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 |「雙面間諜」或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思路!

2020-11-28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作者:Echo 來源:轉化醫學網

在DNA「字母表」中,除了四個主要鹼基A、T、C、G之外,還有「第五」鹼基:5-甲基胞嘧啶(5-mC),其在決定基因和其他DNA元件打開或關閉上起著不同程度的作用。毫無疑問,胞嘧啶甲基化的缺陷與發育異常、遺傳疾病以及癌症有關。

最新的一項研究中,La Jolla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了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之間的平衡是如何阻止基因組不穩定性,進而阻止癌症發展的。

科學家們已經知道,DNA甲基轉移酶DNMT(哺乳動物細胞主要含 3 種 DNMT,DNMT1 主要維持甲基化, DNMT3a 和 DNMT3b 催化 DNA 的從頭甲基化)能夠將甲基基團轉移到胞嘧啶(C),從而生成5-甲基胞嘧啶(5-mC)。但是去甲基化是如何發生的,幾十年來仍然是個謎。直到Anjana Rao博士等人對一種癌症相關蛋白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進行了研究,發現其可以將5-mC轉化為5-羥甲基胞嘧啶(5-hmC),並接著恢復為C。此後的研究發現,TETs功能的喪失與人類和小鼠中許多類型的癌症密切相關。

儘管看起來DNMTs和TETs有著相反的表現:DNMTs使C轉化為5-mC,而TETs負責5-mC的去甲基化,逆轉這一過程。然而卻有研究表明,人類血液癌症中TET2或者DNMT3a的突變卻顯示出類似的特徵,比如DNA損傷水平和基因組不穩定性的增加。

此外,TET2和DNMT3a是克隆性造血中突變最多的兩種蛋白質。克隆性造血是一種與衰老有關的疾病,由造血幹細胞的內部衰老與外部環境共同作用而形成。克隆性造血的人,有動脈粥樣硬化和進行性癌症的風險。

這項最新研究,解釋了為什麼TETs和DNMTs的突變在疾病中具有相似的作用。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Rao實驗室的研究生IsaaC F. López-Moyado,分析了小鼠T細胞中TET 2和TET3被刪除後,所產生的侵襲性淋巴瘤的甲基化模式。他發現,DNA甲基化在基因組大範圍增加,正如預期的那樣。

然而,與正常的、非癌變的T細胞相比,這些癌症樣本具有同樣大的基因組區域,其丟失了DNA甲基化。

作者表示大吃一驚,因為過去的觀點是,TET突變導致DNA甲基化增加。雖然對於某些基因組區域來說的確是這樣,但對於異染色質而言並非如此。異染色質是一種緊密堆積的DNA形式,為非活性轉錄區,其位於細胞核的外圍。真核生物可以通過異染色質化而關閉基因的表達。

接下來,研究人員仔細觀察了DNMT3a分子在TET缺陷細胞中的分布,發現DNMT3a分子的一部分,已經從異染色質重新定位。這解釋了該基因組區域中的甲基化丟失現象。

有意思的是,許多白血病患者同時攜帶TET2和DNMT3a突變,並且攜帶TET2和DNMT3a雙重突變的小鼠,比僅僅攜帶TET2或者DNMT3a突變的小鼠產生更加嚴重的癌症。López-Moyado分析了來自小鼠造血幹細胞(造成血液癌症的細胞)的公布數據,以確定雙重突變是否與異染色質的甲基化狀態變化相關。

López-Moyado發現,具有TET2和DNMT3a雙重突變的細胞,在異染色質中顯示出比僅具有這些突變之一的細胞更顯著的DNA甲基化損失。事實上,即使沒有TET或DNMT3a突變,異染色質中DNA甲基化的減少在癌症中也很常見,這可能涉及到TET或DNMT功能的喪失。

「如果異染色質失去DNA甲基化,這些元件可能會重新激活並形成異常結構,或從一個基因組位置跳到另一個基因組位置,導致基因組不穩定和DNA損傷,這是癌症的標誌,」López-Moyado解釋道。實際上,在許多類型的遺傳性和非遺傳性癌症中,通常觀察到這些特徵以及DNA低甲基化,包括具有TET和DNMT3a突變的癌症。

未來的研究將確定異染色質中由DNA甲基化途徑突變引起的DNA甲基化的丟失,是否直接作用於異染色質再激活以及癌症起始和進展。

參考資料:

https://www.lji.org/news-events/news/post/tet-proteins-double-agents-in-dna-methylation-prevent-catastrophic-cancer/

相關焦點

  • 美國科學家發現引發癌症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
    近日,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DNA修飾測序,發現了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在全基因組掃描中,我們往往很難定位與癌症關係最密切的基因變異。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通過放大多個正常組織和癌症組織中與DNA甲基化失衡相關的關鍵基因位點,能夠在更廣泛的統計信號下發現引發癌症的新線索。
  • 英研究發現心力衰竭與DNA甲基化有關
    新華網倫敦1月14日電 (記者黃堃)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首次發現DNA(脫氧核糖核酸)甲基化與心力衰竭之間存在關聯,這一發現為治療心力衰竭提供了新思路。  英國劍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網絡期刊《第一科學公共圖書館》上報告說,他們分析了心力衰竭晚期病人在心臟移植手術後留下的心臟組織樣本,並將其與同齡因事故死亡者的健康心臟組織樣本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前者具有DNA甲基化的痕跡,而後者沒有。
  • 癌症治療新思路 Science:篩選到靶向腫瘤幹細胞的轉化藥物
    癌症治療新思路 Science:篩選到靶向腫瘤幹細胞的轉化藥物時間:2016-03-12 20:10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癌症治療新思路 Science:篩選到靶向腫瘤幹細胞的轉化藥物 本期Science中Pattabiraman等人篩選到誘導腫瘤起始細胞的表型發生改變的化合物
  • 研究發現DNA甲基化「印記」可作為癌症診療、預後的重要標誌物
    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轉移酶(Dnmt)的作用下將甲基(—CH3)選擇性地添加至DNA上的過程研究團隊在3種不同的資料庫中分析4種常見癌症(肺癌、乳腺癌、結腸癌和肝癌)與正常人的DNA甲基化信息差異,並進行3組列隊分析,分別為1,619例腫瘤組織和173例正常組織,791例腫瘤組織和93例正常組織,來源於中國人群394例腫瘤組織和324例正常組織。他們發現,DNA甲基化檢測能夠檢測癌症,且相較於傳統組織活檢,準確率達到95%。
  • Nature:基於DNA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檢測
    ,能夠通過甲基化DNA實現癌症的早期檢測。他們將這種技術稱為游離甲基化 DNA 免疫沉澱和高通量測序(cfMeDIP-seq)。事實上,這個研究團隊並不是第一個研究甲基化或其他表觀遺傳變化以檢測早期癌症的團隊。在分子診斷領域,許多商業公司也將甲基化作為其策略的一部分,包括 Grail、Freenome、IvyGene 和 Singlera 公司。
  • 首次揭示lncRNA在20種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
    研究者們進一步克隆出了一個在癌症中通過啟動子去甲基化激活的促癌長非編碼RNA,並將其命名為EPIC1 (Epigenetically induced lncRNA 1)。研究發現,EPIC1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與MYC蛋白相互作用調控MYC靶基因轉錄,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周期進程與癌症的發生。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王澤華博士和楊波博士。
  • Cancer Cell首次揭示lncRNA在20種癌症中的DNA甲基化改變圖譜
    研究者們進一步克隆出了一個在癌症中通過啟動子去甲基化激活的促癌長非編碼RNA,並將其命名為EPIC1 (Epigenetically induced lncRNA 1)。研究發現,EPIC1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與MYC蛋白相互作用調控MYC靶基因轉錄,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周期進程與癌症的發生。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王澤華博士和楊波博士。
  • 基因甲基化是什麼意思?甲基化與癌症的關係解讀
    基因甲基化是表觀遺傳的最主要形式。DNA甲基化途徑是:DNA甲基轉移酶家族(Dnmts)催化一個甲基基團從s -腺苷蛋氨酸(SAM)轉移到胞嘧啶殘基的第五個碳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甲基化轉移酶 Dnmt3a和Dnmt3b是從頭合成的Dnmts,並將甲基轉移到裸露DNA上。
  • 鑑定癌症新方法DNA甲基化450K數據(下)
    DNA甲基化是一種經過充分研究的遺傳修飾,可調節真核生物的基因轉錄。其替代已被認為是癌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項研究中,使用《癌症基因組圖譜》中的DNA甲基化450k數據來評估DNA甲基化數據對30種癌症類型的癌症分類的有效性。採用一種新的高維數據選擇方法(超過45萬個)。首先引入方差過濾以減少尺寸,然後使用遞歸特徵消除(RFE)進行特徵選擇。
  • 當DNA甲基化遇上RNA甲基化:果實成熟的表觀遺傳調控
    原文以 RNA methylomes reveal the m6A-mediated regulation of DNA demethylase gene SlDML2 in tomato fruit ripening 為標題發布在 Genome Biology
  • 動脈硬化或與DNA片段甲基化有關
    日本三重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DNA片段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與動脈硬化密切相關。這一成果有助於開發以基因為目標的動脈硬化治療藥物。甲基作為一個化學基團,能結合在DNA鏈上的某些特定部位,這個過程叫甲基化。相反,甲基從DNA鏈上脫落的過程就叫做去甲基化。
  • 間諜安娜·蒙特斯的雙面人生(二)
    她很快成為負責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情報的首席分析員,而後又被任命為古巴軍政情報首席分析員。在華盛頓情報圈,她得名「古巴女王」,這不僅因為她對古巴軍政事務分析得犀利精準,還因為她的判斷往往影響美國制定對古巴政策。蒙特斯業績出色,獲得各種獎勵和表彰,包括1997年由時任CIA局長喬治·特尼特親授的榮譽證書。古巴方面也授予她一枚勳章,只是她不能帶回家示人。
  • 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DNA甲基化生物標誌物或可準確評估前列腺癌患者風險_DNA甲基化生物...
    但目前仍缺乏可選擇性識別具有高復發風險、可於幹預中受益和可安全選擇主動檢測患者的生物標誌物。分子診斷雜誌中報導了生物標誌物PITX2 DNA甲基化,該物質可通過芯針活檢獲取的少量組織來區分癌組織和非癌組織,並預測癌症復發風險。先前研究顯示異常PITX2甲基化是乳腺癌和肺癌疾病進展的有效預後標誌物。
  • 人體裡的神秘DNA,竟隱藏著治療癌症的秘密?
    2015年,他的團隊在《細胞》雜誌上發表文章,探討了表觀遺傳學藥物治療癌症的機理——美國FDA批准的甲基化抑制劑可以針對癌症起始細胞,也就是那些會自我更新、產生腫瘤的癌細胞。▲敲除癌細胞中的ADAR1後,使用甲基化抑制劑可以顯著抑制小鼠體內的腫瘤生長
  • DNA甲基化引領胃癌早篩新方向
    胃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約85%的胃癌被發現時已是中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臨床研究表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升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胃癌的早期篩查研究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領域。
  • 精氨酸甲基化酶(PRMTs)和精氨酸甲基化—癌症最保守的秘密?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精氨酸甲基化與癌症的發展相關,精氨酸甲基化酶(PRMTs)也成了藥物靶標的熱門研究對象。本文從 PRMTs 在幹細胞生物學、表觀遺傳學、可變剪切、免疫監控以及 DNA 損傷應答等方面的作用進行了闡述,並關注了目前臨床試驗治療癌症的特異性靶標。
  • 當DNA甲基化遇上RNA甲基化:果實成熟的表觀遺傳調控 | Genome...
    regulation of DNA demethylase geneSlDML2 in tomato fruit ripening 期刊:Genome Biology 作者:Leilei Zhou, Shiping Tian & Guozheng Qin 發表時間:2019/08/06 DOI
  • DNA「甲基化指紋」鑑定出91種腫瘤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了一項癌症研究成果,歐洲科學家研發了一種全新機器學習程序,通過DNA甲基化數據——「甲基化指紋」技術可以改善腦腫瘤的診斷。正確診斷腫瘤,對於癌症的治療至關重要。但是,在已知的約100種腫瘤中,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尤其難以準確鑑定出來。
  • Cancer Cell:RNA編輯為腫瘤的精準治療提供新思路
    Cell子刊Cancer Cell於4月26日在線發表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闡述在癌細胞中A-to-I RNA編輯如何對蛋白質多樣性造成影響,這或許能為腫瘤的精準治療提供一個新思路。癌症為什麼難以治療?因為癌症可能來源於截然不同的蛋白質類型和突變,導致他們沒有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