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來自《中國實用內科雜誌》的一個病例。
小敏(化名)是一名公司白領,今年26歲,最近她的身體出了一些奇怪的症狀,那就是經常放屁、忍不住放屁,每天30多次,尤其是在公司的電梯裡,場面一度讓她非常尷尬。除了放屁外,小敏還經常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父母發現了她的異常後,馬上帶她去醫院就醫。
本以為只是腸胃上的小毛病,無傷大雅,但CT檢查之後醫生皺緊眉頭,給小敏安排了腸鏡檢查。腸鏡檢查發現小敏「大腸裡有東西」,三天後,病理化驗結果顯示,小敏得了腸癌Ⅲ期。
這麼年輕的女孩子,只不過是經常放屁,並且腸胃不舒服,怎麼會就得了腸癌呢?
醫生解釋道:當小腸無法消化吸收過量的動物性蛋白質以及脂肪時,這些食物殘渣便會進入大腸,在大腸裡面發酵,形成胺類致癌物質。長此以往,腸道腺瘤性息肉的發生率大大增加,從而發展成為腸癌。
而小敏經常放屁便是大腸內胺類物質過多的徵兆。胺類物質有兩種存在形態,液體以及揮發性氣體,當放屁次數不同尋常地多時,便要警惕胺類物質的存在以及腸癌的發生。
很多人覺得放屁唯一的危害不過是令人感受到尷尬,但放屁與腸癌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放屁跟腸癌的關係有多大?
雖然當前學界並未建立放屁與腸癌之間的明確關係,但從臨床經驗可以得知的是,當人體患上消化道癌時,可能會導致放屁增多,例如大腸癌。大腸癌的一個顯著症狀便是頻繁地放屁,次數已經超乎正常範疇。這2種臭屁,讓腸癌儘早暴露:
1.臭雞蛋味的屁
這種屁,實際上是身體在告訴你:體內的蛋白質代謝到了腐敗的狀態,也就說明胃腸道的消化能力可能出現了問題,需要引起注意。
2.血腥味的屁
很明顯,當屁中含有血腥味時,代表消化道內可能有出血症狀,同時腥臭味的屁也可能代表存在惡性腫瘤,此時血液已經被消化道內的細菌所分解,因此產生了臭味,大便甚至可能呈黑色。
二、腸癌的早期表現要警惕
如果只是放屁增加,身體沒其他異常,那麼一般不考慮大腸癌,但如果伴隨以下幾大症狀,就要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它們很可能是身體向你釋放的訊號,預示著腸癌的發生。
1.便血
腸癌患者消化道內的腫瘤破潰,則會導致便血的情況出現。大便中帶有暗紅血色、粘液排出、腥臭帶膿帶血的糞便都是危險的訊號。
2.大便習慣特徵發生改變
腸癌早期患者可能出現不正常的排便現象,其中包括腹瀉、便秘等等,大便的形狀、顏色以及形態也有可能產生變化。
3.腹部持續產生不適感
案例中的小敏在確診腸癌之前經常出現腹部不適的症狀,而這種不適症狀如果持續太久,則非常需要引起警惕。腸癌患者消化道內腫瘤的持續增長可能會導致腹部疼痛不適。
4.腹部腫塊
人體的右側結腸內容物多為液體,適宜腫瘤向內生長,如果發現自己右側中腹部有質地較硬的腫塊出現,則有可能是右側結腸癌的預兆。
三、八類高危人群,應及時做個腸鏡篩查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生理特徵,以下的8類人群則是腸癌的重點「襲擊」對象,應當注意及時進行腸鏡篩查檢查。快來看看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四十歲以上高齡人群;
家族史中有結腸癌病患者的人群;
經常患腹瀉、黑血便以及其餘不正常排便現象人群;
患有痔瘡以及長期便血的人群;
體重明顯下降、長期精神抑鬱的人群;
持續性腹瀉,且時長已經超過三個月的人群;
患有慢性闌尾炎、膽囊炎的人群;
肥胖症患者。
四、預防腸癌,記住這16字箴言
關於預防肥胖,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胃腸外科專家曹傑教授總結了16字箴言,言簡意賅,傳達寶貴的健康理念。這16字箴言便是:規律生活,健康飲食,定期體檢,經常運動。
曹傑教授坦言,他所接觸到最年輕的腸癌患者只有13歲,症狀只是肚子疼、大便帶血,因此無論年齡如何,無論這「16字箴言」聽起來有多簡單,它們依然是亙古不變的防病真理,值得落實。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攝入足量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例如西紅柿、菜花、苦瓜、獼猴桃等。維生素c有利於促進組織創傷口的癒合、提高身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相對的,缺乏維生素c則會導致人體免疫力與機體的應急能力也急速下降,各種各樣的疾病隨之來襲。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若是患上消化道疾病,甚至腸癌,就不能享受「吃」的美好,「天」也就塌了。保護消化道健康,預防腸癌,一步一腳印,從16字箴言開始。
參考資料:
[1]《女白領每天放屁數十次,一查竟是腸癌Ⅲ期!》.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9年6月4日.
[2]《腸癌盯上8類人,預防它,你只要做對一件事》.健康報.2019年9月19日.
[3]《預防結直腸癌,這16字箴言請收好!》.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20年7月4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