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4人同時住院:兩個腸癌,兩個癌前!

2021-01-15 醫學之聲

導語:這些人一定要重視這項檢查!




據《十堰晚報》2020年1月20日報導,本月初,國藥東風總醫院消化內科二病區收治了父子四人,因為同一種病——直腸癌(或癌前病變),他們同時住院治療,好在發現早,癌細胞並未擴散。原來,本月初,王大爺因為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等症狀到國藥東風總醫院消化內科二病區就診,醫生診斷後結合腸鏡檢查,確診王大爺患了直腸癌。王大爺家屬得知檢查結果,心裡很難受,最後只能選擇手術切除。考慮到直腸癌存在遺傳性,醫生為王大爺做完手術後,建議其直系親屬做腸鏡排查一下。王大爺的三個兒子聽了後,覺得自己沒有任何臨床症狀,腸道肯定沒有什麼問題。醫生耐心地告訴他們,腸癌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腸癌患者直系親屬患癌的風險比常人高了3至4倍。在醫生建議下,兄弟三人當即決定在消化內科二病區進行腸鏡檢查。大哥和三弟是多發性結腸息肉,存在癌變風險,消化內科醫生及時予以內鏡下息肉切除,把患癌風險扼殺在了萌芽狀態。然而不幸的是,二哥腸鏡結果顯示是早期降結腸癌,醫生立即為他施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術),把患者體內定時炸彈及時拆除。術後,患者不僅保留了完整的結腸,而且後期無需放化療。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癌症癌症都有家族聚集現象,所以經常看到一個家族中同時或先後患上某種癌的現象,這其中既有遺傳因素、又有傳染因素、還有共同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其實癌症是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簡單說,一個家族中,相繼有多人患癌,就是家族聚集性,這包含三個方面的因素:如果直系親屬中2~3人患同一種癌症,要高度懷疑有家族性患癌的傾向,但必須通過基因檢測予以排查。EB病毒,鼻咽癌是與EB病毒密切相關的一種常見上皮細胞惡性腫瘤;
癌症容易在同一家族內出現,這是因為家庭成員生活在同一個環境,相似的不良生活方式,會同時受到某些致癌物質的影響而發病。高脂肪、高蛋白質、低纖維素的飲食習慣。紅肉(豬、牛、羊)及各種肉製品進食過多,而新鮮水果蔬菜攝入不足。糧食保管不當發黴,家庭成員常吃黴變食物;喜吃臭豆腐、發酵酸菜、豆腐乳等黴腐食物。家庭成員中一人吸菸,室內環境汙染,基本全家要跟著吸二手菸、三手煙。室內裝修汙染,甲醛等超標。家庭不和睦,經常爭吵,情緒不良,心情壓抑,機體免疫力下降,癌症就可能找上門來。結直腸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約佔全球癌症發病率的10%。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超過608,000人死於直腸癌,這也是第二大女性常見癌症和第三大男性常見癌症。2015年中國結直腸癌發病率數佔全球24.3%,死亡數佔全球22.9%,分別達到了37.7萬和19.11萬。中國40~74歲的人群中,約有1.2億人都屬於腸癌高危人群。2013年,一項73.8萬上海居民參與的腸癌篩查活動,共發現腸癌高危對象12.1萬人,陽性率高達16.4%!化療、放療且不說,手術後很多患者都失去了肛門,需要在腹部造瘻(掛一個糞袋)解決大便問題,生活質量很差,甚至失去了人的尊嚴。腸癌是一種「重男輕女」的癌症,《英國癌症雜誌》一項研究表明,男性每天看電視超過4小時,患腸癌的可能性要增加35%,而長期看電視的女性患腸癌的風險則增加11%。
這主要是由於男性看電視時的一些不良習慣,如吸菸、飲酒,會增加腸癌的風險。此外,久坐不動也與肥胖有關,過量的脂肪可能影響血液中激素和其他化學物質的水平,影響細胞生長的方式,極大提高患結直腸癌的機率。大家可以對照看看,如果滿足2條以上,就要多加小心了。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與痔瘡非常相似,很多患者因為誤以為痔瘡而錯過了早期診治的黃金時間。40~50%的結直腸癌患者發現時,並沒有任何報警症狀,所以腸癌高危人群應全部納入到篩查對象,建議每年做一次腸癌篩查,中低危人群2~3年做一次。
由於結直腸癌病變的地方離肛門相對比較近,所以在大便時特別容易便血,一般血液呈鮮紅,或者是暗紅色,還有的血會和大便分離,血量有多有少。在結直腸癌的早期,許多患者都會出現腹部隱痛或者脹痛的症狀,而且隨著病情的加重,疼痛的頻率和程度進一步加重。早期結直腸癌的大便次數會不斷增多,但是每次大便的量比較少,特別是隨著腫瘤不斷增大,會出現便秘與腹瀉相交替。正常的大便呈圓柱形,垂直從肛門排出,如果腫瘤突出在直腸腔內,壓迫糞便,則排出的大便往往變細,形狀可呈扁形,有時變形的大便條上還附著有一絲絲血痕。
因此,如果原本規律的排便習慣發生改變,持續出現上述症狀,就一定要警惕結直腸癌的可能,儘早進行癌症排查。
此外,對於既往查出結直腸癌前病變(包括腺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症性腸病以及畸變隱窩灶相關的異性增生)的人,更應該密切關注身體狀況,提高警惕。結直腸癌不同階段的五年生存率相差很大,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分別為94%、82%、67%和11%。
但是,目前我國結直腸癌早期確診的僅有5%~10%,60%~70%的患者發現時已是二期或晚期。在2001年到2010年九年時間,美國大力推廣結直腸癌篩查後,結直腸癌死亡率足足降低17.1%。迄今為止,結腸鏡是發現腸道疾病最為直觀有效的金標準,是任何儀器無法取代的。它幾乎能發現任何腸道疾病,並能做鏡下治療。◇有一級親屬家族史者,40歲開始篩查,以後每5年1次;◇有腸道低風險腺瘤史者,治療後5~10年內複查腸鏡;◇高風險腺瘤史者在治療後3年內複查腸鏡;第一次複查未見異常,可以延長隨訪時間間隔至5~10年;◇結腸癌根治後的患者,術後1年內複查腸鏡,以後每2~3年複查腸鏡;◇直腸癌根治後患者前3年內每3~6個月複查一次腸鏡,以後每2~3年複查一次腸鏡;◇有子宮內膜癌以及卵巢癌的患者,自診斷之日起每5年1次腸鏡檢查;約75%的大腸癌發生在直腸,而其中又有2/3發生在低位直腸,是可以通過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檢查方式發現,這就是直腸指檢。大約80%的直腸癌都能被發現。另外,通過直腸指檢,可觸到男性檢查者的前列腺,幫助發現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可通過觸及女性檢查者的子宮,發現有無子宮後傾、子宮頸腫瘤、附件腫瘤或炎症等。大便潛血試驗(FOBT)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結直腸癌篩查方法,採用FOBT進行結直腸癌的篩查能夠使結直腸癌的死亡率降低15%-33%。FOBT不僅可以發現早期的結直腸癌,而且還可以發現一些腺瘤等癌前病變,因此FOBT篩查還可以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2016年,美國USPSTF發布的新版結直腸癌篩查指南,將糞便DNA檢測篩查與大便潛血試驗、腸鏡一併列為三大推薦的篩查方法。這種方法只需要提供糞便作為檢測樣本,通過分析糞便中的遺傳物質(糞便DNA),便可檢測出直徑1釐米以上進展期腺瘤和腸癌病灶,及時發現早期結直腸癌基因突變。綜合比較來看,DNA檢測技術靈敏度、特異性高,整體準確率高達97%,媲美腸鏡。

來源:胃腸病    

作者:陝西白水消化病研究所 郭建華 博士


- END -


/ 相關閱讀 /

·媽媽確診腸癌,醫生勸女兒做腸鏡,竟然也發現早癌!


/ 推薦閱讀 

·這樣教你看心電圖,沒有理由看不懂 !

相關焦點

  • 全國腸癌醫院前十名,全國排名前十腸癌醫院
    全國腸癌醫院前十名,全國排名前十腸癌醫院 時間:2020-10-26 09:14:27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大腸癌通常是指大腸癌。它是發生在直腸和結腸中的癌症的統稱,通常稱為「大腸癌」,是我國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那麼全國腸癌醫院前十名,全國排名前十的腸癌醫院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腸癌來臨,排便時多有4種異常表現,三類人尤其要注意
    腸癌來臨,排便時多有4種異常表現,莫忽視 三類人是腸癌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提防腸癌 第一類:辦公室人群 現代很多年輕人因工作久坐辦公室或宅在家裡,缺少運動,就易增加腸癌的形成。
  • 母女倆同時查出腸癌——有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提前腸鏡檢查!
    不久前,蘇州市相城區人民醫院收治了兩例腸癌患者,這兩人是母女倆。媽媽74歲,是一位直腸癌患者,在進行術前準備期間,醫生勸她的50歲的女兒也做個腸鏡檢查,因為她自訴長有「痔瘡」而長期便血。檢查結果為患有降結腸腫瘤,經病理進一步證實為降結腸癌。為方便患者家屬術後照料,安排母女倆同住一間病室,共同面對病魔。
  • 腸癌的早期症狀及表現 4大症狀需警惕
    腸癌的早期症狀及表現有哪些呢?很多人在生活飲食上不規律最後導致自己罹患腸癌,結果不僅身體上十分痛苦。在生活上也增加了不少的負擔,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腸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怎麼治療腸癌吧。
  • 年年體檢,為何還沒能揪出腸癌?肛腸科醫生透露4個原因
    然而,腸道也有很多「軟肋」,比如腸癌。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有的人年年體檢,還是沒能揪出大腸癌,這是為什麼?《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告訴你其中的真相,並送你一套國際公認的腸癌預防法。年年體檢,為何沒能揪出腸癌?
  • 篩查大腸癌一定要做腸鏡?不想受腸鏡的罪,4個方法也能篩查腸癌
    眾所周知,腸鏡檢查可以篩查腸癌,但是很多人都止步於腸鏡檢查。雖然現在也有無痛檢查,但是檢查的前幾天只能吃流失或者半流食,前一天只能吃一些豆腐、豆之類的無渣食品,正常人餓個三五天下來都有些難受了。而且在腸鏡檢查中,需要先排空腸胃,然後打氣把腸道撐起來,再放入儀器檢查。
  • 早期腸癌不痛不癢,醫生:出現4個異常或已中晚期
    眾所周知,大腸癌是我國患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但很少人知道的是,在我國40-74歲的人群中,有超過1.2億人屬於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其中至少有600萬人腸道裡有腸癌或在早期的癌前病變。 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略,直到中晚期才會被發現。
  • 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了解腸癌的早期症狀
    腸癌,相信很多朋友並不陌生,腸癌只要發病還是因為飲食,生活規律還有遺傳導致的,發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為1.65:1。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腸癌的症狀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主要症狀1.腸癌初期以便血為主,其次是大便習慣改變,排便不盡感,裡急後重等,此外還極易引起梗阻現象,產生腸道刺激症狀等。腸癌有很多突出的臨床表現,患者還需多加小心。
  • 季羨林與季承七十四年父子情:不懂得交流,相愛相殺,晚年和解
    哦,這個人就是所謂的父親!好奇怪好陌生的感覺啊,姐弟倆像商量好了似的,站在西屋門口就齊聲喊了起來。「嗯。」男子摸了摸兩個孩子頭,微微點了點頭,徑直往裡屋走去。看看母親,似乎也沒有期盼時的激動,姐弟倆便一溜煙玩去了。10年未見面的父子,沒有像影視劇裡那樣擁抱,更沒有抱頭痛哭。一切顯得那麼平常,就像已經生活在一起無數年。
  • 為啥排便時,總會出現「前硬後軟」的情況?是腸癌的前兆嗎?
    一般來說,人們上廁所大便,順利的話,4分鐘到5分鐘就可以了,排便後肚子就變輕鬆了。但現在的人排便都需要十來分鐘,很多人是因為排便的時候,總是前硬後軟,就算是上完廁所了,還感覺有屎要排。因此,有此症狀的人,會擔心是自己病了,更擔心它是癌變前兆。
  • 警示:46歲中年人堅持鍛鍊,每天排便,怎麼被查出了腸癌?
    46歲的周先生是一家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同時也是一個自律的中年人,他堅持每天鍛鍊身體,大便一天一次,沒有任何異常,也沒有腫瘤家族史。然而在2個月前的一次體檢中,他被查出直腸有兩個約2cm的息肉,病理檢查提示已經癌變
  • 大便隱血貧血 身體出現這5大信號警惕腸癌
    最近常常腹痛、拉稀的他,竟在南京市第二醫院肝膽胰外科被查出患有腸癌。 25歲小夥腹痛拉稀,竟患上腸癌 10天前的一個上午,作為司機的張先生陪著老闆來南京市第二醫院找肝膽胰外科主任醫師顧愛東諮詢,諮詢結束,張先生順便跟顧主任提了句:「主任,我最近老是腹瀉,大便稀,您看是什麼原因?」顧主任問:「多長時間了?」
  • 腸癌來臨之前,上廁所時會有3種「不適」,能發現的人很幸運
    近年來,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嚴重,這種癌症非常可怕。然而,由於人們對結直腸癌的認識不足,加上自身對結直腸癌的極度恐懼,往往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另外,腸癌的早期症狀確實不明顯,不懂醫學知識的人真的很難提前發現疾病,導致疾病的延遲,使疾病越來越嚴重。因此,治療的時機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 大便這樣就得小心腸癌
    腸癌屬於下消化道腫瘤,一定程度上講,與吃得過好有關,因此也被認為是種「富貴癌」。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腸癌發病率略低,但增長速度卻比他們快。三四十年前,大腸癌在我國「癌症殺傷力排行榜」中,居第6位,如今已躍居第3位。廣州疾控中心數據顯示,10年間大腸癌發病率上升了50%;30年間,上海大腸癌患病人數也增加了5倍多。
  • 26歲女孩,腸癌晚期,告誡:這3種肉,少往嘴裡「塞」
    在一系列檢查後,確診為腸癌,已經到了晚期,需立刻住院治療。 樂樂的母親一時間接受不了,也病倒在了醫院了。 有研究發現,經常吃油炸食物的人癌症發病率遠遠高於不吃油炸,所以平時減少油炸食物的攝入,尤其是油炸的肉類危害更大。
  • 26歲女子每天放屁30次,確診腸癌晚期!2種屁或是腸癌信號
    很多人覺得放屁唯一的危害不過是令人感受到尷尬,但放屁與腸癌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2.血腥味的屁 很明顯,當屁中含有血腥味時,代表消化道內可能有出血症狀,同時腥臭味的屁也可能代表存在惡性腫瘤,此時血液已經被消化道內的細菌所分解,因此產生了臭味,大便甚至可能呈黑色。
  • 為什麼都是腸癌,只有他們活下來?每年做對這件事,大大降低腸癌風險!
    其中,中國腸癌的發病遞增速度是世界平均的兩倍。40歲以上是腸癌的集中發病群體,但近十年來正在不斷年輕化。在調查中,發現有腺瘤息肉的患者最年輕的只有16歲,確診為腸癌的僅23歲。30—40歲的腺瘤發現率高達22.1%。不僅腸癌發病增速不斷上漲,中國的腸癌死亡率也非常高。
  • 腸癌不會突然就「入侵」?這4個求救信號,你可別錯過了
    腸癌作為對人體健康不利的惡性腫瘤,來襲時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如果可以早期發現疾病的苗頭並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或許還能救命。很多人在早期通過手術的方式切除病灶,可以防止癌細胞轉移和擴散,並通過後期鞏固治療基本上可以控制疾病。
  • 經常放屁是腸癌的警示嗎?腫瘤科醫生說:這3個症狀才是腸癌信號
    引起腸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良的飲食結構、遺傳以及生活環境等,尤其對於高危人群來說,要定期去醫院做腸鏡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於有腸癌家族史或者胃腸道息肉的家族史人群來說,25歲之後就應該定期去醫院做檢查。
  • 放屁多和腸癌有關?醫生:身體出現4種變化,別忽視!
    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空氣汙染的也比較嚴重,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注重養生起來,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長壽,但近幾年來癌症的發病率也在逐漸提升,這和人類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說起來這的時候相信大多數人都非常恐懼害怕,因為每個人都不想和癌症扯上關係,因為大多數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