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去醫院,最怕查出癌細胞!一番檢查下來,相信大家最想聽醫生說的一句話就是:恭喜,病理結果是良性的。
我們還沒有攻克晚期癌症,很多人「談癌色變」,但偏偏很多疾病長得很像癌症,甚至像晚期,在病理確診之前,有的病人就像丟了魂兒似的。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癌症風險落到自己頭上,每個人都會緊張害怕。
豪大夫今天分享兩個病例,一開始的CT片很像晚期肺癌、淋巴轉移,但最終穿刺病理是一種良性疾病,體現了病理檢測的重要性。
病例1,中年女子:感覺自己坐了一趟過山車,很幸福!
這位女士49歲,因為低熱、咳嗽半個月,做胸部CT檢查,發現縱隔及雙肺門多發淋巴結腫大,右側更明顯,右肺中葉部分肺實變,雙肺還有多發的粟粒狀微結節,有的位於胸膜下,還有右側胸腔積液:
病例來自醫生群網絡學習
又做了增強CT掃描,病灶呈不均勻強化,很符合右側肺腺癌、雙肺轉移、胸膜轉移、縱隔和肺門淋巴結轉移。
但後面的轉折很幸運!病人住院做了穿刺,病理標本發現大量非乾酪性肉芽腫,抗酸染色陰性,符合結節病(一種良性疾病,大多預後良好)。聽到結果的那一刻,女士長籲一口氣:老天,這過山車真刺激!謝天謝地!
病例2,很像癌性淋巴管炎的結節病
這位女士也很幸運,54歲,因為咳嗽、咳白痰做CT檢查,發現右肺門不規則腫塊,伴有右肺多發小結節(沿淋巴道分布),縱隔多發淋巴結腫大:
病例來自網絡,致謝,侵刪
單從CT片上看,很像右側肺腺癌晚期,癌性淋巴管炎、肺門和縱隔淋巴結轉移。
最終穿刺病理為良性,也是結節病。在很多時候,病理診斷才是金標準!當然不是說病理不會出錯,要綜合分析,但病理檢測意義重大!
結節病是什麼病?為何跟肺癌很像?
結節病至今病因不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病理特點為非乾酪性肉芽腫性炎症,有的病人會在2年內自愈,大約20-25%病人會進展為肺纖維化,大約3%會出現胸腔積液,有時跟肺結核和肺癌鑑別困難,治療方面對糖皮質激素敏感。
胸內淋巴結增大的結節病最為常見,約佔77%;還有的病人雙肺出現多發粟粒狀小結節,沿支氣管血管束和小葉間隔、葉間裂、胸膜下的淋巴管網分布,有時跟癌性淋巴管炎不好區分。
不過結節病有個比較重要的特點:臨床症狀輕、影像表現重!就是說從CT片看上去很嚴重,有淋巴結腫大、肺部多發病灶等,但病人感覺很輕,做什麼事情都不耽誤。當然這個病最終需依賴於組織學活檢確定診斷,有些時候在初次就診的醫院,容易被重點考慮肺癌。
有些這種病人會放棄進一步穿刺檢查(穿刺費+病理檢測費用要幾千塊),當成晚期肺癌,回家找一些偏方、秘方碰碰運氣,結果後來慢慢好了,有人會懷疑醫生誤診,其實只是當初沒有進一步確診。
病例3,老年男子,肺腺癌轉移
這位老爺子73歲,咳嗽、氣短做CT,同樣發現右肺網格狀、粟粒狀影,但老人的運氣就沒有上面兩位病人好,穿刺找到了肺腺癌細胞:
病例來自網絡,致謝,侵刪
是一位肺腺癌晚期病人,合併癌性淋巴管炎,無法手術了。
不過晚期腺癌也別匆忙放棄治療,如果基因檢測陽性,採用靶向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有機會生存3-7年以上的!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