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2012世界腸癌統計數據——腸癌發病率與國家經濟水平

2020-11-30 醫脈通

Gut:2012世界腸癌統計數據——腸癌發病率與國家經濟水平

2016-02-06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一項大型國際研究表明:腸癌發病率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著明確的關係。該研究於2016年1月27日發表在Gut雜誌上。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全球範圍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10倍的差距:歐洲、北美和大洋洲的某些國家新發病例的預測值遠高於很多非洲國家。


該研究的數據來源於GLOBOCAN資料庫中,記錄了2012年184個國家腸癌的新發病例和死亡人數,並將國際腸癌類型和發展趨勢與經濟發展狀況聯繫起來。


研究發現,經濟發達國家,其腸癌的新發病例為經濟不發達國家的6倍。死亡率也有相同的趨勢。


Figure 1 Worldwide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ag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per 100 000) in males in 2012 (GLOBOCAN 20121).


但是,研究也表明,西方的生活方式可能對腸癌的發展有作用,而這些地區的更好的篩查手段也對報告的高發病率有顯著影響。


英國癌症研究統計管理者Rebecca Smittenaar說:「不良的飲食習慣和過度的酒精攝入已經被證實可以增加腸癌的風險。這項國際研究也突出了中低收入國家需要加強腸癌預防和早期診斷,還強調了需要改進治療方法,特別是那些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增長的國家。」


估計某些非洲國家腸癌的新發病率少於5/10萬,而在某些發達國家,其發病率超過40/10萬。其中發病率最高的國家是斯洛伐克,而最低的國家是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區,其發病率為1.5/10萬。


按腸癌發展趨勢將這些國家進行分類:其中,英國為發病率不斷上升而死亡率下降的國家,類似情況的還有加拿大,義大利和瑞典。Smittenaar解釋說:「相較於其他發達國家,英國表現出更高的腸癌發病率,這可能是因為NHS有較多的篩查項目。」


而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的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在下降。


2012年,在全球範圍內,估計大約有140萬腸癌的新發病例和70萬死亡病例。據研究人員預測,截止到2030年,腸癌病例預計將增加至220萬,相關死亡人數預計為110萬。


作者提醒道,在未來的幾年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腸癌的發病率會大幅度上升,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國家。


「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如果不採取措施,腸癌患者數量也會持續增加,超過人口數量增多和老齡化加劇帶來的影響。」


文獻全文:Arnold M, Gut 2016 Jan 27;[Epub ahead of print] PMID:26818619


醫脈通編譯自:'Western lifestyle』 may play role in higher bowel cancer rates, Cancer Research UK, 2 February 2016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都是腸癌,只有他們活下來?每年做對這件事,大大降低腸癌風險!
    其中,中國腸癌的發病遞增速度是世界平均的兩倍。40歲以上是腸癌的集中發病群體,但近十年來正在不斷年輕化。在調查中,發現有腺瘤息肉的患者最年輕的只有16歲,確診為腸癌的僅23歲。30—40歲的腺瘤發現率高達22.1%。不僅腸癌發病增速不斷上漲,中國的腸癌死亡率也非常高。
  • 補太多營養,腸癌或來敲門
    李孟鴻教授課題組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上發表了該項研究成果,這項研究也為腸癌治療帶來了新思路。        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攀升        結直腸癌是世界排名第三的高發惡性腫瘤,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癒率低等特點。
  • 千億級市場,腸癌早篩產業迅速升溫,血液、糞便、AI影像等創新檢測...
    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報告指出,2015年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事實上,通過早期幹預能夠有效降低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從早期腺瘤發展至腸癌,往往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90%的早期患者經過有效治療能夠治癒。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明確,腸癌是具有篩查普查價值的癌症。   《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推薦結直腸癌篩查人群年齡為40至74歲。2017年國家統計年鑑顯示我國40至74歲年齡段的人口數量為6億人左右,因此我國需要進行癌症早篩的數量為6億人。
  • 結腸炎轉化成腸癌機率較小
    時至今日,雖然醫療水平發展日新月異,但癌症仍是難以攻克的疾病。以腸癌為例,腸炎和腸癌都是比較常見的疾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兩種疾病的症狀差別還是很大的。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結腸炎是否會惡化成結腸癌?近日,清遠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楊榮嬌對此作了詳細解答。
  • 大便這樣就得小心腸癌
    腸癌屬於下消化道腫瘤,一定程度上講,與吃得過好有關,因此也被認為是種「富貴癌」。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腸癌發病率略低,但增長速度卻比他們快。三四十年前,大腸癌在我國「癌症殺傷力排行榜」中,居第6位,如今已躍居第3位。廣州疾控中心數據顯示,10年間大腸癌發病率上升了50%;30年間,上海大腸癌患病人數也增加了5倍多。
  • 腸癌的前兆有哪些?
    腸癌,近幾年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可能和我們的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腸癌早期的時候症狀多不典型,甚至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視,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所以為了降低腸癌給人們帶來的傷害,今天小九就來介紹一下腸癌的基礎相關知識,以幫助大家做好防患工作。正常情況下,一天幾次大便才正常?
  • 腸癌早期90%都是腸息肉,有這些症狀,早點發現還不晚!
    腸癌,我們通常指的是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近年來發病率日益提高。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均居第5位,我國2018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人數達到近200萬,而致死人數將近90萬。
  • Septin 9 基因甲基化大腸癌檢測適合哪些人群?
    腸癌包括了結腸癌和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腸癌從正常腸上皮過渡增生上皮早期腺瘤中期腺瘤晚期腺瘤癌的演變過程已較清晰,一般需10年以上。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腸癌的發生與環境、飲食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 腸癌早篩,2020年的最新策略是什麼?
    1優質的腸癌篩查計劃需要考慮人群參與度來自奧利地維也納醫科大學的Monika Ferlitsch教授指出:在歐洲,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在所有惡性腫瘤中佔第三位(男性)、第二位(女性),每年因結直腸癌死亡的患者人數約215,000,形式非常嚴峻。
  • 同樣是腸癌,為什麼43歲的黑豹去世,66歲的安倍沒事?
    數據顯示, 如果是早期腸癌, 90%以上的人都能活過5年, 活過5年沒有問題, 5年以後基本上就沒事了。
  • 營養過多攝入可能會促進腸癌發生
    因此,過多的營養物質攝入,特別是富含絲氨酸和蛋氨酸的食物將更有可能誘發腸癌,該研究成果將會為腸癌治療帶來新思路。該研究首次揭示了mRNA結合蛋白ILF3在維持結直腸癌細胞內的絲氨酸代謝的功能,促進結直腸癌惡性進展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及調控機制;同時通過體內外實驗證明ILF3可以作為結直腸癌新的預後預測標誌物和潛在的治療靶點,其抑制劑具有潛在的藥物開發價值,並且已經申請中國專利。李孟鴻課題組團隊通過上遊分析,該基因可能是導致腸癌一線藥物西妥昔單抗耐藥的因素。
  • 腸癌無創多靶點FIT-DNA檢測技術獲批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
    腸癌無創多靶點FIT-DNA檢測技術獲批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 來源:市場信息報   發布者:張小圈   日期:2018-05-14   今日/總瀏覽
  • 大便隱血貧血 身體出現這5大信號警惕腸癌
    身體出現5大信號,警惕腸癌 顧主任介紹,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全球範圍內三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中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尤以45歲以上患者居多,佔到了總患病人群的93.5%,但近年來年輕人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像腹痛、大便隱血等這些都是結直腸癌(俗稱大腸癌)給我們身體發出的警告。
  • 驗便即可篩查腸癌風險 致公黨千份基因檢測惠民項目啟動
    膠東半島腸癌風險較高,早診早治效果好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國家,發病人數居全球首位,且發病率逐年增長,並呈年輕化趨勢。由於受地理環境及飲食特點的影響,膠東地區屬於大腸疾病多發區域,「在2019年煙臺市各縣市區新發的腫瘤中,腸癌排在第三位,共發病2803例,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的趨勢。」煙臺市衛健委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金玲介紹。致公黨煙臺市委會主委王成華致辭煙臺市衛健委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金玲致辭雖然大腸疾病本身很常見,但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早診早治。
  • 腸癌的早期症狀及表現 4大症狀需警惕
    腸癌的早期症狀及表現有哪些呢?很多人在生活飲食上不規律最後導致自己罹患腸癌,結果不僅身體上十分痛苦。在生活上也增加了不少的負擔,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腸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怎麼治療腸癌吧。
  • 諾輝健康發布腸癌早篩產品常衛清臨床試驗結果:技術檢測靈敏度達95...
    「Clear-C」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監督和指導,採用了諾輝健康旗下腸癌早期篩查技術-常衛清。CSCO學術年會是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舉辦的權威腫瘤學術盛會,聚焦腫瘤臨床最前沿的創新和實踐。
  • 疫情期間也能安全檢測腸癌 長安心糞便DNA檢測產品值得選擇
    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發布的《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顯示,2015年我國腸癌新發病例數為38.8萬人,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腸癌死亡患者18.7萬人,死亡率居第5位。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超過1000人確診為腸癌,每天死亡512人,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腸癌。
  • 身體出現3種異常,留心是腸癌找上門,很多人容易搞混
    目前,腸癌已經成了威脅人體健康的重要癌症之一,發病率僅次於胃癌和食管癌,死亡率更是在癌症榜中「名列前茅」。曾有調查發現:2015年中國新髮結直腸癌患者38.8萬人,死亡18.7萬人。這個數據可以說是直接警醒我們腸癌的高發與危害性。
  • 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了解腸癌的早期症狀
    腸癌,相信很多朋友並不陌生,腸癌只要發病還是因為飲食,生活規律還有遺傳導致的,發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為1.65:1。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腸癌的症狀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主要症狀1.腸癌初期以便血為主,其次是大便習慣改變,排便不盡感,裡急後重等,此外還極易引起梗阻現象,產生腸道刺激症狀等。腸癌有很多突出的臨床表現,患者還需多加小心。
  • 父子4人同時住院:兩個腸癌,兩個癌前!
    醫生耐心地告訴他們,腸癌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腸癌患者直系親屬患癌的風險比常人高了3至4倍。在醫生建議下,兄弟三人當即決定在消化內科二病區進行腸鏡檢查。大哥和三弟是多發性結腸息肉,存在癌變風險,消化內科醫生及時予以內鏡下息肉切除,把患癌風險扼殺在了萌芽狀態。然而不幸的是,二哥腸鏡結果顯示是早期降結腸癌,醫生立即為他施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術),把患者體內定時炸彈及時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