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earch:轉錄組分析發現可診斷多種癌症的泛標記物

2020-11-24 生物谷

                                   

2015年11月16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癌症的發生過程中,許多基因都會發生突變並出現功能紊亂,而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這些發生突變的基因或可作為癌症的診斷標記或靶向治療得到進一步開發,幫助癌症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近日,來自日本、丹麥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利用轉錄組分析的方法對多種癌症類型中反覆出現的一些基因突變進行了揭示,而這些新發現的基因突變或可作為潛在生物標記在癌症的臨床診斷和靶向治療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為了全面揭示能夠用於癌症臨床診斷和治療的靶向基因,研究人員首先對225種不同癌細胞系及與其相對應的339個原代細胞樣本進行了基因表達分析,發現了一些在多種癌症類型中反覆出現失調的轉錄本。之後研究人員又對TCGA和FANTOM5數據集中4055個腫瘤組織和563個健康組織的RNA-seq數據進行對比,最終發現了具有臨床治療診斷價值的一組核心轉錄本。

 

除此之外,該研究還發現了一些在癌症中出現上調的增強子RNA以及與癌症中經常出現上調的一些重複元件(特別是SINE/Alu和LTR/ERV1元件)發生部分重疊的啟動子。

 

總得來說,這項基於全基因組表達譜的分析方法比較全面地發現了一些或可用於標識多種癌症類型的候選生物標記,同時也大大拓展了人們對於重複序列元件在癌症發生過程以及癌症預測方面發揮重要性作用的認識。(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recurrently deregulated genes across multiple cancers identifies new pan-cancer biomarkers.

 

Bogumil Kaczkowski1,*, Yuji Tanaka1, Hideya Kawaji2, Albin Sandelin3, Robin Andersson4, Masayoshi Itoh2, Timo Lassmann5, the FANTOM5 consortium, Yoshihide Hayashizaki6, Piero Carninci1, and Alistair R. Forrest

 

Genes that are commonly deregulated in cancer are clinically attractive as candidate pan-diagnostic 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To globally identify such targets, we compared Cap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CAGE) profiles from 225 different cancer cell lines and 339 corresponding primary cell samples to identify transcripts that are deregulated recurrently in a broad range of cancer types. Comparing RNA-seq data from 4,055 tumors and 563 normal tissues profiled in the TCGA and FANTOM5 datasets, we identified a core transcript set with theranostic potential. Our analyses also revealed enhancer RNAs which are upregulated in cancer, defining promoters which overlap with repetitive elements (especially SINE/Alu and LTR/ERV1 elements) that are often upregulated in cancer. Lastly, we docum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upregulation of multiple copies of the REP522 interspersed repeat in cancer. Overall, our genome-wide expression profiling approach identified a comprehensive set of candidate biomarkers with pan-cancer potential, and extended the perspective and pathogenic significance of repetitive elements which are frequently activated during cancer progression.

 

相關焦點

  • 癌症生物標記物有助開發多種癌症血液檢測技術
    2014年1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在利物浦舉辦的國家癌症研究所癌症(NCRI,National Cancer Reasearch Institute)會議上,來自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表示,他們已經在癌症病人的血液中鑑別出了800多種生物標誌物,這或許可以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單一的血液檢測技術來對多種癌症進行早期檢測
  • 血液和組織的微生物組分析可用於癌症診斷
    血液和組織的微生物組分析可用於癌症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2 21:14:03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Rob Knight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胃癌癌前病變與早期胃癌的單細胞轉錄組網絡解析
    題目英文:Dissecting the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Network Underlying Gastric Premalignant Lesions and Early Gastric Cancer 題目中文:胃癌癌前病變與早期胃癌的單細胞轉錄組網絡解析
  • Genomics:NPM1變異可作為臨床癌症診斷指示
    人們總是談「癌」色變,因為癌症不僅是世界上難以攻克的疾病之一,而且早期癌症很難被檢測出來。從本質上來說,癌症是一種遺傳病。生物技術的發展,比如基因晶片讓研究者能夠在不同的生物儀器和條件的情況下,進行有關癌症的、多基因的高通量比較。成千上萬的基因只有很小的不同,但是正是這些很小的區別造成臨床上的差異。
  • 利用"糖蛋白質組學"進行癌症篩查 新銳公司完成$3400萬B輪融資
    蛋白質糖基化異常可導致炎症、癌症等疾病的發生。隨著質譜分析等技術的進步,糖蛋白質組學(glycoproteomics)正在被用於發現和鑑定與疾病的發生和進展相關的糖蛋白。InterVenn 公司利用專有的糖蛋白質組生物標誌物發現平臺,致力於多種癌症的早期精準診斷。通過AI和深度學習優化算法,公司可以在短時間內識別並準確定位樣品中的蛋白質糖基化。
  • ...Nature重磅發布迄今最全面的癌症全基因組圖譜,涉及38種癌症類型
    當地時間2020年2月5日,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癌症基因組圖譜研究-全基因組泛癌分析研究項目(Pan-Cancer Analysis of Whole Genomes Project,Pan-Cancer Project, PCAWG )在線發表了21篇研究成果論文。
  • 靶向治療誘導的肺癌進化:單細胞轉錄組分析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是研究複雜生物系統異質性的有效方法。2018年Bernard Thienpont帶領的研究團隊通過對正常與癌變樣本近10萬個單細胞的研究,創建了第一個完整的肺癌細胞圖譜,包括52個不同亞類的基質細胞,說明了肺癌微環境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Lambrechts, D, 2018)。由於獲得高質量的晚期肺癌的樣本非常困難,對晚期肺癌的單細胞研究還很少。
  • Nature重磅發布迄今最全面的癌症全基因組圖譜,涉及38種...
    當地時間2020年2月5日,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癌症基因組圖譜研究-全基因組泛癌分析研究項目(Pan-Cancer Analysis of Whole Genomes Project,Pan-Cancer Project, PCAWG )在線發表了21篇研究成果論文。
  • 新方向:血液中的微生物DNA就可預測癌症
    癌症微生物組的系統表徵為開發利用非人類、微生物衍生的分子來診斷人類重大疾病的技術提供了機會。而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微生物在一些癌症中扮演著關鍵的作用。 為此,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Rob Knight帶領他的研究小組重新審視了癌症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未治療過的33種腫瘤樣品(總計18116個)的全基因組和全轉錄組測序數據,以尋找其中微生物的線索,研究人員在大多數癌症患者的血液和組織樣品中發現了獨特的微生物信號。
  • 綜述| 基於二代測序對癌症基因組異質性的研究推動癌症的精準治療
    耶魯大學遺傳系張嘉玲博士(Jialing Zhang)和南方醫科大學教授、耶魯大學顧問潘星華博士(Xinghua Pan)等在PCM第一期發表綜述:基於二代測序對癌症基因組異質性的研究推動癌症的精準治療(Characterization of cancer genomic heterogeneity by next-generation
  • 《細胞》:液體活檢再獲突破 全新生物標誌物可早期診斷多種癌症
    「一小管血液中就含有數十億EVP,這意味著,癌症患者有大量的癌症相關EVP可供臨床醫生用來診斷。」這項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David Lyden教授介紹。癌症是全世界範圍內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都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很多研究癌症的科學家希望能夠在癌症患者的早期階段就做出準確的診斷,幫助患者贏得治療時間。同時,這樣的檢查方法還要簡單方便,避免讓患者感到痛苦。
  • Nature Cancer | 轉錄因子c-Rel竟是一種新型免疫檢查點,通過誘導MDSC細胞分化,促進癌症發展
    這些進展中包括靶向藥物的開發,例如針對腫瘤細胞受體的抗體和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或基於預測抗癌療法有效反應的生物標記物療法等等。以PD-1/PD-L1為代表的癌症免疫療法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癌症的理解和治療方式。
  • 癌症研究藍圖:精準醫學的關鍵差距與機遇
    各種組學技術也被用於發現腫瘤相關抗原(TAA),有證據表明,針對一類特殊的TAA,稱為腫瘤新抗原(TNA)的免疫治療將帶來更大的臨床效果。與TAAs不同,TAAs可以由一些健康組織在發育過程中表達,而TNAs是腫瘤特異性基因改變的結果。當然,突變負荷和新抗原的數量在不同的癌症之間有所不同,在皮膚癌、肺癌和結腸癌中發現的體細胞突變頻率最高。
  • Science:利用空間轉錄組學技術可視化觀察組織中的基因表達
    2016年7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和皇家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被稱作空間轉錄組學(spatial transcriptomics)的高解析度方法研究一種組織中哪些基因是有活性的。這種方法能夠被用於所有類型的組織中,而且在臨床前研究和癌症診斷中是有價值的。
  • :中國醫學科學院最新文章解析癌症標記物
    來自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蛋白質組學組,中國醫學科學院&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腫瘤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對一種M-BE細胞系進行蛋白質組學分析,發現了一種可以作為潛在肺癌早期診斷的生物標記物,為肺癌治療與檢測提出了一種新方法。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  Proteome  Res.》雜誌上。
  • 泛腫瘤單細胞RNA-seq可鑑定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泛腫瘤單細胞RNA-seq可鑑定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4 16:45:44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Itay Tirosh團隊利用泛腫瘤單細胞RNA-seq鑑定出導致細胞異質性的常見程序
  • 這家初創最先用微生物標記物進行癌症早篩
    Greg Poore 上大一的時候,其祖母被診斷為胰腺癌,短短 1 個多月就去世了。之前沒有任何徵兆,如果能夠早日發現,或許還有治療辦法。這一事件也成為這家公司創辦的一大動因。今年 3 月,Greg Poore 作為第一作者、Rob Knight 作為通訊作者在《自然》發表了題為《血液和組織的微生物學分析來進行癌症診斷》(Microbiome analyses of blood and tissuessuggest cancer diagnostic approach)文章。
  • 細胞外囊泡和顆粒生物標誌物可定義多種人類癌症
    細胞外囊泡和顆粒生物標誌物可定義多種人類癌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6 22:05:18 美國康奈爾醫學院David Lyden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細胞外囊泡和顆粒生物標誌物可定義多種人類癌症。
  • 國內泛癌種早篩技術取得突破,比常規診斷提前4年發現癌症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ing a blood test(《血液無創檢測可以比常規診斷提前四年發現癌症》)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使用的是鵾遠基因研發的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方法,從而在泰州隊列的血樣中實現了比臨床診斷提前發現血液中的微量腫瘤甲基化信號。此次研究證實了通過提高檢測技術的靈敏度能夠更早發現腫瘤標誌物,從而對癌症進行有效篩查。另外,這也是全球首次泛癌種早篩技術在大型自然人群隊列中得到嚴格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