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隨著體檢胸部CT的普及
肺結節這個詞兒也越來越熱
門診上,常能聽到患者疑惑的聲音
醫生,我這個肺結節要緊嗎?該怎麼處理?
我不抽菸,怎麼就得了肺結節呢?
那肺結節到底是個啥?
今天,小科就跟大家來掰扯掰扯
胸外科主任謝駿說
肺結節為小的局灶性、類圓形、影像學表現密度增高的陰影,可單發或多發,不伴肺不張、肺門腫大和胸腔積液。孤立性肺結節無典型症狀,常為單個、邊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徑≤3 cm且周圍被含氣肺組織包繞的軟組織影。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
肺結節≠肺癌
不過,如果肺結節出現下面的情況
就要引起警惕了
1
觀察肺結節增生的速度快不快,如果是良性的,肺部小結節的增長的速度一般很慢,而惡性的則恰恰相反。惡性病變的倍增期是100-200天左右,太快和太慢都不是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可能多年不變或者短期內發生較大變化。
2
觀察肺結節的外觀,一般來說,良性是長的比較規則的,並且邊緣都是比較清晰的,也沒有毛刺,而惡性的則是不規則,邊緣也有細小毛刺。
3
觀察肺結節與周圍組織是否有牽連,一般來說,良性的是不會牽連臨近組織的。
肺結節按照密度特徵分類
可分為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
磨玻璃結節
上面提到的不規則邊緣有毛刺的
就是磨玻璃結節
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
今天小科就來說說磨玻璃結節
很多人一聽說磨玻璃結節
就覺得是不是癌症啊
是不是一定要開刀啊
其實不然
我們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01
孤立的、直徑小於5 mm的純肺磨玻璃結節
不需要隨診。
02
孤立的、直徑大於5 mm的純磨肺磨玻璃結節
3月後複查,以觀察病變是否消失。如持續存在,則每年複查,至少持續3年。如果病變增大或病變密度增高,採取手術治療,術式推薦單孔胸腔鏡楔形手術、肺段或亞段切除。
03
孤立的部分實性密度肺磨玻璃結節
特別是實性成分大於5 mm者,3月後複查,發現病變增大或無變化時,惡性的可能性60%以上,建議手術治療,不推薦CT引導穿刺。術式推薦胸腔鏡楔形手術或肺段切除,不推薦肺葉切除。
04
多發小於5 mm的邊緣清晰GGO肺磨玻璃結節
應採取比較保守的方案,建議2年及4年後隨診。
05
多發純肺磨玻璃結節
至少一個病變大於5 mm,但沒有特別突出的病灶,建議3月後複查,且長期隨診,至少隨診3年。
06
有突出病灶的多發肺磨玻璃結節
主要病變需進一步處理。首次3月後複查,病灶若持續存在,建議對較大病灶給予更積極地處理,尤其是病灶內的實性成分大於5mm者。術式推薦胸腔鏡楔形手術或肺段切除。術後病人每年隨診,至少持續3年。
我們不難發現
並不是所有結節都需要手術
即便是需要手術的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
現在胸外科的手術早已微創化
胸腔鏡技術已然成為了主流與趨勢
而且單孔胸腔鏡技術正逐漸替代多孔
所以,現在只需在胸部打一個3-4cm左右的「洞」
就可以完成絕大多數的胸外科手術!
單孔胸腔鏡技術的優點
「美」:3-4cm的單一切口,美觀;
「全」:可以完成胸外科大部分的手術類型;
「少」:疼痛少,費用少;
「快」:恢復快,無遺留胸膜反應,為再次手術提供可能性。
單孔胸腔鏡下肺段、肺亞段切除
結合了單孔胸腔鏡和亞肺葉切除技術的優點
一來可以從「根」上切除腫瘤
二來能儘量保留正常肺組織
為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處理肺結節的手術方式
蘇州科技城醫院胸外科
謝駿
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醫療特長:專業方向為胸外的微創治療,擅長:單孔胸腔鏡下解剖性肺葉、肺段切除+系統淋巴結清掃;Hookwire技術微小肺結節(小於6mm)的定位切除;胸腔鏡聯合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經劍突下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
學術兼職:蘇州市醫學會胸外科分會委員
學術科研: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南京軍區聯勤部面上項目1項;無錫市衛計委面上項目1項;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成果獎1項。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