏值比較高,也就是表面比較光滑、平整的,良性結節居多。而那些長得形態不規則、邊緣不光整,通常所說的比較「醜」的結節,往往是惡性的居多。

要判斷肺結節的良惡性,不能光看單次的檢查結果,而是要結合之前的隨訪檢查結果一起看。如果發現肺結節的大小、密度、形態等沒有發生改變,一般是良性結節居多。如果發現大小有變化,比如有增大的趨勢,或者形態發生了某些改變,那麼就要引起注意了。

因此,有部分肺結節需要從病灶大小變化的動態精確觀察,或做穿刺活組織病理學診斷、胸腔鏡活檢或切除等有創手段幹預。對於可疑的肺結節,通過薄層CT進行三維重建,可以精確發現可疑病灶,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由於肺結節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和體徵,因此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是最好的方法。

國科大腫瘤醫院體檢中心主任呂蕾建議:「最好是在同一家醫院進行一系列相關檢查,這樣便於積累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段的身體檢測報告,有助於醫生進行相關指數的查詢、對比及分析。」

磨玻璃結節多數是一種「惰性腫瘤」

它的進展速度非常慢

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看到「肺部毛玻璃結節」就會非常恐慌,認為自己可能得了肺癌。

臨床實踐經驗表明,CT上發現的磨玻璃結節被診斷為肺癌的概率確實比較高,但它的惡性程度比較低。也就是說,只要應對處理得當,磨玻璃結節的危害並沒有那麼可怕。

國科大腫瘤醫院放射科副主任江海濤說,事實上,磨玻璃結節一般來說屬於「惰性腫瘤」,和傳統意義上大家說的肺癌有很大區別,意思就是它的進展速度非常慢。同時它又是沿著肺泡表面生長的,不太會引起淋巴結轉移。只要長期隨訪,在合適的時機切除,對治療效果和患者生存率幾乎沒有影響。

許茂盛教授也表示,通常情況下,磨玻璃結節發展為肺癌,要經過漫長的時間,有些患者的磨玻璃結節經過十多年甚至幾十年都可能沒有明顯的發展。國際上,對磨玻璃結節的大樣本研究表明,磨玻璃結節的危害度比較低,特別是小於10毫米的純磨玻璃結節。

前不久,許茂盛教授就碰到一位77歲的大伯,他的右肺上葉發現一個直徑達37毫米的團狀純磨玻璃影,但仔細對比3年多前的CT圖像,直徑僅增加了2毫米,平均下來1年僅增長了0.6毫米,進展非常緩慢。按照這個增長速度往回推算,這個磨玻璃結節可能已經長了60多年,也就是說,這個患者不到20歲就已經有了這個磨玻璃結節。

像這位大伯這樣的情況,這個磨玻璃結節的進展非常緩慢,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懶癌」,其實不需要手術處理。但他沒有聽取許教授團隊的意見,還是做了手術。

針對磨玻璃結節,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胸外科主任何忠良建議,首次發現,一般建議3個月左右隨訪複查,排除炎症、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可能性,如果消失了,之後只需定期體檢即可;如果複查後該結節依然持續存在,醫生再根據它的性質、大小、密度變化等情況給出具體的建議。

首席記者 俞茜茜 記者 張慧麗 金晶 張煜鋅

通訊員 王屹峰 王婷 王家鈴 李文芳 鮑航行 應曉燕 王文婷

編輯 吳晶晶

相關焦點

  • 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結節怎麼辦?醫學新進展:根據病理學浸潤狀態...
    原標題: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結節怎麼辦?醫學新進展:根據病理學浸潤狀態分類而治  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結節該怎麼辦?不同種類磨玻璃結節預後效果又如何?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首席專家陳海泉教授領銜團隊深入研究,揭示了「病理學浸潤狀態」是影響磨玻璃結節患者生存的獨立預後因子,不同類型磨玻璃結節應該分類而治,亞實性肺腺癌(影像學表現為部分磨玻璃的肺腺癌)具有獨特的臨床和預後特點。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肺癌研究權威期刊。  隨著胸部低劑量螺旋CT篩查的普及,越來越多市民體檢查出磨玻璃結節。
  • 磨玻璃結節它是不是肺癌「嫌疑犯」?終於明確了!
    磨玻璃結節是所有類型肺結節中最危險的類型嗎?多發磨玻璃結節比單發的危險?發現磨玻璃結節到底應該怎麼查?不是肺癌的高危人群,這低劑量CT又該怎麼查?查出磨玻璃結節需要吃藥嗎?本期直播在TopMD全媒體矩陣:新浪看點、騰訊新聞、騰訊視頻、搜狐視頻、趣頭條、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百度健康9家平臺同步直播,觀看量高達654762次!整場直播引發網友高度關注,病友們在直播間內的留言提問近百條!
  • 體檢查出肺部磨玻璃樣結節,就是患了肺癌嗎?
    據國家腫瘤質控中心發布的《2019全國癌症報告》,肺癌居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第一位。肺癌的篩查、早診、早治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辦法,多了解才能消除恐慌、更好預防。肺癌篩查方法:1、國內外通行的「金標準」——低劑量螺旋CT,由此篩查出的肺癌,90%以上都屬於早期,通過微創治療即可治癒。2、其他方法,如通過痰細胞學檢查、胸片、腫瘤標誌物檢查等篩查出的中晚期肺癌,需結合病理檢測、基因檢測、特殊抗體檢測來評估分期,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 磨玻璃結節就是肺癌?醫生用CT片舉4例說明,前3種不要緊
    磨玻璃肺結節,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類型。 但是,磨玻璃結節不一定是肺癌,我們下面看4個病例,很簡單! 病例1,3.0cm磨玻璃結節,炎症 這是網友醫生分享的一個典型病例,中年男子,體檢發現左肺尖磨玻璃結節,長徑接近3cm:
  • 磨玻璃結節微浸潤腺癌能治癒嗎?新橋醫院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為你...
    【騰訊大渝網】今年9月,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戴紀剛主任帶領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團隊成功救治了一例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微浸潤腺癌患者。近日,這位患者在胸外科進行了胸腔鏡下亞肺段切除術,通過三維重建3D導航定位技術精準切除了雙肺多個混合型磨玻璃結節。
  • 肺結節=肺癌?磨玻璃結節開不開刀?一文讀懂
    肺結節=肺癌?磨玻璃結節開不開刀?肺結節按照密度特徵分類可分為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磨玻璃結節上面提到的不規則邊緣有毛刺的就是磨玻璃結節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今天小科就來說說磨玻璃結節
  • 查出肺部結節離肺癌有多遠?到底是切還是留……
    磨玻璃結節像衣服好多病都在「穿」「肺磨玻璃結節」是由於炎症、結核、黴菌感染、肺纖維化、局灶出血、腫瘤等原因導致肺泡腫脹、肺泡周圍滲出水腫、肺間質纖維增生等,使得這個區域的密度高於正常肺組織的密度,從而在CT上表現為「磨玻璃」樣。肺「 磨玻璃結節」(箭頭示)「菸草中的有害物質,完全可以造成氣管、支氣管、肺泡的損傷。
  • 肺磨玻璃結節可怕嗎?磨玻璃結節長多大可能變成肺癌?
    從官方的解釋來說,肺磨玻璃結節(GGN)指的是CT影像上,像磨砂玻璃質地的密度輕度增高的雲霧狀淡薄影。GGN中的磨玻璃成分對應的是病理上的鱗屑樣生長方式,異常增生的上皮細胞或分化良好腫瘤細胞以鱗屑樣方式生長而形成影像上的磨玻璃影。具體表現為增生的細胞沿現有的結構和肺泡壁生長而不侵犯基質、胸膜或血管,保持完整的肺泡結構,基底膜僅有輕度反應。
  • 杭州老闆每個月去做CT:我是不是肺癌?
    近年來,由於胸部CT的廣泛普及,體檢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一小部分後來被證實是肺癌,這難免讓人感到恐慌,以至於有些人一旦發現肺裡有肺結節,就覺得自己要生肺癌了。對此,邵逸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主任陳恩國有著明顯的體會。陳主任說,最近幾年,門診因為肺結節來就診的患者較前明顯增加,幾乎佔到門診就診病人的一半以上。
  • 磨玻璃結節微浸潤腺癌能治癒嗎?
    今年9月,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戴紀剛主任帶領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團隊成功救治了一例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微浸潤腺癌患者。近日,這位患者在胸外科進行了胸腔鏡下亞肺段切除術,通過三維重建3D導航定位技術精準切除了雙肺多個混合型磨玻璃結節。
  • 體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害怕肺癌,先看這2件事做對了沒
    原創 騰訊醫典 騰訊醫典現在體檢的項目越來越齊全,防癌篩查非常火熱。不少人在拿到體檢報告時,可能會看到「肺小結節」或「磨玻璃影」的字樣,心裡難免害怕。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
  • 多發磨玻璃結節是晚期癌症轉移嗎?專家表示一般為多原發早期肺癌
    磨玻璃結節個數雖多,但都比較小,最大的才7mm,病變基本都處於早期階段,治癒率極高,術後無需再進行放化療。多發磨玻璃結節並不是晚期肺癌轉移隨著CT檢查的普及,多發磨玻璃結節患者也越來越多,很多患者都會懷疑自己的結節是肺癌晚期轉移灶或者是其他癌症轉移到肺上的表現。但戴教授表示,患者無需對此太過擔心。
  • 體檢查出肺結節,大媽心慌交待「後事」 結節≠癌!九成肺結節與癌無關
    武漢晚報訊(記者祁燕 通訊員簡傑)「你聽說了嗎,那個誰誰才退休就查出肺結節,很快發展成癌,做了大手術!」在後湖周婆婆的廣場舞圈子裡,經常會聽見這樣的談論,她萬萬沒想到如今這事竟落到自己頭上。 患糖尿病多年,女兒孝順,每年都會帶周婆婆去醫院做個全身體檢,看看指標情況。
  • 肺磨玻璃結節是肺癌嗎?——聽聽腫瘤內科主任的解讀
    北京首鋼籃球隊隊員吉喆日前因患肺癌去世,年僅33歲。我們在嘆息一個年輕生命消逝的同時,也深感肺癌這種疾病的可怕。肺癌是當今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那麼從預防的角度而言,體檢報告裡有哪些肺部檢查結果是需要進一步關注的呢?
  • 27歲年青男性體檢發現肺磨玻璃結節,專家:磨玻璃早期腺癌可治癒
    27歲年青男性體檢發現肺磨玻璃結節,磨玻璃早期腺癌可治癒27歲,在這個美好的年紀,或許你剛剛步入婚姻的殿堂,或許你正值人生事業上第一次上升期,而27的他卻在手術臺上攜手新橋醫院胸外科醫生,與磨玻璃結節上演了一場生死對決。
  • 體檢發現肺結節是不是肺癌,切還是不切?記住腫瘤專家說的這3點
    31歲的公司職員撒撒(化名)前段時間做個了體檢,檢查結果出來的那天,她怎麼也想不通,自己怎麼就不幸得了肺結節。CT報告裡顯示:左肺下葉見小磨玻璃密度影,邊緣欠清,直徑4 mm。 撒撒一邊難過,一邊又疑惑,肺結節是肺癌嗎?我還有救嗎?我又該怎麼辦?
  • 支修益專訪|肺部磨玻璃結節:不可錯殺,不可輕縱
    現在還有新推出的液體活檢技術,也可與觀察期的複查結合,綜合判斷肺部磨玻璃結節是否與肺癌有關,是否需要醫療幹預,是否需要外科手術。隨著健康理念的推廣和普及,隨著國家肺癌篩查項目的推廣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更多的中老年朋友開始用胸部CT替代胸片、胸透進行健康體檢,或參與肺癌篩查項目。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更多的肺部小結節走進大眾視野,其中磨玻璃樣病變佔到相當的比例。可以說,目前中國的肺部磨玻璃結節,已經成為全世界在肺癌篩查中一個關注的熱點。
  • 肺磨玻璃結節自然生長史研究進展
    肺磨玻璃結節自然生長史研究進展.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19, 26(2): 175-179. doi: 10.7507/1007-4848.201804045摘要隨著計算機斷層掃描和薄層 CT 的引入和普及,表現為肺局灶性磨玻璃樣結節(GGN)的早期肺癌檢出率不斷升高。
  • 新橋醫院磨玻璃結節診療中心成功治癒同患磨玻璃結節姐妹花
    平時,年近50歲的廖氏姐妹花經常約著一起跳時下最流行的壩壩舞,近日,在熟悉的廣場上卻不見她們的身影。今年6月這對姐妹互相挽著手來到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磨玻璃結節診療中心,在手術臺上共同上演了一場「切磨大秀」。
  • 到底是不是肺癌?
    很多人拿到查體報告後看著胸部CT結果上的肺部磨玻璃樣病變(GGO),拿起手機上網搜索,搜索出來的結果都是類似於「GGO就是肺癌」、「肺磨玻璃樣結節不治療會變為肺癌晚期」等等。為了讓大家不再困惑,今天給大家詳細解讀一下肺磨玻璃病變(G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