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肺癌分期的2個病人,一個3年復發,一個5年複查正常,為何?

2021-01-13 閆醫生的醫學課

相同的肺癌分期,預後一樣嗎?看看這兩個病人,同樣是肺癌2a期病人,都是腺癌,一個第3年復發,一個第5年複查也沒事。

跟大家講述我的2個病人,肺癌分期完全相同,但預後卻完全不同。

張大爺,今年66歲。多年吸菸史,3年前被診斷為肺癌,在我院行胸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術後恢復得很好。病理診斷為2a期,術後積極化療6個周期。但是在今年(術後第3年)複查時,意外地發現骨轉移。

李大爺,今年63歲。有吸菸史,5年前被診斷為肺癌,在我院行微創胸腔鏡手術治療,術後病理診斷同樣為2a期,積極化療6個周期。今年來複查(術後5年),完全正常,繼續定期複查。

都是肺癌2a期病人為何有不同的預後呢?後來,我查閱了二者的病歷檔案,發現了不同之處。原來,張大爺的肺癌是低分化腺癌,而李大爺是高分化腺癌。

不同的分化就能導致不同的預後嗎?讓我們看一下分化是什麼。

肺癌的分化:是描述肺癌惡性程度的指標,是通過看肺癌病理切片後由病理科醫生下的結果;是指肺癌組織在細胞形態和組織結構上與肺的正常組織的相似之處,一般分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相似性大為高分化,相似性差為低分化,居中為中分化,即相似性越好,預後越好。惡性度最高的是低分化,最低的是高分化,中分化居中。

所以,肺癌判斷預後要多維度考慮,不能單靠分期決定。而且肺癌預後也與自身的免疫力,心態等有關。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肺癌,為什麼有人能活過5年、10年?原來都有這樣相同的經歷!
    13年、11年、10年、9年、5年……  當肺癌患者一個個大聲喊出自己的患病時間,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無錫近500名肺癌患者同時響起了掌聲!因為這是一場特殊的生日會,「壽星」都是跨越五年的肺癌患者。  5年,對肺癌患者並非易事!因為在我國多數患者確診已屬晚期,當前我國五年生存率僅為16.1%1,位居各類癌症死亡榜首。
  •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
    ,3年前在當地腫瘤醫院手術,因為分期比較早,IB期,又沒有明顯高危因素,術後就沒有進行輔助治療。他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每6個月複查一次,然而最近他一直感覺乏力,體重好像下降了五六斤,離上次複查不到五個月,老張還是覺得不放心,決定提前複查,果然CT發現了問題,肝臟發現兩個不到1公分病灶,從病史和CT形態看,考慮轉移灶。
  • 早期肺癌手術後也有一定的復發機率,是否復發都寫在了病理結果上
    肺結節其實是一個影像學的概念,胸片或CT上小於3cm的肺部佔位性病變叫做結節,而大於3cm的結節叫做腫塊。所以,肺結節是個寬泛的概念,它有可能是良性病變,比如炎性結節、鈣化結節、肺結核結節、肺錯構瘤、炎性假瘤、肺黴菌球等等。有可能是惡性病變肺癌,也有可能是癌前病變,表現為不典型腺瘤樣增生。事實上,1cm以內的絕大多數肺結節是良性的。
  • 肺部微浸潤腺癌的復發轉移率極低,復發率
    最近有個網友向我諮詢,語氣中透著焦慮,這個患者65歲,因為肺部高危結節年前在我院做了微創手術,手術後病理是微浸潤腺癌。按照常規,這個患者應該在術後一個月來醫院複查,可是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對於病情相對穩定的病人我們不建議這時候到醫院來。所以這個患者很著急,認為不按時複查會不會出問題呢,會不會發生轉移呢。
  • 肺癌晚期,被告知活不過2個月!5年了,一直沒復發
    5年前,Aaron得了肺癌,當時的他,被確診為晚期,生命只剩下2個月。如今,5年過去了,他依然活著…… 69歲,肺癌來了 被確診為肺癌那年,Aaron69歲,算是一個人生贏家,有一個美麗的妻子和懂事的兒子,還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除了吸了幾十年煙,這輩子他都沒有什麼不良嗜好,身體狀況一直都不錯。
  • 哪些症狀提示肺癌術後復發轉移?一定要注意觀察,早發現早治療
    老張是個早期肺腺癌病人,3年前在當地腫瘤醫院手術,因為分期比較早,IB期,又沒有明顯高危因素,術後就沒有進行輔助治療。他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每6個月複查一次,然而最近他一直感覺乏力,體重好像下降了五六斤,離上次複查不到五個月,老張還是覺得不放心,決定提前複查,果然CT發現了問題,肝臟發現兩個不到1公分病灶,從病史和CT形態看,考慮轉移灶。
  • 郝迎旭主任談:肺癌手術後,醫生說的「隨訪複查」有多重要?
    肺癌是術後復發和轉移率較高的癌症,為防止再次復發,肺癌患者術後都要進行定期檢查和隨訪。而且,這種定期的隨訪複查應該是伴隨終生的。我以前遇到一個病人,非常的執拗,做完手術後2年多沒有複查,近一個月出現腰疼才來看,一查出現了肝轉移,因為疼痛和肝轉移,食慾差,體質弱,連化療都不能做,只能營養和止痛治療。
  • 肺癌早期術後發現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還真不一定!
    從病理診斷角度及經驗來說,造成肺小結節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三大類:1、肺癌。往往是早期肺腺癌,這是一個譜系,從貼壁型生長的原位腺癌,發展到微浸潤性腺癌,最終成為浸潤性腺癌,也就是癌症。2、肺良性腫瘤。1、嚴格遵照醫囑,定期按時複查由於肺癌至今尚無復發和轉移的可靠、早期預報信號,因而為及早發現復發或轉移,需要對病情進行密切監測和隨訪。一般來講,術後第一年,每三個月複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複查一次,循環複查持續。
  • 肺癌復發轉移時多發生於2年內,如何應對?
    肺癌的復發或轉移多發生於2年內,超過5年就很少復發轉移了。如果患者沒有接受持續的治療,需要每3~6個月去醫院複查,通過CT等檢查肺癌的復發和轉移。患者經藥物治療(化療)使腫瘤縮小或穩定之後再次增大,或者轉移到其他臟器的,需要進行2次治療、3次治療。術後輔助免疫細胞治療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過繼性細胞治療屬於被動免疫治療的範疇,近年來在中國一直處在風口浪尖。2017年,以CAR-T為代表的免疫細胞治療大獲成功,FDA已批准兩款CAR-T細胞產品用於難治復發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治療。
  • 肺部長了5個結節確診肺癌?莫慌!早期微創手術解煩憂
    60歲的李奶奶體檢查出兩肺長了5個結節,大小均在在0.8—1.5釐米。這5個結節就像定時炸彈一樣,困擾著李奶奶一家人。莫慌!早期肺癌,微創手術來解決。近日,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承辦的江蘇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年會上獲悉,目前提高肺癌總體治療效果唯一的途徑就是早診早治。
  • 什麼樣的肺癌才算早期?術後會不會、易不易復發與哪些因素有關?
    早期肺癌術後會不會復發?易不易復發?某一個因素也決定不了,與多種原因有關。非小細胞肺癌術後5年生存率資料不完全一致,Ⅰ期大概在60%左右,Ⅱ期在35%左右,Ⅲ期只有25%左右,Ⅳ期不再說5年生存率。 同樣分期,若腫瘤的部位、癌細胞外侵情況不一樣預後也可能相差很大。
  • 分享3個肺癌病例,感謝膽囊炎和腦血栓,低分化癌也可以治癒
    作為一個哨兵,同時讓我們發現了左下肺的小肺癌!這也是一個不規則實性肺結節,長徑2.0cm,裡面有個不規則囊腔,肺門側可見支氣管截斷徵和供血血管進入(紅箭頭所指就是供血血管,呈白色小樹枝狀),符合非小細胞肺癌的特點,腺癌可能性大。
  • 3位老人肺癌,平均年齡90歲,老年人怎樣防癌?
    今天有些邪氣,肺癌病人特別多,最年長的3位病人,平均年齡90歲,恐怕都不能手術了……癌細胞是沒有良心的,不懂得尊老愛幼,要提高警惕!下面分享一下今天的肺癌病例,有憂有喜,希望對大家有啟發:3位高齡肺癌,疏忽了很多人說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不容易招癌細胞,就算得了癌,往往發展也很慢,真相是什麼呢?
  • 肺癌手術後1.5年復發擴散,醫生說她當初不該做錯一件事
    一位女士62歲,以前知道自己有慢性萎縮性胃炎,因為飲食不太注意,加上生了點悶氣,症狀加重了,來醫院做了胃鏡,發現兩個胃息肉,住院做了個小手術切除息肉。 這類病人常規是需要化驗肝腎功能、凝血功能、血糖、心電圖等檢查,確保手術過程中不發生意外,肺部也要檢查一下。
  • 誤區解讀 | 腸癌復發就沒救了?
    一、復發率及影響因素結直腸癌術後局部復發率各家報導不一,從5%-50%。為何各家報導結直腸癌患者術後復發率差異如此之大?我們認為其主要影響因素有隨訪時間長短與隨訪質量、病例數多少、復發定義標準、病人腫瘤分期、手術方式、輔助治療情況和手術醫生操作水平等。
  • 晚期肺癌生命只剩5個月,注射癌症疫苗後奇蹟存活,已10年沒復發
    那沒有得肺癌之前,69歲的Mick Phillips愜意的生活在威斯康星,他有自己的公司,膝下也有兒孫環繞,生活可謂無憂無慮。但吸菸幾十年的他,最終還是被肺癌找上了門,而且被確診的時候已經是三期。
  • 得了肺癌,究竟還能活多久?熬過五年生存期,是不是就安全了?
    在所有惡性腫瘤中,肺癌是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佔第一,惡化程度高,治療難度大,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會造成不小的影響。但即便如此,也並不是患上肺癌之後就活不久了,患者不需要太過於悲觀。我們知道,肺癌是分期的,共分為四期。
  • 【JAMA Oncology】小細胞肺癌PCI的價值要被顛覆?
    一項發表在2016年,來自美國的調查顯示,90.5%的醫生推薦在完成化療、計劃進行PCI之前,應該再次接受MRI檢查。對德國放射治療學機構的調查顯示,88%的醫生通常會在PCI之前進行第二次頭顱MRI檢查,12%的醫生有時會給所有的患者進行頭顱MRI檢查,無論患者的腫瘤分期。總體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沒有足夠證據支持進行第二次頭顱MRI檢查,但這一策略在臨床實踐中SCLC的管理上廣泛接受和應用。
  • 【肺癌術後預防復發和轉移,NKT治療案例展示】清華NKT · 樂和親友...
    李先生與2016年10月體檢時發現右肺陰影,並於11月行胸腔鏡進行右肺上葉切除,病理示:右肺上葉周圍型浸潤性腺癌,貼壁為主型80%,腺泡型10%,乳頭型10%,腫瘤大小 3*2.5*2cm,癌組織未侵犯髒層胸膜,未侵犯段支氣管。支氣管斷端未見癌。
  • 小細胞肺癌並非不治之症,有些可以活過5年,甚至達到10年之久
    肺癌大致的劃分包括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為何要這樣劃分,是因為這兩大類肺癌的病理形態和性格完全不同,可以說絕對不是近親,二者唯一的共同點是腫瘤都發生於肺部。小細胞肺癌實質上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惡性程度高,病情發現初期就容易發生各臟器轉移,預後差,病人整體生存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