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Med:女性孕期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或與後代機體DNA的表觀遺傳學...

2020-12-06 生物谷

2020年1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LoS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安普敦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肥胖的孕婦或能通過改善飲食和更多的體育鍛鍊來幫助降低其後代所面臨的健康風險;相關研究調查了高糖對妊娠糖尿病女性的影響以及對嬰兒機體DNA的改變。

如今妊娠糖尿病在全球女性中越來越普遍,而且人群的肥胖率也在不斷增加,這或許會增加女性孕期和分娩併發症的風險,還會增加後代在晚年時患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有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葡萄糖會誘發妊娠糖尿病女性子宮內發育中胎兒機體的表觀遺傳學改變,從而導致後代在出現嚴重的健康結局。

圖片來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來自英國孕期飲食和活動試驗計劃(UPBEAT)中超過550名肥胖孕婦和兒童進行研究,該試驗旨在改善英國肥胖孕婦的飲食和體育鍛鍊情況,相比對照組(孕期生活方式並未發生任何改變)而言,那些通過改變飲食來降低血糖指數、減少脂肪攝入並增加體育鍛鍊的孕婦機體的體重增加更少,且新陳代謝也更為健康。研究人員比較了妊娠糖尿病孕婦和未患糖尿病的孕婦所生的後代機體中DNA甲基化的水平和模式差異,隨後深入分析來觀察是否孕期飲食和體育鍛鍊的幹預能改變妊娠糖尿病女性所生後代機體的DNA甲基化修飾。

研究結果表明,母親的妊娠糖尿病和機體較高的血糖水平或與後代機體DNA功能性修飾水平和模式的改變直接相關,此外,研究者發現,飲食和鍛鍊幹預或能明顯減少妊娠糖尿病母親所生嬰兒機體的甲基化改變情況。研究者Karen Lillycrop教授說道,改善飲食和體育鍛鍊或會對後代機體的健康產生一定影響,後期我們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闡明是否在女性懷孕期間通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減少表觀遺傳學的改變,就能夠改善後代後期機體的健康狀況。

如今我們已經知道,妊娠糖尿病女性所生後代會面臨高風險的肥胖症且機體對血糖控制的水平較差,本文研究表明,表觀遺傳學的通路或許就參與其中。最後研究者Jane Brewin說道,孕期肥胖往往會對孕婦本人和其後代產生一生的負面影響,所以準媽媽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懷孕前改善其機體健康(包括體重等),然而本文研究結果表明,過重的母親和嬰兒仍然可以通過在孕期採取健康的飲食方式來獲益,因此,所有的準媽媽們都需要獲得健康的飲食建議,尤其是對於超重的準媽媽們尤其在孕期要吃的健康而且要進行適宜的體育鍛鍊。(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Elie Antoun,Negusse T. Kitaba,Philip Titcombe, et al. Maternal dysglycaemia, changes in the infant's epigenome modified with a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in pregnancy: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PLoS Medicine (2020). DOI:10.1371/journal.pmed.1003229

相關焦點

  • Mol Cell:父親的飲食或會影響精子的表觀遺傳修飾 進而影響後代...
    這種現象被認為是通過表觀遺傳學來進行調節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是一種可遺傳的改變,即開啟和關閉基因的表達,但並不會實際影響個體機體的DNA,然而直到現在,研究人員依然並不清楚背後的分子細節。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名為ATF7的特殊蛋白對於代際效應(intergenerational effect)非常重要,ATF7作為一種轉錄因子,能夠調節基因表達的開啟和關閉。
  • 表觀遺傳學因素在肥胖遺傳中起到關鍵作用
    肥胖小鼠通過配子(精子和卵子)將表觀遺傳學因子傳遞給後代,從而讓 後代更容易產生飲食性肥胖,在線發表於《自然—遺傳學》上的一項研究得出上述結論。該研究揭示了在不受外界環境幹擾的情況下,表觀遺傳學所能起到的直接影響。除了將遺傳信息以DNA的形式傳遞給後代外,父母輩同樣也能將自身獲得的一些表觀遺傳學變化傳遞到自身的遺傳物質中,這些變化會影響基因表達但不改變DNA序列。流行病學與生物模型研究顯示,個體產生肥胖症的風險是可以受表觀遺傳學因子的繼承性影響而增加的。
  • 抵禦環境汙染的表觀遺傳學飲食
    近期發表在Clinical Epigenetics的一項綜述研究顯示,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表觀遺傳學飲食」有助於防止在子宮內和出生後暴露於環境汙染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原文作者:Dr. Shizhao Li, Dr. Yuanyuan (Rose) Li & Dr.
  • 癌症、糖尿病和生活方式有多大關係?表觀遺傳學研究讓我們大吃一驚
    雖然這個答案還不得而知,但是在這之前,先提一個問題,大家真的明白「表觀遺傳」四個字背後代表著什麼嗎?表觀遺傳學,顧名思義,DNA序列不發生改變,但是在基因表達上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也就是說,在細胞內,除去遺傳信息外,其他的一些遺傳物質發生了變異,並且穩定地遺傳給了後代。
  • 抵禦環境汙染的表觀遺傳學飲食 | Clinical Epigenetics
    論文標題:Prenatal epigenetics diets play protective roles agains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期刊:Clinical Epigenetics 作者:Shizhao Li, Min Chen, Yuanyuan Li & Trygve O.
  • 5項研究盤點:宮內環境,後代肥胖和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和作為其誘因之一的肥胖症,已經給全球健康和經濟造成了嚴重負擔。近年來,關於疾病的表觀遺傳,一直是研究熱點,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代謝健康狀況會代代相傳,而且特定的宮內環境(暴露)可以對後代的表觀遺傳學特徵產生影響,並與後代表型改變相關。
  • 母親如何以多種方式在後代機體中留下印記影響其機體健康?
    研究者表示,母親會以多種方式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記,其中一種名為SMCHD1的蛋白或許就參與到了這種「印記」形成的過程中。SMCHD1蛋白能夠關閉特定基因的表達並改變細胞的行為,最新研究揭示,當卵細胞與精子受精時,卵細胞中的SMCHD1會停留在發育中的胚胎中,並能關閉至少10個不同基因的表達,同時還會影響胚胎的發育,最終潛在對後代產生終身性的影響。
  • 孕期抑鬱或帶來後代DNA甲基化水平改變
    孕期心理障礙及應激可導致後代兒童期注意力學習能力缺陷及成年期心理障礙。研究證據表明這些或由DNA甲基化修飾介導。 母親孕期曾患抑鬱的死亡成年人與母親孕期無抑鬱的個體相比,海馬體中234個基因存在DNA甲基化差異。這些差異也富集於免疫相關功能中。
  • 科學網—表觀遺傳學:承續的魅力
    雖然它們的後代也出現了和母親同樣的基因缺陷,但沒有接觸複雜豐富的環境並受刺激的新生小鼠絲毫沒有記憶力缺陷的跡象。 在這篇發表在《神經科學》的文章中,拉裡·費格博士談到,發生在小鼠身上、把對環境的感應遺傳下去的現象,在理論上被稱為「表觀遺傳學」。 「表觀遺傳學是指在基因組序列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決定基因表達與否、並可穩定遺傳下去的調控密碼。」
  • Nat Rev:表觀遺傳學,生命歷程及代謝疾病
    對成長受損的新生大鼠,通過使胰島β-細胞功能不良相關的表觀遺傳修飾正常化,腸促胰島素類似物可扭轉2型糖尿病(T2DM)發病軌跡。 人類出生時表觀遺傳型與後期的肥胖之間存在強關聯,產婦營養和後代表觀遺傳型亦如此。 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表觀遺傳學情況可能是一個人類症狀前2型糖尿病的終身風險指標。
  • 【綜述】胰島胚胎發育的表觀遺傳學研究進展
    基因和環境因素在胚胎發育和代謝病的進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宮內高糖對胚胎發育的影響涉及氧化應激、缺氧、凋亡以及表觀遺傳學改變(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後代不一定都發病,即使發病其發病的嚴重程度不一,母代飲食控制可以影響妊娠結局,飲食影響基因調控幹預轉錄模式)。傳統遺傳學認為基因的遺傳性決定基因表達及最終表型。
  • 為什麼你的DNA不能預測你的命運?表觀遺傳學告訴你
    其實不然,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環境或者其他外部因素會對細胞如何讀取基因的方式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是表觀遺傳學的領域。表觀遺傳學並不會改變DNA的序列,它指的是影響基因閱讀方式或表達方式的變化。對於這種變化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對RNA上的N6-甲基腺苷進行脫甲基治療可控制FTO基因相關肥胖症。
  • Nature: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起來!
    在這裡,研究人員分析了調節可塑性和穩定的表觀遺傳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發育期間響應生理學刺激和疾病所發生的細胞命運和重編程事件,他們討論了非編碼RNAs、DNA甲基化、異染色質、多梳蛋白(Polycomb)和三空腔結構蛋白(Trithorax)和其3D結構如何調節表觀遺傳和基因表達的可塑性,同時研究者還分析了新技術如何使這些現象能夠從核苷酸到染色體的多個尺度上、以一種時空方式在少量甚至單個細胞中進行分析
  • 外媒:遺傳不僅靠基因 表觀遺傳也扮演重要角色
    一項新研究證實,表觀遺傳指令也會調節後代的基因表達。據阿根廷《21世紀趨勢》周刊網站7月22日報導,該研究由德國弗賴堡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進行,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周刊上。該研究第一次描述了這種遺傳信息的生物學後果,並證實母體的表觀遺傳記憶對後代的存活和發育是必不可少的。
  • Nature創刊150周年—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
    在這裡,研究人員分析了調節可塑性和穩定的表觀遺傳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發育期間響應生理學刺激和疾病所發生的細胞命運和重編程事件,他們討論了非編碼RNAs、DNA甲基化、異染色質、多梳蛋白(Polycomb)和三空腔結構蛋白(Trithorax)和其3D結構如何調節表觀遺傳和基因表達的可塑性,同時研究者還分析了新技術如何使這些現象能夠從核苷酸到染色體的多個尺度上、以一種時空方式在少量甚至單個細胞中進行分析
  • DNA決定遺傳因素嗎?表觀遺傳學告訴你
    實際上,環境和外部因素不會改變DNA的序列,但是它會影響基因解讀方式或表達方式的變化。這就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問題。表觀遺傳學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科學家說,這些方式各種各樣。比如,一種類型的表觀遺傳變化是DNA甲基化。
  • 科學家成功追蹤癌症的表觀遺傳學進化機制
    2019年5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和紐約基因組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合作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工具,其能成功追蹤到了癌症的分子進化機制,這種新型工具還能夠幫助理解癌症產生、在機體中擴散及對不同療法產生反應的分子機制
  • 男人的習慣影響後代 不良習慣藏在精子裡
    因此,產前諮詢、檢查一直集中在母親身上,女性在孕期要戒菸戒酒、多吃果蔬、補充葉酸、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等。然而,近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刊文指出,一系列研究發現,男性從小到大的生活行為和環境暴露信息都藏在精子中,父親的生活方式對後代健康影響更大。不良習慣藏在精子裡近年來,有關父親影響後代健康的研究陸續刊出。
  • 表觀遺傳學標記與男性同性戀有關
    為找到能將基因與環境聯繫起來的因素,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遺傳學家埃裡克•維蘭(Eric Vilain)及同事將目光投向了表觀遺傳學標記——會影響基因表達方式,但不影響基因攜帶的信息的DNA化學變化。這些表觀遺傳學標記可以被遺傳,但也能被環境因素(如吸菸)所改變,而這些標記並不總是被同卵雙胞胎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