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向:血液中的微生物DNA就可預測癌症

2020-11-26 騰訊網

癌症微生物組的系統表徵為開發利用非人類、微生物衍生的分子來診斷人類重大疾病的技術提供了機會。而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微生物在一些癌症中扮演著關鍵的作用。

為此,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Rob Knight帶領他的研究小組重新審視了癌症基因組圖譜(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未治療過的33種腫瘤樣品(總計18116個)的全基因組和全轉錄組測序數據,以尋找其中微生物的線索,研究人員在大多數癌症患者的血液和組織樣品中發現了獨特的微生物信號。

圖片來源:UC San Diego Health Sciences

儘管使用了非常嚴格的去汙染分析,放棄了高達92.3%的總序列數據,但研究人員發現當應用於Ia-IIc期的癌症患者或者沒有任何基因組改變(經兩個商用級的無細胞腫瘤DNA平臺檢測確認)的癌症患者時,這些TCGA血液特徵仍然具有預測性。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僅使用血漿來源的、無細胞的微生物核酸就可以區分來自健康的、無癌症的個體(n = 69)和來自多種癌症患者(前列腺癌、肺癌和黑色素瘤,n=100)的樣本。

該研究作者Miller-Montgomery表示:"這種對微生物種群隨癌症變化方式的新認識可能會開闢一條全新的治療途徑。我們現在知道微生物在那裡,但它們在做什麼呢?我們能否操縱或模仿這些微生物來治療癌症?"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潛在的基於微生物的腫瘤診斷工具值得進一步探索。(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Rob Knight et al. Microbiome analyses of blood and tissues suggest cancer diagnostic approach. Nature. 2020.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095-1

掃一掃,關注本公眾號!

腸菌與健康 microbiota & health

帶你了解腸道菌群與健康的奧秘!

相關焦點

  • Nature:檢測血液中微生物DNA,癌症早診斷
    這讓他感到震驚,「因為她幾乎沒有任何徵兆或症狀,為什麼她的癌症沒有更早被發現,為什麼治療方法無效?」這些問題驅使著Poore不斷地去尋找答案。 直到2017年,Poore看到《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微生物入侵大多數胰腺癌並能夠分解這些患者使用的主要化療藥物。這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和猜想,細菌和病毒可能在癌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的應用
    一、背景 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採用可以特異性結合DNA的離心吸附柱和獨特的緩衝液系統,提取全血基因組DNA。離心吸附柱中採用的矽基質材料為新型材料,能夠高效、專一吸附DNA,可最大限度去除雜質蛋白及細胞中其他有機化合物。提取的基因組DNA片段大,純度高,質量穩定可靠。
  • 血液和組織的微生物組分析可用於癌症診斷
    血液和組織的微生物組分析可用於癌症診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2 21:14:03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Rob Knight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通過血液中微生物組可診斷早期癌症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海英)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可通過分析血液中微生物組的特徵來確認測試對象是否得了癌症,以及是哪種癌症。他們在近日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稱,這種潛在的基於微生物組的腫瘤學診斷工具值得進一步探索,可能會改變癌症診斷的方式。
  • 人工智慧有望通過分析血液微生物的遺傳物質檢測50多種癌症
    據《newatlas》網站消息,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通過訓練人工智慧從血液中鑑定微生物的遺傳物質,可以檢測出50多種不同類型的癌症,甚至可以識別其在體內的位置消息稱,人體微生物往往與多種類型的癌症有關係,而人體的微生物幾乎參與了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所以,它們的核酸片段(DNA或RNA)也就經血液遊蕩在體內。因此,可以通過分析血液中來自微生物的遺傳物質,根據其特徵模式來識別體內的癌症。因為細菌的數量十分龐大,檢測它們的基因序列是一個海量工程。AI和大數據的加入,可以完成更加複雜的任務。
  • 前沿最熱點:人工智慧+微生物組,真能預測死亡和癌症?
    該團隊在公開於 bioRxiv 上的文章中表示,總體而言,在區分健康個體和生病個體時,相比使用基因組信息,利用腸道微生物的遺傳特徵進行分辨,最終效果可提升 20%。而在預測結腸癌方面,通過腸道微生物組進行預測,效果可提升 50%。僅僅在預測I型糖尿病方面,利用基因組分析優於微生物組。
  • 前沿熱點:微生物組如何預測癌症發生和轉歸?
    微生物組的失衡可能是許多健康問題(如癌症、糖尿病等)的「兇手」,而這意味著它或許能夠成為某些健康問題的晴雨表。今天,我們特別關注人體微生物組在預測癌症方面的進展,並介紹一家利用血液中的微生物特徵預測癌症的企業,希望本文能夠為相關的產業人士和各位讀者帶來一些啟發與幫助。
  • 科學家通過訓練人工智慧從血液中鑑定微生物的遺傳物質,可以識別出...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上線了一項有關癌症診斷的重要研究。與以往不同的是,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通過訓練人工智慧從血液中鑑定微生物的遺傳物質,不僅可以識別出癌症,還能對不同類型的癌症做出區分。
  • 這家初創最先用微生物標記物進行癌症早篩
    官網顯示,Micronoma 成立於 2019 年 6 月,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是一家早期癌症檢測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開發和商業化以微生物技術為基礎的微創癌症篩查方法。文中具體講解了利用機器學習模型,使用患者血液中的微生物數據識別患者的癌症類型,他們發現可以使用人類血液和組織中的微生物核酸來精準地判斷不同類型的癌症。雖然他們可以根據一個小血樣標本查詢不止一種癌症類型,不過其業務將會主要聚焦於肺癌早篩。
  • 有「手」有「腳」的DNA納米機器人,能在血液中搬運分子級藥物
    位於帕薩迪納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 Lulu Qian 表示,就像各類機器人會被派往距我們太過遙遠、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或者行星一樣,這種分子機器人也可以「被派送到對於人類來說太微小而無法進入的地方,例如血液之中。」
  • 血液檢測中這個指標高是癌症的強有力指徵
    根據大規模的研究,高血小板計數是癌症的強大預測因子,應該緊急調查挽救生命。在英國,40至50萬人中約有2%的人血小板計數升高,稱為血小板增多症。現在,由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領導的40,000例患者記錄的研究發現,超過11%的男性和6%的40歲以上的血小板增多患者在一年內被診斷患有癌症。
  • 魯汶大學博士:檢測游離在血液中的維生素D,可預測生老病死
    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與衰老有關的一系列疾病,如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癌症、2型糖尿病、認知能力下降等。不僅如此,最新研究還發現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可以預測我們未來的健康。 近日,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醫院的Leen Antonio博士和歐洲研究人員發現,血液中游離的維生素D水平可以很好地預測老年男性未來的健康與患病風險
  • 如何預測癌症免疫治療效果?微生物代謝物或給出提示
    儘管如此,究竟哪種微生物可以提高免疫治療的應答率,在科學界尚未形成共識[1]。菌群的活性可通過其代謝譜或代謝產物反映出來,並可以通過質譜技術進行定量評估。通過對代謝組學數據和微生物組分類組成的關聯性進行分析,可以有效識別免疫治療應答者所特有的代謝特徵,而這一代謝特徵就可以作為癌症免疫治療反應的預測因子。
  • 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血液生物指標可預測自殺
    據今日醫學新聞8月22日消息,《分子精神病學》雜誌報導的一項研究發現,血液中一系列RNA生物標誌,或許可用於預測自殺風險。隨訪測試中,每位患者會獲得一個以「漢密爾頓抑鬱症量表-17」為標準的精神病學評分,對其自殺意念及自殺決心的等級進行衡量。同時,每次隨訪均收集調查對象的血液樣本。調查中,一些患者從完全沒有自殺想法,發展為具有強烈的自殺意念。研究者對這些心理狀態突然出現巨大轉變的患者的血樣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自殺想法強烈與自殺想法不顯著的人群相比,血液中基因差異非常大。
  • DNA甲基化 |「雙面間諜」或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思路!
    毫無疑問,胞嘧啶甲基化的缺陷與發育異常、遺傳疾病以及癌症有關。最新的一項研究中,La Jolla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了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之間的平衡是如何阻止基因組不穩定性,進而阻止癌症發展的。
  • 血液、眼睛不是無菌的:那些本」不該「存在的微生物和它們的江湖
    「我們健康人的血液中也存在『微生物組』。」在不久前的第三屆人體微生物組創新未來者大會上,這句話一下子抓住了奇點糕的耳朵。按照我們的常識,健康人的血液一定是無菌的,那怎麼血液中還有微生物組了呢?原來,早在近20年前,就有研究人員偶然發現了這個現象。
  • 菌群最新資訊熱評 | 消毒劑與微生物群,微生物與癌症免疫療法
    近日,BMJ發表一篇有關COVID-19的文章,消毒劑正在改變微生物群落。幸運的是,現有的工具可用於研究抗生素耐藥性的出現和蔓延,並作出「耐藥」的知情預測。我們需要利用現有的工具和技術,開發新的工具和技術,以便評估對微生物生態系統的損害,密切檢查人與動物之間的微生物關係,預測新的威脅,並揭示控制這些威脅的檢查點。希望從使用抗生素、消毒劑和殺菌劑來遏制Covid-19的普遍智慧中學到的所有經驗教訓,都將引導我們進入一個裝備更完善、威脅可控的未來。
  • 新「分子時鐘」可預測癌症發生的風險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計算生物學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的最新研究表明,生命周期中細胞分裂導致的DNA分子變異積累可被用於癌症發生風險的預測。此結果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上。研究人員利用計算建模方法設計了一個「分子時鐘」,並利用它對個體特定組織生命周期中細胞分裂的次數進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