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術對肺功能影響大嗎?術後還能不能正常生活?

2021-01-15 騰訊網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第一的癌症。隨著胸部CT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肺癌被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手術治療肺癌。想必所有肺癌患者手術前都有這個顧慮:肺癌手術切了肺以後我還能不能正常的生活?會不會稍微一活動就累得不行?

今天給大家講講這個問題。

首選我們先來了解下肺的結構及功能。

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通過氣管、支氣管與口腔相同,以維持人體的呼吸。

人的肺可以比作一顆大樹。樹幹好比主支氣管,主支氣管向上延伸分出左肺、右肺。左肺再向外延伸可以分為上葉、下葉,每個肺葉又可以細分為幾個肺段。同樣的道理,右肺可以分為上葉、中葉、下葉以,每個肺葉細分為幾個肺段。如果繼續細分,肺段還可以分為幾個亞肺段。

簡單的說:左右主支氣管——肺葉——肺段——亞段

總的來講,左肺有二個肺葉、右肺有三個肺葉。左肺、右肺均有10個肺段。

左肺的肺功能佔45%左右,右肺的肺功能佔55%左右。

我們休息時需要參與換氣的肺組織一般只有30-40%左右,也就是說剩下的60-70%的肺組織處於待命狀態,機體有劇烈運動時才參與工作。

其次,我們了解一下肺癌手術怎麼做?

肺癌手術根據肺部腫瘤的位置及大小大體分為四種。

肺段切除術:切除1-2個肺段或者亞肺段;

肺葉切除術:切除1-2個肺葉;

全肺切除:切除一側全部肺葉;

肺楔形切除:把腫瘤周邊的肺呈三角形樣切除一塊,外形像楔子一樣,叫楔形切除,切除範圍比肺葉切除、肺段切除要小。

通過以上說明,我們可以發現:對於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損失的肺組織一般不超過10%,單個肺葉切除損失的肺組織一般不超過30%,全肺切除損失的肺組織約在50%。所以,對於肺楔形、肺段、肺葉切除的患者,術後肺功能影響不大,可以正常生活,甚至可以行體力勞動。對於全肺切除的患者,術後肺功能影響較大,但不影響正常生活,無法行體力勞動。

那麼肺癌術後患者該怎麼鍛鍊肺功能?

戒菸。吸菸會影響肺的通氣、換氣功能,影響肺功能,不利於肺功能恢復。

加強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有利於痰液的咳出,保證呼吸道通暢,改善肺功能。

多吹氣球、適當鍛鍊。吹氣球可以鍛鍊肺活量,使剩餘的肺組織充分發揮功能,進一步的彌補損失的肺功能。

避免油煙、粉塵等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相關焦點

  • 早期肺癌手術後肺功能下降如何鍛鍊,不花錢,在家就能提升肺功能
    早期肺癌手術後肺功能下降如何鍛鍊,不花錢,在家就能提升肺功能 2020-08-14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肺癌手術術後護理很重要,這些事情要做好,能讓肺更快恢復
    肺癌的治癒率並不高,但是若是能夠在早期發現,進行針對性強的手術治療能夠很好地延長患者的壽命,5年的生存率高達50%,甚至有些患者沒有復發,而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者的心態以及家人的術後護理,要想肺癌手術能夠一勞永逸,從以下5點入手能夠事半功倍。
  • 肺癌手術切除肺葉,對身體有何影響?醫生給出答案
    俗話說人活一口氣,肺是人體內重要的呼吸器官,肺的健康與否與呼吸密切相關,近些年來,肺癌的病發率和死亡率都在升高。對於很多肺癌患者來說,在進行肺癌手術前可能都想知道,肺癌手術切除肺葉,對身體到底有什麼影響?術後還是否能正常生活?呼吸會受影響嗎?下面醫生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 遠離肺癌 「肺」常有愛
    作為廈門醫療界的一張名片、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一個拳頭品牌,廈門醫學院附屬二院呼吸病醫院針對肺癌開展的放射性粒子置入內放射治療、射頻及微波熱消融、氬氦刀冷凍消融、雷射消融等一系列微創介入治療技術,讓不能手術的肺癌患者病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根治。
  • 「肺」常有愛!廈門呼吸病醫院以高精尖診療技術精準抗擊肺癌
    吸菸不僅致癌,也在蠶食我們的肺,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因此,11月不僅是肺癌關注月,期間還有一個特殊的日子:世界慢阻肺日。慢阻肺患者一旦合併肺癌,即便是早期肺癌,由於病人肺功能太差,也沒有手術切除的機會。對於此類因高齡或者心肺功能太差,無法承受肺癌根治術病人,臨床並不少見。隨著介入治療技術的發展,取得可以與肺癌根治術相媲美的良好療效。
  • 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怎麼判斷?
    原標題: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怎麼判斷?   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被檢查處,肺上長了一個腫瘤,那麼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肺上長腫瘤一定是肺癌嗎?
  • 戒菸後,「肺」還能恢復正常嗎?大約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
    對於煙齡較長的人來說,比如煙齡已經超過了10年,這種人的菸癮相對來說已經比較大了,所以想要戒菸會更困難一些。但大家也都知道,長期吸菸會傷害肺部健康,甚至可能會使人患上肺癌,所以長期吸菸的人,肺部可能會出現問題。那麼,10年煙齡成功戒菸之後,肺部功能還能恢復正常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 明明肺癌早期做了根治性手術,不久就復發轉移了,到底什麼原因
    而如果肺癌發生了轉移,則很快出現很多轉移症狀,肺癌轉移有三個渠道,一個是直接通過支氣管進行肺內轉移,另外就是通過淋巴管以及血管進行遠處其他臟器轉移,就會產生很多遠處轉移的症狀,但這樣講很多人還是不能理解如何去簡單的判斷是否有轉移。
  • 不抽菸女性也要警惕肺癌
    50歲李女士今夏因復工體檢行肺部CT檢查發現肺部結節,李女士一直糾結需不需要手術治療,在提心弔膽三個月後,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胸外科,陳寶鈞主任仔細查看病人檢查後覺得李女士肺部結節形態傾向於肺惡性腫瘤,但由於結節直徑只有0.8釐米,位置在肺部深處,傳統手術方式切除肺葉對李女士肺功能影響較大
  • 肺癌中期能治癒嗎 肺癌中期有什麼治療方法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不少人會患有肺癌這種疾病,導致肺癌的原因有多種多樣。一旦患了肺癌之後,不管是患者還是家屬最想問的一個問題就是,肺癌中晚期能治癒嗎?對於中期的肺癌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3、對於肺癌晚期的表現除了有早、中期的症狀(刺激性咳嗽、血痰、胸悶、胸痛、喘鳴、氣促、發熱等)外還有肺癌侵犯、壓迫鄰近組織或(和)器官以及發生遠處轉移時一起的徵象。肺癌中期的治療方法肺癌中期可分為偏早和偏晚兩大類,需要仔細區分、評估後再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一般來說,手術治療後的效果最好,前提是手術能完全切除乾淨,此外是放療,最後是化療。
  • 肺癌早期術後發現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還真不一定!
    圖片來源:攝圖網在覓健社區,有覓友發帖詢問關於肺癌術後複查結果:「右肺腺癌早期,術後增強CT顯示左肺尖有小結節,屬於遠處轉移嗎由以上可知,其實肺小結節出現的原因還有很多種,一般真正是肺癌的往往是少數情況,因此檢查出肺小結節的人也不必太過驚慌,但需要注意的是,惡性腫瘤往往是由良性發展而來的,因此也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而如果確診了肺癌,在手術後再次發現小結節,又是怎麼回事?肺癌術後檢查出了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
  • 相同肺癌分期的2個病人,一個3年復發,一個5年複查正常,為何?
    相同的肺癌分期,預後一樣嗎?看看這兩個病人,同樣是肺癌2a期病人,都是腺癌,一個第3年復發,一個第5年複查也沒事。跟大家講述我的2個病人,肺癌分期完全相同,但預後卻完全不同。張大爺,今年66歲。多年吸菸史,3年前被診斷為肺癌,在我院行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術後恢復得很好。病理診斷為2a期,術後積極化療6個周期。但是在今年(術後第3年)複查時,意外地發現骨轉移。李大爺,今年63歲。有吸菸史,5年前被診斷為肺癌,在我院行微創胸腔鏡手術治療,術後病理診斷同樣為2a期,積極化療6個周期。今年來複查(術後5年),完全正常,繼續定期複查。
  • 肺不好容易得肺癌,哪些症狀說明肺不好?怎麼改善肺功能?
    肺部出現異常時,人們很快會想到肺癌。肺癌之所以如此讓大眾重視,既在於患病風險高,也在於預後較差上。肺癌的患病風險高,是因為能引起肺損傷的情況太多,能難完全避免。像是抽菸,呼吸空氣,從事製造業,容易接觸到對肺有害的物質。
  • 多學科診療模式在非小細胞肺癌手術治療過程中的應用價值
    結果 同單一科室診療模式相比,MDT 模式下行胸腔鏡下肺葉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術後引流時間、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及肺不張、感染、術後胸腔出血等併發症發生率方面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術中中轉開胸比例及切口延遲癒合、術後肺漏氣的發生率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 肺癌不能手術等於判死刑?別放棄!你還有選擇
    早期肺癌一般首選手術治療,但臨床上經常遇見因高齡或合併嚴重心、肺、血管疾病而無法手術,或患者拒絕手術的情況。 這些患者是否就失去了戰勝肺癌的機會,只能坐以待斃? 如果發現肺癌已是晚期,不能手術,還有別的治療辦法嗎?
  • 中央型肺癌早期症狀 中央型肺癌初期表現
    現在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為肺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肺癌的呢?而且每個人的肺癌是不一樣的,您是知道什麼是中央型肺癌嗎?您知道中央型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嗎?很多人應該知道的,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並且了解下中央型肺癌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哦。
  • 機器人輔助與胸腔鏡輔助右肺上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回顧性
    結論 RATS 與 VATS 行右肺上葉切除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滿意,兩種術式的圍術期結果基本相當,但 RATS 手術時間和術後住院時間更短。正文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其主要類型[1]。
  • 切切切,肺切多少還能活?
    肺部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一個場所,沒有肺的支持,人是無法存活的。但是因為抽菸等原因,每年都有很多人,被確診患上了肺癌。而作為全球發病率最高,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目前對於它的最常用的治療手段就是通過肺切手術來切除腫瘤。
  • 多發磨玻璃結節是晚期癌症轉移嗎?專家表示一般為多原發早期肺癌
    考慮到程女士的結節散布在右肺,如果進行肺葉切除的話對她未來的生活影響很大,所以戴教授貼心的為她設計了肺段聯合楔形切除術,在徹底切除結節的同時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肺功能。術後戴教授告訴記者,程女士的病理結果為1個肺泡細胞瘤,3個微浸潤腺癌,1個浸潤性腺癌。磨玻璃結節個數雖多,但都比較小,最大的才7mm,病變基本都處於早期階段,治癒率極高,術後無需再進行放化療。
  • 什麼樣的肺癌才算早期?術後會不會、易不易復發與哪些因素有關?
    小細胞肺癌多無手術機會,預後要差一些。非小細胞肺癌術後5年生存率資料不完全一致,Ⅰ期大概在60%左右,Ⅱ期在35%左右,Ⅲ期只有25%左右,Ⅳ期不再說5年生存率。 同樣分期,若腫瘤的部位、癌細胞外侵情況不一樣預後也可能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