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為什麼會復發?
,區域性復發以及遠處復發,早期發現癌症復發非常重要。 癌症復發,可以簡單的認為是在經過治療,患者體內已經檢測不到癌症病灶存在的一段時間後,癌症又回來了。這些癌細胞可能休眠了一會,但最終它們繼續繁殖,導致癌症再次出現。 癌症的復發分為局部復發,區域性復發以及遠處復發。
-
Cancer Cell:超級小鼠用於癌症研究
,為癌症治療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最近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家揭示了Par-4下調如何影響乳腺癌復發的機制。該研究發表在近期的 Cancer Cell雜誌上。該發現有望指導科學家開發出針對乳腺癌的新型治療方法。乳腺癌是女性癌症中第二大殺手。即使經過治療也會有五分之一的病人在十年內復發,而三陰乳腺癌的復發率尤其的高。治療該病的難度很大引起該癌細胞會對標準治療手段漸漸的產生抗性。
-
EMBO Mol Med:重磅!科學家開發出可有效抵禦癌症幹細胞的新型治療...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7年3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很多接受化療治療的癌症患者的症狀都會在第一時間內緩解,但往往在療法停止後疾病就會復發,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癌症患者疾病的復發或許和癌症幹細胞的出現直接相關,癌症幹細胞是一類能夠無限繁殖且會播撒「腫瘤」種子的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設計出了一種新策略來特異性地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同時還能夠降低腫瘤產生的可能性。
-
EMBO Mol Med:重磅!科學家開發出可有效抵禦癌症幹細胞的...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7年3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很多接受化療治療的癌症患者的症狀都會在第一時間內緩解,但往往在療法停止後疾病就會復發,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癌症患者疾病的復發或許和癌症幹細胞的出現直接相關,癌症幹細胞是一類能夠無限繁殖且會播撒「腫瘤」種子的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設計出了一種新策略來特異性地靶向作用癌症幹細胞,同時還能夠降低腫瘤產生的可能性。
-
癌症為什麼會復發?為什麼會轉移?
原創 零落碾塵 檢驗醫學網隨著科學的發展,癌症的治療方法在不斷更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比如:各種外科手術的更新、多學科護理、化療藥物的改善、靶向生物製劑的引入,並且出現了「分子靶向藥物」。
-
自然子刊重磅:調節性T細胞新作用,預測癌症3-5年復發風險
當前有一些多基因檢測的方法,可以為乳腺癌患者的預測預後、復發、轉移乃至指導治療提供信息。 這些檢測更多的是通過乳腺癌患者新鮮或石蠟包埋(FFPE)的組織進行風險分層。而在液體活檢日趨火熱的今天,尚未有任何成熟的技術可以僅憑血液生物標誌物,就能夠預測癌症的復發風險。
-
復發轉移是「催命符」?癌症「倖存者」只因了解它!
這位失眠的房東,是不是像極了忐忑不安擔心復發轉移的癌症患者?據報導,有22%-99%的患者在手術後伴有腫瘤復發轉移的恐懼。此種悲觀情緒,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與生存周期。焦慮源自無助,其實,腫瘤患者只要搞清楚兩件事——「我的腫瘤容易復發轉移嗎?」,「我能提早預測復發轉移,然後採取措施嗎?」
-
神預測癌症復發、轉移?「腫瘤捕手」究竟是啥?
CTC循環腫瘤細胞,通過血管進入血液循環,轉移到身體其他組織或器官,像種子在土壤中發芽一樣,繼續生長,形成轉移灶,然後長成新的腫瘤。因此CTC是惡性腫瘤患者出現術後復發和遠處轉移的重要原因。 經過治療後,腫瘤患者體內CTC數量應是沒有或者只有極少數,若檢測到CTC數量持續增多,則提示有腫瘤復發或轉移的可能性。
-
Clinical Epigenetics:DNA甲基化檢測或可幫助預測乳腺癌復發
2015年9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發表在今天《臨床實驗胚胎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有一種簡單的血液測試方法可以確定癌症侵犯其他器官如肺、骨頭或大腦等疾病復發的風險。「這種21-gene是一種潛在的生物標誌物,可能表明患者乳房或身體的其它部位癌症復發處於高危狀態,患者可能受益於附加的治療來消除疾病復發的可能。」Salhia博士說。「這將是至關重要的信息,因為他們會考慮術後持續治療或完成每一輪化療的情況。」生物標誌物是指標分子,如蛋白質或DNA,他們在血液、體液或組織樣本中是可測的,可以用來診斷或衡量一個特定疾病或給定治療的影響。
-
新型癌症疫苗:預防復發,100%小鼠存活
如今,癌症患者有多種治療方法可以選擇,但每種方法都有其缺點:化療能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但也會損害體內健康細胞,而且往往不能有效防止腫瘤轉移或疾病復發。免疫療法通過作用於患者的免疫系統產生持續的抗癌應答來避免這些問題,但腫瘤產生的免疫抑制性局部環境常常使免疫療法難以接近腫瘤。
-
新型癌症疫苗有效預防復發
如今,癌症患者有多種治療方法可以選擇,但每種方法都有其缺點:化療能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但也會損害體內健康細胞,而且往往不能有效防止腫瘤轉移或疾病復發。免疫療法通過作用於患者的免疫系統產生持續的抗癌應答來避免這些問題,但腫瘤產生的免疫抑制性局部環境常常使免疫療法難以接近腫瘤。
-
預測乳腺癌復發風險更簡便!新研究支持術前內分泌治療和檢測
結果表明,在激素受體陽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術前內分泌治療安全,儘管不會明顯改善預後,但圍術期檢測患者對內分泌治療的反應,能夠簡便地預測復發機率。這可能會推動臨床實踐的改變。試驗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術後的輔助治療均根據當地治療標準而進行,通常,所有患者術後需接受內分泌治療至少5年,以降低復發風險。與此同時,通過確診時以及術前內分泌治療2周時的腫瘤組織樣本,研究團隊還在患者中檢測了細胞增殖指數Ki67的變化。
-
「滴血驗癌」最新研究成果:靈敏度提高了10倍,可監測癌症復發
2019年6月,日本亞經評論報導,日本跨國化工集團東麗工業株式會社研發出了用一滴血就能檢測各種癌症的方法,可一次檢測多種癌症,準確率超過95%。當時報導還稱,最早在明年上市。進行治療之後,病灶處的疾病可能暫時沒有了,但是如果持續接觸致癌物質,癌症又可能「捲土重來」。為什麼癌症容易復發?因為癌細胞跟正常細胞一樣,散落在身體各處,隨著血液和淋巴系統四處遊蕩,手術、放化療難以將它徹底的殺滅根除,稍微有一些因素的影響,癌細胞就會重新紮根發病。
-
聚焦癌症治療!幹細胞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多可能
[2], 在對多達108個組織樣本進行檢測後認為, 間充質幹細胞沒有導致異常組織的增生或致瘤的跡象,提示間充質幹細胞在體內的穩定性較好, 但有關此研究仍需要更多深入的探索和臨床試驗證據。研究表明, 間充質幹細胞具有向腫瘤部位遷移的能力, 這使得間充質幹細胞有望成為一種全新而高效的腫瘤靶向傳遞載體[3]。
-
Nat Nanotechnol:開發出新的抗癌納米顆粒,有望長期阻止癌症復發
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5月1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ultivalent bi-specific nanobioconjugate engager for targeted cancer immunotherapy」。這些結果表明這種新開發的納米顆粒對HER2陽性乳腺癌產生強效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
Cancer Research:轉錄組分析發現可診斷多種癌症的泛標記物
2015年1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癌症的發生過程中,許多基因都會發生突變並出現功能紊亂,而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這些發生突變的基因或可作為癌症的診斷標記或靶向治療得到進一步開發,幫助癌症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
科學家如何利用聯合療法來有效治療多種癌症?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想要開發出新型療法治療多種類型癌症,而在治療癌症的道路上,研究者們常常會將不同療法進行結合使用來治療癌症,最終也取得了不錯的療效;本文中小編就對近期相關重磅級研究進行了整理,讓我們一起看看科學家們如何利用新型聯合療法來成功治療癌症。
-
Cancer Cell重大發現 維生素A治療結腸癌
2015年12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結腸癌是導致癌症死亡的一個重要癌症類型,同時也是經常對治療方法產生抵抗的一種癌症類型。結腸癌發生治療抵抗的原因有很多,而癌症幹細胞的存在是引起癌症復發的一個重要因素,傳統治療方法通常不是特別有效。 最近來自EPFL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條重要信號通路或可用於對抗結腸癌復發情況。通過維生素A類化合物治療,將癌症幹細胞內一個被關閉的基因重新激活可以幫助清除癌症幹細胞並防止發生復發和轉移。
-
哪些食物能夠預防癌症復發和轉移?腫瘤專家胡群峰給出了答案
癌症是一種相當難以攻克的疾病,即便是患者動了手術切除腫瘤之後,復發和轉移的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癌症患者最害怕的就是出現轉移以及復發,擊垮了心理層面同時也危及到生命,癌症患者5年內是細胞擴散和轉移的高發時期,邁過5年之後還需要警惕嗎。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防控
近年來, 腫瘤細胞壞死或凋亡過程中釋放至外周血中的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發現為癌症液體活檢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同時也為癌症早篩和早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但是,ctDNA的信號常常淹沒在大量游離DNA(cell-free DNA,cfDNA)的背景中,因此,高效的新型檢測技術的開發和有效的分子標誌物的發現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