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玻璃肺結節定期複查,會不會耽誤治療?醫生帶你看結節4種結局

2020-12-03 影像科豪大夫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從磨玻璃結節,到7釐米的晚期肺癌,需要長几年?

不著急回答,我們先看一個晚期病例,比較遺憾:

這是一位70多歲老爺子,咳嗽、咳血半個月,CT發現右肺7.0cm大腫塊,病理是浸潤性肺腺癌,低分化,已經無法手術。

而且腫瘤已經進入加速生長期,僅僅40天後複查,腫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一步增大,很麻煩了……

老人這個肺癌發展到7釐米,長了多少年呢?

我們查詢老人既往的檢查資料,他7年前曾經做過一次肺部CT,當時發現他有一個混合磨玻璃結節,6.3mm,建議定期複查:

很遺憾,這7年來,老人沒有回來哪怕複查一次,這個肺結節利用這段無監督的時間偷偷長大了,變成了7.0cm的晚期肺癌……

這個病例提醒大家,磨玻璃結節(包括混磨)定期複查很有必要!

磨玻璃結節的科學處置

很多朋友問:幹嘛要複查?直接切了不更好?複查長大了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肺結節太多了,良性遠遠多於惡性!就算是磨玻璃結節,大多數也是惰性病灶,可以幾十年不變化,沒有必要過度醫療,花錢、傷肺、甚至發生一些併發症。

所以對於比較小的磨玻璃肺結節,首次發現時通常選擇先觀察。一般首次複查建議間隔3個月,避免漏掉少數生長快速的結節,無變化的話,以後延長複查間隔。

於是很多人就擔憂另一個問題:萬一這個結節是肺癌,隨訪觀察會不會耽誤治療?癌細胞會不會在觀察期擴散,從而失去手術機會呢?畢竟地球上沒有後悔藥,有也是假藥!

豪大夫今天整理了幾個病例,給大家演示一下磨玻璃肺結節的隨訪結果,包括混合磨玻璃結節,讓大家安心。

第一種結局最美麗,結節複查消失

對於首次發現的磨玻璃結節,如果沒有確鑿的惡性徵象,通常是先隨訪觀察,某些良性結節會吸收(這是最好的結果),如下圖:

這種情況不少見,多為炎症性結節,可以通過抗炎治療、增強免疫力等方法促進吸收,甚至有些結節不採取任何措施也能吸收消散。

所以,首次查出的磨玻璃結節,先等等,別著急手術,有些良性結節會吸收,這是第一種結局

第二種結局:長期不變,結節保持穩定

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也不著急手術,定期複查就好:

上圖是一位50歲男子,體檢發現4個磨玻璃肺結節,最大的這個5mm,定期複查,已經7年了沒有任何變化,自己也從剛開始的惶恐不安逐漸變得安心、理性了。

磨玻璃肺結節定期複查,只要沒有體積增大和密度增加,就可以繼續安心觀察。隨著醫學不斷進步,也許以後會有無創傷的治療方法出現。

長期穩定,可能伴隨終生,這是磨玻璃結節的第二個結局,也是最常見的。

這種長期穩定的肺結節,很多人有焦慮心理,要慢慢克服。

即使是多發磨玻璃小結節也不必焦慮。在三項專門針對多灶性磨玻璃結節的研究中,60-95%的純磨玻璃結節保持穩定,少數減少或消失,僅少數增加或變成部分實性(提示切除)。

第三種結局:複查進展,需要積極治療

某些磨玻璃結節會進展,變成危及生命的毒瘤,通常表現為密度增加和/或體積增大(混合磨玻璃結節內部實性成分增加,也提示進展),就需要胸外科醫生給它執行處罰措施,清理出身體:

這是一位中年女士,體檢發現右肺純磨玻璃結節1.1cm,定期複查,3年後好像增大了一點,直徑大約1.2cm,邊緣出現少量細索條影,她不想再觀察了,做了胸腔鏡微創手術,病理是原位腺癌

與肺癌相關的磨玻璃結節,通常包括: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潤性腺癌(MIA)、貼壁生長型腺癌(LPA)。其中前兩種屬於浸潤前病變(AAH、AIS),大多為惰性病灶,可以長期隨訪,不會轉移擴散。

再舉個例子:

這是一位中年女士,體檢發現3mm微結節,8個月後增大為9mm的磨玻璃結節,手術病理是微浸潤腺癌(MIA)

磨玻璃結節隨訪增大、或者密度增加,需要手術治療,可以治癒!這是第三種結局。

第四種結局,置之不理,少部分進展為晚期肺癌

如果查出肺結節,不遵從醫生指導定期複查,只憑保持心情愉悅,或者某些偏方,就有可能出現第四種結局,如同本文第一個病人,7年後進展為晚期肺腺癌了:

這種是最遺憾的,原本通過科學的隨訪觀察手段可以阻止,可以治癒。

最後補充一句:肺結節的複查儘量去同一家醫院,使用同一臺CT,方便醫生對比;另外,對於存在肺結節的人群,不推薦低劑量CT複查,因為低劑量掃描降低了圖像清晰度,不利於細節觀察。

好,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

最近很多網友留言,擔憂自己的磨玻璃結節,希望本文內容能為大家解惑。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

#癌症的真相#

相關焦點

  • 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哪個是肺癌?
    大家拿到肺CT報告單,發現了肺結節,一般報告上都會對肺結節進行描述分析,會把肺結節分為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大家更關心的是這三種結節哪個肺癌的可能性大?什麼是肺結節?
  • 磨玻璃結節,她4年沒隨訪,長成晚期肺癌
    今天分享一個磨玻璃結節病例,因為4年沒跟蹤複查,錯過了根治機會.這個病例涉及到很多有用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磨玻璃結節,隨訪5年無變化,放鬆了警惕這是一位老年女性,在2010年體檢時,發現右側磨玻璃肺結節,大約8mm,抗炎治療後無變化:結節形態不太規則,邊緣模糊,沒有胸膜牽拉。這種形態的結節沒有特異性,炎症、腫瘤早期都可以,可以隨訪觀察看看,不會耽誤治療。之後老太太每年做CT隨訪,連續5年結節形態沒有變化,就放鬆了警惕,從2015年停止了定期觀察。
  • 磨玻璃結節就是肺癌?醫生用CT片舉4例說明,前3種不要緊
    磨玻璃肺結節,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類型。 但是,磨玻璃結節不一定是肺癌,我們下面看4個病例,很簡單! 這是個純磨玻璃結節,邊界比較清晰,有分葉,裡面有小血管穿行,很像磨玻璃樣的肺腺癌,但仔細觀察,這個結節密度很淡、很均勻,裡面的小血管沒有增粗、僵直等異常變化,可以抗炎治療後複查看看。
  • 肺結節=肺癌?磨玻璃結節開不開刀?一文讀懂
    肺結節=肺癌?磨玻璃結節開不開刀?肺結節按照密度特徵分類可分為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磨玻璃結節上面提到的不規則邊緣有毛刺的就是磨玻璃結節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今天小科就來說說磨玻璃結節
  • 醫生介紹3種肺結節,一學就會
    一個磨玻璃結節狀的肺腺癌先看一個簡單病例,很多朋友都會診斷。2.混合磨玻璃結節這種是比較常見的,也是比較容易診斷的,如下圖4位病人,都是經手術病理證實的肺腺癌,都表現為混合磨玻璃結節:這4位病人的手術都很成功,最長的已經隨訪7年無復發。
  • 發現肺部有結節,難道是肺癌「登門造訪」?帶你走出肺癌誤區
    時間一晃,這位患者就已經拍好了CT,便將CT片遞給了醫生。醫生一看就說到:「你的肺裡有一個肺結節,7、8mm左右……」看到這裡,你的腦海中可能會蹦出無數個問題。肺結節會不會就是肺癌?7、8mm大小的肺結節算大還是算小?這個肺結節是長什麼樣的?如果是磨玻璃結節會不會惡性程度高?若是實性結節,會是肺癌嗎?
  • 磨玻璃結節隨訪九年終手術,磨玻璃結節的規範隨訪和精準判斷很重要
    磨玻璃結節竟持續隨訪九年2010年時,吳先生在一次偶然的體檢中發現自己左肺上有兩個磨玻璃結節,去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胸外科複診時碰到了姚珂教授團隊,姚教授仔細看過檢查結果後發現他的兩個結節位置都比較深,可能一般的楔形手術無法將結節切除乾淨,只能進行肺葉手術,考慮到結節比較小且表現都十分良好,惡變的概率很小,便建議他先隨訪一段時間。
  • 體檢單上磨玻璃結節到底是不是...
    邵逸夫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陳麗英也說,門診經常碰到來諮詢肺結節的人,有的人一查出就非常驚恐,反覆做多次肺部CT確認,反而給身體帶來傷害。「其實絕大多數的結節都是良性的,體檢查出肺結節要跟醫生有一次面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既往史、家族史、生活習慣,工作性質,是否吸菸等,結合影像學表現來綜合評估,給出專業的意見。」
  • 查出肺結節,離肺癌還有多遠?這4種結節要警惕,很危險!
    看到體檢CT報告上出現「肺磨玻璃樣結節」「雙肺多發小結節」的字眼,你的心是不是突然緊張起來,什麼是肺結節?我是不是離肺癌不遠了?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肺結節。什麼是肺結節?吸菸是一個重要因素,空氣、粉塵汙染等,肺有自淨功能,但是如果超出了肺部本身的淨化能力就有可能形成結節,其次,肺部的感染也會導致肺結節。
  • 肺磨玻璃結節是肺癌嗎?——聽聽腫瘤內科主任的解讀
    問1:肺磨玻璃結節是什麼肺結節是肺影像檢查中直徑≤3釐米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肺部陰影。根據肺結節密度的不同,可分為高密度的實性肺結節和相對低密度的亞實性肺結節。前文李先生提到的磨玻璃結節就屬於亞實性肺結節的概念。肺磨玻璃結節的特點就在於「磨玻璃」。
  • 西安蓮湖秦華中醫院賈寧講:肺結節不可怕 定期複查是關鍵
    肺結節不等於肺癌。肺結節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其他原因(如炎症、結核、感染、結節病等)而在肺部生成的肉芽組織。這種結節為相對獨立的症狀,且基本都為良性。另一種情況則是由惡性腫瘤誘發的。不過惡性腫瘤引起的肺結節,除了結節以外一般還會伴有其他的症狀。「惡性腫瘤一般會伴有肺不張、阻塞性炎症等其他一些病變。位於上肺的結節一般惡性程度要高於其他位置的肺結節。
  • 查出肺結節,哪3種需要動手術?醫生用CT片舉例說明 - 影像科豪大夫
    很多人都有肺結節,大家也都知道良性結節多於惡性,但有位朋友說得好:長在自己身上的,擱誰也會緊張,生怕中獎!確實,惡性肺結節跟買彩票正好相反,沒有人願意中獎。豪大夫選了3種有代表性的早期惡性結節,用CT片給大家舉例說明,希望能為某些朋友解惑。
  • 體檢發現肺結節怎麼辦?關於肺結節的疑問,答案都在這裡!
    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記者 陳亞男 通訊員 張豹 石榮)家住長沙的陽女士最近遇到一點小煩惱,3個月前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體檢時,查出右肺上葉磨玻璃結節灶,醫生鑑於患者無咳嗽咳痰,無咯血,無胸痛,無明顯消瘦的情況,建議她3個月後複查。3月後複查肺部CT提示:右肺上葉磨玻璃結節密度較前稍增高,約1.5cm大小,結節大小未見明顯變化,不排除腫瘤性病變可能。
  • 專注胸外科24年的醫生精心總結:肺結節,看這一篇就夠了!
    肺內小於3釐米的佔位性病灶叫結節,大於3釐米的叫腫塊。肺結節包括純磨玻璃結節、混合磨玻璃結節以及實性結節。其中以混合磨玻璃結節最可能為惡性。 2、做什麼檢查來發現肺結節?PET-CT對肺結節意義大不大? 薄層胸部CT掃描是發現肺結節的最佳手段。胸片對肺結節價值有限。
  • 肺磨玻璃結節可以治癒,一例浸潤灶僅2mm的磨玻璃結節微浸潤腺癌
    我老公27歲,8月6日,他因咳嗽不止去醫院做了個體檢肺ct,發現有一個1cm左右的磨玻璃結節,當地的醫生眾說紛紜,有的說先消炎,有的說這麼年輕三年不管都沒事。我很糾結,在網上得知戴主任是這方面的專家,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拍了肺ct的照片,解析度是真的不高啊,如圖一。
  • 體檢查出肺結節,大媽心慌交待「後事」 結節≠癌!九成肺結節與癌無關
    武漢晚報訊(記者祁燕 通訊員簡傑)「你聽說了嗎,那個誰誰才退休就查出肺結節,很快發展成癌,做了大手術!」在後湖周婆婆的廣場舞圈子裡,經常會聽見這樣的談論,她萬萬沒想到如今這事竟落到自己頭上。 患糖尿病多年,女兒孝順,每年都會帶周婆婆去醫院做個全身體檢,看看指標情況。
  • 杭州中年男子得了肺結節一年半沒複查,結果變肺癌!千萬別大意,80%...
    劉先生因為沒有定期複查,肺結節變成了肺癌。去年底,在餘杭一院胸外科完成了胸腔鏡下肺癌根治手術。時隔半年後,他複查顯示恢復良好。一時大意肺結節變肺癌劉先生今年56歲,平時喜歡抽菸,2017年體檢時發現「右肺中葉可見小結節,直徑5mm」。半年後複查結節沒有增大,於是他放鬆了警惕,沒有聽醫生的話定期複查。2019年11月,劉先生出感覺胸部不適,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肺結節較之前明顯增大。
  • 磨玻璃結節良惡性判斷,隨訪7年的「實性結節」居然是微浸潤腺癌
    看了她帶來的電子版CT,不放心,要求他在我院作超薄層CT。看了電腦上的結節,更不放心,要求她去拷貝光碟,我仔細再看看。最後得出結論,這個5mm結節雖然像實性結節,但可能是混合性磨玻璃結節緩慢發展而來,而且很靠近胸膜,風險大。我給出的結論是微浸潤腺癌,手術不要猶豫。患者說:主任,我可是看過近20位專家,就你說惡性的哦。我的回覆是:我看得很準,請相信我。
  • 智能系統輔助醫生「尋蹤覓影」 讓微小肺結節無所遁形
    肺磨玻璃結節不「神秘」對於在體檢中發現的「肺磨玻璃影」,有的人對這個結果無所謂;而有的人卻是如大難臨頭,緊張的不得了。賴婷妹主任介紹,肺磨玻璃影在胸部CT表現為密度略增高的結節影,樣子像磨砂玻璃,因此叫磨玻璃影。
  • ...萬張肺結節片子的放射科醫生,告訴你:如何判斷肺結節是不是肺癌?
    湘雅醫院熊曾教授團隊在湖南省實施的早期肺癌篩查項目數據顯示,人工智慧(AI)輔助薄層低劑量螺旋CT,使肺結節檢出率明顯提高,30~70歲體檢人群肺結節檢出率超過70%,但經過規範化培訓的醫生不會盲從AI的結果,而會給出恰當的結論。事實上,最後病理確診的肺癌患者僅為篩查總人數的1%~2%,9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3、為啥要查肺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