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肺癌 「肺」常有愛

2020-11-25 網易新聞

2020-11-25 07:38:39 來源: 廈門日報

舉報

  
呼吸病醫院團隊開展硬鏡手術,治療肺癌氣道病變。
呼吸病醫院引進新技術,經皮氬氦刀多針冷凍治療晚期肺癌。
硬鏡手術治療晚期肺癌氣道梗阻。
呼吸病醫院團隊進行經皮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晚期肺癌。
經皮微波消融,根治早期周圍型肺癌。
呼吸病醫院團隊在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引導下,診斷早期肺癌。
▲經皮氬氦刀冷凍根治早期周圍型肺癌。
呼吸病醫院每年定期舉辦肺癌微創介入新技術學術會議。
肺癌已是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數多於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腸癌死亡人數的總和。為呼籲全球各國關注肺癌的防治,提高人們的防癌、抗癌意識,世界肺癌聯盟把每年的11月定為「全球肺癌關注月」。今年11月是第二十個肺癌關注月。
我國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國家,預計到2025年,我國每年僅死於肺癌的人數就將接近100萬人,嚴重威脅國民健康,肺癌防治迫在眉睫。作為廈門醫療界的一張名片、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一個拳頭品牌,廈門醫學院附屬二院呼吸病醫院針對肺癌開展的放射性粒子置入內放射治療、射頻及微波熱消融、氬氦刀冷凍消融、雷射消融等一系列微創介入治療技術,讓不能手術的肺癌患者病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根治。
本報記者 劉 蓉 通訊員 吳雪梅 李曉蘭
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供圖
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病醫院作為閩南地區最大的呼吸疾病診治中心,常年堅持每年在11月舉辦與肺癌有關的系列科普、義診活動,通過現場諮詢、讀片、疑難問題解讀、免費篩查等系列活動,幫助民眾認識肺癌、戰勝肺癌。
該院胸部腫瘤病區雍雅智副主任介紹,早期肺癌的症狀輕微,且無特異性,甚至可無任何不適,約八成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這是肺癌病死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早發現早診治,是肺癌患者降低死亡率,延長生命的關鍵因素。
慢阻肺遇上肺癌 介入消融治療來助力
吸菸不僅致癌,也在蠶食我們的肺,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因此,11月不僅是肺癌關注月,期間還有一個特殊的日子: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患者一旦合併肺癌,即便是早期肺癌,由於病人肺功能太差,也沒有手術切除的機會。對於此類因高齡或者心肺功能太差,無法承受肺癌根治術病人,臨床並不少見。隨著介入治療技術的發展,取得可以與肺癌根治術相媲美的良好療效。這將成為不能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的最佳選擇。
82歲的老王是個老煙槍,十年來,他經常咳嗽、活動後氣喘,肺功能越來越差,醫生診斷為慢阻肺。2010年,他曾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就診,胸部CT除原有的肺氣腫、肺大泡外,新發現右肺下葉一個1.5釐米的結節,高度懷疑肺癌。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呼吸病醫院對他進行了CT引導下的肺穿刺活檢。術後病理確診為腺癌。隨後進行肺功能、頭顱磁共振、骨掃描等一系列檢查。檢查結果喜憂參半,喜的是肺部腫瘤發現得較早而且沒有轉移擴散,遺憾的是他長期吸菸,肺功能太差,根本無法承受肺葉切除手術或放療。在詳細研究病情及與家屬溝通後,老王接受了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射頻消融治療,治療僅花了半小時。術後沒有不適症狀,2天後出院。術後隨訪至今,老王的肺部病灶未見復發,僅見局部瘢痕樣改變。
據呼吸病醫院執行院長柯明耀介紹,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矽肺、結核後毀損肺等均是肺癌的高危易患因素。即便在微創腔鏡外科手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這些肺功能極差的病人依舊無法耐受肺葉切除術。腫瘤介入消融治療具有損傷小、併發症輕、可重複等優點,對於沒有轉移擴散的外周型肺腫瘤病灶,介入消融治療可以殺死癌細胞。國內外文獻均有報導,3年生存率不遜於外科手術。對於已有淋巴結轉移,或者肺內轉移的局部晚期病例,局部介入消融的方法只能針對原發病灶治療,對於縱膈、肺門淋巴結轉移灶沒辦法處理乾淨,因此療效大打折扣,單純的局部介入治療並不是最佳選擇,需聯合其他抗腫瘤治療。
植入氣道支架 打通氣道狹窄患者呼吸通道
隨著肺癌低劑量CT篩查的推廣,周圍型肺癌早期診斷率明顯提高,但中央型肺癌早期診斷依舊困難。因為中央型肺癌病變位於氣管、肺門區,常規的胸部X線檢查,甚至CT也不易發現,確診時七成以上患者已是晚期。這類中央型肺癌以鱗癌或者小細胞癌居多,新型靶向藥物有效率低。而且極易出現氣道堵塞,甚至導致患者窒息死亡。
劉大姐平時身體健康,沒有不良嗜好。2016年初開始出現咳嗽,以為是感冒,沒太在意。3個月後咳嗽加劇,出現咳血,且明顯氣急,家人急忙送醫。CT檢查發現劉大姐的氣管下段管壁增厚,有一個腫塊長進管腔,氣管剩下「一線天」。
鑑於劉大姐氣管嚴重狹窄,隨時有窒息死亡風險,當地醫院無法處置,建議轉院到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考慮到患者病情危重,呼吸病醫院的醫生立即開通綠色通道,直接把劉大姐從急診科接到呼吸內鏡診療中心。麻醉後插入硬質支氣管鏡,快速建立人工輔助通氣。支氣管鏡下可見氣管下端的腫瘤浸潤生長,氣管狹窄達90%,支氣管鏡已無法進一步插入探查遠端氣道。這種情況下,立即做氣道內腫塊清除,容易出現大出血,病人窒息死亡的風險極大。因此,呼吸病醫院團隊用球囊對她的狹窄氣管進行擴張,並馬上在氣管狹窄段置入金屬裸支架打開狹窄氣管,保證氣道通暢,同步,對氣管腫瘤進行活檢。經急診處置後,劉大姐轉危為安。術後組織病理確診腺癌,基因檢測為EGFR突變。考慮到單純金屬裸支架無抗腫瘤作用,呼吸病醫院醫生為劉大姐取出金屬裸支架,改置入攜帶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性粒子支架,並聯合口服EGFR-TKI靶向治療。4個月後取出放射性粒子支架,劉大姐氣管腫瘤完全消失,氣管黏膜恢復正常。術後4年至今,劉大姐的肺癌沒有復發。
據柯明耀介紹,中央型肺癌常合併大氣道狹窄。對於這類合併大氣道阻塞患者,通過支氣管鏡放置支架可以快速打開氣道,解除患者窒息風險。聯合熱消融、冷凍、粒子近距離放療等手段,能夠更好地控制大氣道腔內及周圍的腫瘤,延長患者生存期。合理聯合應用現有的多種介入醫療手段,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腫瘤病灶生長,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近年來,呼吸病醫院每年呼吸內鏡介入診療量超過8000例,聯合經皮肺穿刺消融治療、血管介入等多途徑聯合治療,取得良好臨床療效。
引入美國最新氬氦刀 不用開刀也能手術
通過一個針眼,置入穿刺針,先注入氬氣,冰凍部分腫瘤,再注入氦氣,快速升溫,讓腫瘤細胞在短時間內經歷「冰火兩重天」而破裂損毀。這聽上去真像科幻片裡的情節。一年前,國內首臺最新型美國氬氦超低溫手術系統(氬氦刀)落戶呼吸病醫院,已為300多位肺癌等惡性腫瘤患者成功實施冷凍治療。它填補了我省肺部腫瘤治療領域的相關空白,也讓廈門乃至周邊地區包括肺癌、肝癌、腎腫瘤在內的多種實體腫瘤患者,多了一種治療新選擇。
76歲的王老先生患有慢阻肺、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種慢性病。他在年初因受涼後咳嗽、發熱就診當地醫院,CT提示右下肺炎,但發現左肺上葉近胸膜處有一個1.5釐米的結節。抗感染治療後複查,右下肺炎症病灶吸收,但左上肺結節病灶沒有吸收,高度懷疑是肺癌。為進一步檢查治療,他轉院到呼吸病醫院。醫生為他做了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病理確診為腺癌。雖然他的肺部病灶發現較早且沒有轉移擴散,但由於其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心肺功能太差,根本無法承受手術,也無法承受放化療等常規治療。在研究病情及與家屬溝通後,呼吸病醫院為他做了CT引導下經皮穿刺氬氦刀超低溫冷凍治療。
在CT引導下,醫生將氬氦刀探針刺入肺部病灶,接通氬氣,30秒內病灶局部溫度降至零下140攝氏度,10分鐘後在病灶處形成直徑3釐米的超低溫冰球,待足15分鐘時接通氦氣,使病灶局部快速升溫到30攝氏度以上,兩個循環後局部腫瘤細胞完全壞死。王先生全程沒有不適感覺。
【溫馨提醒】
●如何早期發現肺癌?
早期無轉移的肺癌經外科手術或局部介入治療可獲得完全性治癒,而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不到15%,因此早期肺癌篩查尤為重要。
建議以下人群每年進行低劑量胸部CT篩查:45周歲以上、吸菸指數大於400(每天吸菸20支,吸菸史長達20年),或長期被動吸菸的人群;高危職業者(長期接觸石棉、砷化物、二氯甲醚、煤煙、焦油、礦井空氣等);有腫瘤家族史,特別是肺癌家族史者;有慢性肺疾病史者等。
據悉,胸部低劑量CT(LDCT) 聯合肺癌血清標誌物測定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篩查方法,LDCT發現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規胸片的4-10倍,可以檢出早期周圍型肺癌。但早期中央型肺癌即便在胸部CT上也難以發現,因此,對於久咳不愈的肺癌高危人群,建議行支氣管鏡篩查肺癌。

  ●肺癌低風險人群要不要做肺癌篩查?
據媒體報導,國內某腫瘤中心曾對7個社區50-80歲居民做低劑量CT肺癌篩查,發現診斷肺癌的67%是不吸菸的,不吸菸的肺癌檢出率是吸菸者的2倍還多;66%是女性,女性檢出率接近男性的2倍。也就是說,年輕人、女性、非吸菸人群得肺癌比例增加了。因此,專家建議對肺癌低風險人群也應做低劑量CT篩查,但篩查的間隔時間、隨訪年限可較高危人群略微拉長。
【名片】
廈門呼吸病醫院
(廈門市呼吸中心)
作為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內設專科醫院,廈門呼吸病醫院於2016年7月經批准成立,是國內首家以「院內院」形式成立的呼吸專科醫院。此外,呼吸病醫院還是廈門醫學院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主要組成部分、廈門市呼吸內科質控中心主委掛靠單位,也是所有肺癌靶向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的贈藥審批單位。
該院以呼吸介入及肺部腫瘤診治為優勢亞專科,擁有8個病區、350張床位,除了設有呼吸內科病區、胸部腫瘤病區外,還擁有獨立的呼吸重症監護病區、特需病區等。並配有分類比較齊全的咳嗽、肺癌、肺間質病、哮喘、慢阻肺、肺結節等專科診療部;擁有國內面積最大的呼吸內鏡中心、設備齊全的肺功能檢查室、獨立完善的肺部CT介入治療中心、呼吸治療室、睡眠呼吸障礙診斷室、腫瘤熱療室等。
呼吸病醫院已經成為福建省內具有較高影響力的重點學科,呼吸介入技術總體處於全國先進水平、部分技術為國內領先;肺部腫瘤診治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已成為區域性肺癌診療基地;呼吸重症、慢阻肺、肺部感染及肺間質病等亞專科也得到快速的發展。目前呼吸病醫院已成立了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陳榮昌主委的名醫工作室,著名肺癌專家、上海胸科醫院韓寶惠教授的肺癌與呼吸介入專家工作室,著名腫瘤介入專家、世界冷凍協會主席、北京301醫院肖越勇教授的肺部腫瘤微創介入治療專家工作室。
技術力量的不斷提升,讓呼吸病醫院吸引了省內外患者慕名而至,超過半數的患者來自其他地區。在提供一流技術服務的同時,具有人情味的服務理念也得到了廣大患者的稱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肺」常有愛!廈門呼吸病醫院以高精尖診療技術精準抗擊肺癌
    吸菸不僅致癌,也在蠶食我們的肺,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因此,11月不僅是肺癌關注月,期間還有一個特殊的日子: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患者一旦合併肺癌,即便是早期肺癌,由於病人肺功能太差,也沒有手術切除的機會。對於此類因高齡或者心肺功能太差,無法承受肺癌根治術病人,臨床並不少見。隨著介入治療技術的發展,取得可以與肺癌根治術相媲美的良好療效。
  • 肺癌最愛找上這5類人,少做3事,多吃3菜,養肺潤肺,遠離肺癌
    肺,位於人體胸腔之內,左右各一,主氣,主要功能用來呼吸,調通水道,助力身體血液運行等功能,肺好,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得其滋養,人體的各種經脈,功能的發揮,都來源於肺的功能的好壞,中醫認為,肺朝百脈,《素問·經脈別論》中有「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 肺結節、肺佔位就是肺癌嗎?遠離這8大因素,肺才會健康
    肺結節就是肺佔位,都可能是什麼病?一般肺結節相對較小,大一點的叫佔位。但是一般沒有明顯的界限,有人叫佔位有人叫結節。而實際臨床中很多人也把這兩個概念混為一談。可4、肺癌及肺部轉移瘤:肺癌分為中央型肺癌、周圍型肺癌及瀰漫型肺癌。5、特殊類型球形感染性病變:如肺曲菌病、肺隱球菌病等感染性病變也可表現出佔位效應,也可稱為肺佔位性病變。
  • 全球肺癌關注月 肺科專家為市民支招:收藏CT片、少生悶氣……
    世界肺癌聯盟在2001年11月將每年11月定為全球肺癌關注月。在武漢市肺科醫院,這裡的醫生長期與肺癌交手,組合拳出擊肺癌。即使是晚期肺癌,也被馴化成慢性病,在有限範圍內,溫順地與人共存。該院提醒,市民要早日愛上給肺「拍照」,遠離「心理汙染」,不懼「癌王」。
  • 戒菸後肺會不會恢復正常?醫生:預防肺癌要趁早,遠離癌細胞
    吸菸是引發肺癌的最主要因素,大多數肺癌的發病和死亡都可歸因於吸菸。  吸菸不僅對肺傷害大,吸菸與心血管疾病早亡風險相關,比起不吸菸的人,菸民面臨近3倍的早亡風險。  戒菸後肺會不會恢復正常?  戒菸開始後,吸菸對肺的傷害停下,同時我們的代謝和恢復持續在作用,不只是肺部,全身都在參與。當停止吸菸:  20分鐘後:血壓和心率會逐漸下降到正常水平。  2小時後:隨著尼古丁的代謝,可能會感到心煩、睏倦,急切地想補充尼古丁。
  • 肺癌第一癌,5個症狀是前兆,日常做好3件事,養好肺,不癌變
    如今,肺癌可以說是我國乃至世界的「第一癌症」,不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遠高於其他癌症。中國人口佔世界五分之一,但中國肺癌患者佔世界的三分之一。時下,肺癌也是中國發病率增幅最快的癌症,發病率每年增加26.9%。在所有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佔比高達22.7%。
  • 肺不好的人,晚上若有四個「行為」,警惕肺癌可能已「近在咫尺」
    肺不好的人,晚上若有四個「行為」,警惕肺癌可能已「近在咫尺」肺,是五臟腑的「保護傘」,有「華蓋」之稱。「主呼吸」是肺最重要的工作,它與鼻、口相連,氣體可直接進入肺內。當肺部氣體受到損傷時,呼吸發生異常變化,引起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狀,導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癌。
  • 肺有結節不要慌,身邊的「傷肺因子」,若能遠離,結節或會繞道走
    肺結節是現在越來越常見的一個問題,可能是因為近些年來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的原因,很多人查出肺結節之後,會擔心結節變成癌。肺結節會變成癌嗎?肺有結節不要慌,身邊的「傷肺因子」,若能遠離,結節或會繞道走,不會癌變,此文就具體跟大家說說,早點了解。
  • 肺不好容易得肺癌,哪些症狀說明肺不好?怎麼改善肺功能?
    肺部出現異常時,人們很快會想到肺癌。肺癌之所以如此讓大眾重視,既在於患病風險高,也在於預後較差上。肺癌的患病風險高,是因為能引起肺損傷的情況太多,能難完全避免。像是抽菸,呼吸空氣,從事製造業,容易接觸到對肺有害的物質。
  • 肺不好的人,出現5個症狀,想要肺臟健康,遠離3物,做好五件事!
    肺臟,人體的呼吸器官,只有呼吸,才有生命,可見肺對人的重要性。而肺也稱為是"嬌髒",所以肺癌在我國惡性腫瘤中"遙遙領先"。每年死於肺癌的人,將近有180萬人,而早期肺癌的生存率可達到80%。營養師提醒:身體出現"3多、2紅",最好檢查一下肺!
  • 肺不好的人,身體常有三個表現,五個方面養肺
    肺不好的人,身體常有三個表現,五個方面養肺。在中醫臟腑理論裡,肺是「五臟六腑之華蓋」,也就是說,肺是臟腑的「晴雨傘」,可以給臟腑遮風避雨、保護其它臟腑更少受傷。可同時也有「肺為嬌髒」的說法,意思是說,肺自己本身比較嬌貴,需要好好養護。
  • 愛不罕見,非小細胞肺癌之癌王肺肉瘤癌何時有春天
    畢竟是人類第一大癌種,研究自然要深入一些,隨著靶向和免疫的發展,非小細胞肺癌已經逐漸演變成慢性病,可是其中還是存在一種被劃分為非小細胞肺癌,但卻不那麼好治的「非小細胞肺癌」——肺肉瘤樣癌。何為肺肉瘤樣癌?
  • 吐血3天發現肺腫瘤,切下來後醫生鬆一口氣:不是肺癌!
    一做CT,右肺發現一個不規則腫塊,不到2公分,周邊還有一片磨玻璃密度影,增強CT看到腫塊內部有明顯強化,並且內緣跟心包膜接觸。 老公這下真的慌了,連連給老婆賠不是,也不敢耽擱,馬上住院完善檢查,準備手術。
  • 每分鐘就有7個人確診為肺癌!養肺護肺這件事,越早...
    據資料顯示,我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也就是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而在這些症狀中肺癌位列發病首位。談癌色變,這個可怕的絕症,近在咫尺,甚至近到觸手可及的地步,補肺丸溫馨提醒,再不好好的養肺護肺,肺病自然而然會「登門造訪」。
  • 多發的肺腫瘤,是不是就是晚期肺癌?
    52歲的陳叔,由於咳嗽胸悶,做一個胸部CT,發現兩肺瀰漫的肺結節,有幾十個,最大的有接近兩釐米,小的也有六七毫米,當地醫院的診斷考慮是轉移性的肺腫瘤,已經是晚期,陳叔嚇死了,不知道該怎麼安排後事。由於擔心當地醫院的診療條件欠缺,他趕到我們大醫院來做檢查,我看了他的CT片,又在我院做了一個增強CT,確實是兩肺瀰漫的肺腫物,但是抽血化驗,發現他的腫瘤的相關抗原指標並不太高,那麼這個會不會是一個廣泛的轉移呢?我覺得有疑問,做了全身PET-CT,也提示可能不是轉移瘤。又做了活檢,活檢以後的結果也是模稜兩可,可能是炎症。
  • 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怎麼判斷?
    原標題: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怎麼判斷?   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被檢查處,肺上長了一個腫瘤,那麼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
  • 「健康」中國肺癌高危人群圖鑑!非戰鬥人員請迅速撤離
    ◎在眾多癌症中,肺癌發病率、死亡率都排在首位,致死病例數佔癌症總死亡量的18.4%。◎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海泉教授團隊最新研究發現,不吸菸的女性現在成了肺癌新的高危人群。今天就為你列一份「肺癌高危人群圖鑑」,並教你遠離潛伏在身邊的傷肺因素。
  • 遠離肺癌,你需要知道這些知識!
    肺不僅是維持我們通氣與換氣的功能的器官,而且肺部儲存多種造血祖細胞,對受損的骨髓有恢復的功能。目前,全球肺癌患者新發病例數超過100萬人,已成為威脅我們生命的首位「癌症殺手」。 什麼是肺癌? 肺癌是指起源於肺部(包括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
  • 肺癌最新研究進展,與腸肺微生物息息相關|微生物群|腸道菌群|肺癌|...
    肺裡面藏有多種微生物。肺微生物群由細菌,真菌和病毒組成,這些細菌是由吸入黏膜分泌物,鼻咽,口咽和環境空氣交換而產生的。和腸道、皮膚等微生物組不同。與真菌麴黴菌(Aspergillus), 青黴菌(Penicillium), 念珠菌(Candida)等真菌共存,不會引起健康人肺的感染。而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囊性纖維化等肺部疾病中,肺微生物群處於失調狀態。
  • 肺癌手術對肺功能影響大嗎?術後還能不能正常生活?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第一的癌症。隨著胸部CT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肺癌被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術治療肺癌。想必所有肺癌患者手術前都有這個顧慮:肺癌手術切了肺以後我還能不能正常的生活?會不會稍微一活動就累得不行? 今天給大家講講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