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禦環境汙染的表觀遺傳學飲食 | Clinical Epigenetics

2021-01-12 科學網
抵禦環境汙染的表觀遺傳學飲食 | Clinical Epigenetics

論文標題:Prenatal epigenetics diets play protective roles agains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期刊:Clinical Epigenetics

作者:Shizhao Li, Min Chen, Yuanyuan Li & Trygve O. Tollefsbol

發表時間:2019/03/16

DOI:10.1186/s13148-019-0659-4

微信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MDJue4BMN3_8p3oy-zkDLA

早期營養雖然不能夠改變DNA,但是它可以通過調節基因表達顯著地影響發育。近期發表在Clinical Epigenetics 的一項綜述研究顯示,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表觀遺傳學飲食」有助於防止在子宮內和出生後暴露於環境汙染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早期膳食營養對個體發育的命運和疾病預防具有顯著影響。例如,蜂王漿的存在與否能決定雌性蜜蜂幼蟲將會發育成蜂王(存在蜂王漿)還是不具備繁殖能力的工蜂(沒有蜂王漿)。最近在Clinical Epigenetics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中,作者報導了特定飲食在預防環境汙染誘發的遺傳疾病或表觀遺傳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這些作用主要通過調節基因的表達來實現。

表觀遺傳學和汙染

表觀遺傳學是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的一個重要補充,能反映基因組與其所處環境的相互作用。表觀遺傳變化會影響基因的表達,但不對DNA序列進行任何改變。表觀基因組是指基因組的所有表觀遺傳修飾,其中屬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最為重要。

哺乳動物表觀基因組會經歷兩個主要的消除和重建周期,包括配子發生時期和早期胚胎發生時期,在此期間表觀基因組很容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見下圖)。

環境汙染,包括環境中的空氣汙染(如顆粒物、煙霧、多環芳烴等),破壞激素的化學品(如雙酚A,農利靈,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等),和重金屬(如砷,鎘,鉛等)。它們會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尤其會對胎兒和嬰兒的早期生活產生嚴重影響。

表觀遺傳學飲食

Tollefsbol的實驗室在2011年創造了「表觀遺傳學飲食(epigenetics diet)」這一術語。它指的是一類生物活性膳食化合物,如西蘭花中的異硫氰酸酯,大豆中的染料木黃酮,紅葡萄中的白藜蘆醇以及其他常見食物。它們都已被證實可以改變表觀基因組,從而產生有益健康的結果。表觀遺傳學飲食可以通過調節表觀遺傳修飾酶(例如DNA甲基轉移酶和組蛋白脫乙醯酶以及某些非編碼RNA)來抑制腫瘤進展。

在完成我們最近的文章時,我們回顧了最近的一些先進研究。這些研究發現一些生物活性化合物也可能抵消或削弱環境汙染對表觀基因組造成的損害。例如,雙酚A是一種公共衛生關注的破壞激素的化學品,而通過膳食補充甲基供體(如維生素B12、葉酸、膽鹼等)和異黃酮染料木黃酮,可以逆轉雙酚A誘導的表觀基因組失調。B族維生素可能能防止空氣汙染引起的DNA甲基化損失。膳食葉酸補充劑已被證實可以預防由重金屬引起的不良反應。

我們相信表觀遺傳試劑可能被用於抵消環境汙染引起的表觀基因組缺陷。在文章中,我們提醒大家注意某些食物中可能存在的環境毒素和化學物質,例如水果(例如草莓)和綠葉蔬菜(例如菠菜)中的殺蟲劑,食品和飲料的塑料容器中的雙酚A,脂肪食品中的二惡英,肉類在高溫下烤制或燻制時的多環芳烴,以及某些海產品(例如鯖魚和箭魚)中的汞。這些接觸,特別是在早期發育期間的接觸,可能通過表觀遺傳機制對兒童的後期健康/疾病後果產生深遠影響。

表觀遺傳學可能是將環境刺激、胎兒編程和成年表型聯繫起來的最重要的分子機制之一。表觀遺傳修飾由於具有可逆性而成為了一種頗有吸引力的治療靶點。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抵禦環境汙染的表觀遺傳學飲食
    近期發表在Clinical Epigenetics的一項綜述研究顯示,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表觀遺傳學飲食」有助於防止在子宮內和出生後暴露於環境汙染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原文作者:Dr. Shizhao Li, Dr. Yuanyuan (Rose) Li & Dr.
  • 《自然》專題:表觀遺傳學
    這就是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表觀遺傳學又稱為實驗遺傳學、化學遺傳學、特異性遺傳學、後遺傳學、表遺傳學和基因外調節系統,它是生命科學中一個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新的研究領域。它不僅對基因表達、調控、遺傳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腫瘤、免疫等許多疾病的發生和防治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生命科學中近年來的一個突出進展,具有十分廣泛深刻研究和應用前景。
  • 表觀遺傳學如何入門?
    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門生物學科答案就在表觀遺傳學意義上的差異——一些迄今仍未完全掌握的環境因素通過DNA甲基化或組蛋白乙醯化的方式,使兩個在基因上完全一樣的雙胞胎出現了區別。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的精髓,它能解釋一些與達爾文和孟德爾學說為基礎的經典遺傳學無法解釋的遺傳現象。 說起來不複雜,但是我認為,要想入門表觀遺傳學,首先要對生物學,包括經典的遺傳學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夠進入。
  • DNA甲基化和表觀遺傳學必看的經典綜述(含下載連結)
    甲基化修飾是表觀遺傳學的經典概念,我們前面梳理了最新最熱的科研熱點RNA甲基化修飾必看的經典綜述和高分文章。
  • JDR:表觀遺傳學 連接環境和疾病的表型與基因型
    近期發表在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上的一篇關於表觀遺傳學在口腔生物學中的意義的綜述報導。遺傳信息的編碼不僅取決於線性的DNA序列,而且還會經染色質結構進行表觀遺傳學修改,如DNA甲基化和與DNA結合蛋白的共價修飾。這些「表觀遺傳學」可以通過改變染色質的結構來影響基因的表達。
  • Nature創刊150周年—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
    21世紀,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其產生了讓研究人員感興趣和憧憬的東西,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傳的成分,本文中,我們回顧了表觀遺傳學在過去幾十年裡是如何演變的,同時分析了近年來改變科學家們對生物學理解的一些研究進展;我們討論了表觀遺傳學和DNA序列改變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表觀遺傳學對細胞記憶和可塑性的影響,同時我們還考慮了環境以及代際和跨代表觀遺傳學對生物學
  • Nature:華人朱健康教授解析表觀遺傳學
    生物谷報導: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植物科學系,植物分子生物學中心,普渡大學園藝及園林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組蛋白H2B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在表觀遺傳DNA甲基化和異染色質沉默方面的調控作用,在DNA甲基化修飾與泛素化之間建立了新聯繫,也為DNA甲基化修飾研究提出了新觀點,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7日Nature
  • 【綜述】胰島胚胎發育的表觀遺傳學研究進展
    宮內高糖對胚胎發育的影響涉及氧化應激、缺氧、凋亡以及表觀遺傳學改變(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後代不一定都發病,即使發病其發病的嚴重程度不一,母代飲食控制可以影響妊娠結局,飲食影響基因調控幹預轉錄模式)。傳統遺傳學認為基因的遺傳性決定基因表達及最終表型。
  • PLoS Med:女性孕期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或與後代機體DNA的表觀遺傳學...
    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葡萄糖會誘發妊娠糖尿病女性子宮內發育中胎兒機體的表觀遺傳學改變,從而導致後代在出現嚴重的健康結局。(UPBEAT)中超過550名肥胖孕婦和兒童進行研究,該試驗旨在改善英國肥胖孕婦的飲食和體育鍛鍊情況,相比對照組(孕期生活方式並未發生任何改變)而言,那些通過改變飲食來降低血糖指數、減少脂肪攝入並增加體育鍛鍊的孕婦機體的體重增加更少,且新陳代謝也更為健康。
  • 曲阜師大曹博教授在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曲阜師大新聞中心訊近日,曲阜師大生命科學學院曹博教授團隊與麻省理工學院、武漢大學等單位合作,在DNA表觀遺傳學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進展,分別發表於著名國際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和《Proc. Natl. Acad.
  • Science:遺傳因素推動下的表觀遺傳學調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發現DNA變異可通過序列特異性的轉錄因子活性,影響一種名為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基因調控機制。在過去的10年裡,遺傳學領域中最重要的研究發現之一是:絕大部分與性狀相關聯的DNA變異都存在於一些曾經被稱為「垃圾DNA」的基因組區域中;這些基因組區域之所以被稱為「垃圾DNA」,是因為它們不能編碼蛋白質。
  • 表觀遺傳學因素在肥胖遺傳中起到關鍵作用
    肥胖小鼠通過配子(精子和卵子)將表觀遺傳學因子傳遞給後代,從而讓 後代更容易產生飲食性肥胖,在線發表於《自然—遺傳學》上的一項研究得出上述結論。該研究揭示了在不受外界環境幹擾的情況下,表觀遺傳學所能起到的直接影響。除了將遺傳信息以DNA的形式傳遞給後代外,父母輩同樣也能將自身獲得的一些表觀遺傳學變化傳遞到自身的遺傳物質中,這些變化會影響基因表達但不改變DNA序列。流行病學與生物模型研究顯示,個體產生肥胖症的風險是可以受表觀遺傳學因子的繼承性影響而增加的。
  • Nat Rev:表觀遺傳學,生命歷程及代謝疾病
    對成長受損的新生大鼠,通過使胰島β-細胞功能不良相關的表觀遺傳修飾正常化,腸促胰島素類似物可扭轉2型糖尿病(T2DM)發病軌跡。 人類出生時表觀遺傳型與後期的肥胖之間存在強關聯,產婦營養和後代表觀遺傳型亦如此。 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表觀遺傳學情況可能是一個人類症狀前2型糖尿病的終身風險指標。
  • Nature: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起來!
    最終,我們提出了一些對人類健康有意義的表觀遺傳學研究新領域。DNA序列和表觀遺傳學改變之間通常存在著神秘的關聯,這意味著突變常常可能會被忽略或被誤認為是表觀遺傳學變異,從而導致研究者的誤解。甲基化水平的改變、組蛋白的修飾和非編碼RNA的改變在疾病中很常見,其是表觀遺傳學組分的突變,在表觀遺傳學改變中有效區分司機和乘客角色的能力,將能幫助研究者有效識別表觀遺傳特性如何影響疾病的診斷、預後和療法;而深入解析表觀遺傳學組分和其它疾病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許也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組合性幹預療法。
  • Genet & Epige:表觀遺傳機制如何調節多種有機體的生命機能
    ,表觀遺傳學可以通過向DNA添加化學標記或者向圍繞DNA的蛋白添加標記來使得基因具有不同的功能,近來有研究表明,在高度發育的真核生物中,幫助DNA摺疊的蛋白質的這種特殊修飾可以調節吸附到DNA上的化學標記的水平。
  • 2019年度表觀遺傳與染色質生物學大會通知(第二輪)
    該會場可容納190人,請計劃在視頻會場旁聽報告的老師和同學發郵件報名,報名信息包括姓名、職稱、單位、郵箱及聯繫方式,以報名先後為準,名額滿則不再接受報名,報名郵箱:epigenetics@genetics.ac.cn。
  • 【重大發現】表觀遺傳修飾家族又添新成員—三羥基丁醯化
    組蛋白修飾是表觀遺傳學密碼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控著基因表達等眾多與染色質相關的生理進程。表觀遺傳密碼失調與多種疾病,例如腫瘤密切相關。因此,發現新組蛋白密碼並揭示其生物學功能,對深入了解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有重要意義。
  • 表觀遺傳學告訴你
    答案就在表觀遺傳學。表觀遺傳學在進入表觀遺傳學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下什麼是DNA?DNA是脫氧核糖核酸的縮寫,是生物細胞內含有的四種生物大分子之一核酸的一種,它蘊含傳給下一代人的信息,即使改變其順序的微小部分也會產生嚴重後果。
  • 表觀遺傳學治療通過破壞轉移前微環境抑制轉移
    表觀遺傳學治療通過破壞轉移前微環境抑制轉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7 15:51:37 表觀遺傳學治療通過破壞轉移前微環境抑制轉移,這一成果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Malcolm V.
  • 表觀遺傳學告訴你
    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問題。表觀遺傳學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科學家說,這些方式各種各樣。比如,一種類型的表觀遺傳變化是DNA甲基化。當甲基被添加到DNA分子的一部分,這個DNA變的沉默,不會再產生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