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肺結節,哪3種需要動手術?醫生用CT片舉例說明 - 影像科豪大夫

2020-12-10 影像科豪大夫

很多人都有肺結節,大家也都知道良性結節多於惡性,但有位朋友說得好:長在自己身上的,擱誰也會緊張,生怕中獎!

確實,惡性肺結節跟買彩票正好相反,沒有人願意中獎。

豪大夫選了3種有代表性的早期惡性結節,用CT片給大家舉例說明,希望能為某些朋友解惑。

哪3種肺結節需要動手術?

我們先把肺結節按照密度分成3類:純磨玻璃結節、混合磨玻璃結節、實性結節。

這3類結節裡,都有良性,也都有惡性的,如果達到下面的標準,通常就建議做手術切除:

1.純磨玻璃結節的兩個手術指徵

(1)隨訪觀察,磨玻璃結節體積增大或者密度增高

(2)年輕人,結節直徑>1.0cm,複查不消失;老年人,結節直徑>1.5cm。

這是一位中年女士,胸部體檢發現右下肺3mm微結節灶,建議1年後複查。

結果她在8個月時騎電動車遭遇車禍傷到胸部,正好檢測到這個結節增大了,達到9mm。

隨訪過程中,磨玻璃結節增大,提示高危風險,於是做了微創手術,病理是微浸潤肺腺癌

小結:對於純磨玻璃結節,即使長期存在,也大多為惰性病灶,可以先觀察,尤其是不足8mm的,可以安心觀察,也許過幾年會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對身體損傷更少。

如果年輕人純磨玻璃結節超過1cm,隨訪不消失,通常要積極一點;老年人可以放寬到1.5cm。當然這個指標不是絕對的,還需要考慮到結節的位置、內部是否有空泡徵、病人的心理壓力等。

2.混合磨玻璃結節的兩個手術指徵

(1)邊緣有清晰磨玻璃影,伴有胸膜牽拉

(2)複查進展,包括體積增大和內部實性成分增加

像上圖這4個混合磨玻璃病灶,有一個共同點:內部有不規則實性成分,邊緣有清晰磨玻璃影,同時伴有胸膜牽拉。這是浸潤性肺腺癌的典型表現,需要及時手術切除。

另外一點,像下圖這位中年女士,混合磨玻璃結節,半年後複查體積略增大,內部白色實性成分增加,提示惡性:

這個病灶還有一個惡性徵象,右圖箭頭所示,有幾條小樹枝狀的血管進入病灶,並且略增粗、僵直,稱為微血管徵。這個病理也是浸潤性肺腺癌。

這個病灶其實已經比較大,為了方便大家觀看,對於體積很小的混合磨玻璃結節,也是這個指徵,要聽從當地醫生指導,及時隨訪,不要把早期拖成晚期,也避免過度治療

3.肺結節手術指徵

(1)直徑>1.5cm,不能除外惡性者

(2)直徑0.8-1.5cm,伴有惡性徵象

像這位老爺子,2.3cm肺結節,有分葉、毛刺,黑色樹枝狀的支氣管也被癌細胞堵塞(支氣管截斷症),這種病灶甚至不需要增強CT和支氣管鏡就能判斷出惡性結節,手術病理是浸潤性肺腺癌,還好,沒有明顯轉移。

下圖這個小結節長徑0.7cm,形態不規則,CT平掃不能排除肺癌,於是做了增強CT,發現結節呈不均勻強化,提示內部有雜亂血管,符合小肺癌(浸潤性肺腺癌):

病例來自山東腫瘤醫院黃教授

對於直徑>6mm的實性小結節,除了薄層、高解析度掃描、多切面重建等手段之外,通常還需要增強CT觀察內部血供特點,對鑑別診斷有意義。這種檢查對螺旋CT性能有較高要求,一般要去稍大一點的醫院去做。

實性的惡性肺結節,常常比磨玻璃結節發展更快,所以要更加重視!對無法判斷良惡性的小病灶,也要更加重視短期複查。

小結:對於≤3mm新增實性結節者,指南推薦每年進行低劑量CT隨訪;直徑4~5mm新增實性結節,推薦間隔6個月進行低劑量CT隨訪;對於6~7mm新增實性結節者,指南推薦間隔3個月進行低劑量CT隨訪。

這裡要強調一下,如果實性結節具備典型的良性徵象,比如含有脂肪密度的肺錯構瘤、多發鈣化的結核球等,可以不手術,定期觀察一下,一般不影響壽命。這個方面涉及的專業知識點比較散亂,等後面有合適的病例我們再展開詳細闡述。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大家關注!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醫生用CT片舉4例說明,前3種不要緊
    磨玻璃結節的診斷,相對比較簡單,今天用4個病例的CT片解釋一下,很容易學,大家讀個2、3遍都能學會。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我國每年約有80多萬人查出肺癌,為了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醫生們找到了螺旋
  • 醫生介紹3種肺結節,一學就會
    CT掃描下,肺腺癌的生長方式有哪幾種?我們找一個逐漸增大的典型病例,看看混磨的成長過程:現在治療肺結節的各種秘方比較多,有的病人不信任醫生,或者是不方便細說的家庭原因,最終會放棄早期手術機會,有時挺叫人無奈的。
  • 咳嗽發現肺結節,3天沒睡好,手術切開是良性,賺了還是賠了?
    病例1,咳嗽10個月,查出肺結節 很多人都害怕到醫院,擔心查出毛病,所以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喜歡先扛一扛,就像學渣害怕看到成績單公布一樣。 這位男士也很焦慮,連著3個晚上沒睡好,第4天躺在手術臺上也十分焦慮,結果一覺醒來後樂了!醫生先把結節切下來,送了快速病理,報告良性結節!
  • 磨玻璃肺結節定期複查,會不會耽誤治療?醫生帶你看結節4種結局
    豪大夫今天整理了幾個病例,給大家演示一下磨玻璃肺結節的隨訪結果,包括混合磨玻璃結節,讓大家安心。所以,首次查出的磨玻璃結節,先等等,別著急手術,有些良性結節會吸收,這是第一種結局。第三種結局:複查進展,需要積極治療某些磨玻璃結節會進展,變成危及生命的毒瘤,通常表現為密度增加和/或體積增大(混合磨玻璃結節內部實性成分增加,也提示進展),就需要胸外科醫生給它執行處罰措施,清理出身體:這是一位中年女士,體檢發現右肺
  • 闢謠:肺癌不要動手術,手術了也會復發?
    最近留言區看到好幾條類似評論,說肺癌不要花錢動手術,手術了也會復發,化療也沒用!給這幾條評論點讚的還不少!今天豪大夫分享一種能根治、不需要化療的肺癌:微浸潤腺癌。隨著對肺癌防控的重視,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篩查出來,但大家不必恐慌,這些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尤其是直徑小於1cm。
  • 29歲姑娘查出肺結節肺腺癌!醫生卻說幸虧她得了另外一種病!
    《豪大夫講肺結節》系列裡,我們提到過,年輕人超過1釐米,老年人超過1.5釐米的肺結節,要重視!但這位女士的肺結節以磨玻璃密度為主,這類病灶即使是肺癌生長也很慢很慢,先隨訪觀察一下。既然敵人蠢蠢欲動,我們就需要斬草除根,胸腔鏡切掉它!右肺的3毫米小結節瞧著很規矩很老實,可以暫不處理。左肺手術後病理是微浸潤腺癌,不需要化療。
  • 闢謠:肺癌不要動手術,手術了也會復發?這種肺癌不化療也能治癒
    最近留言區看到好幾條類似評論,說肺癌不要花錢動手術,手術了也會復發,化療也沒用!給這幾條評論點讚的還不少!今天豪大夫分享一種能根治、不需要化療的肺癌:微浸潤腺癌。 隨著對肺癌防控的重視,越來越多的肺結節被篩查出來,但大家不必恐慌,這些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尤其是直徑小於1cm的。
  • 6%左右的人CT查出肺結節,肺結節分為3類,這類結節惡性概率高
    隨著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CT檢查的普遍應用,每年體檢都會有不少人體檢查出肺結節。那麼什麼是肺結節呢? 肺部結節是影像學上一個密度增高的陰影,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我們在還不能明確診斷它是某一種疾病的時候,給它起名叫結節。
  • 查出了肺結節怎麼辦?很嚴重嗎?什麼樣的肺結節需要小心?了解下
    現在由於技術的進步,體檢的時候一般都會做肺CT檢查,而不再像以前一樣做胸部放射線片,所以費不小的變化也能夠被發現,結果會更精準一些,X片對於小於1釐米的結節難以發現,而現在肺部CT,2毫米以上的結節基本都能發現,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做cct檢查的時候都出現了一些異常情況,而且肺結節的概率也越來越高。
  • 胸部CT查出肺結節,切還是不切?_騰訊新聞
    被查出有肺結節患者數量更是急劇增加 肺結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 1 查出肺結節,先弄清楚三件事 1 結節的分類 根據結節的大小,臨床上把肺實質內
  • 肺結節與肺癌,CT片怎麼區分?怎樣遠離肺結核?
    如果你詢問一位影像科醫生,什麼病最容易誤診成肺癌?醫生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肺結核。 結核桿菌已經在地球存活了近千年,即使人類已經研發了多種抗生素,依然沒有滅絕它們(下圖紅線狀結構,就是顯微鏡下的結核桿菌)。
  • 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 檢查需要注意這些
    那麼,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做ct能檢查出什麼?ct掃描有危害嗎?下面我們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肺部ct能查出什麼病任何檢查方式都有其適應範圍,沒有什麼檢查手段是萬能的。CT檢測對於血流方面是不錯,增強掃描可以提高解析度,檢查出疾病的機會提高。但是CT是射線檢測原理,需要權衡後開展。肺部檢查手段多,需要針對性的開展。
  • 肺結節和肺腫瘤,有什麼不一樣?醫生:3個方面可幫助判斷
    近幾年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肺部疾病的預防,那麼關於肺結節和肺腫瘤可能很多人搞不清楚。就算是醫生進行CT檢查,也有可能將這兩種病症搞混,醫生下面給大家講解3個方面幫助大家進行判斷。肺結節是什麼?肺結節就是長在肺部直徑小於3cm的病灶,CT結果表現為密度高的陰影。換種說法就是肺部檢查出小於3cm的病灶都可以統一叫做肺結節。
  • 肺結節越來越多,發現了怎麼辦?什麼樣的肺結節需要小心?
    肺結節嚴重不?最近總有親戚朋友發來體檢結果,說肺上有結節,怎麼辦?由於技術的進步,現在體檢一般都做一個肺CT,不再像以前做一個胸部放射線片,所以肺部小的變化就能被發現,X片對於小於1釐米的結節難以發現,而現在肺部CT,2毫米以上的結節基本都能發現,所以檢出率就高了。
  • 她憑1張10年前的鋇餐x光片,排除肺癌
    X光片發現玉佛狀陰影,是護身符麼?按照肺結節風險等級分類,>1.5cm的實性肺結節,或者>0.8cm同時伴有分葉、毛刺、胸膜凹陷等惡性徵象的肺結節,屬於高危肺結節,需要採取多學科手段儘快確診,不能隨訪觀察以免耽誤治療。
  • 分享3個肺癌病例,感謝膽囊炎和腦血栓,低分化癌也可以治癒
    後續完善胸部檢查時,意外發現左側肺癌:很多朋友都會看這個CT片子:左側不規則實性肺結節,長徑2.3cm,邊緣有毛刺,肺門側有支氣管截斷徵,並且癌細胞已經不滿足於結節內的空間,派出一股小分隊沿著支氣管爬行生長,像一個瓜蒂一樣,這是肺癌的一個重要徵象
  • CT片像肺癌,支氣管鏡是良性,沒有癌細胞的感覺真爽
    生病去醫院,最怕查出癌細胞!一番檢查下來,相信大家最想聽醫生說的一句話就是:恭喜,病理結果是良性的。 我們還沒有攻克晚期癌症,很多人「談癌色變」,但偏偏很多疾病長得很像癌症,甚至像晚期,在病理確診之前,有的病人就像丟了魂兒似的。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癌症風險落到自己頭上,每個人都會緊張害怕。
  • 「可怕」的「肺結節」真的「可怕」嗎?
    胸片提示肺結節,讓人不禁疑惑,什麼是肺結節? 得了肺結節沒能及時檢查,會不會就演變成肺癌了? 甚至很多人直接把肺結節和肺癌劃上了等號,抑鬱不安,四處求醫。 今天,小王大夫就來給大家捋一捋肺結節那些事兒!
  • CT、增強CT、PET-CT……肺癌早篩到底該選擇什麼方法?
    隨著醫療的發展,尤其是醫療設備的發展,各種不同的醫療設備進入大眾的視線,這使得進行肺癌的早期篩查時大家不知該選擇哪一種。   影像科醫生特別提醒大家要進行科學的篩查,肺癌早篩首選普通的X線胸片,如果檢查已經發現肺結節,那麼接下來推薦進行肺CT低劑量篩查,低劑量篩查指的是輻射劑量減低的篩查方法。不建議患者自主申請進行某些檢查,比如有些人過度依賴PET-CT,還沒有查出疾病就要求進行PET-CT檢查,這是不推薦的。   CT、增強CT與PET-CT分別有何用途?
  • 智能系統輔助醫生「尋蹤覓影」 讓微小肺結節無所遁形
    賴主任介紹,很多人對於查出的肺結節十分恐慌,拿著報告單詢問醫生,得了肺結節是不是就意味著離肺癌不遠了,還是已經患了肺癌?賴婷妹主任說,其實這個大可不必。「肺部小結節並非一定意味著就是肺癌,因為肺結節95%以上都是良性的,惡性不足5%,所以不必太過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