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解讀 | 腸癌復發就沒救了?

2021-01-13 澎湃新聞

專家簡介:王志剛,男,主任醫師,教授,外科學博士(畢業於上海中山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青委,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委會—臟器聯合臟器切除和質量控制學組副主任委員。主攻大腸癌的診治和研究,擅長腸癌腔鏡和雙鏡聯合微創手術治療;各類複雜腸癌如局部晚期、超低位、復發腸癌的手術治療;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開設並領銜國內首個複雜腸癌多學科診治整合門診。

結直腸癌復發後一定不要放棄治療

結直腸癌術後局部復發

結直腸癌切除術後局部復發,又稱局部復髮型結直腸癌,是結直腸癌患者手術治療失敗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結直癌研究的深入,外科技術的發展及經驗的積累,出現了一系列控制局部復發的措施,包括全直腸繫膜切除(TME)、全盆腔淋巴結清掃、術中無瘤操作、術中輔助放、化療以及術前新輔助化療等。即使如此,結直腸癌術後復發率仍較高,復發後帶瘤生存期生活質量差,外科再次處理困難,復髮型結直腸癌一直是困擾外科醫生的難題。

一、復發率及影響因素

結直腸癌術後局部復發率各家報導不一,從5%-50%。為何各家報導結直腸癌患者術後復發率差異如此之大?我們認為其主要影響因素有隨訪時間長短與隨訪質量、病例數多少、復發定義標準、病人腫瘤分期、手術方式、輔助治療情況和手術醫生操作水平等。影響因素難統一,是造成復發率懸殊大的重要原因,同時由於大多數臨床研究缺乏常規屍檢核實,局部復發率有被低估的可能。

影響局部復發的因素很多,那些影響生存的許多已知因素同樣影響局部復發。Dukes分期越差,局部復發的可能性越大。在一項腹會陰切除術後大宗病例調查中,Dukes A期局部復發率為9.1%,B期16.7%, C期40.8%。同樣腫瘤在腸外浸潤範圍也影響復發,當腫瘤位於直腸下1/3時局部復發率較高,為14.5%,位於直腸中1/3時為8.3%,直腸上1/3時局部復發率較低,為5.2%。結腸癌患者術後局部復發以結腸肝曲、脾曲和橫結腸為多見。此外,病人的年齡、腫瘤的大小、形狀(腫塊型或浸潤型)、生物學特性、分化程度、腫瘤是否固定、有無脈管及神經的浸潤、有無梗阻穿孔及腫瘤浸潤型淋巴細胞是否存在,均為影響腫瘤術後復發的重要因素。臨床上經常見到年齡相對較小的、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細胞癌、脈管內有癌栓的患者局部復發和轉移的機率相對較高。毫無疑問,外科醫生的經驗及手術技巧直接影響到結直腸癌患者手術後局部復發率,Heald醫生在低位直腸癌前切除術中率先倡導並應用TME技術,使低位直腸癌切除術後局部復發率降低至2.6%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二、局部復發的臨床表現和和診斷

結直腸癌術後約65-80%復發發生於2年以內,僅6-8%的復發發生於5年以後。因早期復發症狀可能相當隱匿,因此2-5年內的定期隨訪複查是早期發現復發灶的重要措施。我們主張術後2年內每3個月複查一次,2-5年內每6個月複查一次,5年後可每年複查一次,任何隨訪複查應該包括病史的採集、結腸鏡檢查、陰道會陰部檢查、局部超聲波檢查及腫瘤標記物CEA等的檢查。骶尾部疼痛、血便、腹脹、局部腫塊是局部復發常見的症狀。當復發腫瘤侵及鄰近臟器時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如侵及膀胱輸尿管、陰道時出現血尿、排尿困難、尿急尿頻、陰道流血;若侵及十二指腸、胰腺會出現相應的梗阻等症狀。體外和腔內超聲波、CT、MRI等影像學檢查在診斷結直腸癌術後局部復發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不僅因為其可直接獲得局部復發的影像學證據,還因為在超聲波、CT引導下可行穿刺活檢獲得病理學證據。目前PET、PET/CT等先進設備可以早期準確地發現腫瘤的局部復發。CEA、CA19-9等腫瘤標誌物可以作為早期復發的指標,多項研究顯示CEA的增高明顯早於影像學的陽性發現。CEA持續升高在無症狀患者中58%-95%可能有復發。另外,CEA升高的形式也反映復發特徵,CEA緩慢升高多提示腫瘤局部復發或局限性轉移,而陡然升高或階梯樣升高常常提示有播散性病變。

三、局部復發的治療

(一)局部復發的外科治療

對大多數臨床上出現局部復發症狀的患者,無論是放療還是系統化療都只是姑息性的。如有可能手術切除對一些病例還是可以治癒的,可惜只有5%-20%的復發患者是可以切除的。早期診斷對提高局部復發特別是無症狀復發患者的切除率相當重要。Schiessl等報導,早期發現可使49%的局部復發病灶獲得切除,達到再次根治的目的,30%至少可以存活35個月。另一項研究指出,測定CEA引導行手術治療,可以使局部復發者完全切除率達60%,5年存活率達30%。現階段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積極的再次手術幹預,行擴大挽救性手術,能極大地改善結直腸癌術後局部復發患者的預後。但由於這類手術死亡率、併發症相對較高,目前對結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後局部復發外科手術幹預的時機及方式尚有不同的看法。

結直腸癌切除術後復發再手術的適應證:①全身一般情況及營養狀況良好,無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②復發腫瘤相對局限,無腹腔廣泛的轉移。③無肝外遠處轉移,如肺、腦、骨轉移。④會陰部、盆腔復發腫瘤相對局限,未侵及盆壁,無下肢淋巴水腫,無坐骨神經痛。結直腸癌切除術後局部復發再次手術的方式有:

1.再次局部擴大切除

對於孤立的非吻合口的復發病灶可以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組織將病灶完整切除。對於位於吻合口的復發病灶,在保證復發病灶完全切除、切緣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再次吻合。針對直腸前切除術後復發病例可以再次行保肛手術,若達不到此要求或是復發腫瘤已經固定、侵及周圍組織應行Miles手術。特別注意二次手術時正常解剖結構已經改變,在切除病灶的同時要注意保護周圍臟器,如輸尿管、陰道、十二指腸、胰腺等。對於二次手術時淋巴結的清掃要根據術中具體情況加以實施,在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完成。

2.聯合臟器切除

結腸癌術後復發病灶往往侵及周圍臟器,若沒有腹腔的廣泛種植轉移、肝外轉移,可考慮行聯合臟器切除。結腸癌術後復發往往侵及輸尿管、腎臟、肝臟、脾臟、胰腺及十二指腸,若病人情況容許可以考慮行一個、兩個、甚至三個臟器的聯合切除,術後仍可以達到延長生存的目的。直腸癌術後復發病例,若侵及周圍臟器可以考慮行盆腔臟器的聯合切除,包括膀胱、直腸、子宮、陰道、前列腺、尿道、以及相關的鄰近組織切除。對於侵及周圍結構與臟器的直腸癌復發病灶,盆腔臟器切除或合併骶骨切除術是外科治療的唯一選擇。女性患者因有子宮作為屏障,膀胱受累機會相對較少,常行後盆腔臟器切除術。男性患者膀胱、前列腺、尿道、輸尿管常被侵及,常常需行全盆腔臟器切除。為了保證側方切緣的安全,必須清掃側方淋巴結,並整體切除受累臟器,距瘤體邊緣2釐米。位於後方的盆腔復發腫瘤常與骶骨關係密切,為了保證切緣無殘餘腫瘤,常需行骶骨切除。行盆腔臟器聯合切除的的病例5年生存率可達20%-30%,僅行姑息性手術的病例5年生存率為0,提示盆腔臟器切除術能明顯改善預後。

3.骶骨部分切除術

在直腸癌術後復發的病例中,往往有腫瘤侵及骶骨,不聯合切除受累骶骨無法達到根治的目的。術前可以通過CT、MRI檢查明確腫瘤侵及骶骨的範圍,如果在S2水平以下可以聯合切除,如果累及骶部脊髓、侵及S2水平以上將無法切除。注意術中不必游離腫瘤,遠離腫瘤2釐米與受累骶骨一併整塊切除。

4.姑息性手術

當無法完成以上手術時,姑息性手術應受到重視,它可以達到部分控制症狀的目的,有效提高患者的帶瘤生存質量。

(二)結直腸癌切除術後局部復發的非外科治療

非外科治療包括放療、化療。放療可分為根治性放療和姑息性放療,若手術已經達到了根治的要求,可以在術後恢復後加放療,對瘤床照射,可以減少再次復發的機率。也可以採取術中放療或/和術後放療,術中放療可以達到直視下直接準確地照射瘤床,減少對周圍組織臟器的損傷。若已經喪失手術機會或術中進行姑息性手術者,同樣可以採取放療,亦也明顯地減輕局部症狀,如疼痛、出血,達到改善帶瘤生存的質量。

化療可以減少結直腸癌患者的復發率,這已經為大家所公認,對於復發的結直腸癌患者化療仍為有效的治療手段。特別是新輔助化療,藉助於化療藥物和方案的不斷改進和更新,使原本無法切除的病灶縮小,為手術切除創造時機。術中在瘤床和無法切除的腫瘤瘤體內植入緩釋性化療藥物,區域動脈灌注化療等許多新的方法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復發性結直腸癌病例,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直腸癌術後會陰部腫塊的處理

直腸癌術後,特別是腹會陰根治術後,會陰部腫塊的出現往往是腫瘤局部復發的表現,同時伴有局部的下墜感、持續性脹痛並向下肢放散,有的會有血尿、排尿困難、陰道出血、下肢水腫等。直腸前切除術患者可以出現便血、排便困難。當出現上述症狀時應考慮局部復發的可能。CT檢查可以明確診斷,並提示復發腫瘤的範圍及周圍臟器受累情況。必要時可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直腸癌術後會陰部局部復發多出現於DukesB、C期的病例,腫瘤分化程度低、術中腫瘤穿破、勉強超低位吻合、未按TME原則等為復發的因素。

直腸癌術後會陰部腫塊仍採取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對於沒有廣泛轉移,可以耐受手術的病人,首先爭取手術切除,也可以在術前採取新輔助化療以期減小瘤體,提高療效。直腸前切除術後局部復發病例,對於孤立的非吻合口的復發病灶可以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組織將病灶完整切除。對位於吻合口的復發病灶,在保證復發病灶完全切除、切緣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再次吻合,再次行保肛手術,若達不到此要求或是復發腫瘤已經固定、侵及周圍組織者,應行Miles手術。已經行Miles手術的病例,若復發腫瘤相對孤立,未侵及周圍臟器,且位置不高時可以考慮經會陰部擴大切除,但此手術併發症相對較多,易出現尿道、膀胱、陰道及小腸的損傷。若術前經CT檢查復發腫瘤位置稍高,但未超過骶2,且腫瘤未侵及前方的臟器,病人無法耐受較大的手術,可以考慮經骶尾切除腫瘤,若腫瘤向後侵及S2以下的骶骨可一併切除。若腫瘤位置較高,病人一般情況好,可以經腹手術,必要時可以行盆腔部分或全部臟器聯合切除術。術後輔以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

相關焦點

  • 肺癌晚期轉移就沒救了?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要注意這4點!
    腫瘤的復發、轉移率讓很多患者惶恐不安,患者們總是把心提到嗓子眼兒,擔心自己的疾病會進展,那麼肺癌晚期出現轉移就沒救了嗎?肺癌晚期出現轉移並不是沒救了,只要經過積極的治療,也可以有比較好的效果。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要注意這4點!第一點,制定系統科學的治療方案。
  • 大便這樣就得小心腸癌
    腸癌屬於下消化道腫瘤,一定程度上講,與吃得過好有關,因此也被認為是種「富貴癌」。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腸癌發病率略低,但增長速度卻比他們快。三四十年前,大腸癌在我國「癌症殺傷力排行榜」中,居第6位,如今已躍居第3位。廣州疾控中心數據顯示,10年間大腸癌發病率上升了50%;30年間,上海大腸癌患病人數也增加了5倍多。
  • 警惕肺癌發生轉移,千萬不要陷入這9個誤區!
    關於肺癌轉移都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呢? 誤區1:活檢穿刺會導致轉移 癌症的確診最終是要靠活檢穿刺病理明確的。 誤區2:吃發物容易轉移 從字面上講,「發」包含發作、誘發、復發之意。「發物」是中醫特有的術語,泛指辛辣、燥熱、肥甘厚味的食物,如帶魚、黃魚、海參、鱔魚、雞肉、羊肉、狗肉、驢肉、韭菜、香菜、茴香、荔枝等。
  • 警惕肺癌發生轉移,千萬不要陷入這9個誤區!—抗癌管家
    關於肺癌轉移都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呢? 誤區2:吃發物容易轉移 從字面上講,「發」包含發作、誘發、復發之意。「發物」是中醫特有的術語,泛指辛辣、燥熱、肥甘厚味的食物,如帶魚、黃魚、海參、鱔魚、雞肉、羊肉、狗肉、驢肉、韭菜、香菜、茴香、荔枝等。
  • 如何才能不讓腸息肉復發?看醫生怎麼說
    但特別需要提醒的是,並非所有腸息肉都需要切除,有些情況下,腸息肉切除之後,反而增生更多,但有時必須切除,切除後可以避免息肉增多或增生,從而避免復發。有什麼方法不讓腸息肉復發?腸息肉不一定都發展成腸癌,但腸癌大部分都由息肉發展而成!
  • 升結腸癌早期症狀 它的治癒率怎樣
    現在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疾病越來越多,癌症就是比較難治的疾病,對人體危害很大,人們對癌症一直很關注,升結腸癌也是癌症的一種。那麼,升結腸癌早期有什麼症狀呢?有哪些治療方法?治癒率怎麼樣?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血管通透性與癌症復發轉移 及 忌口
    手術及化療多年後持續追蹤患者的病情復發轉移組的參數超出治癒組兩倍同時,順路發現腺癌患者的參數是鱗癌的190%也算是在另一個途徑解釋了鱗癌愈後良好的原因對於通透性的判斷Ktrans最直觀可靠上面這56個均為宮頸癌二期患者,採用的治療手段完全一致 Ktrans不要單單觀察平均數
  • 復發轉移是「催命符」?癌症「倖存者」只因了解它!
    這位失眠的房東,是不是像極了忐忑不安擔心復發轉移的癌症患者?據報導,有22%-99%的患者在手術後伴有腫瘤復發轉移的恐懼。此種悲觀情緒,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與生存周期。焦慮源自無助,其實,腫瘤患者只要搞清楚兩件事——「我的腫瘤容易復發轉移嗎?」,「我能提早預測復發轉移,然後採取措施嗎?」
  • 2020 CSCO回顧 |李進教授:轉移性腸癌的免疫治療
    自KEYNOTE-177研究在2020 ASCO會議上敲開腸癌免疫治療的大門後,針對PD-1在腸癌領域的應用的研究更加火熱,在今年的2020 CSCO會議上,來自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的李進教授在免疫治療專場
  • 結腸炎轉化成腸癌機率較小
    以腸癌為例,腸炎和腸癌都是比較常見的疾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兩種疾病的症狀差別還是很大的。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結腸炎是否會惡化成結腸癌?近日,清遠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楊榮嬌對此作了詳細解答。
  • 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了解腸癌的早期症狀
    腸癌,相信很多朋友並不陌生,腸癌只要發病還是因為飲食,生活規律還有遺傳導致的,發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為1.65:1。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腸癌的症狀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主要症狀1.腸癌初期以便血為主,其次是大便習慣改變,排便不盡感,裡急後重等,此外還極易引起梗阻現象,產生腸道刺激症狀等。腸癌有很多突出的臨床表現,患者還需多加小心。
  • 結直腸癌細胞能夠進入滯育樣狀態來逃避化療
    結直腸癌細胞能夠進入滯育樣狀態來逃避化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19:01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Catherine A. O』Brien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結直腸癌細胞能夠進入滯育樣狀態來逃避化療。
  • 大便變細就是得了腸癌?醫生說:大多數是良性疾病
    最近也有不少朋友詢問:大便變細是不是真的得了腸癌? 甘肅東大肛腸醫院專家在這裡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其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大便變細有哪些原因,一定是腸癌嗎?
  • Cancer Med:新方法可高效檢測出癌症復發
    圖片來源:www.timesofisrael.com2016年10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福林德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檢測腸癌病人腫瘤復發的新型檢測技術研究者表示,這種靶向作用腫瘤衍生DNA的新型血液檢測手段能夠成功檢測結直腸癌患者在疾病緩解期的癌症復發情況,而且這種雙基因檢測手段就好像一種高效的指示燈一樣,非常簡單、侵入性較低且可靠性較高。
  • 甲狀腺結節常見的誤區有哪些?黃國常主任:這5個誤區,一般人不知道!
    日常生活中,人們對甲狀腺疾病存在諸多認識誤區。有些專家說大多數的結節為良性,只要定期隨訪即可,無需治療。以至於患者朋友們未能及時引起重視,最終惡化。以下內容帶你走出甲狀腺誤區。
  • 這梗常用於調侃人有病,沒救了
    這梗常用於調侃人有病,沒救了時間:2020-03-04 16:3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醫生怎麼說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常用於調侃人有病,沒救了 調侃人有病,沒救了的委婉方式。 懷疑你有病,已經帶病到達醫院,和醫生進行了深入溝通,醫生告訴你你沒救了,我十分感興趣擔心,所以問問你:醫生怎麼說?
  • 醫生說腫瘤切得很「乾淨」「徹底」,為什麼術後還會復發轉移呢?
    手術室外的談話間,醫生向家屬告知術中情況,大多會說腫瘤切得很徹底、很乾淨,聽到醫生這麼說,大家心裡也會得到暫時的慰藉,以為「徹底」「乾淨」就不會復發,至少不會短時間內復發,然而一些病人術後又復發、甚至遠處轉移,為什麼呢?其實復發包括局部、區域復發以及遠處轉移。
  • 腸癌的前兆有哪些?
    腸癌,近幾年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可能和我們的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腸癌早期的時候症狀多不典型,甚至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視,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所以為了降低腸癌給人們帶來的傷害,今天小九就來介紹一下腸癌的基礎相關知識,以幫助大家做好防患工作。正常情況下,一天幾次大便才正常?
  • Gut:2012世界腸癌統計數據——腸癌發病率與國家經濟水平
    Gut:2012世界腸癌統計數據——腸癌發病率與國家經濟水平
  • 全國腸癌醫院前十名,全國排名前十腸癌醫院
    全國腸癌醫院前十名,全國排名前十腸癌醫院 時間:2020-10-26 09:14:27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大腸癌通常是指大腸癌。它是發生在直腸和結腸中的癌症的統稱,通常稱為「大腸癌」,是我國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那麼全國腸癌醫院前十名,全國排名前十的腸癌醫院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