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Epigenetics:DNA甲基化檢測或可幫助預測乳腺癌復發

2020-12-04 生物谷

2015年9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發表在今天《臨床實驗胚胎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有一種簡單的血液測試方法可以確定癌症侵犯其他器官如肺、骨頭或大腦等疾病復發的風險。這樣的測試對改善所有類型的女性乳腺癌會產生深遠影響,這種疾病會影響八分之一的女性。

在研究中,翻譯基因組學研究院(TGen)的研究人員確定了21 DNA甲基化熱點——隨著30億化學鹼基的DNA甲基化水平增加,可能有轉移性乳腺癌的存在。

「這些發現可能導致一個高度敏感的血液測試面板-一種液體活檢可以幫助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治療。」Bodour Salhia博士說。

「這種21-gene是一種潛在的生物標誌物,可能表明患者乳房或身體的其它部位癌症復發處於高危狀態,患者可能受益於附加的治療來消除疾病復發的可能。」Salhia博士說。「這將是至關重要的信息,因為他們會考慮術後持續治療或完成每一輪化療的情況。」

生物標誌物是指標分子,如蛋白質或DNA,他們在血液、體液或組織樣本中是可測的,可以用來診斷或衡量一個特定疾病或給定治療的影響。

利用全基因組測序,研究人員從40例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液樣本中尋找生物標記的DNA游離鏈(cfDNA)循環池,並將他們與40例健康個體和40例無病乳腺癌復發的倖存者進行比較。

研究結果表明,儘管來自現行的其他基因特徵的巨大數量信息是可用的,但沒有一個可以精確地預測個體的臨床過程,它們依賴於組織存在,出現在一個單一的時間點。有患者認為用標準治療高風險疾病做得很好,且從不復發。

相比之下,TGen研究發現 21基因被「差異甲基化」——這意味著他們可能會改變甲基化水平——與健康個體和癌症倖存者相比,所有這些在轉移性乳腺癌患者體內會持續升高。

下一步我們會確證使用個體樣本的結果。(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Whole-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 of cell-free DNA identifies signature associated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Christophe Legendre†, Gerald C. Gooden†, Kyle Johnson, Rae Anne Martinez, Winnie S. Liang and Bodour Salhia*

A number of clinico-pathological criteria have been established as breast cancer prognostic markers to determine risk of recurrence and stratify patients into high- and low-risk groups. The likelihood of distant metastasis increases with tumor size, the presence and number of lymph-node involvement (≥4 nodes have a higher recurrence risk), lack of estrogen receptor (ER) expression, over-expression of Her2, a high proliferative index,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and loss of histopat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1]. Molecular profiles have improved our ability to determine the need of chemotherapy for those individuals who are deemed high-risk. The most widely used multigene classifiers include the 21-gene Oncotype Dx signature (Genomic Health, USA), the 70-gene MammaPrint signature (Agendia, Netherlands), the 76-gene Rotterdam signature, and the PAM50 intrinsic classifier (NanoString, USA) [2]. Despite the hug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 gleaned from these gene signatures, none can precisely predict the clinical course of an individual and rely on the presence of tissue at a single time point. Therefore, they are not able to monitor a patient’s risk status after completion of therapy due to residual disease. Even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there are patients deemed high-risk who do very well with standard therapy and never experience a recurrence and patients with low-risk profiles who still die of breast cancer. There also remains a risk of recurrence even after the most effective chemotherapy agents are administered to high-risk patients. We report a 21-gene DNA hypermethylation signature, detectable in the circulation of MBC patients, which maybe useful in the pre-macrometastatic setting to indicate patients at a high risk of recurrence.

相關焦點

  • DNA甲基化生物標誌物或可準確評估前列腺癌患者風險_DNA甲基化生物...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和其他生物標誌物是診斷和檢測前列腺癌的重要工具。但目前仍缺乏可選擇性識別具有高復發風險、可於幹預中受益和可安全選擇主動檢測患者的生物標誌物。分子診斷雜誌中報導了生物標誌物PITX2 DNA甲基化,該物質可通過芯針活檢獲取的少量組織來區分癌組織和非癌組織,並預測癌症復發風險。
  • 術前內分泌治療和檢測可簡便預測乳腺癌復發風險
    如何預測預後以更好制定術後治療策略?結果表明,在激素受體陽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術前內分泌治療安全,儘管不會明顯改善預後,但圍術期檢測患者對內分泌治療的反應,能夠簡便地預測復發機率。這可能會推動臨床實踐的改變。研究團隊表示,「這是世界上同類試驗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證明了在乳腺癌手術前提供芳香酶抑制劑治療並結合Ki67水平簡便檢測的價值。」
  • Mol Oncol:乳腺癌基於DNA的甲基化模式的分類
    2014年12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乳腺癌是女性常患的一種癌症,九分之一的個體在其一生中都會發生乳腺癌,而乳腺癌的早期預防及診斷以及術後化療方法的使用都可以有效增加患者在未來10年內的生存率。
  • 預測乳腺癌復發風險更簡便!新研究支持術前內分泌治療和檢測
    《柳葉刀-腫瘤學》最新上線11月刊中,發表了一項來自英國癌症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的大規模研究,回答了激素受體陽性早期乳腺癌治療策略中的兩個重要問題:術前短期內分泌治療能否改善臨床結局?如何預測預後以更好制定術後治療策略?
  • 微創DNA甲基化檢測可識別至少四種常見癌
    中美研究人員6月26日說,DNA甲基化標記作為一種全新的微創檢測方式,只需檢測少量組織即可獲得足量的DNA用於分析,且至少可以有效識別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四種常見惡性腫瘤。  以張康教授為首的研究人員利用美中三個腫瘤資料庫,分析了約2800個腫瘤樣本和約590個相應正常組織的DNA甲基化水平,腫瘤樣本包括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四種常見惡性腫瘤。
  • 微創DNA甲基化檢測可識別至少四種常見腫瘤
    中美研究人員6月26日說,DNA甲基化標記作為一種全新的微創檢測方式,只需檢測少量組織即可獲得足量的DNA用於分析,且至少可以有效識別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四種常見惡性腫瘤
  • 微創DNA甲基化檢測可有效識別至少四種常見癌
    新華社華盛頓6月26日電(記者林小春)中美研究人員26日說,DNA甲基化標記作為一種全新的微創檢測方式,只需檢測少量組織即可獲得足量的DNA用於分析,且至少可以有效識別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四種常見惡性腫瘤。
  • ...開啟CSCO年會下個金色二十年】專場衛星會譜寫乳腺癌基因檢測...
    全國腫瘤著名專家,復旦大學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胡夕春教授同樣蒞臨現場,進行交流和現場點評。胡夕春教授指出,「在精準治療領域,cfDNA、CTC的檢測非常有意義,一個復發轉移的病人,尤其是乳腺癌為延長患者壽命,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只靠腫瘤的原發灶做檢測不能反應復發轉移後身體突變的情況和基因的狀態。使用cfDNA、CTC檢測做伴隨診斷和用藥指導是非常好的策略,並且國內已經做的非常成功了。」
  • 抵禦環境汙染的表觀遺傳學飲食 | Clinical Epigenetics
    Tollefsbol 發表時間:2019/03/16 DOI:10.1186/s13148-019-0659-4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MDJue4BMN3_8p3oy-zkDLA 早期營養雖然不能夠改變DNA,但是它可以通過調節基因表達顯著地影響發育。
  • 檢測DNA甲基化識別四種常見癌
    中美研究人員26日說,DNA甲基化標記作為一種全新的微創檢測方式,只需檢測少量組織即可獲得足量的DNA用於分析,且至少可以有效識別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4種常見惡性腫瘤。以張康教授為首的研究人員利用美中3個腫瘤資料庫,分析了約2800個腫瘤樣本和約590個相應正常組織的DNA甲基化水平,腫瘤樣本包括結直腸癌、肺癌、乳腺癌和肝癌4種常見惡性腫瘤。
  • ct.DNA甲基化腫瘤風險指數和免疫能力檢測
    ct.DNA甲基化通過國際癌症和腫瘤基因圖譜(Cancer Genome Atlas,TCGA)資料庫分析,針對 485,000 個腫瘤甲基化位點,已篩選設計併合成能對22 種不同腫瘤進行特異識別的 3000餘個生物探針,腫瘤風險預測準確率超過85% 。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52期|沈坤煒主任醫師發現原發灶21基因復發分數與局部區域、遠處復髮乳腺癌患者預後相關
    【中文摘要】背景:21基因復發分數(Recurrence score, RS)是乳腺癌治療中廣泛應用的多基因陣列,對於激素受體陽性/ HER2陰性、淋巴結陰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可預測其疾病預後及輔助化療的獲益。
  • BREAST CANCER RES:2050年人類有望戰勝乳腺癌
    逾百名英國知名乳腺癌醫生和研究人員10月1日說,如果乳腺癌研究能得到全面支持與多方合作,到2050年,人類有很大希望能最終預防和治癒乳腺癌。專家們呼籲,目前應在至少10個方面加強乳腺癌研究,爭取在40年中攻克這一癌症。
  • Nature Biotechnology最新文章:最新DNA甲基化測序技術比較研究...
    DNA甲基化的具體模式通常與諸如疾病亞型、疾病預後以及藥物反應等臨床信息具有一一對應的聯繫。在多種癌症的治療過程中,DNA甲基化生物標誌物可以幫助臨床醫生選擇恰當的治療方式。  對於擁有成千上萬個樣本的大量病人來說,全基因組映射與DNA甲基化分析是非常合適的。同樣,DNA甲基化分析對於表觀基因組學關聯性研究中大量生物醫學相關表型的準確分析來說也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 ...乳腺癌指數高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需延長內分泌治療時間|腫瘤情報
    2.CCR:乳腺癌指數高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需延長內分泌治療時間  3.CCR:新型PD-L1抗體LY3300054,單藥或聯合靶向治療實體瘤安全有效  4.BJC:格拉斯哥微環境評分可預測I-III期結直腸癌患者FOLFOX獲益  01  Ann Oncol
  • 腫瘤DNA可預測AML/MDS患者復發風險
    中心點:異基因移植後持續檢測血清循環腫瘤DNA (ctDNA)可預測AML和MDS的復發。檢測ctDNA(包括DNMT3A、TET2和ASXL1)的預測價值,可媲美於匹配的BM中的持續性突變的預測價值。
  • 乳腺癌:切除之後 必然復發?-乳腺癌,姚貝娜,乳腺,切除,復發 ——快...
    有一些說法認為,乳腺癌復發恐怕是難以避免的。這難道是真的嗎?乳腺癌真的如此可怕?另外,坊間一直流傳著諸如「女性常年喝豆漿容易導致乳腺癌高發」等說法,這靠譜嗎?真相:記者向有關專家求證獲悉,乳腺癌是否轉移及復發除與發現時間早晚相關外,腫瘤細胞的生物學特性是更關鍵的因素,通常血行轉移有可能致命。
  • Nature:基於DNA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檢測
    儘管這些結果還有待更多獨立樣本的驗證,但他們認為這有望催生非侵入性的新型癌症篩查檢測。研究人員在上周的《Nature》雜誌上介紹了一種基於免疫沉澱的實驗方案,能夠分析少量循環遊離DNA的甲基化組,從而檢測不同類型癌症所對應的大規模 DNA 甲基化變化,包括早期胰腺腫瘤。
  • 神預測癌症復發、轉移?「腫瘤捕手」究竟是啥?
    當然是復發轉移了!  腫瘤患者常常糾結:需要預防性治療,防止復發轉移嗎?萬一本來不會復發,豈不是白白受罪?化療的罪,誰受誰知道!但不進行預防性治療,一旦發現復發轉移,是不是錯過了最佳時間?本可以乘勝追擊癌細胞,卻白白放走?
  • 乳腺癌21基因檢測的研究進展
    1.2 21基因檢測適應人群 臨床病理及免疫組織表達為HR陽性,HER-2陰性和ALN陰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術後復發風險評估及治療(輔助內分泌治療,輔助內分泌治療+輔助化療)效果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