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研究發現心力衰竭與DNA甲基化有關

2020-12-01 騰訊網

  新華網倫敦1月14日電 (記者黃堃)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首次發現DNA(脫氧核糖核酸)甲基化與心力衰竭之間存在關聯,這一發現為治療心力衰竭提供了新思路。

  英國劍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網絡期刊《第一科學公共圖書館》上報告說,他們分析了心力衰竭晚期病人在心臟移植手術後留下的心臟組織樣本,並將其與同齡因事故死亡者的健康心臟組織樣本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前者具有DNA甲基化的痕跡,而後者沒有。

  DNA甲基化是指DNA的構成單元之一胞嘧啶被選擇性地添加甲基,這會使得DNA鏈條外形發生變化,導致一些蛋白質無法正確識別DNA,並且還有可能不正常地「開啟」或「關閉」一些基因的功能。

  研究人員說,此前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與一些癌症密切相關,但這項研究第一次發現它和心力衰竭之間存在關聯。由於DNA甲基化的過程受到環境和飲食影響,研究人員認為它是從環境因素到心力衰竭之間的「中間環節」,並有望據此找出治療心力衰竭的新方法。

相關焦點

  • 動脈硬化或與DNA片段甲基化有關
    日本三重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DNA片段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與動脈硬化密切相關。這一成果有助於開發以基因為目標的動脈硬化治療藥物。甲基作為一個化學基團,能結合在DNA鏈上的某些特定部位,這個過程叫甲基化。相反,甲基從DNA鏈上脫落的過程就叫做去甲基化。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但在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丹麥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anish)諾和諾德基金會生物可持續性中心(Novo Nordisk Foundation Center for Biosustainability, DTU Biosustainability)的科學家們將酶與兩種細菌的特定甲基化模式結合起來
  • 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完全喪失戰鬥力原因,與DNA甲基化有關
    科學家發現免疫細胞完全喪失戰鬥力原因,與DNA甲基化有關 在與病毒或癌細胞的長期對抗中,機體免疫細胞會陷入疲勞,其中有些細胞完全喪失戰鬥力且難以恢復。
  • 研究發現DNA甲基化的不完全重置
    甲基化往往出現在不活躍的基因上,而這項研究首次對原始生殖細胞上的甲基化情況進行了全基因組研究。  研究人員利用Illumina測序平臺生成了高解析度的甲基化圖譜,標註了原始生殖細胞中DNA去甲基化的時機和位點。一直以來,人們對哺乳動物體內的去甲基化過程知之甚少,而這項研究顯示大多數去甲基化事件比人們的預想要發生得更早。
  • DNA甲基化 |「雙面間諜」或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思路!
    毫無疑問,胞嘧啶甲基化的缺陷與發育異常、遺傳疾病以及癌症有關。最新的一項研究中,La Jolla免疫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揭示了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之間的平衡是如何阻止基因組不穩定性,進而阻止癌症發展的。
  • AJHG:DNA甲基化水平可能與人類疾病的易感性有關
    研究人員在九月份出版的一個細胞新聞雜誌——《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中報告說:在某些DNA修飾上的不同稱為甲基化,,它在上述情況的發生過程中可能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研究人員對兩個不同物種間的數百億個基因進行了對比,發現他們有著不同的甲基化模式。這些不同的甲基化模式導致表達水平的不同,所涉及的許多基因都與人類特定的疾病有關。
  • 美國科學家發現引發癌症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
    近日,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DNA修飾測序,發現了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在全基因組掃描中,我們往往很難定位與癌症關係最密切的基因變異。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通過放大多個正常組織和癌症組織中與DNA甲基化失衡相關的關鍵基因位點,能夠在更廣泛的統計信號下發現引發癌症的新線索。
  • 研究發現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了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的完整調控途徑,詳細闡述了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的最新機制。同時,該研究揭示了擬南芥SWR1複合體通過識別常染色(組蛋白乙醯化)和異染色(DNA甲基化)標記物而被招募到染色質上的靶向機制。  DNA甲基化修飾發生於胞嘧啶的第五位碳原子上,是一種很重要的、保守的表觀遺傳學標記。DNA甲基化與DNA去甲基化決定了生物體內的甲基化水平和圖譜。
  • 6mA甲基化-DNA甲基化研究新熱點
    DNA甲基化修飾表觀遺傳研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DNA甲基化修飾。近年來一系列論文測序研究表明了真核生物(包括人、鼠胚胎、果蠅、水稻等)DNA同樣存在著6mA修飾[3][4][5],由此開啟了研究6mA對動物疾病與發育、植物生長等一系列生物學過程影響的新熱潮。由於當前學界對6mA修飾的認知較欠缺,因此有關6mA研究的文章受關注程度很高,高質量期刊對6mA文章的接受度也要高一些。
  • 研究發現RNA介導DNA甲基化參與調控草莓成熟
    Downregulation of RdDM during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RNA介導DNA甲基化通路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的調控作用。DNA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飾(Methyl-cytosine)是真核生物中非常保守的表觀遺傳修飾,它參與調控基因表達、病原菌免疫、基因印記等多種生物學過程。最近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參與調控番茄果實的成熟。肉質果實按照其成熟過程是否發生呼吸躍變分為呼吸躍變型果實(如番茄)和非呼吸躍變型果實(如草莓)。
  • 中藥調控DNA甲基化修飾的研究思路
    因為基因序列上存在各種修飾,比如甲基化、泛素化、乙醯化等等,這些修飾是否被激活對基因表達、細胞功能和形態有很大的影響。其實更通俗的來說就是表觀遺傳決定了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好了,咱們就直接步入正題了,先看看這篇文章中都研究了些什麼吧。該文發布於去年。
  • 中國科學家首次構建豬脂肪和肌肉DNA甲基化圖譜
    由四川農業大學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主導,中、美、英、加等四國共12個單位的50多位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豬脂肪和肌肉組織的基因組甲基化圖譜》,22日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自然-通訊》上發表。
  • 進展期前列腺癌DNA甲基化的研究
    進展期前列腺癌DNA甲基化的研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15 17:26:33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Felix Y. Feng研究小組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進展期前列腺癌DNA甲基化的情況。
  • DNA甲基化研究方法(測序法)
    關注我們,為您的科研路提速  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正常細胞功能、遺傳印記、胚胎發育以及人類腫瘤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是目前新的研究熱點之一。首先,利用重煙硫酸鹽對基因組DNA進行處理,將未發生甲基化的胞嘧啶脫氨基變成尿嘧啶。而發生了甲基化的胞嘧啶未發生脫氨基,因而,可以基於此將經重亞硫酸鹽處理的和未處理的測序樣本進行比較來發現甲基化的位點。
  • DNA甲基化——甲基化DNA PCR & NGS 分析試劑盒
    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質結構、DNA構象、DNA穩定性及DNA與蛋白質相互作用方式的改變,從而控制基因表達。一、DNA甲基化修飾相關產品DNA甲基化修飾研究手段——DNA亞硫酸鹽轉化,使用亞硫酸氫鈉將胞嘧啶轉化為尿嘧啶,而5-甲基胞嘧啶(5-mC)保持完整。
  • DNA甲基化
    在DNA共價修飾中,最主要的就是DNA甲基化。在DNA鹼基上增加甲基基團的化學修飾稱為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DNA甲基化在除酵母以外的所有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多發生於胞嘧啶的第5位碳原子上,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在哺乳動物中,5mC大多發生於CpG二核苷酸中,而CpG常常在基因5′-端的調控區成簇串聯排列,構成CpG島,大小為300〜3 000 bp。
  • 膠質母細胞瘤DNA甲基化研究進展
    細胞和分子遺傳學研究已經證實,在GBM中存在大量的染色體異常和基因變異。目前,原發性GBM根據其基因改變被分為:神經元型、前神經元型、經典型及間質型四種。但是,除了基因改變,表觀遺傳學改變也可能包含在每種亞型的發展和演進之中。作為表觀遺傳學調控的重要機制之一,DNA甲基化對GBM的發生與演進也具有重要作用。現將近期內GBM的DNA甲基化的研究進展進行回顧與綜述。
  • 研究闡述血液中細胞特異性的DNA甲基化改變
    普朗克科學促進學會計算生物學夥伴研究所)研究員Andrew Teschendorff課題組與研究員汪思佳課題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題為A cell-type deconvolution meta-analysis of whole blood EWAS reveals lineage-specific smoking-associated DNA methylation changes的研究論文
  • 科學家發現DNA被動去甲基化的新作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鄭輝課題組通過研究細胞增殖過程中DNA甲基化(胞嘧啶的甲基化)的調控,發現DNA被動去甲基化的新作用。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TET家族蛋白介導的DNA去甲基化被認為是主動去甲基化。
  • 研究發現DNA甲基化「印記」可作為癌症診療、預後的重要標誌物
    近日,來自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西京醫院等研究機構的科研團隊發現,DNA甲基化至少可以為4種常見癌症提供有效的分子標記,不僅僅可以準確診斷腫瘤組織,還可以作為預後的重要指標,該研究結果《DNA methylation markers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ommoncancers》於《PNAS》期刊在線發表。